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蒙古绵羊早期胚胎神经及感觉器官的组织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蒙古绵羊早期胚胎心脏的组织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蒙古绵羊早期胚胎的血岛是心管及血管组织发生的原基。交配后12-13日龄,在胚盘两侧的胚内中胚层内,首先发生血岛,进而扩展到原肠及尿囊的脏层。在16-18日龄,前肠腹面的心管,由单管状变形成U了袢,进而扭转成Y字形。因心管中段的收缩,出现心房,心室及动脉球三个膨大。20-30日龄,胚长4-15mm,在房室管内,发生前后对称的心内膜垫,将房室管分隔成左及右房室口。  相似文献   

3.
蒙古绵羊胚胎发育到17d17h第I对鳃弓动脉发生,到21日龄第Ⅱ~Ⅳ对鳃弓动脉相继发生,其中第I,Ⅱ及Ⅴ对鳃弓动脉又退化,仅第Ⅲ,Ⅳ及Ⅵ对鳃弓动脉发育成永久性动脉。从21-24日龄,动脉干内的干嵴发生并吻合,因此动脉干被分隔成主动脉及肺动脉,在此同时,动脉球内的球也吻合分隔成两个通道与上述动脉相通。胚胎的肺芽开始发生于20日龄,到22日龄肺动脉已向肺芽分出分支,到24日龄肺静脉已从肺芽伸入左心房,  相似文献   

4.
蒙古绵羊早期胚胎的血岛是心管及血管组织发生的原基。交配后12~13日龄,在胚盘两侧的胚内中胚层内,首先发生血岛,进而扩展到原肠及尿囊的脏层。在16~18日龄,前肠腹面的心管,由单管状变形成U字袢,进而扭转成字形。因心管中段的收缩,出现心房、心室及动脉球三个膨大。20~30日龄,胚长4~15mm,在房室管内,发生前后对称的心内膜垫,将房室管分隔成左及右房室口。由于心房内,第Ⅰ第Ⅱ房间隔发生,将心房分隔成左及右心房。再由于心室内室间隔的发生,将心室分隔成左及右心室。心管传导系统的窦房结,在16~18日龄,发生于静脉窦右侧心外膜下,此时心管的窦房部开始搏动。本文发现,在21~22日龄,胚长6~8mm时,静脉窦右侧心外膜下的窦房结细胞团散在。在房间隔壁内与心内膜垫相接处,房室结的细胞团群居。还发现,绵羊胚胎的心软骨原基,发生于30日龄,胚长15mm时,心软骨原基位于主动脉半月瓣外围水平上与肺动脉之间。  相似文献   

5.
蒙古绵羊胚胎发育到17d17h 第Ⅰ对鳃弓动脉发生,到21 日龄第Ⅱ~Ⅵ对鳃弓动脉相继发生,其中第Ⅰ、Ⅱ及Ⅴ对鳃弓动脉又退化,仅第Ⅲ、Ⅳ及Ⅵ对鳃弓动脉发育成永久性动脉。从21 ~24 日龄,动脉干内的干嵴发生并吻合,因此动脉干被分隔成主动脉及肺动脉。在此同时,动脉球内的球嵴也吻合分隔成两个通道与上述动脉相通。胚胎的肺芽开始发生于20 日龄,到22 日龄肺动脉已向肺芽发出分支,到24 日龄肺静脉已从肺芽伸入左心房。从18 ~20 日龄,第Ⅲ对鳃弓动脉背段分化成颈内动脉,腹段分化成颈外动脉。从20 ~21 日龄,锁骨下动脉从两侧对称的背主动脉发生,随着右侧背主动脉退化,右臂头动脉前移与左锁骨下动脉合并成臂头动脉总干。从13 ~24 日龄,肠系膜前动脉、腹腔动脉和肠系膜后动脉相继发生。胚胎发育到20 ~24 日龄,背主动脉后端中央发生中荐动脉,两侧分出脐动脉分布于尿囊,在脐动脉根部发出髂外动脉分布于后肢芽。  相似文献   

6.
蒙古绵羊胚胎发育到17d、17h,心房两侧有3对静脉原基发生,包括总主静脉,脐静脉及脐肠系膜静脉。胚胎发育到30d龄,左总主静脉右移分化成冠状静脉。右总主静脉则分化成前腔静脉。30d龄以后,左及右前主静脉间发生吻合,称左臂头静脉。左及右臂头静脉合并后汇总于前腔静脉。胚胎发育到29d龄,后主静脉前段及中段退化,后段分化成总髂静脉。脐肠系膜静脉发生于卵黄静脉。胚胎发育到20~30d龄,在中肾的腹内侧发  相似文献   

7.
蒙古绵羊早期胚胎泌尿及生殖器官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12~16d(意指胚胎发育到12~16d),在胚中轴形成期显示出原肾遗迹。E17~30d,中肾发育成长梭状,悬于背系膜两侧。E21~~30d,后肾芽由杆状变成椭圆形,在肾盂与集合管的周围被后肾组织包围。中肾管与后肾管先后通向尿囊基部。 E24d,胚长10mm,生殖腺发育成长梭状,突向体腔。胚长14mm,米勒氏管的原基呈皱襞状,发生于中肾前部两侧,并向后移位于中肾管外侧。 E21d,尿殖窦腹面开始分化出尿道沟,伸向生殖结节的顶部。E6~30d,生殖结节由丘状变成圆锥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蒙古绵羊胚胎大肠黏膜上皮的组织发生。[方法]利用组织学常规方法。[结果]蒙古绵羊胚胎大肠黏膜上皮的发育经历了单层细胞到复层细胞再到单层细胞的过程;杯状细胞在37 mm胚初见;90 mm胚直肠腺开始发育,142 mm胚盲肠、结肠肠腺开始发育。[结论]蒙古绵羊胚胎大肠黏膜上皮经历了单层细胞到复层细胞再到单层细胞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9.
蒙古绵羊胚胎的原肠、消化及呼吸器官,内分泌腺的原基,发生在交配后的8~30d。胚胎发育到20~21d,胚长4~6mm;到22~23d,胚长7~9mm;到24~30d,胚长10~15mm。交配后8d12h,胚胎原肠呈球形,16d14h,原肠发育成管状,分前肠、中肠及后肠。胚长4~14mm,头侧5对鳃弓逐渐退化,口膜破裂与前肠相通,上下颌及舌已形成。感官及主要内分泌腺的原基也已发生。食道呈管状,胃芽由棱形变成椭圆形。分化出三室,背系膜中有脾芽发生。胚长4~5mm 时,前中后肠呈直管状,到6~9mm,肠襻似“V”字形;胚长10~15mm 时,“V”形肠襻以背系膜为中轴,顺时针旋转180°。胚胎发育到20d,前肠腹面的内胚层发生出1个肝憩室,到22d,肝芽内细胞索交织成网,其中形成静脉导管。到交配后30d,总胆管通向降肠起端。背胰芽发生于前肠背面的内胚层,腹胰芽发生于胆囊管后方的前肠腹面,腹胰芽从前肠右侧伸向背胰芽,合并为胰腺原基。从4mm 长胚胎开始,咽底面发生喉气管沟,进而形成喉气管芽,到胚长15mm,气管芽依次分支形成肺芽原基。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用扫描电镜对蜜蜂触角上的感觉器官进行了观察。通过对工蜂、雄蜂和蜂王等触角上各种感觉器官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并结合各自的生活习性,对某些感觉器官的作用和类别进行了讨论。认为板形感觉器官和锥形感觉器官是主要的嗅觉器官,各种毛形器官是触觉器官,分布在工蜂和雄蜂第一、二鞭节上的曲毛是辨别风向的感觉器官,而倒杯形器官是成长中的毛形器官。  相似文献   

12.
草鱼仔,稚鱼消化器官与味蕾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观察了草鱼仔鱼前期至稚鱼生长后期消化器官的形成、发育以及口咽腔味蕾的形成、形态及数量变化状况。结果表明:草鱼味蕾的形成时期与消化器官的分化完善以及鱼开口摄食时期是同步的。味蕾的大小随仔鱼日龄的增加而增大,其总数随鱼个体长大而增多。在仔、稚鱼发育阶段中,味蕾在口咽腔各部位的分布和数量变化与草鱼摄食活动有密切关系,越是与食物和摄食活动紧密联系的部位,其味蕾的数量就越多。  相似文献   

13.
蒙古羊群体中的3种多脊椎羊(T14L7,T14L6,T13L7)和普通羊(T13L6)的比例在1996年的抽样调查结果分别为6.57%,19.67%,63.19%,10.57%;胸腰椎总长度(T+L)分别为58.00cm,55.00cm,54.47cm,52.13cm。当羊多1个胸椎时,脊柱平均加长2.40cm;当羊多1个腰椎时,脊柱加长3.50cm;当胸腰椎各多1个时,脊柱长度增加5.90cm。14个胸椎羊的眼肌面积比13个胸椎的眼肌面积大2.46cm2。多脊椎羊当年羔的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分别比普通羊多4.77~7.61kg,4.12~5.59kg,3.36~4.90kg。多脊椎羊的产肉性能明显优于普通羊,有巨大的增产增值潜力,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蒙古羊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ApaⅠ等15种识别6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研究了20只蒙古羊的RFLP。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个体中共检测到32个酶切位点,16种限制性态型,其中Bg1Ⅰ表现出多态,XhoⅠ无切点。16种限制性态型可归结为2种基因单倍型,即单倍型Ⅰ(Bg1Ⅰ-A)、单倍型Ⅱ(BgⅠ-B)。线粒体DNA多态度π值为0.013%,表明蒙古羊线粒体DNA多态性比较贫乏。  相似文献   

15.
鸡胚胸腺和腔上囊的组织发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鸡胚的胸腺原基发生于第Ⅲ、Ⅳ咽囊上皮,在E4(E4指胚胎发育到第4天)到E5胸腺的上皮分化成索状,进入咽囊的间质内。从E9至E10胸腺呈长索状,环绕颈静脉分布,胸腺开始区分出皮质、髓质及大叶,E12出现胸腺小体原基。从E15至E16皮质和髓质界限明显。大约F20至E21髓质中出现典型的胸腺小体,皮质主要被中、小淋巴细胞填充。在E6到E8上囊原基泄殖背面上皮间的小空泡合并成大空泡形成。从E11到E12腔上囊出现8条-11条叶状皱襞,粘膜面出现淋巴上皮芽。大约在E16至E17初级小叶增到16条-20条,小叶内巴滤泡的髓质形成。在E18至E21滤泡髓质内的淋巴细胞向单层上皮外移动形成皮质。滤泡的粘膜面分化出吸收上皮,滤泡间者称分泌上皮。  相似文献   

16.
1996年春、夏、秋、冬四季在内蒙古锡盟多伦县测定了蒙古羊的牧食行为,研究蒙古羊的采食习性和饮水量、牧草的适口性指数、昼夜行为活动节律和反刍行为及排泄行为。结果表明,蒙古羊一年四季的昼夜行为活动节律和牧食行为不同。按年平均,昼夜采食次数为8.67±5.03次,采食时间为355.77±45.94min,反刍时间为384.54±76.63min,卧息时间为645.31±73.41min,站立游走时间为54.38±43.53min.夜间的反刍时间、反刍周数期、反刍食团数以及每个食团的咀嚼次数和时间比白天多。家畜的牧食行为受饲养管理制度、草地状况以及季节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鸡胚在E3(E3指胚胎发育到第3天)至E4前肠背胰芽的背系膜中出现一突起,即脾芽的间充质原基。E8脾呈椭圆形,位于胃芽左侧,在脾索内网状细胞的网眼间含有许多成血细胞和少量的成髓细胞。E10脾索中粒细胞胞质中含有球形和梭形颗粒,成淋巴细胞内含有明显的线粒体及内质网。E16脾实质内中央动脉分支明显,白髓和红髓相互交错。脾索及脾窦的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胞质内含有天青颗粒。E18至E21脾的白髓与红髓间分界明显,椭球也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