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皖棉1331S是2022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早中熟常规短季棉品种。其综合性状优良,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2.4 mm,断裂比强度34.7 c N·tex-1,马克隆值4.1,纤维品质达到安徽省审定棉花品种Ⅰ型品种标准;2015年、2016年安徽省短季棉品种区域试验中,皖棉1331S皮棉单产分别比对照(参试品种平均值)增产4.86%、7.57%。介绍了皖棉1331S品种的特征特性,回顾了皖棉1331S从育种目标确定、亲本材料创制与选择到杂交选育历时20年的育种过程,总结了皖棉1331S选育过程中创新采用的短季棉连续春夏轮播聚合育种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马达加斯加棉花产量、增加棉农收入,2019―2020年将中国黄河流域及新疆等植棉区早熟、中早熟棉花品种(系)28个引入马达加斯加南部图利亚拉和北部贝尔热种植,对其农艺性状、抗病性、产量及纤维品质等指标进行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棉花品种(系)。研究结果表明,运棉3539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生育期适中,2个试验点的平均籽棉单产为3 540.5 kg·hm-2(居首位),衣分为40.3%~41.5%,纤维品质接近“双30”标准(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 mm,断裂比强度>30 cN·tex-1),并且抗枯萎病和黄萎病。冀丰908和运H11160也表现良好,籽棉单产分别为3 243.5 kg·hm-2(平均值)和3 210 kg·hm-2,衣分均在41%以上,纤维品质接近“双30”标准,并且具备抗(耐)枯萎病和抗黄萎病的能力。综合分析,运棉3539、冀丰908和运H11160品种具有在马达加斯加植棉区推广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国欣棉3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和栽培技术要点。国欣棉32在河北植棉区春播生育期123 d,植株紧凑,铃重6.6 g,霜前花率93.9%。2019―2020年河北省春播常规棉组区域试验中,2019年多点平均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4 529.0 kg·hm-2、1 843.0 kg·hm-2、1 734.6 kg·hm-2;2020年多点平均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 886.4 kg·hm-2、1 627.8 kg·hm-2、1 524.8 kg·hm-2;2年纤维品质检测结果为上半部平均长度30.6 mm,断裂比强度31.0 cN·tex-1,马克隆值5.0;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索能够在病原菌侵染寄主的早期快速、准确、高效鉴定棉花品种对黄萎病抗性的方法。以标准菌株Vd076和28个不同抗病性的陆地棉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病圃鉴定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苗期根部黄萎病菌DNA含量,建立快速鉴定棉花品种黄萎病抗性的新方法。利用标准品的Ct值和DNA含量绘制标准曲线,计算标准曲线方程,通过对未知样品的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计算出棉花根部所检测Vd076的DNA含量,确定接菌后1 d为最佳取样时间。28个棉花品种根部Vd076的DNA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它与病圃鉴定的相对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2=0.958 8)。确定接种后1 d棉花根部Vd076的DNA含量在0~0.3 mg·g-1为高抗品种,0.3~1.0 mg·g-1为抗病品种,1.0~3.0 mg·g-1的为耐病品种,>3.0 mg·g-1的为感病品种。该方法具有准确、快速、高效的特点,为大批量棉花材料的黄萎病抗性快速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棉所135在四川省植棉区生育期132 d,株型松散,呈塔形,铃长卵圆形;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高抗红铃虫。2018―2019年四川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该品种平均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为3 797.88 kg·hm-2和1 541.19 kg·hm-2。介绍了中棉所135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纤维品质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阿农陆1号在新疆南疆早中熟植棉区生育期134 d,植株筒形,铃锥形;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017―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陆地棉品种区域试验中,该品种籽棉和皮棉单产分别为5 462 kg·hm-2、2 298 kg·hm-2;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2.0 mm,断裂比强度34.3 cN·tex-1,马克隆值4.0。介绍了阿农陆1号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AW05在新疆南疆早中熟机采棉模式下生育期133 d左右,植株呈塔形,Ⅱ式果枝,棉铃卵圆形,单株结铃7.0个,铃重5.9 g。2016-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机采棉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6 550.5 kg·hm-2、2 769.0 kg·hm-2、2 739.0 kg·hm-2;2年平均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2.8 mm,断裂比强度32.5 cN·tex-1,马克隆值4.2;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简要介绍了AW05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对2015-2020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区域试验的192个棉花品种(系)枯萎病、黄萎病的抗性分析,为棉花抗病育种及品种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参试棉花品种(系)未出现对枯萎病和黄萎病免疫的品种;参试棉花品种(系)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较高,除2018年高抗和抗病品种(系)占比为 88.2%外,其他年份均在92%以上;参试的品种(系)的黄萎病抗性水平除2017年较高外,其余各年均较低,以耐病为主,6年耐病品种(系)平均占比为56.2%;参试品种的总体抗枯萎病指数(rF)远大于总体抗黄萎病指数(rV)和总体兼抗指数(rFV),各年份均表现为rF>rV>rFV,且三者均呈振荡上升趋势;早中熟常规棉的抗枯萎病、黄萎病性及兼抗性表现均优于早熟常规棉。可见,黄萎病抗性的提高是西北内陆棉区选育兼抗棉花品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2014-2016年连续3年对安徽省淮北生态区种植短季棉与种植玉米或大豆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种植棉花(短季棉)的单位面积总产出为18 245元·hm-2,高于种植玉米或大豆等粮食作物。但种植棉花的物化成本为7 050元·hm-2,比种植玉米多3 000元·hm-2,比种植大豆多4 275元·hm-2;劳动力成本为18 900元·hm-2,比玉米生产多9 300元·hm-2,比大豆生产多11 700元·hm-2。种植棉花的纯利润为-8 575元·hm-2,比种植玉米纯利润低9 805元·hm-2,比种植大豆纯利润低10 630元·hm-2;种植棉花的投入产出比为1︰0.68,低于种植玉米或大豆的投入产出比。根据比较分析结果,提出了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提高植棉总产出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AW04在新疆南疆早中熟陆地棉区生育期为138 d左右,植株塔形,Ⅱ式果枝,棉铃卵圆形,单株结铃7.1个,铃重6.2 g。2016―2017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陆地棉区域试验中,2年结果平均AW04的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5 763.0 kg·hm-2、2 410.5 kg·hm-2、2 355.0 kg·hm-2;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2.4 mm,断裂比强度32.8 cN·tex-1,马克隆值4.2;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本文简要介绍了AW04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环洞庭湖棉区的桃源县进行湘杂棉8号的种植密度试验, 结果表明:在相同培管条件下,不同密度处理间农艺性状、籽棉产量等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籽棉产量以24 000 株/hm2处理最高,为环洞庭湖棉区杂交棉的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2.
新疆机采棉加工过程中棉花品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谷国富 《中国棉花》2017,44(9):22-24
为了掌握新疆机采棉加工中棉花品质变化趋势,依据现有的棉花加工工艺,设计了试验方案,对新疆机采棉加工中的不同工序点棉花品质进行取样、测试、统计,并采用数据分析方法,对不同工艺环节的棉花品质变化进行了分析。随着加工工艺的推进,棉花反射率、黄色深度上升,棉纤维长度下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新疆植棉区2019年棉花生产和育种情况、种业情况的调研,阐述了2019年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现状、品种审定推广情况、种业发展现状.从棉花品种"多乱杂"情况依然是棉花生产的主要问题、地方堡垒保护主义较严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市场监督与规范种子生产加工力度不够等方面分析了棉花生产中品种的困境;从机采棉种质资源匮乏、创...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棉花田间棉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抗虫棉种植面积的增大,棉盲蝽近几年来演变为棉花上的主要害虫,并且其发生和为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简述了近年来我国棉盲蝽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棉盲蝽发生日趋严重的原因、发生程度的特点、防治策略、防治指标与防治适期,以及简单介绍了防治棉盲蝽各种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为棉田棉盲蝽的防治技术及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和手摘棉纤维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分析机采棉和手采棉的纤维品质,发现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纤维长度较手摘棉差1mm,断裂比强度较手摘棉差1.08cN·tex-1,短纤维率高于手摘棉,棉花主体品级为3级,较手摘棉低1级。由此提出在新疆早熟植棉区应加强断裂比强度高、纤维长、马克隆值适中的机采棉品种选育,以提升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江汉平原棉花生产轻简化实践,分析了当前江汉平原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近年来该区轻简化(机械化)实践情况和发展棉花生产轻简化有利环境,提出了"集中种植、产业化经营、科技带动、市场保障、政府引导"等适合江汉平原棉花轻简化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简要分析安徽省沿江棉区棉花生产的现状和现有种植品种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皖沿江棉花今后棉花育种要培育三系雄性不育杂种,尽快开展株型育种和高光效育种,培育高光效株型品种,为棉花生产机械化服务。  相似文献   

18.
通过阐述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现状,分析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机械化与轻简化的优势,描述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中发展机械化与轻简化的意义与应遵循的原则,介绍了适合鄱阳湖棉区应用的机械化与轻简化技术,最终提出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机械化与轻简化发展模式,以利于鄱阳湖棉区加快棉花生产机械化的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疆阿克苏棉田棉花烂铃病害发生情况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7年新疆阿克苏地区棉田因病害出现大量的烂铃,棉铃变黑褐、腐烂,开裂后吐絮不畅,呈僵瓣状;成铃和幼铃均受危害,以幼铃居多;在棉株的上、中、下部位均有分布,以中部居多。该病发生率最高达到16.8%,在品种间有显著差异。发病初期开始喷施2种诱抗剂氨基寡糖素和棉萎克,防治效果分别为75.2%和47.5%,籽棉产量分别提高5.5%和20.1%。本研究结果可供当地棉农防治棉花铃病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赣北棉区设置棉花小拱棚基质穴盘育苗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方法的比较试验,分析其移栽质量和效益的差异,旨在探索适用赣北丘陵地区种植棉花的最简育苗方法。结果表明,小拱棚基质穴盘育苗方法虽然比营养钵育苗方法省工、省力、效率高,但相对棉农分散种植育苗来说,并不是一种简单经济的育苗方法,而结合工厂化育苗,实行产业发展,才能降低成本,实现其应有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