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戴志宏 《茶业通报》1998,20(1):18-20
由于茶叶是山区农民,特别是茶区农民经济收人的主要来源,几十年来,因各方面的影响,低产茶园面积越来越多,抛荒现象严重,若不加以重视,茶叶经济将产生严重恶果。一、低产茶园现状,特点及形成的原因(一)现状:黄山市现有可采茶园70万亩左右,1990~1994年的五年间,平均亩产量仅为31.85公斤。据对祁门、股县两地调查,两地可采茶园面积169215.6亩,其中亩产30公斤以下的茶园117757亩,占可采面积的69.6%,30.1~35公斤茶园22892.l亩,占可采面积的13.5%,35公斤以上的茶园28566.5亩,占可采面积的16.9%。(二)低产茶园…  相似文献   

2.
汪祖圭 《茶业通报》2000,22(3):25-25
近两年来 ,县委、县政府狠抓高效茶园建设 ,大力开发名优茶促进了我县茶叶经济的发展 ,加快了茶业产业化的进程。为使我县高效茶园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特对我县今后实施高效茶园建设提出几点建议。1 高效茶园建设要从发展良种新茶园抓起。 茶树良种是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我县茶树品种资源丰富 ,祁门种和杨树林种分别为国家级和安徽省级地方群体品种 ,另外还有祁门茶叶研究所选育的安徽一号、安徽三号、安徽七号及祁门县农业局选育的杨树林 783 ,这些都是经过国家认定或审定的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 (尤其是杨树林 783和安徽七号 ,…  相似文献   

3.
根据茶树的生长特性提出了生态茶园的建设策略,并对生态茶园建设的关键技术开展简要分析和探讨。生态茶园建设应遵循谨慎再造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循序发展原则,做到合理选择发展区域、严格生态茶园建设标准、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合理实施茶园间作套种、科学合理施用肥料、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等。  相似文献   

4.
5.
丁钊 《种子科技》2023,(5):106-108
文章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贵州省茶园的肥料施用情况和茶园绿色高效施肥技术的作用,介绍了茶园绿色高效施肥技术,总结了茶园绿色高效施肥技术要点,以期为茶园绿色高效施肥技术在贵州省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袁先安 《茶业通报》2004,26(4):160-161
良种是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提高茶树良种化水平,是实现茶叶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安徽省舒城县农业局选育的“舒茶早”茶树新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型的无性系茶树良种,适制绿茶,抗性强,适宜长江南、北茶区,2002年被审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审定编号为国审茶2002008。舒城县已有40hm2“舒茶早”良种园进入盛产期,实践证明,舒茶早芽叶生育力强,发芽早、整齐,长势旺,产量高,春茶萌芽一般在3月上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上旬,春茶每667m2产名优茶达50kg,产值达3000元左右,全年每667m2产量可达250kg。由于效益…  相似文献   

7.
浅淡生态茶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云强 《茶业通报》2005,27(4):157-158
本文从生态的角度简要分析了我省生态茶园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围绕生态茶园的特点,就当前我省茶园所面临的生态问题以及今后关于生态茶园建设方面提出了几点设想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安徽农垦皖南茶区的茶叶生产,正在从过去的单纯追求产品数量的增长,开始转向优质、高效并重,效益为中心的发展阶段。一个以科技为先导,创名优增效益的热潮正在掀起;抓好春茶、多产名优茶、增质增产,已成为茶叶生产、经营者的共识;以机采为龙头的茶叶生产技术革命,推动了茶园全程机械化的进程,带动了茶园改造技术配套运用;繁育推广茶树良种,改变茶园结构,提高茶园整体素质工作早在起步;搞好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9.
我国生态茶园建设模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我国茶区主要的生态茶园建设模式,具体分析了这些模式的应用效果和特点,表明生态茶园具有改良土壤、营造茶园良好微生态、净化环境、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增加收益等效果,并指出生态茶园建设是今后茶树栽培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11.
贵州茶产业经历了3个发展时期,以2007年以来的发展成绩最为突出。在新茶园建设中,应注意退耕还林地种茶、基肥施用及品种选用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黟县深冲是个原本不产茶的城郊移民村,八十年代初在黟县茶叶站的扶持下,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产高效茶园脱贫致富,并于1998年提前实现了小康目标。全村178户,661人,350个劳动力,1998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了3000元大关,其中茶叶人均收入2231元,昔日那低矮的茅草土房已荡然无存,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崭新的楼房,高档消费品也进家入户,大部分农户还安上了程控电话,人民安居乐业。到2000年,全村已有无性良种茶园36.7hm2,投产23.3hm2,春、夏、秋三茶并重,全年采制名优茶,平均产量达到150…  相似文献   

13.
查六一 《茶业通报》2002,24(4):35-35
安徽省太湖县山区属于大别山茶区,历届县委、县政府都很重视茶园建设,据不完全统计,1980~2000年期间累计投入各类茶园建设扶持资金800多万元,累计建设茶园3200hm2,其中:新建茶园2251hm2,改造茶园100hm2,但是,建设成果却很有限,一是建园多,成园少。2000年茶园面积1688.67hm2,只比1980年增加了648.67hm2,令人困惑的是竟然少于1980年以来的茶园累计建设面积。二是单产仍然很低,1980年采摘面积773.33hm2,茶叶产量265t,每公顷产茶343kg;2000年采摘…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安徽省已选育的无性系良种及其分布、无性系良种育苗现状,提出在大力推进安徽省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中,应关注政策导向与茶农的良种意识,慎重选择要推广的品种并做好示范,注意苗木繁育质量等。  相似文献   

15.
茶叶是黄山市大宗传统农产品,茶业是黄山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全市茶园面积4.867万hm2,占全省茶园面积的40%以上,年产干茶1.94万t,占全省产量的31%,拥有黄  相似文献   

16.
17.
孙力  张永利 《茶业通报》2011,33(2):53-54
1建设茶园景观生态园的背景和意义1.1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在如今这种土地越来越稀少的环境下,如何合理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是现代人都在想的问题。使生产性茶园也拥有观赏价值,从而成为景观,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周理飞 《茶业通报》2002,24(1):20-21
1前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构成高产优质高效茶业的物质基础,先进的高新技术和管理手段是建设现代化茶园的主要途径。建瓯市地处福建省北部山区,境内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青山秀水,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在历史的长河中,建瓯茶业有过辉煌的历史,名冠天下的“北苑御茶”和“龙凤团茶”、“研膏茶”均产于此地,前人独特精湛的制茶工艺已载入中国茶业史册,并被历代茶人所颂扬、应用和创新。如今在这片绿树成海、茶叶飘香的土地上,已建成产加销、科工贸一体化的现代茶业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又掀开新世纪的一页,在这辞旧…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生态复合茶园建设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涛 《茶业通报》2005,27(2):62-63
1概述茶树原生长在高温多湿的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中,几千万年的进化形成了耐荫、喜湿的生物学特性。人类将茶树从森林中迁出单独种植,改变了茶树的生态环境,必然会引起茶树生长发育特性的改变。因此,我们在种茶时,人为引入多种与茶树具有相同生态位的植物,在充分发挥茶树优势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各种植物的互补特性,更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在有限的空间里和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便是人工生态复合茶园建立的宗旨。在我国古代早有生态复合茶园记载,韩鄂《四时纂要》有“二月种茶。……此物畏日,桑下竹荫地种之皆可,…  相似文献   

20.
正皖垦茶业集团由原安徽省十字铺茶场、安徽省敬亭山茶场、安徽省九连山茶场、安徽省祠山岗茶场合并组建而成,现有集中连片国有茶园1800 hm2,是一个茶叶初、精制加工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的全省最大茶叶企业。近年来,皖垦茶业集团十分重视茶叶清洁化生产,针对丘陵地区特点,重点在茶叶生产的基础茶园建设上推行无害化生产,茶园清洁化生产取得明显成效。1以现代农业建设为推手,推动茶园无害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