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成县位于浙西南山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生态环境良好,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区域特色优势明显。近年来蔬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高山蔬菜已成为文成县农民增产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茄子的栽培面积逐年上升,已成为文成县蔬菜产业中最主要的品种。为促进文成县高山茄子产业的发展,向市场推出更好的茄子品种,我们于2006年在文成县南田镇蔬菜园区进行了茄子引种试验。  相似文献   

2.
温州市瓯海区北林垟高山蔬菜基地位于瓯海西部山区海拔600米的高山上,现有蔬菜基地340公顷,其中四季豆生产基地80公顷。2005年四季豆年产量达1600吨,平均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年收入达2500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高山四季豆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四都乡地处乐清市中部西北山区,四面环山,中间是较小的山间小平原,西与永嘉县毗邻,北邻淡溪镇,东接石帆镇,南与城北乡相邻,乡域面积41.42平方公里,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乡,全乡有林地面积4.8万亩,林木蓄积量23819m^3,森林覆盖率高达69%,居全市首位,有着非常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是浙江省生态示范乡。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相似文献   

4.
利州区地处广元市中心,随着城市发展,近郊蔬菜基地被征占,新基地主要规划在基础条件落后、距离城区较远的高山区,高山区耕地质量和灌溉条件较差,温度等气候条件与近郊河谷平坝区域差别明显,海拔1 200 m以上区域,1月份温度最低为-8℃以下,大部分地方1年中仅仅种植1茬春夏季蔬菜,秋冬季由于温度低而冬闲养地不种,耕地利用率不高,蔬菜种植效益低。为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复种指数,增加蔬菜种植效益,探索并改进蔬菜种植模式迫在眉睫。近几年,在不断探索改进栽培模式,基本实现高山露地蔬菜周年种植,种植效益大大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山四季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季豆是衢州市高山蔬菜的主要栽培种类之一,常年种植面积约2万亩,一般亩产1500~2000kg,亩产值3000~4000元,经济效益比单种植水稻增加4~5倍。四季豆食用嫩荚,一般花后7~10d就可采收,当荚条粗细均匀,荚面豆粒未鼓出时为采收佳期,盛荚期每天采收1次,后期可隔天采收,以傍晚采收为好。现将衢州市高山蔬菜示范基地的四季豆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鄂西大山区高山反季节蔬菜产业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创收的主要来源,但当地现有的生产状况不能与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同步。立足于鄂西山区反季节蔬菜发展现状等方面,浅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其历史与现实成因,并提出系列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8.
随着日本无公害蔬菜的迅速发展,其销售渠道也逐渐健全起来,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日本人多地少,蔬菜生产和零售单位零散而且也很小,因此销售模式也是采取比较分散的模式,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简要阐述了青田县高山蔬菜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发展高山蔬菜生产的方向,提出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合理调整生产布局,大力发展无公害高山蔬菜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山蔬菜坡耕地沟厢改造是高山蔬菜生态栽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证明能够有效缓解坡耕地水土流失,促进高山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鄂西高山蔬菜主产区坡耕地为对象,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高山菜田10种沟厢改造措施对两种坡度的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30°和15°坡度的高山菜田坡耕地上,设沟畦和开挖导流沟的耕作措施能够明显减少地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且抑制效果与坡度呈正相关。直畦+导流沟、斜畦+导流沟措施与无导流沟方式相比可分别减少21%和15%的径流,36%和43%的泥沙,直畦+导流沟抑制地表径流效果较好,斜畦+导流沟对泥沙的抑制效果更佳,但陡坡地耕作仍有较高的水土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11.
山区茶园套种高山辣椒—秋季四季豆立体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年,歙县溪头镇平坦源农民茶园里尝试套种高山辣椒获得成功,累计推广面积达560hm2,经农业部门测定,总产值可达4.8万元/hm2,纯收入达3.6万元/hm2,比原来单一的茶叶种植增收2.5万元/hm2,经济和生态效益获得双丰收。进行合理安排,形成茶-椒-豆立体栽培模式。一般3~6月采茶叶,5月初育辣椒苗,6月中下旬移植,8~10月采摘辣椒,9月栽培四季豆,10月初期到中期收获。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西双版纳州低海拔地区夏季蔬菜生产困难、价格昂贵和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结合高山蔬菜发展历史和生产现状,研究高山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利用高山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优质、高产、绿色蔬菜具有广阔市场前景,提出了高山蔬菜持续、稳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座落在“江浙第一高峰”凤阳山山脚的龙南乡,是一个山高寒冷,生产单一、经济落后的典型的贫困山区。长期以来,该乡的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单季稻为主,经济效益一直较低,农民的生活长期在温饱线上徘回。2003年开始,龙南乡政府以市场需求为先导,利用高山地区夏季气候凉爽的自然条件,大胆开发反季节高山蔬菜,建立高山蔬菜基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取得可喜的成绩。目前已发展高山蔬菜1500亩,成立专业合作社5个,努力变气候优势为经济优势,为龙南乡发展经济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于因为季节性出现农产品过剩等情况,制定新的农作制度势在必行,这就需要在本地的土地条件、气候环境以及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对这些优势进行充分的利用,然后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的创新性农作制度。根据种植结构的不断优化,立足于农产品质量的提高,从而促进健康农产品和生态型农业的发展。通过近几年对浙南高山蔬菜的实践和探究,摸索出了高山蔬菜高效的栽培模式,并取得了不错的效益。笔者将其中几种栽培模式作如下几点简述。  相似文献   

15.
1 高山蔬菜生产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山区经济,提高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在国家科技部大力支持下,全国各地依托优越的资源和广阔的山地条件,在科技的大力支持下,抓住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的有力时机,大力开展了高山蔬菜的种植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各种特色种植基地、种植示范区、标准化示范区等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不仅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填补了市场上的秋淡和伏缺的现象,而且还形成了各地有特色的种植园区,也带动了各地的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在国家科技部大力支持下,全国各地依托优越的资源和广阔的山地条件,在科技的大力支持下,抓住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的有力时机,大力开展了高山蔬菜的种植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各种特色种植基地、种植示范区、标准化示范区等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不仅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填补了市场上的秋淡和伏缺的现象,而且还形成了各地有特色的种植园区,也带动了各地的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句阳县高山蔬菜发展由于处地交通不便,其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销售成本较大;加之水利条件非常薄弱,基本是依靠自然降雨,引水灌溉等设施不具备,有地无水,适种地块不足;区域自然条件亦存在很多缺憾和不足,如土壤粘重,土壤闭蓄态养分丰富,但速效养分不足,这些都增加了旬阳县发展高山蔬菜规模化生产的难度,如何因地制宜发展高山蔬菜,笔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我们这个会员制蔬菜生产销售模式已有20万会员了。”近日,重庆市天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老总杜勇说,会员每天都可在定点超市里买到一款成本价的“特价新鲜蔬菜”。  相似文献   

20.
沈丘县是拥有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53万hm2,产量73600万kg。其中陆地蔬菜面积1.2万hm2,产量41400万kg;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达0.33万hm2,产量22000万kg;日光温室蔬菜面积0.07万hm2,产量4400万kg;塑料大棚蔬菜面积0.18万hm2,平均产量5430kg;小拱棚蔬菜种植面积0.08万hm2,产量3368kg。由于受农资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蔬菜价格上浮,产、供、销的矛盾突显。为了做好蔬菜市场流通工作,沈丘县农业局对全县的蔬菜生产流通销售情况进行了调研,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