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读:发展生猪保险,是稳定生猪生产、妥善解决生猪问题诸多措施中的重要一环。原则上是以能繁母猪保险为主,第一阶段以覆盖农业部门确定的出栏生猪100万头以上的养猪大县(区)为重点;第二阶段以保险覆盖农业部门确定的出栏生猪60万头以上的养猪大县(区)为重点。生猪保险,以规模化养殖户和园区化养殖户为重点,开展试点,逐步推广。 日前,生猪保险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启动顺利。截止2007年11月9日上午11时,全国共承保生猪3074.94万头,保险金额233.99亿元;其中承保能繁母猪1891.07万头,保险金额192.80亿元。开展生猪保险业务排名前五个省市为四川、湖南、上海、浙江和河南,分别承保995.49万头、376.14万头、238.11万头、205.36万头和158.59万头;开展能繁母猪保险业务排名前五个省市为湖南、四川、河南、湖北和江苏,分别承保376.14万头、294.95万头、158.59万头、147.79万头和129.46万头。 推进生猪保险体系建设,有利于降低生猪养殖的经营风险,促进生猪的规模养殖、规范养殖、科学养殖,推动生猪养殖逐渐从传统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提高生猪养殖现代化水平;有利于构建新型生猪产业保障体系,建立生猪生产健康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前两年生猪市场持续坚挺,价格居高不下,养猪户因此获利不少,但2005年以来,由于粮食丰收,生猪市场销售价格看好,农民将粮食及其农副产品转化的重点放到了养猪生产上,盲目扩大养猪规模,使生猪市场的供求关系出现失衡,导致生猪的价格大幅度下跌,2006年春季,生猪价格跌到10年来的最低点。受市场规律调节,生猪价格几年之间现出大起大落。养猪户如何应对生猪市场变化?1、切忌一哄而上生猪价格上涨时,养猪户可适度扩大养殖规模,但切忌受一时的生猪价格上涨、养猪利润增加的驱使一哄而上。养猪大户无目的地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农户也蜂拥而至,其结果必…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垦》2010,(5):1-1
针对当前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养殖亏损面扩大、农民养殖积极性受到冲击等问题,农业部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落实扶持政策,加强市场调控和信息引导,千方百计稳定生猪生产,防止猪贱伤农,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个苏北贫困小村办的生猪养殖合作社,1240户农民养猪,今年每户平均赚了4万,平均每头猪赚600元。8月1日,记者走进滨海八巨镇永余村这个生猪饲养合作社。看看农民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效益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安全优质猪肉的强烈需求日益增加,促使养猪业要进行规模化化养猪、科学养猪。结合日常养殖经验,安全优质猪的饲养管理要求必须要达到如下标准。 一、把握市场规律,适度扩大养殖规模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衡量生猪养殖效益的标准在于,是否能够把握市场动态,顺应市场发展规律,满足市场发展需求。特别是从这些年生猪养殖情况来看,受到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不少养猪场已经濒临倒闭,但是也有很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并发展壮大下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很好的把握市场发展动态,结合市场发展需求科学规划,系统管理,适度扩大养殖规模,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规模养猪规模化养猪能增加经济效益,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还利于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生猪质量。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技术指导、疫病防控、产品销售、质量控制等的系列化、专业化、标准化,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保证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有规模才有效益,有规模才有市场,生猪产业的规模化养殖已是发展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我国生猪适宜养殖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以散户养殖为主的传统养猪模式及其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国情和国际现代化生猪生产的发展方向,探索现阶段我国生猪适宜养殖模式,提出了以标准化养殖场(小区)为主的"椭圆形"养猪模式,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养猪业。  相似文献   

8.
猪肉具备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大,收入的增加极大促进了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但在传统养殖模式下生猪生产易造成水源、环境污染,且养殖效益差,为保障生猪产量和品质,提高养殖效益,要加强创新优化生猪养殖技术.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生猪养殖技术要点,同时探讨了生猪养殖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村出现了很多养猪专业户、生猪养殖大户,也集中形成了生猪养殖小区。但是由于受市场与疫病两大风险的制约,致使很多养殖户不能赚到钱,甚至出现亏本。为此,笔者结合自身养猪实践经验,提出降低养猪成本的九种方法,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4月1日,从国家发改委传出消息,国家发改委已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启动实施《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响应机制,国家将适时启动中央冻肉收储政策,稳定生猪市场价格。针对当前猪粮比价连续8周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养殖亏损面扩大、农民养殖积极性受到冲击等问题,农业部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落实扶持政策,加强市场调控和信息引导,千方百计稳定生猪生产,防止猪贱伤农,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生猪生产的扶持力度,实施能繁母猪补贴及母猪保险,在促进规模养殖方面实行了重点倾斜。而去年以来,生猪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一段时间内出现养殖成本与效益倒挂的现象。要实现生猪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应从长计议。  相似文献   

12.
《当代农业》2010,(16):1-1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生猪生产的扶持力度,实施能繁母猪补贴及母猪保险,在促进规模养殖方面实行了重点倾斜。而去年以来,生猪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一段时间内出现养殖成本与效益倒挂的现象。要实现生猪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应从长计议。  相似文献   

13.
时下,苗猪价格跌入低谷,生猪养殖困难重重,江苏省涟水县是全国商品猪、省商品瘦肉型生猪基地县,生猪产业在农村经济总量中"三分天下有其一".这个县近几年年出栏生猪都在100万头以上,实现了"百万人民饲养百万头生猪"格局.近日笔者走访了该县的一乡、一户、一场、一龙头企业,发现他们在规模养猪方面作了一些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生猪产业是关系着民生的基础产业。受养殖成本、环境、供求关系以及食品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昭平县传统的散养户养猪模式迫切需要转型升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是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探讨了适合昭平县的生猪生态养殖模式,并总结了生猪生态养殖技术措施,以期为养猪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规模养猪规模化养猪能增加经济效益,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还利于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生猪质量。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技术指导、疫病防控、产品销售、质量控制等的系列化、专业化、标准化,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保证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生猪产业的规模化养殖已是发展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农家顾问》2010,(5):9-9
针对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养殖亏损面扩大、农民养殖积极性受到冲击等问题,农业部决定从四方面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在生猪养殖技术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进步最大的就是生态养猪,这种养殖方式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提高猪肉产品的安全。笔者通过对眼下养殖技术的深入分析和探讨,结合了广西浦北县平睦镇本地的特点,提出三个在生态养殖上最新的方式,那就是发酵床养猪、沼气圈养猪和自然养猪。希望能给广大的养殖户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8.
前两年生猪市场持续坚挺,价格居高不下,养猪户因此获利不少,但2005年以来,由于粮食丰收,生猪市场销售价格看好,农民将粮食及其农副产品转化的重点放到了养猪生产上,盲目扩大养猪规模,使生猪市场的供求  相似文献   

19.
作为生猪养殖大省的河北省,小规模养殖还占大多数,制约着生猪产业的发展。通过对河北省生猪产业市场结构的分析,提出生猪养殖业进一步规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生猪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有效保障了猪肉的市场供给,而且促进了农民增收。但与此同时,庞大的养殖总量、粗放的养殖方式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深入分析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问题,研究探讨治理路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章对浙江嘉兴生猪养殖面源污染的现状以及污染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要从深化认识、合理布局、创新主体、种养结合以及科学饲喂等方面入手治理生猪养殖业面源污染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