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目前,早稻收获已接近尾声,双季晚稻栽插进入高峰期。针对今年可能发生中等以上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南方秋季低温多雨,寒露风与病虫危害叠加出现风险增大,影响晚稻安全成熟的情况,农业部提出了《南方双季晚稻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强调以"抢时栽插促早发、科学施肥促早熟、强化抗灾夺丰收"为重点,切实加强田间管理,力争晚稻获得好收成。(一)抢时栽插,以密补迟。对因早稻收获期延迟不能及时栽插的田块,各地要抢时栽插,以密补迟,插足基本苗。对受强降雨天气影响,秧苗被大水冲乱的抛秧田块,要及时进行移  相似文献   

2.
《科学种养》2012,(6):4-4
目前早稻移栽正在我国由南向北展开,尽管早稻育秧前期受低温阴雨影响,但3月下旬以来光温条件适宜,秧苗长势好于上年。要进一步加强秧田管理,培育壮秧,确保栽插质量;已移栽的地区要加强大田管理,促进水稻平衡生长,为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已近尾声,西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正进入高峰。冬小麦自播种到越冬前2个月时间,是出苗、长叶、生根、增蘖的重要时期。针对部分地区前茬作物收获推迟导致小麦播期偏晚,一些田块播量偏大、苗情复杂的情况,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提出以"保苗长叶、促根增蘖、促弱  相似文献   

4.
2010年1月3日以来,我国大部地区遭遇强冷空气天气,给越冬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华北、西北、黄淮麦区处于越冬期,长江中下游麦区处于分蘖期,西南麦区处于起身拔节期;冬油菜正处于苗期,部分早熟品种开始抽薹。为切实减轻强降雪降温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农业部专家指导组提  相似文献   

5.
<正>通过品种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宜南方气候特点,性状综合表现较好的粳稻品种,为推广籼改粳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根据江西省农技推广总站统一安排,共收集了21个晚粳试验品种,分别为:杂交粳稻甬优1538、甬优5549、甬优7850、甬优8050、甬优7753、甬优5550、甬优5552、甬优10号(粳糯)、春优927、春优84、两优274、嘉优中科2号、嘉优中5号、申优17、申优24,  相似文献   

6.
淦鑫688是江西农大用天丰A与昌恢121配组选育成的杂交晚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赣审稻2006032),2007年由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在上高县作双季晚稻抛秧栽培,表现出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当前油菜苗情和下一步天气情况,1月9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就油菜冬春田间管理提出如下技术意见:一是清沟理墒防渍害。2014年11月份长江流域中上游部分地区遭遇较长时间低温阴雨天气,部分稻田油菜渍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西南大部地区冬小麦已经拔节,川南和滇南已进入孕穗期,正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据苗情调查,小麦发育总体正常,旱地麦长势好于去年,部分稻茬麦湿害较重,受强寒潮影响,部分播期偏早、发育偏快麦田发生不同程度冻害。针对小麦苗情长势和存在问题,近日,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提出技术意见,要以降渍害、巧施肥、防病虫、减损失为重点,不失时机抓好麦田管理,促进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夯实夏粮丰收基础。一、清沟降渍,减轻湿害。去年秋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为提升我国植保防灾减灾水平,增强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警和防控处置能力,服务现代农业,5月22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下发了《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植保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力争到2015年,现代植保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率先在粮食主产区建立健全植保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物质装备得到明显改善,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重大病虫害防控处置能力明显提升,水稻、小麦、玉米主产区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和蔬菜生产基地绿色防控覆盖率均达到40%以上。到2020年,全面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植保公共服务体系,基层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健全,病虫预报准确率、防控处置率、农药有效利用率大幅提高,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在粮食作物主产区和经济作物优势区实现全覆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当前,东北地区即将进入春耕春播关键时期。为落实《农业部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有效防范莠去津等长残效除草剂对改种作物药害风险,确保结构调整调得动、稳得住,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专题研究,提出以下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前双季晚稻应用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过程中常发生的主要问题有:选用的品种(组合)生育期偏长,秧苗超秧龄严重;出苗不齐,成苗率低;秧苗徒长,苗高超标。通过选择生育期适当的品种(组合),出苗期采用日灌夜排的水分管理方法,适当减少秧田用肥量并施用多效唑控制苗高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双季晚稻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有利于增产增收,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受去年秋季连续阴雨天气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冬油菜播栽期比常年推迟10天左右,越冬期又遭遇罕见冰雪低温,长江上游地区冬春季节性干旱略重于往年,主产区大部苗情长势偏弱。农业部油料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了以促进春发、防病治虫、防灾减损为重点的冬油菜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一是增施薹肥促春发。油菜秋冬季生长量普遍不足,促进春发是今年油菜苗情转化的关键,也是预防倒春寒和后  相似文献   

13.
《小麦研究》2010,31(1):25-36
<正>一、我省小麦生产特点2009年我省小麦播种面积为1085.4万亩。今年我省小麦生产情况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底墒充足,播种质量好。小麦播种期间,全省大部分地区底墒足、表墒好(旱地麦田0~20cm、20~40cm、40~60cm、80~100cm、100~150cm和150~200cm土壤  相似文献   

14.
<正>为明确湖南双季杂交晚稻品种对细菌性条斑病的田间抗性表现及双季晚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特点,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研究人员通过2014~2016年连续三年的田间系统调查与统计分析,研究了湖南双季杂交晚稻主栽品种上条斑病的田间发病情况及大田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流行动态,绘制了条斑病发生动态与进展曲线图。结果表明,12个湖南双季杂交晚稻主栽品种中,仅"深两优5814""天优  相似文献   

15.
2010/11年度冬油菜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春后,油菜陆续抽薹开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是奠定角果数和结实率的重要时期。为科学指导各地加强田间管理,农业部组织专家组制定了《2010/11年度冬油菜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根据今年油菜生长情况和当前气候特点提出针对性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6.
<正>为控制小麦腥黑穗病和大麦条纹病等麦类种传病害的发生与蔓延,上海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10月16日提出了麦类种子处理技术意见。一、农业防治1.选用无病良种:农业部门统一供种,禁止自留种,外来种植大户不能随便从外地带入种子。2.种子筛选:以精选良种为前提,采用风、筛等选种方法,去除麦种内的虫蛀、瘪粒、病粒和杂草籽,确保种子的发芽率。3.晒种:播种前先将种子晒12天,通过太阳的紫外线杀死种子表面病菌,促进种子成熟,增强种子的生命力和发芽率。  相似文献   

17.
<正>福建省植保植检总站根据前期病虫基数、结合病虫发生规律和气象因子综合分析,预计2016年双季晚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偏重发生,发生面积为700万亩次。其中,两迁害虫将偏重发生,二化螟中等发生,穗颈瘟在部分山区半山区的感病品种有偏重流行的风险;纹枯病在双季晚稻区局部偏重发生。1.稻飞虱: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20万亩次。2.稻纵卷叶螟:预计中等发生,福州以南沿海稻区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5万亩次。  相似文献   

18.
2006~2007年度小麦生育中、后期,济宁市及周边地区麦田发生了较大面积春季冻害和后期倒伏,给小麦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由于冻害造成有效穗数减少,倒伏造成千粒重下降。为正确认识和解决因小麦冻害和倒伏发生的种子纠纷,现根据小麦冻害和倒伏原因的调查分析,谈一谈小麦春季冻冷害和后期倒伏与品种的关系及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做好小麦苗期病虫害防控,可有效压低病虫基数、延缓病虫发生。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针对今年秋季气候变化趋势,总结近几年小麦苗期病虫防控的经验,制定了今年小麦秋播病虫害防控指导意见。一、总体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分类指导、分区施策、节本增效原则,深入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前移防控关口,以合理布局抗病品种、优化农业防控措施为基础,以小麦秋播药剂拌种或  相似文献   

20.
为构建水稻高产高效节水栽培技术模式,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氮密互作对双季晚稻丰源优299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密处理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差异性显著;分蘖盛期光合速率最高;施氮量180 kg/hm~2时分蘖盛期和乳熟期净光合速率最高,分别比其他施氮处理高6.43%~10.01%和3.92%~70.51%;分蘖盛期净光合速率随密度的增加呈现线性降低的趋势,栽植密度30万穴/hm~2较其他处理低5.04%~6.73%,孕穗期和乳熟期净光合速率规律性不明显,抽穗期表现为密度越高净光合速率越强的趋势,低密处理显著低于高密处理,低4.45%~7.97%;动态变化趋势表现为:净光合速率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气孔导度先升高后降低、胞间CO_2浓度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蒸腾速率则呈线性下降;水稻经济产量与水稻生育前期和后期光合作用呈正相关,生育后期表现为极显著相关,与水稻生育中期光合作用呈负相关。因此,通过合理氮密调控,提高水稻生育前期与后期的光合作用,维持生育中期光合作用大小,是提高水稻经济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