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油菜套播是利用双季稻区冬闲田的有效手段,为探究缓释型配方肥(N-P2O5-K2O:25-7-8,及5%的中微量元素)在晚稻套播油菜上的施用效果,设置一次性基施缓释型配方肥与分次施常规肥效果对比试验和配方肥施用量试验,调查油菜产量形成、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减少肥料养分投入且一次性基施的情况下,缓释型配方肥仍能达到甚至优于常规肥分次施用的效果。菜籽产量与缓释型配方肥用量呈线性加平台关系,适宜施肥量可保证较大的收获密度并产生较多的每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同时维持较高的肥料利用率,从而提高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根据本试验结果推算出晚稻套播油菜的目标产量为1 500~1 800kg/hm2时,缓释型配方肥的适宜用量为645~715kg/hm2。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化肥减量与生物有机肥配施对黑塌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设置2种肥料类型(F1,N-P2O5-K2O=15-15-15;F2,N-P2O5-K2O=26-9-9)和7种施肥方式(N1,纯复合肥525 kg/hm2;N2,F减施10%+生物有机肥400 kg/hm2;N3,F减施10%+生物有机肥600 kg/hm2;N4,F减施10%+生物有机肥750 kg/hm2;N5,F减施20%+生物有机肥400 kg/hm2;N6,F减施20%+生物有机肥600 kg/hm2;N7,F减施20%+生物有机肥750 kg/hm...  相似文献   

3.
钾对不同早稻品种产量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双季稻区不同早稻品种在钾胁迫和供钾充足条件下产量及对钾素的吸收利用,为双季稻区不同早稻品种合理施钾提供科学依据。以13个早稻品种为试验对象,测定不同生育期生物量、收获期稻谷和稻草产量以及钾含量,计算钾的吸收量。结果表明:13个早稻品种不施钾处理的产量变幅为5080.0~6653.3 kg/hm2,平均为6214.4 kg/hm2,变异系数为6.73%。施钾处理增产量变幅为-80~1646.66 kg/hm2,平均增产量为716.41 kg/hm2,变异系数为59.62%。不施钾处理的吸钾量为89.8~154.2 kg/hm2,平均为116.4 kg/hm2,变异系数为15.3%。施钾处理的吸钾量为124.1~193.1 kg/hm2,平均为157.0 kg/hm2,变异系数为12.6%。‘湘早籼32号’的增产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钾肥贡献率达到24.44%,‘陵两优211’和‘中早39’的增产率显著低于其他品种,钾肥贡献率分别为1.47%和-1.23%。供试的13个品种早稻中,‘湘早籼32号’为钾素敏感型品种,施钾能使该品种早稻发挥更大的增产潜力;‘陵两优211’和‘中早39’为低钾耐受型品种,施钾对这2个品种早稻增产潜力不大,在种植期间可以减少钾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氮、磷、钾肥对南方双季稻区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于2019年在广西象州县、岑溪市、龙州县(早季)及港北区、福绵区(晚季)进行田间试验。设置对照(不施肥)、全肥(180kg N+45kg P2O5+135kg K2O/hm2)、缺氮(45kg P2O5+135kg K2O/hm2)、缺磷(180kg N+135kg K2O/hm2)和缺钾(180kg N+45kg P2O5/hm2)5个处理,于成熟期测定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均有显著影响。与全肥处理比较,缺氮、缺磷、缺钾和对照处理分别减产17.43%、6.64%、4.83%和25.58%。氮肥主要影响有效穗数和结实率,磷肥主要影响穗粒数,钾肥主要影响千粒重。水稻产量与有效穗数(r=0.544)和穗粒数(r=0.852)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实率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中熟超高产大豆N、P2O5、K2O养分吸收分配规律。田间研究了975 m3/hm2 (W1)、 1575 m3/hm2 (W2)、2175 m3/hm2 (W3)、2775 m3/hm2 (W4) 4种滴水处理对‘新大豆27号’N、P2O5、K2O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花荚期滴水量,明显增加花荚期叶、茎中N、P2O5、K2O百分含量和积累量,并大幅度提高籽粒产量;明显提高N、P2O5、K2O的收获指数、每生产100 kg籽粒所需N、P2O5、K2O量和K2O的比例。籽粒产量在6082.6~6404.7 kg/hm2,每生产100 kg籽粒需积累N 6.4~6.6 kg,P2O5 1.4 kg,K2O 4.6~5.2 kg。适宜的滴水量大幅度提高了花荚期N、P2O5、K2O积累速率和K2O的比例是产量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酿造高粱肥料高效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雄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7):99-103
为了探讨本栽培区域 N、 P、 K肥对酿造高粱产量的影响, 寻求获得高产的 N、 P、 K肥配方, 本试验采用 “3414” 设计方案, 以 ‘晋杂 23号’ 为试验品种, 在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试验田研究了不同N、 P、 K肥配方对试验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施肥处理高粱农艺性状、 穗粒重、 千粒重都高于对照(N0P0K0), 但方差分析表明差异不显著; 在一定的肥力基础上, 增加肥料投入比不施肥可获得较高产量; 施用氮肥和磷肥对于提高籽粒产量具有显著的作用, 但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 高粱籽粒产量显著降低; 在本试验条件下, 以 N 施用量为 96 kg/hm2, P2O5施用量为 76 kg/hm2, K2O 施用量为60 kg/hm2是高粱获得高产量、 低成本、 高收益的合理配方。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灌溉条件下燕麦品种银燕6号氮(N)、磷(P)、钾(K)配方施肥的肥料效应,采用“3414”试验方案,研究N、P、K不同施用配比对燕麦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建立了施肥与产量的回归模型,为构建灌溉条件下燕麦施肥指标体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处理N2P2K2籽粒产量(5100.0kg/hm2)、肥料贡献率(34.8%)、产值(20 400.0元/hm2)在14个处理中均最高;增产效应为N>P>K,并且N、P、K肥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N、P、K单种肥料施用量与籽粒产量呈抛物线关系,根据拟合函数得出,N、P、K最大施用量分别为229.8、80.5、26.4kg/hm2;根据N、P2O5和K2O施用量对籽粒产量的影响,建立了三因素的施肥数学模型,进一步得出,燕麦产量≥4950.0kg/hm2时,氮(N)︰磷(P2O5)︰钾(K2O)施肥比例为1.54︰1︰0.23,N、P2O5、K2O施用量范围分别是148.8~198.3、>112.5和14.3~37.2kg/hm2。该结论对灌溉条件下燕麦生产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仙草氮磷钾施肥效应及其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危天进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7):142-146
为探索不同氮磷钾肥施肥量对仙草产量的影响,应用“3414”设计方案进行氮磷钾肥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仙草产量影响效应大小的肥料种类依次为钾肥>氮肥>磷肥;根据肥料效应函数,结合当地仙草生产实际,仙草最高施肥量为N 200.7 kg/hm2、P2O5 94.7 kg/hm2和K2O 262.5 kg/hm2,最高产量为11089 kg/hm2,三要素最佳比例为1:0.47:1.3;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 193.7 kg/hm2、P2O5 88.4 kg/hm2和K2O 241.4 kg/hm2,最佳经济产量为11072.4 kg/hm2,三要素最佳比例为1:0.46:1.25。仙草生产中应重视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应采用磷含量较低、氮钾含量较高的复合肥。  相似文献   

9.
有机肥替代化肥是化肥减量的关键措施。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明确太湖地区稻麦轮作体系中有机氮肥替代率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提高有机氮肥替代率提供理论基础。依托40 a长期定位观测试验,分别选择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和单施有机肥(OM)3个处理,研究有机氮肥替代率与土壤碳氮关系。其中,化肥采用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年均施氮225~300 kg/hm2,年均施磷(P2O5)119.4 kg/hm2,年均施钾(K2O)179.1 kg/hm2;有机肥采用猪粪和菜籽饼,年均折合施氮103.1 kg/hm2,折合施磷(P2O5)82.7 kg/hm2,折合施钾(K2O)70.1 kg/hm2。测定指标包括土壤有机碳、总氮,计算有机氮肥替代率和土壤碳氮比。结果表明,长期施肥提高了土壤有机碳水平,OM、NPK和CK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可用...  相似文献   

10.
镉污染稻区油菜–中稻替代双季稻种植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镉污染稻区油菜-中稻替代双季稻种植的可行性,在湖南省湘潭县中度镉污染稻田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了油菜-中稻与双季稻模式下的作物生育进程、产量、经济效益与镉含量。结果表明,双季稻、油菜-中稻均能在10月20日前成熟;双季稻早、晚稻产量分别为5233.7和6298.3kg/hm2,油菜和中稻产量分别为1875.5和7531.0kg/hm2,中稻产量较早、晚稻产量分别提高43.9%和19.6%;与双季稻模式相比,油菜-中稻模式成本降低13.5%,产值提高2.1%,纯收入提高42.6%,总纯收入与劳动力比值升高38.5%;早、中、晚稻根、茎、叶和籽粒等器官镉含量差异明显,均表现为晚稻>中稻>早稻的趋势;糙米镉含量在0.43~0.82mg/kg之间,油菜籽镉含量为0.11mg/kg。综合种植季节、产量、经济效益和籽粒镉含量来看,油菜-中稻模式可作为镉污染双季稻区替代双季稻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1.
氮、磷、钾肥用量对油菜角果抗裂性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角果抗裂性存在显著差异的2个油菜品种,于2012—2014年进行氮肥(0、90、180、270和360 kg N hm–2)、磷肥(0、60、120、180和270 kg P2O5 hm–2)、钾肥(0、75、150、225和300 kg K2O hm–2)用量对油菜角果抗裂性相关性状影响的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用量对油菜抗裂角指数的影响均呈波峰曲线变化,华双5号和华航901达最大抗裂角指数的纯氮用量分别为160 kg hm–2和140 kg hm–2、P2O5为120 kg hm–2和160 kg hm–2、K2O均为180 kg hm–2;油菜抗裂角指数的变化大小因肥料种类而异,氮、磷、钾3种肥料中,钾肥对抗裂角指数的影响最大;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处理条件下,角果果壳重和植株株高的变化是影响油菜角果抗裂角性的重要因素,可作为初步、快速筛选油菜抗裂角种质资源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了研究华南双季稻区超级稻机械化插秧在不同施肥水平和不同插植密度下的生育特性及产量表现,明确超级稻机械化插秧适宜的施肥水平和插植密度。2012年早、晚季,以常规超级稻‘合美占’为材料进行了(0、120、150、180 kg/hm2) 4个施肥水平和(2.4×105穴/hm2、2.85×105穴/hm2) 2个机械化插秧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水平下,插植密度2.85×105穴/hm2的植株干物质积累、叶面积系数和产量都高于插植密度2.4×105穴/hm2的处理且差异显著;在相同插植密度下,植株干物质积累、叶面积系数、有效穗、产量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的趋势是在中低施肥水平下(120~150 kg/hm2),高肥水平(180 kg/hm2)处理反而下降了,施肥量120 kg/hm2处理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SPAD值测定结果没有明显规律性。插植密度2.85×105穴/hm2和施肥量120~150 kg/hm2是广东双季稻区机械化插秧取得高产的适宜栽培方案,说明适当密植和合理施肥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抚仙湖北部农田区的蔬菜施肥过量导致土壤养分残余量大,会对后作水稻施肥造成影响的问题,采用田间小区开展不同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砂壤土和粘壤土在施氮量为150~360 kg/hm2范围内,水稻植株氮素积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而增加的氮素积累量主要表现在茎叶部位;穗肥施用氮肥可提高籽粒氮素积累量。水稻氮肥吸收利用率和产量,砂壤土以施氮255 kg/hm2时最高,分别为45.1%和10594 kg/hm2;而粘壤土施氮150~360 kg/hm2之间,氮肥吸收利用率为20.9%~22.4%之间,产量为10486~10596 kg/hm2之间;当对砂壤土和粘壤土的水稻穗肥施用氮肥时,水稻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为42.8%、23.5%)和产量(分别为10445 kg/hm2、10564 kg/hm2)最高。水稻的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及氮肥偏生产力,均以砂壤土明显高于粘壤土,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蔬菜后作水稻施氮量以150~255 kg/hm2范围为宜,氮肥分基肥50%+分蘖肥30%+穗肥20%施用  相似文献   

14.
余广兰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7):151-155
闽清县耕地土壤有78.3%属缺镁水平。为探索施镁肥对农作物增产效果,以农用氢氧化镁为供试肥料,选用本地区种植面积较大、对镁元素敏感的白菜、晚稻两作物进行田间试验,分别按镁肥用量不同设5个水平,氢氧化镁肥全部采用全层基施。结果表明,施用镁肥均不同程度提高了水稻分蘖期与齐穗期叶绿素含量。适宜用量范围内,施用氢氧化镁均提高了白菜、晚稻产量,其中白菜、晚稻分别以氢氧化镁用量225、120kg/hm2增产效果最佳,分别增幅12.7%与9.1%,经济效益分别增效12423.9、1410元/hm2。但晚稻用量超过120kg/hm2,产量显著下降。在最高产量下的施镁肥水平,与CK相比,种植白菜与晚稻田块土壤有效镁分别增加14.3与11.3mg/kg。在土壤有效镁基本相当条件下,晚稻对镁肥较白菜表现敏感,过多反而减产。总之,闽清县在白菜与晚稻上施用氢氧化镁,既增产增收又能提高土壤有效镁的含量,促进耕地养分平衡,但需掌握合理用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缓解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机插双季稻生育期不配套的矛盾,2014—2015年早晚两季均以常规早稻品种中嘉早17为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机插密度(36.4、28.6、19.0穴m–2)与施氮量(0、110~140、176~189 kg N hm–2)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早晚兼用"机插双季稻栽培模式有利于早、晚2季周年高产,以"高密+高氮"处理产量最高,2年分别达到16.94 t hm–2和16.99 t hm–2,但与"高密+低氮"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氮肥利用率随氮肥用量增加而下降,随栽插密度增加而提高,以"高密+低氮"处理最高,2年4季分别为62.77%、55.75%、65.82%、64.37%,比"高密+高氮"处理分别提高12.11%、9.01%、8.49%、2.14%;"高密+低氮"处理与"低密+高氮"处理相比,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辐射利用率均有一定的优势。由此可见,在此模式下适当增加机插密度,减少氮肥用量,既可实现高产,又能显著提高氮素利用率。采用"早晚兼用"品种搭配模式,低氮、密植栽培可作为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机插双季稻生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长期施用无机肥对蔬菜品质和产量以及土壤肥力的副作用,利用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甘蓝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P2O5-K2O为16-6-8配方中含烟杆烟末有机无机肥中添加菌株Y2或者添加Y2和代谢物X-N后效果最好,45天时整株重量分别达到了213.333、200.000 g,甘蓝重量较单施16-6-8含烟末有机肥无机肥提高了26.73%和18.81%,两者差异并不显著;但在添加G2和代谢物后整体效果不佳,差异不显著。在16-6-8的含油枯有机无机肥中添加Y2和代谢物X-N后效果最好,单株甘蓝也达到196.667 g,较不添加菌剂提高了25.53%。整体来看,Y2菌株与代谢物A-N混合使用,不仅不能提高肥效,反而抑制了作物的生长,当Y2、G2、X-N、A-N共同使用时,效果也不好,基本起不到促生效果,反而会抑制植株生长。大田试验与盆栽试验结果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7.
南疆棉区杂交棉高产栽培优化配方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3414”不完全设计方法,研究了南疆杂交棉高产栽培水平下氮磷钾肥料的优化配比效果。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料的主效应对杂交棉皮棉产量的影响顺序为钾肥>磷肥>氮肥;氮磷钾肥料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杂交棉皮棉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是N×K>P×K>N×P;根据氮磷钾肥料组合寻优结果和杂交棉高产棉田的实践,在南疆种植杂交棉要获得2836~3050 kg·hm-2的皮棉产量,需施纯N 262.3~748.5 kg·hm-2,P2O5 14.1~277.0 kg·hm-2,K2O 43.6~199.8 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纯N 433.9 kg·hm-2,P2O5 116.5 kg·hm-2,K2O 103.0 kg·hm-2,N∶P2O5∶K2O=1∶0.27∶0.24。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芦笋产量与氮磷钾肥料用量之间的关系,利用盆栽试验,按照3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对于2年生芦笋的优化施肥结构做了初步探究。通过解析,建立了2年生芦笋生育指数与氮磷钾肥料用量之间的函数模型。利用模型解析,得到了主因子效应、单因子效应、边际效应以及交互效应与2年笋生育指数的关系。在本试验条件下,芦笋在第1年肥料最佳用量分别为:纯氮素425.595 kg/hm2,P2O5为290.595 kg/hm2,K2O为116.325 kg/hm2。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立宁夏平罗县水稻施肥指标体系,以指导当地水稻优质高效生产。试验设置无肥区和常规施肥区两个处理,采用多点无重复设置,把土壤基础肥力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深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基础肥力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与水稻土壤基础产量成正比,回归方程式X/Y=0.1366+0.00007322X,R2=0.8509**。由此得出结论:水稻的目标产量可确立为11800 kg hm -2,此时,氮和磷的施肥指标值:纯N为371.2 kg hm-2,纯P2O5为154.0kg hm -2。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肥量对稻田一年生黑麦草产量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肥量对黑麦草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找到南方稻田种植黑麦草的最佳基肥肥料配比。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设4个水平,试验设11个处理。测定每次刈割黑麦草的干草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含量,计算氮磷钾的养分吸收量。结果表明:花岗岩发育的水稻土上种植黑麦草,施肥尤其是氮肥能增加黑麦草的株高和产量;基施磷肥和追施氮肥能促进黑麦草的再生。增加氮、磷肥施用量,黑麦草氮、磷含量也增加,钾肥施用达到一定量后,再增加施用量,黑麦草钾含量变化不大。增加氮、磷、钾肥的施用能提高黑麦草氮、磷、钾的吸收量。南方花岗岩发育的水稻土上种植黑麦草的N、P、K肥基肥最佳施用量(折纯)分别为:210.0 kg/hm2 N、108.0 kg/hm2 P2O5、117.5 kg/hm2 K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