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锦香梨是1965年由中国农科院兴城果树所用巴梨与秋子梨(南果梨)杂交育成。锦香梨属于西洋梨软肉型品种,果实纺缍形,中等大小,平均果重130克左右,果皮黄绿色,经后熟为全面黄白色或橙黄色,阳面有红晕。果肉柔软多汁,近果心处有少许石细胞,经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为13%~l4%(以折光计表示),总酸0.64%(以柠檬酸表示),维生素C为4.4毫克/100克。锦香梨不仅抗寒性强,而且抗腐烂病、黑星病,在锦州、兴城以及营口等地区栽培,尚未发现冻害。由于锦香梨树体半矮化,适于密植,在我国北部寒冷地区的西洋梨栽培中,具有极大的潜力与发展前途。锦香梨果实9月中下旬成熟,除生食外,特别适于加工罐头、果汁等产品,目前市场上该种产品仍为空白。现将锦香梨的几种加工工艺与操作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香梨腐烂病害发生的成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香梨腐烂病的特点,分析了腐烂病形成的原因,结果显示香梨腐烂病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嫁接和梨园管理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库尔勒香梨腐烂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烂病是塔里木垦区库尔勒香梨的主要病害,其发生流行与树势、气候、管理措施、虫害等密切相关。防治香梨腐烂病必须贯彻以增强树势为中心,配合进行及时治疗、保护树干、彻底清园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腐烂病为梨树毁灭性病害。自1996年在库尔勒地区发生大冻害后,腐烂病在香梨种植区呈发生态势,但未引起果农的重视,2003年再次发生冻害后,该病逐年加重。2007年5月20-28日对2003年发生冻害严重的几个果园调查发现,1974年定植,株行距3×5米,管理水平高的果园,病株率在10%-20%;管理水平中等的病株率20%-30%;1986年定植,株行距3x5米,管理水平高的果园,病株率在18%-30%;管理水平中等的果园,病株率在30%-40%。  相似文献   

5.
以15年生的库尔勒香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着生位置的花芽、花朵、树形、授粉树和喷施PBO对库尔勒香梨突顶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提高其品质提供技术方法.结果表明 同一着生位置的花芽对突顶果率影响不大,顶花芽的突顶果率高于腋花芽,腋花芽果形指数、含糖量优于顶花芽.花序中先开的花突顶果率最高,随序位依次降低分别为72.6%、19.6%、9.1%和6.4%.留第2、3号花朵可以降低突顶果,既能保证果个大小和产量.配置不同授粉树不能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开心形树形可以提高果实综合品质.盛花末期,喷施300倍PBO溶液可明显减少突顶果的座果率,改善果形,提高含糖量,明显提高了库尔勒香梨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6.
以15年生的库尔勒香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着生位置的花芽、花朵、树形、授粉树和喷施PBO对库尔勒香梨突顶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提高其品质提供技术方法。结果表明:同一着生位置的花芽对突顶果率影响不大,顶花芽的突顶果率高于腋花芽,腋花芽果形指数、含糖量优于顶花芽。花序中先开的花突顶果率最高,随序位依次降低分别为72.6%、19.6%、9.1%和6.4%。留第2、3号花朵可以降低突顶果,既能保证果个大小和产量。配置不同授粉树不能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开心形树形可以提高果实综合品质。盛花末期,喷施300倍PBO溶液可明显减少突顶果的座果率,改善果形,提高含糖量,明显提高了库尔勒香梨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光照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论述了光照对露地栽培、设施栽培、套袋及地面覆反光膜4种情况下桃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发生机理以及提高光照和光能利用率等技术措施,并对以后要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3种赤霉素GA4、GA4+7和GA3对蓝莓生理活性影响的差异,为赤霉素的应用提供依据,用3种赤霉素分别对蓝莓进行喷雾处理,观察蓝莓成熟时间,测定蓝莓果实水分、pH、维生素C(VC)、花青苷、可溶性固形物等理化指标,并对其口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赤霉素可以促进蓝莓提前成熟,喷施25、50和100 mg·L-1GA4,蓝莓成熟果数均多于对照。3种赤霉素处理对蓝莓的果实水分、p H、VC、花青苷等指标无显著影响,但对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50 mg·L-1GA4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提高了19.44%。25、50和100 mg·L-1GA4均能显著提升蓝莓的口感,25 mg·L-1GA3、50 mg·L-1GA4+7对蓝莓口感提升也有一定作用。赤...  相似文献   

9.
10.
以树龄4 a玉露香梨为试材,研究倒伞形和圆柱形两种树形冠层内的光照分布及其对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两种树形冠层内相对光照强度变化一致,都是从上层至下层,从外围至内膛逐渐减弱。两种树形的果形指数相近,单果质量、果肉硬度和石细胞含量也一致,都从树冠上层至下层逐渐降低,果形指数逐渐增高,可溶性固形物均表现为树冠中层>上层>下层。但圆柱形树体果实产量低于倒伞形树形,硬度和石细胞含量低于倒伞形树形;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都高于倒伞形树形。综和评价,圆柱形树形更适宜西北高原环境,生产实践中应结合修剪调整产量。  相似文献   

11.
<正>0引言近年来,由于冬季持续低温,库尔勒香梨树体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而冻害极易诱发腐烂病发生和蔓延,给香梨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因此,要认真普查香梨园病情,及时查治,把腐烂病害控制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2.
供试材料为以色列引进的草莓品种S3,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接种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草莓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这2种AM真菌均能促进根系生长,提高草莓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其中,摩西球囊霉的促增效果比地表球囊霉促增效果显著。2个菌种混合使用比1个菌种促增效果更显著,其中,摩西球囊霉和地表球囊霉菌土各16 g的混合处理对草莓果实产量的促进作用最强,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22.26%、36.09%和15.07%,果实硬度提高,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了28.99%,改善了草莓风味。  相似文献   

13.
秋红蜜冀5-5V-PP-006-2006 树势强,平均产量量46800kg/hm^2。丰产稳产。平均单果重293g。最大单果重512g。果实硬度12.4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6%,可溶性糖为7.78%,可滴定酸为0.28%,维生素C含量4.1mg/100g。粘核,核周围有红色放射线,核重7:6g。在丰润区果实成熟期为9月25日至10月7日。较耐储运,抗寒性慢,抗桃树细菌性穿孔病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4.
徐志龙 《农家顾问》2014,(12):27-27
为筛选金柑栽培的适宜砧木.对广西阳朔金柑实生树及分别嫁接在金柑、枳和酸橘等砧木上的金柑树体生长势和果实品质的差异进行了为期2年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嫁接砧木不同。金柑果实品质及树体长势不同,其中金柑实生树植株较挺拔.果树产量最低,果皮最厚,单果质量、果实纵横比最小.果实固酸比最大,可滴定酸含量最低;本砧金柑的果实具有最大单果质量和最大横径,果皮亮度最差、颜色最浅,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嫁接在枳上的金柑具有最差砧穗亲和性、最薄果实果皮、最高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可食率等特性;以酸橘为砧木的金柑树体旺盛,产量最高,品质较好,果皮亮度最好、颜色最深,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食率均最高,品质最好。综合评价.酸橘是阳朔金柑的适宜砧木,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野蔷薇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其果实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中V_c含量高达2000mg·100g~(-1)以上,居各果蔬前列,有开发利用价值,已加工出一些产品。但现有资源分散、偏远,产量和质量均难以满足需求,当前除保护利用好野生资源外,应逐步选育良种进行繁殖,扩大栽培建立原料基地。可以采用种子、嫩枝扦插、分株、嫁接和组培等方法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利用茎尖组织培养和Coγ射线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草莓抗病性和浆果品质诱变研究。结果表明,8和12KR照射量处理的草莓组培植株当代及其无性后代对皱缩病、叶斑病的抗性显著增强,浆果可溶性糖与维生素C含量优变频率明显提高。初步的研究显示组织培养与辐射相结合的诱变技术是改良草莓农艺性状的一个有效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一、黑痘病在多雨地区和多雨季节发生严重。黑痘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幼嫩组织——幼叶、嫩梢、花穗和幼果。嫩梢、幼叶受害后,往往干枯而死。幼果感病后出现圆形深褐色小斑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中央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枣果霉烂病是枣果产后的重要病害,曲霉菌是枣果霉烂最重要的致病菌.目前,国内外对引起枣果霉烂病的病原种类报道甚少.明确新疆枣果霉烂病的病原种类及优势致病种群,有效防控该病的发生和危害.[方法]通过广泛采样、组织分离和回接证病对大量病样进行系统分离;对几种致病曲霉菌进行形态鉴定、分子验证及致病性比较.[结果l曲霉属真菌为枣果霉烂病的最主要病原;分离得到的大多数曲霉属的单孢分离菌株对枣果具有明显的致病性;致病的214个曲霉属单孢菌株分属于5个种,分别为黑曲霉、黄曲霉、赤曲霉、赭曲霉和聚多曲霉;其中黑曲霉的分离频率最高,致病性最强.[结论]引起新疆枣果霉烂病的曲霉有5种,其中黑曲霉为优势致病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枣果霉烂病是枣干果上的主要病害,青霉菌是引起枣果霉烂病的重要病原之一.明确新疆枣果霉烂病病原种类及优势致病种群,有效防控该病的发生与危害.[方法]通过组织分离、形态鉴定及分子鉴定,对引起枣果霉烂病的几种青霉菌进行准确鉴定,通过人工接种进行致病性比较.[结果]自枣果上分离到的大多数青霉属单孢菌株对枣果具有明显的致病性;50个致病的青霉属单孢菌株分属于5个种,分别为波兰青霉、短密青霉、变幻青霉、产黄青霉、朱黄青霉;其中波兰青霉分离频率最高,为青霉菌中的优势种;变幻青霉在5种青霉菌中致病力最强.[结论]引起新疆枣果霉烂病的青霉属真菌有5种,其中波兰青霉为优势种,变幻青霉为致病力最强的种.  相似文献   

20.
线辣椒果实中几种营养物质和CAT、POD活性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确定不同加工目标线辣椒果实的最佳采收时期,探明果实品质变化的生理机制,以线辣椒品种(系)陕椒2006、L6、L3-2和2005-2共4个品种为材料,测定了果实发育期间相关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各指标变化趋势大致相同:1)果实中的VC和干物质含量(质量分数)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红熟期达到最高;蛋白质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则在果实发育初期(花后16~23 d)有一下降过程,以后又上升,最终也在接近红熟时达到最高。红熟期4品种的VC含量分别为170.340、175.898、200.996和173.944 mg/100g(FW),干物质含量分别为12.853%、12.647%、12.873%和15.455%,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5.069、39.379、34.291和37.849 mg/g(FW),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为27.111、28.125、25.508、26.974 mg/g(FW)。2)辣椒素总的变化趋势是,幼果期(花后16~23 d)含量很低(4品种分别为3.69、15.15、7.86和13.65 mg/g(DW)),并且增长缓慢,开花23 d后迅速增长,花后23~37 d的平均日增长量达2.082(陕椒2006)~5.706 mg/g(DW)(L3-2),绿熟期(花后37~44 d)达到高峰(4品种分别为45.408、55.072、87.994和83.734mg/g(DW)),随后平缓下降。因此,制做干辣椒或辣椒酱的线辣椒,其最佳采收期为红熟期,在此期间红色素及其他营养指标都到最高值;以提取辣椒素为目的的线辣椒,其最佳采收期则为绿熟期。3)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是果实发育前期较高,中期较低,后期又升高(花后16、37和58 d,4个品种的POD活性分别为32~64、16~23和16~29μg/(g&#183;h));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是开花后16、30和37 d较低,23、30和37 d之后较高。POD和CAT活性总体上均与辣椒素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