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海香蕉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广东省珠海地区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的种群分化和遗传变异规律,采用AFLP技术对来自珠海、湛江、台山的20株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进行DNA指纹分析,以1株分离自粉蕉的木贼镰刀菌(F. equiseti)为外参。20株尖孢镰刀菌中17株来自珠海,包括3株非致菌、2株香蕉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12株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2株来自湛江的为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1株来自台山的为香蕉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8对AFLP引物对供试菌株扩增出253条带,其中多态性带97条,占总带数的38.34%,供试菌株的遗传距离变化在0.21~0.99间,平均为0.85。利用NTSYSpc软件中的UPGMA算法构建了21株镰刀菌的AFLP亲缘树状图,聚类结果表明:供试菌株被聚为3个大的类群,分别为1号生理小种、4号生理小种以及非致病性尖孢镰刀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号生理小种内菌株间的遗传分化大于4号生理小种,其聚类结果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总体而言,珠海地区香蕉枯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2.
香蕉枯萎病诱导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防御酶为指标,研究香蕉枯萎病的诱导抗性,以期开发香蕉枯萎病的生防制剂。分别接种串珠镰刀菌、饱和石灰水、无菌水处理组培香蕉苗,7天后接种尖孢镰刀菌,测定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串珠镰刀菌和饱和石灰水对香蕉枯萎病株POD酶有一定影响,但在3~6 min均未达到5%的显著水平;25℃反应15 min,串珠镰刀菌处理SOD的活力(22.967)高于石灰水(18.171)和无菌水(14.322);2种处理CAT酶的活力曲线略高于对照,但处理间的差异不明显。说明串珠镰刀菌、饱和石灰水能在一定程度上诱导抗性的产生。研究旨在为香蕉枯萎病诱导抗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灰黄霉素对尖孢镰刀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进一步扩展灰黄霉素的农业应用范畴,选择采自甜瓜、黄瓜、西瓜、苦瓜、辣椒和西红柿的不同专化型的10株致病性尖孢镰刀菌作为试验对象,系统研究了灰黄霉素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分别采用抑菌圈法和抑菌率法,测定灰黄霉素对不同寄主来源的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并显微观察灰黄霉素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灰黄霉素对不同寄主来源的尖孢镰刀菌具有良好的广谱抑制作用,但对不同菌株抑制效果差异显著,其抑制中浓度IC50为0.42~2.81 mM。尖孢镰刀菌经4 mM灰黄霉素处理后,菌丝变得稀疏、畸形、膨大、扭曲,从而影响其生长。因此,灰黄霉素可用于开发防治作物枯萎病的新型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获悉,7月2日,该院南亚所组织香蕉枯萎病防控测试专家组,来到广东省徐闻县下洋镇香蕉试验园,现场调查鉴定"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控技术示范与推广研究"项目的实施效果,认为达到了明显降低枯萎病发病率和减缓病害发生的目的,研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引起的一种维管束真菌性土传  相似文献   

5.
尖孢镰刀菌的分布与西瓜枯萎病病程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西瓜枯萎病菌在植株体内数量分布及其扩展规律。【方法】在福建省永泰的西瓜地调查了枯萎病不同发病级别西瓜植株的生长状态,以及尖孢镰刀菌在根际土壤和植株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随着枯萎病病情的发展,枯萎病显著地影响着植株的生长态势,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都受到抑制。健株平均蔓长较发病植株的蔓长15.5~205.4cm,地下部根长比1级和3级植株分别长0.3cm和8.6cm。在同一块田地中,西瓜健株与枯萎病病株的根际土壤均存在着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病原菌的数量与发病程度并无明显相关性。但是,西瓜健康植株仅在根部检测到尖孢镰刀菌,发病初期的植株在根部和主茎基部检测到尖孢镰刀菌,而发病中期植株是在根、主茎基部和茎蔓中部检测到尖孢镰刀菌;植株根部的尖孢镰刀菌数量表现为发病中期植株>发病初期植株>健康植株,分别为3.97、2.07和0.27×103cfu/g。【结论】病株内的尖孢镰刀菌的数量与病情呈现正相关,菌体有自下而上的扩展连续性。  相似文献   

6.
《农药市场信息》2007,(9):32-32
<正>香蕉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是国际植物检疫对象,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侵染引起。在广东省主要分布1号和4号小种,1号小种主要为害  相似文献   

7.
致病性尖孢镰刀菌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致病性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侵染植物引发的植物枯萎病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毁灭性土传真菌病害,目前该菌已被列为世界上第五大植物病原真菌。由于病原菌通过土壤传播,其致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而充分了解尖孢镰刀菌的致病机制是对抗这种疾病的先决条件。为了更好的研究和实施有效控制策略从而限制宿主植物感染,本文归纳了尖孢镰刀菌的致病机理,总结了毒力因子中的细胞壁降解酶、毒素、信号传导途径(MAPK通路)对致病进程的影响,分析了毒力基因及转录因子在感染过程中的调控机理。以期能为防控尖孢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提供作用靶点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尖镰孢菌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香(大)蕉是世界重要的水果和粮食作物,但世界香蕉产业的发展正遭受到由古巴尖镰孢菌侵染引起的枯萎病的严重威胁,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而且其致病机理尚未明晰。笔者综述尖镰孢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包括侵入前期寄主根的分泌物对尖镰孢菌生长的影响和尖镰孢菌侵染寄主的过程;致病毒素,包括尖镰孢菌所产毒素的成分和毒素的作用机制和致病相关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全面、深入地揭示香蕉枯萎病的致病机理和开拓新的防治途径提供研究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小种基因组中鉴定到一个编码GDSL家族脂肪酶的基因FocGDSL1。序列分析发现该蛋白在镰刀菌属中及其保守。为了研究FocGDSL1的功能和其对尖孢镰刀菌致病力的影响,首先利用同源重组原理构建了该基因的敲除突变体菌株,并进一步对其表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FocGDSL1的缺失不影响尖孢镰刀菌的营养生长及其对抑菌药物的抗性;但是FocGDSL1突变株中色素的合成明显减少。与此同时,FocGDSL1突变株对香蕉植株的致病力显著下降。这些结果表明FocGDSL1虽然不是控制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的关键基因,但是FocGDSL1是尖孢镰刀菌重要的致病力因子,可能是尖孢镰刀菌在侵染的前期,分泌FocGDSL1来降解宿主细胞壁和细胞膜,进而使病原菌在宿主体内定殖。  相似文献   

10.
尖孢镰刀菌专化型及生理小种分子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摘 要:尖孢镰刀菌分子检测工作在枯萎病病原菌分子诊断与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DNA分子标记、毒性基因和转座子等技术在尖孢镰刀菌专化型及其生理小种鉴别方面的应用,指出了各检测方法优缺点,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豆粕发酵液对香蕉幼苗枯萎病防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豆粕发酵液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笔者使用从发酵菌液中分离得到的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Foc4)有拮抗效果与促生效果(即非抑制效果但对香蕉植株有促生作用)的菌液及混合菌液,分别对香蕉幼苗进行伤根淋菌、未伤根淋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处理对香蕉枯萎病均有不同程度地防效。其中,使用混合发酵液对未伤根的香蕉幼苗进行淋菌处理,可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增加游离脯氨酸的含量,降低MDA值,对香蕉枯萎病防效达到94.3%。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快更准确地在病菌潜伏期或发病初期鉴定出尖孢镰刀菌引起的瓜类枯萎病和茄病镰刀菌引起的瓜类根腐病这2种病害,根据尖孢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的翻译延长因子TEF1-α序列设计了3条种特异性引物。引物对FO-F和Fu-R可以从尖孢镰刀菌中扩增到1条228 bp的片段,引物对FS-F和Fu-R可以从茄病镰刀菌中扩增到1条347 bp片段,并且3条引物FO-F、FS-F和Fu-R可以同时在1个PCR反应中扩增到2个片段,而这2对引物都不能从其他病原真菌中扩增到任何条带。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检测方法可以同时鉴定样品中的2种镰刀菌。  相似文献   

13.
贝莱斯芽孢杆菌HN-1是一株对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具有良好抑制活性的生防芽孢杆菌。本研究旨在构建生防菌HN-1的突变体库,在突变体库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生防芽孢杆菌的抑菌机理,针对香蕉枯萎病的生物防治夯实理论基础。将携带转座子TnYLB-1的温敏型质粒载体pMarA质粒利用化学法转化进入贝莱斯芽孢杆菌HN-1中,通过50℃高温诱导后构建了由1 800个HN-1突变体组成的贝莱斯芽孢杆菌HN-1突变体文库,质粒消除率达99.7%。通过平板抑菌法筛选得到一株对尖孢镰刀菌Foc4的抑制活性降低的突变体,利用反向PCR技术确定插入破坏的基因与贝莱斯芽孢杆菌模式菌株FZB42 arsenic resistance protein (RBAM-550730)基因同源性为99%,在系统进化树中与贝莱斯芽孢杆菌模式菌株FZB42中的该基因属于同一分支。通过筛选鉴定HN-1突变体文库中抑菌活性丧失突变体发现HN-1中Arp基因与生防芽孢杆菌HN-1抑制尖孢镰刀菌的活性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胡麻枯萎病生防放线菌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对胡麻枯萎病有较好抗性的放线菌,试验对胡麻根围土壤进行了筛选,最终得到1株对胡麻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放线菌GS2-1.分别测定了它对不同地区分离得到的151株尖孢镰刀菌的抗性,发酵液对孢子和菌丝的抑制作用,研究了其最佳发酵条件,并对发酵液中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提取和生物活性测定,最后对其在...  相似文献   

15.
植物与尖孢镰刀菌的互作机制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够更全面地揭示植物与尖孢镰刀菌的互作机制,本文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尖孢镰刀菌对植物的致病机制,植物对尖孢镰刀菌的抗病机制以及植物与尖孢镰刀菌之间的互作机制,认为尖孢镰刀菌与植物之间主要通过小RNA水平、基因水平、蛋白质与化合物水平三方面进行互作。而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小RNA分析也将是今后研究尖孢镰刀菌与植物互作机制的主要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组织有关专家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作物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香蕉抗枯萎病品种筛选及健康栽培技术"(200903049-8)进行成果评审。专家评审意见如下:1.项目组提供的资料完整,数据  相似文献   

17.
目前危害全球香蕉生产最严重的病害是香蕉枯萎病,从海南霸王岭原始森林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对香蕉枯萎病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Foc4)具有抑制活性的放线菌BWL58,经过16S r DNA和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鉴定该放线菌为一种不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ahygroscopicus BWL58)。通过液液萃取、离子交换树脂层析、生物显影方法从BWL58菌株发酵液中分离出主要抑菌活性成分,根据UV波谱推断活性成分含有四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室内抑菌谱测定该活性成分对草莓灰霉、稻瘟病菌、烟草赤星、小麦赤霉病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王芳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9):143-148
本试验分离与纯化黄瓜枯萎病病原菌,鉴定出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Schl.)。采用含毒培养基生长速率法测定六种杀菌剂的抑制效果,以菌落直径为实验观察指标,测量对照组和处理组的菌落直径,以抑制率测定杀菌剂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药后72h,杀菌剂丙环唑的EC50值为0.9039,其毒力指数最大,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效果最佳;代森、异菌肽的EC50值为2.8939、6.8186,效果较好;醚菌酯、嘧霉胺的EC50值为29.3951、30.4126,效果一般;苯醚甲环唑的EC50值为143.2943,毒力指数最小,抑制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研究人员通过人工接种尖孢镰刀菌于无土栽培基质,采用稀释涂抹平板法测定基质中尖孢镰刀菌的数量变化,研究了威百亩、棉隆、氰氨化钙、甲醛、1,3-二氯丙烯、二甲基二硫和甲基碘等7种熏蒸剂不同浓度处理及作用时间对无土栽培基质中尖孢镰刀菌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7种熏蒸剂均可以显著降低基质中尖孢镰刀菌的数量。其中,120mg/L42%威百亩和300mg/L98%棉隆熏蒸5天对尖孢镰刀菌的灭杀率达100.00%;  相似文献   

20.
黄瓜枯萎病是一种世界性土传病害,常常给黄瓜生产造成非常严重甚至毁灭性的损失。从感病品系‘早二N’上分离纯化得到黄瓜枯萎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利用真菌核糖体基因及其间隔区DNA的相似性鉴定了病原菌的属性,发现其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相似性为99%。回接试验进一步确证了分离得到的枯萎病菌为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以灌根方式对70个黄瓜自交系(含两个对照品系)接种此病原菌,通过调查接种后的病情指数分析不同黄瓜品系对枯萎病的抗感差异。结果表明:共有26个品系隶属抗病等级、42个品系隶属感病等级。其中'日节成'对枯萎病的抗性最强,‘Superina’抗性最弱。这一结果为今后选择抗感亲本研究黄瓜枯萎病抗性遗传机制及分离鉴定抗性基因提供了重要的材料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