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浑善达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012年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人均生态足迹是5.296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2.429hm2,生态赤字为2.867hm2,生态形势严峻。按照土地类型统计:1)人均生态足迹中化石能源地的生态足迹最大,其次为草地和耕地;2)人均生态承载力中耕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最大,其次是草地和林地;3)人均生态赤字/盈余中草地、化石能源地和水域出现生态赤字,而其他土地类型则出现生态盈余。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点是加强草地保护。  相似文献   

2.
为定量描述北方沙区生态承载状况,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处于毛乌素沙地南缘的盐池县官滩村2006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官滩村人均生态足迹为2.0119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6568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3551hm^2。其中,草地的供需矛盾突出,耕地的供需基本相当,林地和建筑用地供给充足。其中供给以耕地为主,需求以草地为主,供需结构不对称。生态赤字的存在,揭示了当前生态经济系统的不安全与不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利用《西宁市统计年鉴》等资料研究西宁市近10年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的动态变化,分析产生生态赤字的原因、万元GDP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缓解生态赤字的对策。结果表明,研究期内西宁市总的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递增趋势,由2001年的0.871 2 hm2·人-1上升至2011年的2.206 1hm2·人-1,增幅达153.2%;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相对稳定的波动状态,2001,2005和2011年分别为0.243 2 hm2·人-1、0.232 0 hm2·人-1和0.305 5 hm2·人-1;人均生态赤字以年均20.3%的速度快速增长,由2001年的0.628 0 hm2·人-1增长到2011年的1.900 6 hm2·人-1;化石能源用地生态赤字是西宁市生态赤字扩大的主要原因;西宁市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的阈值,其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2年统计数据,文章对法库县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法库县人均生态足迹为1.84hm2,人均生态承载力面积为2.31hm2,生态盈余为0.47hm2。说明法库县当前处于一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5.
采用可变世界单产法计算了2007~2011年凤阳县的生态足迹,得出人均生态盈余由2007年的1.412hm2下降到2011年的1.263hm2,说明了近年来凤阳县人口对自然资源的消费量逐年增加,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根据凤阳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内容,规划末期2015年人均生态足迹为0.960hm2/人,生态承载力为2.013hm2/人,生态盈余为1.053hm2/人,评价区域仍有一定的生态承载力,说明规划区在规划的指导下有序、合理的开发,生态承载力能满足凤阳县矿产资源规划方案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康平县位于我国最重要的一条生态过渡带上,生态环境异常敏感而脆弱。为全面了解康平县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状况,进一步改善康平县的生态环境,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对康平县2008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康平县人均生态足迹为3.227 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458 5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769 3hm2。说明康平县当前经济社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显示了当前人地关系紧张和生态形势的严峻性,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康平县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为农产品过度消耗,需通过发展生态产业,调节能源结构,提高生态承载力,降低生态足迹,实现康平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生态足迹是一种研究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通过计算临汾市居民生物和能源资源的消耗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并与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以此分析衡量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分析结果表明:临汾市城乡居民的人均生态足迹为0.7767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5986hm2,生态赤字为0.1778hm2。这表明临汾市城乡居民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超过了该地的生态承载力,其中生态足迹中耕地和化石燃料用地的比重最大,而生态承载力中化石燃料用地的生态赤字最大。  相似文献   

8.
生态足迹可用于测定与度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文章通过对承德市1995-201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分析了城市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为制定地区生态足迹消减政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995-2013年承德市总的人均生态足迹呈递增状态,由1995年的1.1740 ghm2/人增至2013年的2.4939 ghm2/人,增幅为112.44%;化石能源用地是承德市人均生态足迹增大的主要原因;可利用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由1995年的0.2888 ghm2/人下降至2007年的0.2471 ghm2/人,降幅为16.88%,而后增加至2013年的0.3758 ghm2/人,增幅为34.25%。承德市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且呈增加趋势,1995-2013年的人均生态赤字分别是全球及全国2008年水平的1.8倍和1.3倍,分别是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1996-2011年平均水平的53.65%、65.20%和98.66%,对减小京津冀地区生态赤字的贡献率不大。  相似文献   

9.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鞍山市2000~2007年的生态足迹进行时间序列的测度.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时间段内,鞍山市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4.7584hm2上升到2007年的5.9996hm2,增长了近1.24倍.其中能源生态足迹对人均生态足迹的贡献最大,这与鞍山市的产业结构有关.人均生态承载力逐年变化不大,略有上升.2000~2007年鞍山市均表现为生态赤字,且数值偏大,变化趋势与人均生态足迹基本相同.结论为鞍山市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测度。结果表明固原市2002年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1.892 5 hm2,而当年实际上可以提供的人均生态空间面积为1.259 2 hm2,人均生态赤字0.633 3 hm2。生态足迹需求超过了生态足迹供给,出现生态赤字,则区域生态环境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1.
王学全  卢琦 《林业科学》2005,41(3):12-18
生态足迹是某地区生产消费的粮食和纤维、维持能源消费以及建筑用地的总和。应用生态足迹分析,共和县2 0 0 2年人均生态足迹供给1 0 5 6hm2 ,即生态承载力阈值为1 0 5 6hm2 。该地区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 6 6 2hm2 ,与生态承载力比较,生态赤字0 6 0 6hm2 。共和县荒漠化发展是生态足迹扩大的结果之一,另一方面荒漠化扩张减小了共和县的生态承载力,因此荒漠化发展对共和县生态赤字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提出共和县减少生态赤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政策措施。引入产量因子的地区修正因子,使Wackernagel因子更符合中国不同地区的实际。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2000~2004年生态足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是1.3272 hm2,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增至1.7775 hm2,增长了33.9%,2000年的可利用的承载力是0.4052 hm2.cap-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生态承载力在减少。2000年的万元GDP生态足迹是3.3857 hm2,到2004年减少到2.9364 hm2,说明福建省的能源利用效益逐渐提高。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在增加,说明福建省各种资源的利用更趋于均衡,更加趋于稳定。生态经济发展能力在提高,特别是2002~2004年增幅更加明显。通过生态经济发展能力和人均GDP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高达0.98,呈极显著性相关,说明福建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经济发展能力也在不断增长。并对福建省2005~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预测,到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将增长到2.4033 hm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将下降到0.3926 hm2,人均生态赤字高达2.0108 hm2,表明福建省到2010年生态承载力处于高度的不可持续状态。最后对福建省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胡振华  廖秋林  胡磊  李杨璐 《绿色科技》2013,(1):244-246,249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与分析了2010年丹霞山风景区的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2010年丹霞山风景区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0122hm2,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为0.0117hm2,人均生态赤字达0.0005hm2。提出了丹霞山景区应该注重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加强旅游服务质量,因地制宜,实现品牌内化。  相似文献   

14.
运用传统生态足迹及其改进的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2009年武汉市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结果表明:采用能值生态足迹法计算得到的武汉市人均生态赤字为3.8629hm2,采用传统生态足迹法计算得到的武汉市人均生态赤字为2.0169hm2。这两种方法均显示武汉市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能值生态足迹法引入能量流动反映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和自然对人类的供给的关系,并且采用了相比于传统生态足迹法的均衡因子、产出因子更稳定的参数—能值转换率、能值密度进行计算,能获得更为准确的生态承载力数据。  相似文献   

15.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测定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的新方法。为了客观反映鹤壁市市域资源消耗与供给状况,本研究引入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分析了鹤壁市近10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0年期间鹤壁市人均生态足迹呈递增趋势,由2000年的1.373 7 hm2/人增长到2010年的4.342 0hm2/人,年均增幅21.6%。化石能源用地是鹤壁市人均生态足迹增大的主要原因。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由0.299 0 hm2/人降至0.280 5 hm2/人,降幅6.2%。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之比由2000年的4.59:1增至2010年的15.48:1。鹤壁市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且呈加剧趋势,其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生态足迹是分析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指标。采用可变世界单产法计算了2011~2014年宣城市的生态足迹,得出人均生态盈余由2011年的0.48012hm2下降到2014年的0.45516hm2,说明了近年来宣城市人口对自然资源的消费量逐年增加,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根据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内容,规划末期2030年生态足迹为0.45505hm2/人,生态承载力为0.19038hm2/人,生态盈余为0.26467hm2/人,评价区域仍有一定的生态承载力,说明规划区通过有序、合理的开发,生态承载力能满足宣城市城市规划方案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根据湖南省201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应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定量评价了湘江流域2011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2011年湘江流域人均生态足迹为2.1600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391hm^2,人均生态赤字达1.7209hm^2,生态足迹的需求是生态承裁力的4.9倍,区域内生态资源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生态协调系数DS=1.179〈1.414,协调状态较差,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8.
以广西2008-2013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经典生态足迹模型对广西2008~201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引入资源产量指标,用于衡量广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扩展了生态足迹的应用领域。计算结果表明6年以来,广西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呈快速增长态势,人均生态足迹从2008年的1.655 939 ghm2增加至2013年的2.08 4301 ghm2,人均生态足迹赤字在2013年度达到了-1.258 070 ghm2。这表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已经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处于人类过度开发利用的重压之下,耕地与草地的生态赤字表现尤为明显,化石能源的生态足迹较大。表明广西区经济发展应该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发展新型农业,提高农产品的高附加值。另外,采用新型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改变广西区内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尖锐矛盾,缓解生态系统压力。  相似文献   

19.
依据生态足迹成分法的理论、方法,计算了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2013年,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总旅游生态足迹为183.08 hm~2,总生态承载力为225.16 hm~2,总旅游生态盈余为42.07 hm~2,人均旅游生态盈余为0.000 4 hm~2/人。反映了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处于生态盈余和生态安全的状态。但同北京森林公园整体生态赤字状态相比,研究建议应将生态赤字较大的森林公园客流量调节到处于生态盈余的森林公园去,并加强对森林公园开发的管理,提高森林游憩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旅游者的环保意识,以促进森林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生态足迹模型为支撑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首先对生态足迹这种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主要是通过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比较来衡量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如果人均生态足迹大于人均生态承载力,则出现生态赤字;相反则出现生态盈余。然后对泰安市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数据主要来源于泰安市2009年的统计年鉴,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