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红 《当代农机》2014,(9):28-30
<正>截至2014年6月底,我国低速汽车市场累计销售各种型号低速汽车132.19万辆,同比下滑4.4%,出现了2006年以来的同比最大跌幅。从两大品类看,低速货车的下滑并不稀奇,进入2011年以来,市场一直行走在下滑通道中,况且今年下滑幅度还有所收窄;但决定低速汽车市场走势的三轮汽车市场的下滑着实让人意外,这是2004年以23.58%的跌幅高台跳水后,时隔11年,再次出现的最大降  相似文献   

2.
2009年,我国低速汽车市场经历3年漫长的冬季之后开始回暖,市场增幅转正。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累计生产低速汽车223.17万台,销售221.65万台,同比分别增长11.1%和10.50%。其中低速货车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三轮汽车产销温和上扬。2009年我国累计生产与销售低速货车49.99万台、49.36万台,同比分别增长17.87%、16.97%;三轮汽车生产与销售分别为173.18万台和172.29万台,同比分别增长9.3%和8.78%。  相似文献   

3.
校林 《当代农机》2011,(3):32-34
市场再现顽强生命力低速汽车产销双双增长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农用运输车辆分会统计数字显示,2010年,低速汽车(指低速货车和三轮汽车)总产量、总销量分别达到243.15万辆和242.2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96%和  相似文献   

4.
叶红 《当代农机》2012,(4):24-26
2011年我国低速汽车市场随着农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农民购买力的增强,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呈现理性小幅增长的特点.低速汽车是宏观概念,本文主要分析低速载货汽车和三轮汽车市场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正>在农机市场以两位数增长的形势下,我国拖拉机市场遭遇倒春寒,整体市场出现小幅下滑态势。回顾2014年我国1季度的拖拉机市场,呈现出三大特点,其一,市场基本面呈现小幅下滑,市场调查显示,1季度我国累计销售各种型号的拖拉机50.09万台,同比下滑1%。其二,从内部需求分析,冷热不均、"小"字当头。大中型拖拉机小幅增长,小型拖拉机小幅滑坡。其三,月度走势跌宕起伏,市场需求出现转折。从月度同比走势分析,呈现逐月走低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我国低速货车配备行车制动系统的现状,低速货车行车制动系统直接影响其行车安全,试验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进行,经过研究人员长期研究和实践证明,得到最佳方案是:载重量小于1 t的低速货车配备行车人力液压制动系统;载重量大于1 t的低速货车配备行车动力气压制动系统。  相似文献   

7.
叶红 《当代农机》2013,(8):30-32
时间的脚步跨越了半年的门槛,半程拖拉机市场的运行检验着年初我们对拖拉机市场的预测,从2013年上半年拖拉机市场整体运行情势看,我国拖拉机市场基本沿着预测的方向发展,呈现出市场需求小幅增长,区域市场冷热不均,出口市场小幅下滑,企业效益稳中有升的发展特点。市场调查显示,截止到6月底,我国累计消费各种型号的拖拉机  相似文献   

8.
<正>回顾2014年我国上半年的拖拉机市场,呈现出全面下滑的突出特征。1~6月份,各种型号拖拉机全线飘绿,215家规模生产企业调查显示,上半年,累计销售各种型号的拖拉机102.73万台,同比下滑10.88%。一、大中型拖拉机市场需求小幅下滑,中型拖拉机跌幅大2014年上半年,我国大中型拖拉机市场需求呈现出近年少有的下滑,87家拖拉机规模生产企业监测显  相似文献   

9.
1 市场综述 2015年,我国低速汽车市场延续往年的走势特点——需求稳健、小幅增长.统计结果显示,全年累计销售各种型号的低速汽车301.1万辆,比2014年增长了2.99%.低速汽车销量出现小幅增长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更新是驱动市场稳健运行的主要动力.我国低速汽车市场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早已进入成熟期,市场刚性需求降低,更新需求增加.  相似文献   

10.
<正>收割机市场在经历了去年一年的狂飙突进之后,今年开始进入理性增长阶段。国内市场温和增长,增幅波澜不惊,上半年月度走势呈现出前低后  相似文献   

11.
校林 《山西农机》2011,(3):32-34
市场再现顽强生命力低速汽车产销双双增长 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农用运输车辆分会统计数字显示,2010年,低速汽车(指低速货车和三轮汽车)总产量、总销量分别达到243.15万辆和242.2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96%和9.30%。其中低速货车产销量为52.86万辆和52.52万辆,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国内大中轮拖市场开局突遭严冬,第1季度行业大中拖市场销售量同比下滑6.76%.其中,大轮拖、中轮拖销售量分别为35229台和73 816台,同比分别下降13.9%和2.9%. 第1季度拖拉机行业市场低迷事出有因 从行业数据来看,2012年全年的拖拉机市场前景十分黯淡,这让一直对2012年市场充满无限希冀和热切期盼的业内外人士倍感意外.近年来一直处于高位增长的拖拉机增长趋势难道真的会在2012年戛然止步了吗?2012年难道真的成了中国农机市场由上升转向下滑的历史"拐点"了吗?经多方探寻了解并与行业资深人士深入细致的分析,对此持否定意见.分析认为,2012年第1季度大中轮拖市场产销量下滑的因素固然较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因素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玉米收获机市场呈现出的最突出特征是进入需求盘整、转型期。此阶段呈现出的明显特征:连续多年的快速增长终结,进入高位运行、增速趋缓的低增幅甚至负增幅时期;市场需求转型,由中小型向大型转移,由摘穗式向籽粒式转移;竞争加剧,产能严重过剩,不断有企业退市。这些特征将成为未来几年玉米收获机市场的新常态。市场需求小幅下滑月度走势形同过山车今年的玉米收获机市场受多重因素影响,市场需求小幅下滑。前9个月累计销售各种玉米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第1季度,我国拖拉机市场并未走出低谷,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方面市场需求延续了2014年下滑的走势,出现小幅滑坡;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结构出现较大变化,大型拖拉机市场走强,相关企业效益大幅攀升。两种变化预示着我国拖拉机市场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需求震荡暴增暴跌为哪般2015年第1季度我国拖拉机市场呈现出暴增暴跌的走势,大型拖拉机销量爆发式增长,小型拖拉机销量暴跌,市场发出的这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玉米机市场经过多年的爆发式增长后,由于市场发展因素不断发生变化,今年,玉米机市场从高速发展进入了低速运转的调整期。我国玉米收获机械进入市场较晚,玉米机收技术发展缓慢,2004年玉米机收水平只有2.5%,在当年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下,玉米收获机械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市场保有量激增,但经过自2012年以来连续3年的高位运行后,部分区域市场如山东、黑龙江等趋于饱和,刚性需求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6.
一、一季度拖拉机行业市场低迷事出有因2012年一季度大中拖拉机市场销售量同比下滑6.76%,业内外人士倍感意外。近年来一直处于高位增长的拖拉机增长趋势难道真的会在2012年嘎然止步了吗?2012年难道真的成了中国农机市场由上升转向下滑的历史"拐点"了吗?经多方探寻了解并与行业资深人士深入细致的分析,均对此持否定意见。分析认为,今年一季度大中拖拉机行业市场产销量下滑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7.
张华光 《农业机械》2012,(34):71-74
2012年农机市场运行特点1国内农机市场特点2012年中国农机市场非常诡异,很多经销商和企业反映销售不理想,但从宏观角度看,中国农机市场仍然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另外,2012年中国农机市场发展非常不平衡,像玉米收获机就销售非常好,所有玉米机生产企业都出现供不应求,但拖拉机产品的销售就出现滑坡,尤其是小型拖拉机产品出现大幅下滑。  相似文献   

18.
韩冰 《当代农机》2007,(5):50-51
2006年农机市场战争的硝烟已尘埃落定,大中型拖拉机、收获机械等市场继续保持产销两旺的势头。在大中型轮式拖拉机、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等农机产品的冲击下,近年来小四轮拖拉机(以下简称小四轮)在国内农机市场一直在走下坡路。据拖拉机行业统计学会提供的统计资料,2006年小四轮主要生产企业共销售小四轮45.1万台,同比下降11.13%。为稳定市场,摆脱困境,生产企业纷纷采取降价、赠物等多种手段促销,却仍然不能阻挡产销不断下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进入冬季,天气寒冷,给拖拉机、三轮汽车、低速货车的使用带来很多困难。比如柴油黏度增大,发动机启动困难;润滑油变稠,启动阻力增大;路面结冰,行驶容易打滑等等。因此,冬季使用拖拉机、三轮汽车、低速货车要严格把好“五关”。  相似文献   

20.
<正>据统计,上半年的农机行业增速进一步下滑,从去年的13%下滑至上半年的7%,创造了十年来的新低,也再次表明农机行业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阶段。在度过补贴政策拉动的黄金十年之后,农机行业增速从年均20%的黄金十年下滑至现在的这个水平,很多农机行业人士可能还没有适应。实际上,经过十多年疾风劲雨般爆发式增长,如今回归和风细雨般的平稳式增长,这是正常的。无论是哪一个行业,市场都不可能一路高歌猛进,最终定会进入一个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