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蛋白质是维持家兔生命活动,保证其健康生长、正常生产的物质基础。家兔所需蛋白质来源于饲粮,兔能有效地消化蛋白质,尤其是青饲料中的蛋白质。蛋白质在兔体内的消化和营养生理与其他单胃、反刍家畜不同,小肠中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可以被盲肠中的微生物利用,形成菌体蛋白,随软粪排出,被家兔重新食入、消化吸收再利用。家兔食软粪的特性可以改善低质量的蛋白质。Jecsai(1985)报道,成年免食入含蛋白质12.8%的饲粮时,食粪特性有助于改善兔的必需氨基酸的供应,并且氮沉积、血清尿素氮、血清氨基酸指标都有提高。1 蛋白质 家兔从日粮中摄取的蛋白质,主要用于体组织更新、生长、妊娠、泌乳及产毛。在日粮配合上通常以粗蛋白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作为计算配方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在家兔生活周期的各个阶段,最为普通的是同家免摄食和营养有关的蛋白质、纤维和能量问题。Agway 对这几方面作了研究.对家兔生长期和繁殖期日粮中蛋白质含量的百分比选择,需要根据家兔利用蛋白质的能力,实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人们常通过基因选择和营养调控来最大化地提高猪的瘦肉率。一般地,提高日粮营养水平,特别是适宜的氨基酸和能量水平,可提高猪的瘦肉率。氨基酸需要量可受到日粮蛋白质水平、日粮能量浓度、环境温度、性别和猪的瘦肉生长潜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赖氨酸是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通常,首先要确定日粮中赖氨酸的需要量,然后以理想蛋白质理论为基础,去考虑其他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与赖氨酸需要量的比值,从而得出平衡蛋白质日粮。因此,平衡蛋白质日粮中所有必需氨基酸保持较适宜的水平,以满足动物机体的生理需要,和减少氨基酸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在欧洲,减少矿物质污染和禁用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的新法规已引起氮供应目标的变化。作者综述了家兔氮营养的现状,蛋白质和氨基酸对健康的作用,以及基于未来营养需要的真回肠消化率(TID)蛋白源的新的氮价值。微生物生长的主要氮源是氨、尿素和来自内源及日粮的蛋白质,肥育期氮过量进入盲肠促使栖居病原微生物生长而增加了家兔的死亡率。作者还讨论了减少回肠氮流量的饲养技巧,日粮蛋白水平过低也可能对生产性能和死亡率有负面影响。为了配合平衡的低蛋白日粮,综述了14种原料的回肠和粪氨基酸消化率。同时讨论了氨基酸消化率的不同单位。  相似文献   

5.
目前,人们常通过基因选择和营养调控来最大化地提高猪的瘦肉率。一般地,提高日粮营养水平,特别是适宜的氨基酸和能量水平,可提高猪的瘦肉率。氨基酸需要量可受到日粮蛋白质水平、日粮能量浓度、环境温度、性别和猪的瘦肉生长潜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赖氨酸是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通常,首先要确定日粮中赖氨酸的需要量,然后以理想蛋白质理论为基础,去考虑其他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与赖氨酸需要量的比值,从而得出平衡蛋白质日粮。因此,平衡蛋白质日粮中所有必需氨基酸保持较适宜的水平,以满足动物机体的生理需要,和减少氨基酸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家兔养殖形势时有波动,但总体向好,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就饲料供应而言,优质饲料供应不足,日粮搭配不尽合理的现象依然存在。蛋白质饲料是家兔日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家兔饲料原料研究较少,少见关于家兔氨基酸及蛋白质饲料对家兔影响的研究。本文就氨基酸及蛋白质饲料资源开发对家兔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家兔在饲养过程中氨基酸需要量及蛋白质饲料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生长的猪、禽来说,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并不是越多越好,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会使很多的氨基酸因不平衡而超过需要量。这些过剩的氨基酸不能合成体蛋白,只能作为低效的热被代谢分解排出体外,产生的代谢热,有时还会造成畜禽患应激症,影响饲料利用率和畜禽生长。为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学效价,充分发挥氨基酸的互补作用,饲料中合理添加氨基酸,特别是限制性氨基酸制成平衡日粮,才是最科学、饲养效益最佳的饲料。我国的猪、禽饲料都是以谷类为主,赖  相似文献   

8.
肉鸡的氨基酸需要量与“理想蛋白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荣华 《饲料研究》1997,(11):12-14
肉鸡的氨基酸需要量与“理想蛋白质”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谢荣华肉鸡生长需要的蛋白质,确切地说是需要氨基酸,其需要量除决定于肉鸡的遗传型、性别、日龄、饲粮的营养水平、环境等因素外,还取决于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日粮中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合适,可有效地减少每...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影响生长猪氨基酸利用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养猪生产中有关氨基酸营养问题。结果表明:通过测定体沉积蛋白质(PD)中氨基酸的沉积、生理氨基酸损失(主要是皮肤和毛发、肠道内源氨基酸损失)与不可避免的氨基酸的分解代谢来估测氨基酸的需要量,估测氨基酸需要量的数据必须建立在蛋白质沉积、活体量、饲喂水平、饲料原料组成和饲料原料的可利用氨基酸含量上。既然PD是氨基酸需要量的决定因素,在建立日粮最佳氨基酸水平时,必须认真考虑活体重或动物间的差异对PD的影响。因此,饲料组成与机体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的变化对用于蛋白质沉积需要的可利用氨基酸利用的影响必须进行更精确的定量。  相似文献   

10.
绿色营养型饲料添加剂——生物活性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蛋白质的营养在动物营养中占重要位置。传统观点认为动物蛋白质营养实质上就是氨基酸的营养,而且认为日粮中蛋白质必须被消化成为游离氨基酸之后才可被吸收利用。传统理论在生产实践中起一定指导作用,例如,通过在日粮中添加合成氨基酸,不但可以改善饲料中氨基酸平衡,提高畜禽生产性能,而且能够减少日粮中蛋白质的原料含量,降低饲料生产成本。但是,近年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单体氨基酸能够取代完整蛋白质数量是有限的。家禽和猪采食低蛋白质日粮,虽然其中添加大量合成氨基酸,但并不能取得最大生长速度和最佳饲料效率;即使给动物喂以…  相似文献   

11.
赖氨酸与蛋白质同样是畜禽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日粮中缺少赖氨酸,畜禽生长停滞,氮平衡失调,消瘦,骨的钙化失常。如在日粮中添加赖氨酸,可改善肉质,提高瘦肉率。单胃动物的蛋白质需要量,可以用氨基酸的需要量来代替。一斤赖氨酸可抵上50斤鱼粉的作用。饲料中的蛋白质含  相似文献   

12.
1日粮蛋白质和氨基酸 满足最大胸肉产量的日粮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量高于满足最快生长的需要量。 提供高于依据Ross肉鸡的生长而确定的可消化氨基酸供给量,可提高胸肌产量。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影响生长猪氨基酸利用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养猪生产中有关氨基酸营养问题。结果表明,通过测定体沉积蛋白质(PD)中氨摹酸的沉积、生理氨摹酸损失(主要是皮肤和毛发、肠道内源氨基酸损失)与不可避免的氨基酸的分解代谢来估测氨基酸的需要量,估测氨基酸需要量的数据必须建立在蛋白质沉积、活体重、饲喂水平、饲料原料组成和饲料原料的可利用氨基酸含量上。既然PD是氧基酸需要量的决定因素,在建立日粮最佳氨基酸水平时,必须认真考虑活体重或动物问的差异对PD的影响。因此,饲料组成与机体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的变化对用于蛋白质沉积需要的可利用氨基酸利用的影响必须进行更精确的定量。  相似文献   

14.
怎样利用氨基酸配制奶牛日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十年代提出了泌乳牛氨基酸的需要量 ,是奶牛蛋白质营养研究的重大突破 ,已成为反刍动物蛋白质新体系的核心。过瘤胃氨基酸的工业化生产 ,使利用氨基酸配制奶牛日粮成为现实。用过瘤胃氨基酸、过瘤胃脂肪和优质牧草可以配制出高营养浓度的平衡日粮 ,使奶牛的高产潜力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本文将重点介绍利用氨基酸配制高产奶牛日粮的方法和步骤。1首先确定泌乳牛氨基酸的需要量赖氨酸、蛋氨酸是泌乳牛合成乳蛋白的限制性氨基酸 ,在乳蛋白合成中 ,赖氨酸应占代谢蛋白质(又称小肠可消化蛋白质)的7 3 %,蛋氨酸为2 5 %(Rulqui…  相似文献   

15.
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期的理想氨基酸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摘要 对于限饲条件下的妊娠母猪以及采食量有限的哺乳母猪来说,改善蛋白质利用效率很重要。母猪在妊娠后期维持胎儿和乳腺发育以及在哺乳期促进乳腺生长和产奶的能力不足,特别是在第一个哺乳期。进行一系列研究来测定这些营养需要量以及氨基酸的理想比率,包括:1)胎儿生长;2)妊娠期母猪乳腺生长;3)妊娠母猪母体组织增重;4)哺乳母猪的乳腺生长;5)哺乳期母猪母体组织增重。  相似文献   

16.
1日粮平衡的意义要获得高效的动物生产,需要营养平衡的饲料。饲料除了提供能量外,还应提供动物必需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元素。就猪和家禽而言,大约有10种氨基酸是必需的,他们是蛋和肌肉中蛋白质的组成成分。饲料中氨基酸含量应与日粮能量浓度和生产性能一致,氨基酸比例要协调,以保证获得最佳生产性能。2日粮蛋白质品质与理想蛋白优质蛋白质提供的氨基酸量应与动物体合成蛋白质所需要的氨基酸量十分接近。就生长动物而言,氨基酸用于机体维持和组织生长。在一定生产水平下,不同种氨基酸的需要量应有一定的比例,即…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163头母猪,测定母猪在哺乳期中相对于赖氨酸的总含硫氨基酸(total sulfur amino acids,TSAA)需要量。所有试验日粮均以玉米-大豆粕型日粮为基础,通过配制使日粮的回肠赖氨酸真消化率达0.88%(总赖氨酸含量为0.97%)。试验日粮含0.37%L-赖氨酸盐酸,通过添加其它晶体氨基酸以使TSAA成为日粮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经过配制,日粮回肠可消化含硫氨基酸分别为0.44%、0.48%、0.53%、0.57%和0.62%,并使日粮赖氨酸含量分别达到50%、55%、60%、65%和70%。试验母猪分成6个产仔组,随后根据胎次将其随机分入各个日粮试验组,喂给总含硫氨基酸/赖氨酸比率不同但逐步提高的试验日粮。结果在整个哺乳期中,各组试验母猪在日平均采食量(ADFI)、失重和背膘损失及血浆尿素氮含量上并无显著差异(P>0.14)。同时,提高母猪日粮的总含硫氨基酸/赖氨酸比率,仔猪断奶体重或断奶前死亡率均未受到影响(P>0.25)。总之,逐步提高母猪日粮的总含硫氨基酸/赖氨酸比率,不会影响其仔猪的窝生长性能。这些结果表明,哺乳期母猪对回肠真可消化总含硫氨基酸的需要量不超过赖氨酸50%。体组织的动用可以作为总含硫氨基酸一种可能的来源,从而可降低哺乳母猪对日粮总含硫氨基酸的需要量;高氨基酸摄入量,同时伴随着体组织的动用,由此产生的作用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美国佐治亚大学的LeoS.Jensen博士在1989年佐治亚营养会议上详尽地讨论了家禽蛋白质需要量与氨基酸需要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他这篇全面的综述引用了许多参考文献,很值得家禽营养学家们注意。 Jensen说,关于生长鸡对氨基酸的需要量同蛋白质水平有关的概念,已得到了证实。鸡日粮中蛋白质  相似文献   

19.
正犊牛育肥。3月龄以前的犊牛,生长速度较快,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很大,其日粮中蛋白质饲料的含量可占20%。同时,因其瘤胃发育很不完善,体内不能合成某些必需的氨基酸,故应搭配饲喂不同的蛋白质饲料。犊牛6~12月龄、体重150~200 kg时,日粮中的蛋白质饲料的含量可降为15%左右。以后随着犊牛体重的增加,日粮中的蛋白质饲料的含量还可逐步降至12%。·····  相似文献   

20.
使用理想蛋白质模式 配制日粮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蛋白质是猪必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猪的维持和生长都需要蛋白质,确切地说,也就是需要氨基酸,蛋白质的营养实际上是氨基酸的营养。早在1944年,Block和Bolling就得出生长动物的氨基酸需要量可以由动物体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来确定的结论。后来,许多学者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在日粮氨基酸保持平衡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