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通过柳窿桉、巨尾桉在连江长龙林场山地的造林试验,2年生(实际20个月树龄)柳窿桉树高、胸径分别达6.8 m、7.2cm,巨尾桉树高、胸径分别达7.2 m、8.1 cm,表明柳窿桉、巨尾桉在海拔500~600 m土壤贫瘠的沿海山地也能快速生长,有一定适应性,但柳窿桉抗寒抗霜冻能力较差,引种时要慎重选择品种。  相似文献   

5.
柠檬桉和邓恩桉木材干燥特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百度试验法对广西产柠檬桉和邓恩桉木材的干燥特性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柠檬桉的初期开裂、内部裂纹、截面变形、扭曲变形和干燥速度分别为3~4、2~3、3、2级和4级;邓恩桉相应的特性等级分别为3、3~4、5、3级和4级。计算了这两种木材的生材含水率、基本密度和干缩系数。绘制了干燥过程曲线。基本弄清了这两种木材的干燥特性,并给出了它们的参考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6.
7.
8.
尾巨桉人工林栽培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合理的栽培密度是桉树人工林速生丰产的重要基础。从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的不同栽培密度对其生长量的影响来看:密度对尾巨桉高生长的影响表现在生长后期,密度对尾巨桉的胸径生长在各个林龄都存在显著差异,密度与胸径生长呈负相关。如果要培育大中径材,种植密度应小于1000株/hm2,结合目前桉树人工林的经营目的及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尾巨桉种植密度在1250~1667株/hm2。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激素及基本培养基组合对韦赤桉(Eucalyptus wetarensis×E.camaldulensis)继代培养的影响,筛选出两种适宜韦赤桉继代培养的培养基WC-1(Nitsch+BA0.18+IAA0.15)和WC-2(N-2+BA0.05+IAA0.10),它们的交替使用,有利于在韦赤桉继代过程产生丛生芽及壮苗,有利于后续的生根培养。  相似文献   

10.
11.
尾叶桉与细叶桉8个种源生长性状与保存率的差异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除高径比外各性状的差异极显著,种源层次各性状遗传力为43.25%~88.14%,单株层次各性状遗传力为16.00%~65.01%;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性状间呈紧密的正相关,保存率与生长性状的相关不显著。3、5年生时尾叶桉14532种源和细叶桉13541种源在各自的树种中生长最优,平均单株材积分别这0.09636m^2时0.04516m^3。经综合评价,细叶桉13541、13544和尾叶桉14532、14531为优良种源。估算了参试种源各个性状的育种值。  相似文献   

12.
巨尾桉等6种桉树早期生长比较和耐寒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进 《广西林业科学》2003,32(4):197-199
在日本三重县通过巨尾桉 (E grandis×E urophylla)等 6种桉树早期生长差异和耐寒性试验 ,结果表明 :赤桉、巨尾桉、蓝桉、邓恩桉和细叶桉的幼树表现出一定的早期速生特性 ;在 - 1~ - 4℃的低温下 ,亮果桉和邓恩桉与其它桉树相比 ,表现出较强的耐寒风和低温伤害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信息时代,创新是教育思想的灵魂,作为现代高校的体育教学就是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更新教育指导思想,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个性发展上开展创新教育,也就是改"应试"教育为全面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4.
尾巨桉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个尾巨桉家系和无性系木材物理力学特性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数理统计软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影响尾巨桉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10项指标分为强度指标和干缩指标两大主成分,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基本密度和差异干缩。同时对前两个主成分坐标值进行排序聚类,DH18和DH33、DH2和DH16、DH30—5和DH30-1分别具有相近的木材材性,将它们分别划分合并为一类,为以后尾巨桉选种育种及工业用材的定向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藤类的植物解剖学研究,主要以种的鉴定、系统解剖及对材性的了解为目的.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报道.至于藤叶表面微形态及实生苗与栽培苗的解剖比较未见有人报道,在此作一初试.  相似文献   

16.
17.
18.
棕榈藤的电镜观察Ⅰ.藤基部分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单叶省藤CalamussimplicifoiusWei、白藤C.tetradactylusHance及黄藤Daemonoropsmargaritae(Hance)Becc茎的微观及超微观结构进行了电镜解剖观察,对藤茎中段的表面,表皮,皮层及维管束分布,基本薄壁组织,叶的表面纹饰和气孔都作了详细描述;结果表明,利用藤茎的微观构造特征来分类鉴定藤种及选育良种,改善栽培技术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尾巨桉人工林萌芽更新最佳经营模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研究表明:留1条萌芽和留2条、3条萌芽对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萌芽林的树高、胸径生长量没有显著的影响,留1条萌芽的的萌芽林树高、胸径普遍大于留2条和3条萌芽,留萌芽数对萌芽林的蓄积生长量在前期(1~4年)有显著的影响。萌芽中的留2条萌芽的蓄积生长量比留1条、3条萌芽的明显要大。不同的抚育措施在前期(1~4年)对萌芽林树高、胸径生长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不同的抚育措施对萌芽林蓄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施肥措施,松土对萌芽林的蓄积生长几乎不起作用。桉树人工林萌芽更新最佳的经营模式是留2条萌芽条 施肥处理,其投入产出比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