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片新闻     
顺昌县竹荪喜获丰收6月5日,顺昌县岚下乡菇农梁彪夫妇在地里采剥竹荪。梁彪种植竹荪已经7个年头了,每年仅种植竹荪一项收入都在万元以上,今年他又种了1.5亩竹荪。  相似文献   

2.
高允旺 《福建农业》2009,(11):18-19
竹荪种植目前是顺昌县农民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2008年5月,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顺昌县中国“竹荪之乡”称号。该县组建顺昌县竹荪协会,注册竹荪专业合作社,创办竹荪研究所,摸索了一套“三增加、建堆发酵”新技术。几年来,平均亩产干品100公斤.高的150公斤,比传统种植翻一番,种植技术得到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高允旺 《福建农业》2009,(7):F0002-F0002
6月14日,顺昌县大历镇田后村菇农谢长青邀请亲朋好友们在地里采剥竹荪。他种植竹荪1.5亩,今天可收干品竹荪9公斤,每公斤160元,收入1400多元。中国竹荪之乡的顺昌县,是全国最大的竹荪生产基地和示范县,该县重视竹荪产业的发展,成立竹荪研究所,探索了一套“三增加、建堆发酵”新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比周边市县提前15天上市,抢占市场。据县竹荪协会负责人介绍,全县今年种植8000余亩,产值近8000万元,由于全国竹荪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30%,预计量减价高畅销,增加菇农收入。  相似文献   

4.
长春 《福建农业》2009,(6):34-34
2009年3月15日.南平市科技局组织省、市食用菌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对顺昌县新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顺昌县大利竹荪高新研究所、南平市食用菌协会等单位承担的竹荪“三增加、建堆发酵”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进行评审,评审组专家听取了课题组的工作与技术总结报告,审阅了相关材料,经过质询与讨论,一致认为:该成果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议扩大推广应用范围,并进一步探究和解决竹荪连作减产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5月28日顺昌县大历镇菇农们正忙着采摘、摆排竹荪,上炉烘烤每道工序有条不紊2008年顺昌县被授予"中国竹荪之乡"之后,其品牌效益日益彰显,吸引了客商踊跃收购今年竹荪开采上市以来  相似文献   

6.
陈志平 《福建农业》2009,(5):F0002-F0002
竹荪种植已成为顺昌县农民致富的重要来源。由于竹荪栽培产量高,价格稳,有钱赚,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竹荪的积极性,不少返乡的农民工也加入竹荪栽培的行列。县科防组织科技特派员举办竹荪培训班,并深入田间地头菇棚进行技术指导,受到欢迎。全县今年竹荪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  相似文献   

7.
竹荪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竹荪目前已成为顺昌县农民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2000-2004年连续五年来,平均亩产干菇100千克,高的达到180千克,亩产值平均达到7000多元。2003年该项栽培技术通过省农林大学菌草所林占熺研究员及南平市食用菌协会专家评审。现将竹荪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顺昌竹荪     
正顺昌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加上丰富的竹木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是各类食用菌生长的理想之地,据《顺昌县志》记载,民国24年有野生食用菌达几十种,竹荪是其中的一主类。随着竹荪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再加上顺昌是"中国竹子之乡"之一,竹子制品的下脚料,如竹丝、细小竹片、竹粉等能够为竹荪生产提  相似文献   

9.
<正>新技术新品种让产量翻番20年前,在古田县食用菌市场上,竹荪干品每公斤市场价达好几百元,"这是什么宝贝,这么值钱?"顺昌县大历镇的甘立营为之心动,买回竹荪菌种回到大历,参照古田菇农的做法,以木屑木粉为主原料,在山上平整出了01亩的土地种上菌种,成了大历镇竹荪种植第  相似文献   

10.
高允旺 《福建农业》2008,(11):20-20
中国竹荪之乡顺目县,今年竹荪种植面积超万亩,产值8000多万元,亩纯收入平均超过5000多元。近年来,该县竹荪研究所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珍稀食用菌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特别是最近几年,竹荪、虎奶菇等高级食用菌越来越多地被大众端上餐桌。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被列为"草八珍"之一。这些营养价值丰富,极具保健功能的食用菌是如何种植出来的?它们又为我们的种植户带来了多少收益?带着这些问题,本期农百访谈栏目采访了一位从事珍稀食用菌生产的土专家——宜黄富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熊辉。熊辉作为宜黄县二都村的村支书,自己通过种植竹荪发家致富,但他富了的同时没有忘记周边的乡亲,在他的帮助下,二都村和周边村有86户农户加入了他成立的合作社,大家一起靠种植竹荪、虎奶菇发家致富奔小康。现在就让记者带领大家一起实地探查熊辉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听他讲述创业故事吧!  相似文献   

12.
《福建农业科技》2006,(1):39-39
古田县是“中国食用菌之乡”。近年来,古田县把食用菌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植发展,全面实施“基地化,工厂化,品牌化”科技兴菌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了食用菌产业化进程,加快了产业升级换代的步伐,在全国率先掀起了银耳、香菇、竹荪生产“三次浪潮”,使古田食用菌产业从小到大,蓬勃发展,成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大县,2005年食用菌鲜品产量达36万t,增长22%,产值8.8亿元。  相似文献   

13.
织金竹荪     
织金竹荪贵州省土产公司邓惠群以著名喀斯特溶洞织金洞闻名中外的贵州织金县,近几年来,人工栽培珍贵食用菌竹荪发展很快,已成为富民兴县的新兴支柱产业,不少农民和城镇居民种植和推销竹荪成万元户、富裕户。竹荪原系野生,是特种真菌吸收竹类基体所供养份生长而成,过...  相似文献   

14.
9月29日,顺昌县名优农产品展示中心正式揭牌开业,标志着顺昌县有了一个名优农产品的展示平台。县领导及省、市农业部门的领导出席揭牌仪式。福建省顺昌县名优农产品展示中心是由顺昌县农业局969155信息中心、顺昌县工商联和顺昌县宝山绿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创办。展示中心汇集顺昌县40多家企业和农户生产、加工的竹木制品系列、笋制品系列、食用菌系列、山茶油系列、螺旋藻系列、果菌饮料系列、果酒系列、保健品系列等80多种名、优、特农产品。  相似文献   

15.
《农村百事通》2001,(6):20-21
现任贵州省织金县竹荪研究所所长的吴勇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竹荪那优美的形态、婆娑的白纱裙所吸引,1983年他采用野生红托竹荪进行组织分离和栽培试验,1985年驯化栽培获得成功.1986年吴勇与其他科技人员共同组织竹荪课题组,承担科委下达的“人工栽培竹荪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项目,经过多年艰苦的探寻,终于摸索出了一套适合织金县山区农村的栽培技术,使千家万户通过种植竹荪实现了脱贫致富.吴勇本人也获得贵州省农村科普先进个人称号.去年10月,他被选为中国食用菌协会理事,由他执笔撰写的《竹荪栽培与加工技术》一书被列入全国科技兴农百种图书之一.在他的带领下,如今的织金县已成为“中国竹荪之乡”,织金已成为中国优秀竹荪最大的生产基地,总产值超亿元,占据了海外市场90%以上的份额.……  相似文献   

16.
竹荪是名贵的食用菌,桑枝是蚕桑生产中最大量的副产物。本文分析了霍山县发展桑枝食用菌的有利条件及桑枝食用菌的特点,总结霍山县桑园套种桑枝竹荪发展情况,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竹荪是世界上著名的食用真菌,历史上列为"宫廷贡品",它以独特的风味和奇异的药性受到人们的喜欢,有"菌种皇后"的美称,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武平县种植竹荪面积不大,栽培技术尚未被农民掌握;武平县食用菌传统栽培以香菇和灵芝为主。近年来,受原材料影响,香菇和灵芝栽培受限,而栽培竹荪可以保护了山林资源;可以将竹制品厂竹屑变废为宝;能增加农民收入。因此竹荪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食用菌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18.
<正>邵阳市城步县特色食用菌喜获丰收2014年,城步县的食用菌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年种植灵芝5万袋、竹荪11万公顷、优质香菇80多万袋,全年产值超过650万元。城步县发展特色食用菌有特点:一是实行专业合作社生产。全县现有4家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337户,带动750多户有条件的农户进行灵芝等特色食用菌的生产。二是生产原料充分利用木材加工的废料,既发展了生产,  相似文献   

19.
竹荪口味鲜美,是著名的珍贵食用菌之一,并具有明显的减肥、防癌、降血压等多种食疗作用,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的土特产。其中,长裙竹荪产于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短裙竹荪产于河南、黑龙江、江苏、浙江、云南、四川、广东等地;红托竹荪在云南较为多见。目前这3种竹荪的人工栽培均已成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商品性生产。沈丘地处河南豫东平原,没有南方的山和竹,但我们利用千亩杨树园的区域小环境进行试种,获得短裙竹荪种植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0.
竹荪口味鲜美,是著名的珍贵食用菌之一,并具有明显的减肥、防癌、降血压等多种食疗作用,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的土特产。其中,长裙竹荪产于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短裙竹荪产于河南、黑龙江、江苏、浙江、云南、四川、广东等地;红托竹荪在云南较为多见。目前这3种竹荪的人工栽培均已成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商品性生产。沈丘地处河南豫东平原,没有南方的山和竹,但我们利用千亩杨树园的区域小环境进行试种,获得短裙竹荪种植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