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2006年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高效农业,通过多种模式间套种技术的试验示范,探索出适宜东海县推广的高效农业栽培模式,即草莓-糯玉米-芹菜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技术。该模式产值可达13.5万元/hm2,效益可达8.5万元/hm2。  相似文献   

2.
以课题组前期从多个品(系)马铃薯中筛选出的钾高效马铃薯HKE-1和HKE-2为材料,与大豆进行套作试验,马铃薯/玉米套作,马铃薯、大豆、玉米净作为对照,研究马铃薯、大豆在行比为2:1和2:2栽培模式下的效益情况。通过对各种栽培模式下效益的分析,结果表明:薯/豆在行比为2:1栽培模式下的经济效益较好,材料HKE-1的薯/豆套作纯收益为2546.79 元/667m2,HKE-2的薯/豆套作纯收益最高,为2678.11 元/667m2,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芭蕉芋与玉米的合理套作模式,提高种植效益。[方法]紫叶红花芭蕉芋200cm×60cm×50cm、230cm×60cm×50cm、250cm×60cm×50cm双行双株沟植,行间60cm×50cm双行双株套作紫糯1号玉米,以170cm×60cm双行穴植芭蕉芋、行间60cm×50cm双行双株套作玉米为对照,研究不同套作模式对芭蕉芋萌芽率、分蘖数及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3种套作模式芭蕉芋的萌芽率分别为61.0%、61.0%、65.9%,均高于对照(58.9%);收获期分蘖数分别为11.6、12.5和10.3个,分别比对照增加38.1%、48.8%、22.6%。230cm×60cm×50cm套作模式下,芭蕉芋产量为66405kg/hm2,鲜糯玉米产量为9435kg/hm2,纯收益为31650元/hm2,分别比对照增加41.8%、50.8%和87.7%。[结论]230cm×60cm×50cm为芭蕉芋套作玉米的合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大豆与玉米,马铃薯间套作或与玉米,小麦间套作,均以大豆与玉米同穴播种单产最高;单产分别为580.8kg/hm^2,871.1kg/hm^2,比相应对照增产52.98%,56.06%。其原因在于改变了大豆的根部生长环境,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净作和套作2种种植模式下不同玉米品种的产量对比,分析套作模式下不同产量水平玉米的生理特性差异,为筛选适宜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的玉米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通过2年的大田试验,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研究21个玉米品种在净作和套作模式下的产量水平,以产量为7 500 kg/hm~2为界限,将供试的玉米品种划分为3个产量类别,即净作高产套作高产(S~HI~H)、净作高产套作低产(S~HI~L)和净作低产套作低产(S~LI~L),通过比较净作高产套作高产与净作高产套作低产两个类别下玉米穗位叶的叶片特性,从品种间穗位叶生理特性变异系数和生理特性与产量的相关性筛选套作高产玉米穗位叶的生理指标。【结果】筛选出叶绿素a、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厚度可作为选择套作高产玉米穗位叶的主要特征指标,在吐丝期套作高产的玉米品种叶片叶绿素a含量为345.76~503.64 mg/m~2,叶绿素含量为481.21~727.73 mg/m~2,叶片厚度为143.18~163.43μm。【结论】套作高产的玉米品种相对于套作低产的玉米品种有较高的叶绿素a、叶绿素含量和较厚的叶片厚度。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大豆产业发展,自贡市针对生产实际,采取"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引导、搞好培训指导、狠抓示范带动、增加资金投入、严格检查督促"等6项组织保障措施,全面落实"优化带植、选用良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防除杂草、防病治虫、控旺防倒"等8项主推技术措施,扎实推进套作大豆高产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实现了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152.61 kg,千亩展示片平均亩产161.42 kg,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183.71 kg,促进了大豆大面积平衡增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究玉米/大豆套作地下根系互作强度对作物根系分布及地上部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根箱土培试验研究了5种玉米大豆根系互作强度(玉玉间距60 cm:MM60;豆豆间距60 cm:SS60;玉豆间距75 cm:MS75;玉豆间距60 cm:MS60;玉豆间距45 cm:MS45)下作物根系分布、叶片光合特征参数、地上部生物量积累和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共生期间MS玉米根系干重低于MM60,随着根系互作强度的增加,套作玉米根系在主茎基部纵向20~100 cm土层和横向邻近大豆侧土壤中的分布量逐渐增加;玉米伤流液重量及其磷含量MS75和MS60较MM60分别低28.92%和17.09%、12.00%和11.97%,而MS45较MM60低1.23%和高25.62%,玉米叶片SPAD值和光合速率并无显著差异。玉豆共生期间的大豆根系在横向邻近玉米侧的分布量随玉豆根系互作强度的增加而降低,SS60的大豆伤流液重量及其可溶性糖、无机磷含量显著高于套作,而MS45较MS60和MS75分别降低47.89%、12.78%、18.36%和54.88%、25.11%、20.18%,且互作强度的增加降低了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R2期,随着玉米竞争抑制作用的解除,套作大豆根系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量增加,但地上部生物量仍显著低于SS60,且生物量SS60MS75MS60MS45。R5期,SS60伤流液重量及组分含量高于套作,与MS75相比,MS45的大豆伤流重量及其氮、磷含量和叶片SPAD值增加,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收获期MS75、MS60及MS45的玉米产量和百粒重较MM60分别高出17.25%和6.74%、21.66%和9.43%、21.61%和11.58%;适宜的根系互作可提高套作大豆产量,MS75、MS60产量较SS60高出13.61%和3.71%,而MS45则降低3.92%,大豆产量降低主要是因为共生期间较强的种间根系互作不利于大豆后期恢复生长,造成收获期分枝数、分枝荚数减少。【结论】玉米/大豆套作种间根系互作强度的增加有利于玉米的根系分布和地上部植株的生长,但不利于共生期大豆根系的水平分布,影响后期大豆的恢复性生长,降低成熟期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8.
粤北山区是广东省春植玉米和夏播大豆的主要产区,由于天气、品种搭配等因素,导致很多地方仅种植1季春玉米或1季夏大豆,没有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产值较低.根据近年来在粤北山区进行大豆、玉米新品种栽培技术示范试验,从良种选择、播种时期、种植密度、栽培模式、施肥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农民种植旱粮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四川省宜宾地区糯高粱大豆套作高产栽培技术,以糯高粱宜糯红1号和5个夏大豆品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高粱、大豆产量及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套作模式下,高粱和大豆产量呈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套作模式对高粱、大豆产量和产值影响差异显著;在大豆套作高粱种植下的复合群体土地当量比,南豆12最高,为1.21。因此,结合宜宾地区的生态气候条件,综合考虑糯高粱与夏大豆的产量和经济产值,该试验得出最优配套方案为:宜糯红1号—南豆12,经济产值达21 815.04元/hm2。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间套作与单独清种条件下不同熟期的鲜食甜玉米和鲜食大豆品种的产量及主要产量性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鲜食甜玉米超甜135和金银蜜脆均在间、套作模式下发挥了边行效应,在小面积的土地上提高了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长与清种对照比差异不明显。3个鲜食大豆品种H0507、浙鲜豆4号、H0427间作产量与清种对照比差异不明显,套作比清种对照减产50%以上;套作条件下H0507和浙鲜豆4号的株高比清种对照高,达显著水平;3个鲜食大豆品种间作和套作小区出籽率与清种对照比差异不明显。鲜食甜玉米与鲜食大豆间作以及合理套作能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丘陵区膜侧玉米套作大豆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丘陵区膜侧玉米套作大豆栽培的关键技术是前作规范开厢、科学选用良种、适期抢墒播种、提高播种质量、玉米膜侧移栽、大豆规范种植、科学配方施肥、病虫草兔鸟防控、及时收获。  相似文献   

12.
13.
几种林间套作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林粮间作在造林初密度为3米×4米的行间进行林粮间作。农作物品种选择:大豆、花生、甘薯、绿豆等。林粮间作期于植树的1~3年进行,4年后树木郁闭就不能进行间作了。也可林间甘薯、大豆倒茬种植,第1、3年种大豆,隔年种一茬甘薯倒茬。这种种植方式可以为林地增绿肥,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还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科技》2015,(20):26-27
介绍凉山州烤烟与菜用大豆套作的目的与意义,重点介绍了烟地套作菜用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处理、播种时间与方法、田间管理及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提高烟田土地利用率,增加大豆产量,为烟农增加收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探索花生地膜覆盖栽培与露地净作栽培效果,设置黔花生1号和本地小花生2个不同品种地膜覆盖与露地净作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投入较高,比露地栽培能提前出苗,提高结实率,提早成熟,实现增产增收;露地栽培投入与产出比黔花生1号为1.00∶4.40,本地小花生为1.00∶2.98,地膜覆盖栽培投入与产出比黔花生1号为1.00∶4.13,本地小花生为1.00∶2.86。试验品种黔花生1号综合表现均优于本地小花生,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迁西县旧城乡龙王庙村村民张艳,在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在承包地里进行春甘蓝-玉米-芹菜立体种植获得成功,每667m2产甘蓝2000kg,玉米400kg,芹菜3500kg。其主要做法是:1种植规格  相似文献   

17.
酒泉市玉米套作栽培技术研究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酒泉市玉米套作马铃薯、孜然、菜花三种不同作物的高效立体化栽培模式,介绍其栽培技术要点,分析了各栽培模式的效益,旨在为酒泉市及周遍地区高效立体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介绍地膜马铃薯—玉米—大豆轮套作技术,包括马铃薯栽培技术、马铃薯与玉米套作、大豆轮作技术等方面内容,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种植容糯2号、苏玉糯5号等4个糯玉米品种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种植渝糯7号的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荣县套作大豆常年种植面积在3万hm2以上,但种植技术落后,效益低下,单产长期在900kg/hm2左右。近年来,以四川农业厅和四川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大胆探索创新总结出了以“五改”为主要技术措施的旱地多熟种植新模式-“麦/玉/豆”。通过多年的示范和推广,目前全县旱地新种植模式“麦/玉/豆”大豆高产高效种植面积已达到1.7万hm2,大豆单产增加到1 500kg/hm2以上,种植效益增加2 000元/hm2,取得一定成效。但大豆单产和种植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一现状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