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14~2015年,在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金湖),以杂交粳稻、常规粳稻(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和杂交籼稻3种类型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进行钵苗机插适宜水稻品种的筛选试验。2014年,参照设置的钵苗机插稻产量指标,初步筛选出一批具有(超)高产潜力水稻品种;2015年,对已筛选出的每个品种采用钵苗和毯苗2种机插方式进行展示,并系统比较两种方式下水稻产量、生育期、稻米品质等指标。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及挖掘水稻产量潜力的需求,筛选出一批适合当地钵苗机插的水稻品种,供大面积生产选用。  相似文献   

2.
以25个常规粳稻、杂交籼稻、杂交粳稻品种(系)为试材,开展钵苗机插综合生产力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系)钵盘育苗秧苗素质杂交籼稻类好于杂交粳稻类,杂交粳稻类好于常规粳稻类;最终成穗数以常规粳稻类最高,杂交籼稻类其次,杂交粳稻类最低,分蘖成穗率以杂交粳稻类最高,常规粳稻类次之,杂交籼稻类最低;经济产量以杂交粳稻类平均产量最高,分别较常规粳稻类和杂交籼稻类平均增产8.43%和9.00%,常规粳稻类和杂交籼稻类平均产量差异较小,常规粳稻类较杂交籼稻类平均增产0.53%,从产量结构来看,钵苗机插更有利于大穗型水稻品种产量优势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了来自中国的13个粳稻品种、11个籼稻品种、13个杂交稻组合,以及11个热带粳稻品种的杀卵作用和拒食抗性.具有杀卵作用的品种仅见于粳稻品种.测试的13个粳稻品种中,4个表现出明显的杀卵作用.重新评价了来自中国不同省份的42份粳稻和43份籼稻对白背飞虱的抗性.10个粳稻(约占24%)具有杀卵抗性,卵死亡率为53%~100%;95%以上的籼稻品种中,白背飞虱的卵死亡率低于30%;来自浙江的4个粳稻品种明显地抑制白背飞虱的取食.浙江的21个粳稻地方品种对白背飞虱拒取食和杀卵作用表现出独立性和连续变化.三千黄、长红稻和矮秆稻具有杀卵抗性,鸡脚黄和麻雀青具有拒取食抗性.这些发现表明抗白背飞虱基因在中国存在于同一生态区的粳稻地方品种中.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池桥宏和荒木均在1984年采用一个粳稻品种、一个籼稻品种与爪哇型品种CP—SLO17、 Calotoc、 Ketan Nangka等杂交,发现其F;结实率都在75%以上,因而认为这些品种为籼粳广亲和品种。1985-1986年,我们用10个粳稻品种和2个税稻品种对上述爪哇型品种以及另一个爪哇型品种培迪(Paddy)进行了测交验证,证实这些品种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广亲和性。它们与粳稻杂交的F;结实率高于与税稻杂交的Fl,与釉稻杂交的F1结实率又显著高于普通税粳交杂种Fl。如CP—SLO17与7个粳稻品种杂交,有6个组合F;结实率在80%以上,与釉稻品种IR36杂交的F1结实率…  相似文献   

5.
中熟中粳水稻品种示范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扩粳压籼已成为睢宁水稻种植的必然趋势,我们从适宜苏北稻区种植的粳稻品种中筛选出8个中熟中粳品种(品系)进行对比示范种植,以期筛选出适宜睢宁县不同稻作方式推广种植的粳稻品种,通过2009年示范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淀粉凝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的同工酶差异,分析17个杂交水稻亲本、3个新株型株系和22个光壳稻、爪哇稻品种的遗传差异,研究光壳稻和爪哇稻及其与温带粳稻之间的关系,探索同工酶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在杂交稻育种中利用的可能性。在本研究中,8个同工酶18个多态性位点至少在2个基因型间存在差异。每个具有多态性的酶谱带分别以1和0记录存在与否,由同工酶数据计算的Nei’s遗传距离创建聚类树状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籼稻和粳稻容易被分开,普通粳稻与光壳稻、爪哇稻混合聚在一起;光壳稻与爪哇稻之间的遗传距离要比它们与普通粳稻之间的遗传距离小。利用光壳稻、爪哇稻选育不同生态群方向的恢复系和不育系,已配组育成了强优势的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7.
筛选粒型优异的种质资源是选育优质水稻品种的前提。本研究引进了546份籼稻种质资源和326份粳稻种质资源,于2019—2020年在宁波考察了这些种质资源的粒型表现。结果表明,籼型种质资源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23%、10.90%和18.17%,粳型种质资源则分别为12.62%、12.88%和24.22%,3个性状变异均十分丰富,其中长宽比的变异最丰富;籼型种质资源的粒长与粒宽的相关系数为-0.47(2019年)~-0.48(2020年)、粒长与长宽比的相关系数为0.84,粒宽与长宽比的相关系数为-0.86(2019年)~-0.87(2020年),而粳型种质资源则分别为-0.47(2019年)~-0.42(2020年)、0.82(2019年)~0.80(2020年)和-0.88(2019年)~-0.87(2020年),粒长与粒宽表现为中度负相关,长宽比受粒长和粒宽的影响程度相同。最终筛选出了18份粒型优异的籼稻种质资源和34份粒型优异的粳稻种质资源。育种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粒型种质资源作为亲本选育优质稻品种。  相似文献   

8.
滇型杂交粳稻主要亲本的SSR 指纹图谱及其遗传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筛选的13对SSR引物,构建了41个水稻品种(包括35份滇型杂交粳稻恢复系、保持系材料、2个杂交种以及4个籼稻品系)的分子指纹图谱.聚类分析表明,41个水稻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52~0.94之间;在相似系数0.52处,可以将粳稻与籼稻区分开;在相似系数0.66处,可将杂交粳稻与其它粳稻品系区分开;在相似系数0.71处,又可将大部分恢复系与保持系区分开.生产中应用的一些强优势滇型杂交粳稻的亲本分别聚于不同的类群,表明亲本间的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水稻分蘖期受淹(冠水)对水稻生长影响较大,不同品种耐涝性表现为常规粳稻耐涝性高于杂交中籼稻,直播稻耐涝性高于人工栽插高于机插秧,秧苗素质好的耐涝性高于秧苗素质差的。杂交籼稻在冠水8 d(粳稻10 d)内,只要管理措施运用得当,多数水稻田可以恢复生长。受涝水稻能否保苗保产,关键在于抢排积水和出水后加强管理,采用排水露田、追施氮磷钾肥和加强病虫害防治,能有效地促进涝后水稻的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10.
通过选用常规粳稻、杂交粳稻和杂交籼稻三种不同类类型水稻品种,分别设置钵苗机插株距12、14、16、18 cm四种不同移栽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常规粳稻以株距12 cm产量最高,为671.9 kg/667 m~2;杂交粳稻以株距18 cm产量最高,为737.0 kg/667 m~2;杂交籼稻以株距14 cm产量最高,为681.4 kg/667 m~2。目前钵苗机插方式十分有利于中、大穗型杂交粳稻或杂交籼稻高产或超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11.
采用裂区试验,以品种生态类型为主区,品种为副区,选择中熟中粳(连粳7号、宁粳4号、武运粳27号)、迟熟中粳(武运粳24号、南粳9108、镇稻14)、早熟晚粳(武运粳23号、宁粳3号、镇稻11)共计9个粳稻品种为材料,以杂交籼稻(丰两优4号、徽两优6号、Y两优2号)为对照,研究不同粳稻生态类型在安徽沿江稻区的种植表现。结果表明,粳稻无论在营养生长期的苗高上,还是在最终株高上都显著低于杂交籼稻;粳稻叶片短而挺,稻穗直立且着粒密,表现较强的抗倒能力;在粳稻生长特性中,粳稻大田期的出叶速度明显快于杂交籼稻,同期抽穗的粳稻主茎叶片数多于杂交籼稻;粳稻的分蘖力明显弱于杂交籼稻,但成穗率显著高于杂交籼稻。在产量构成性状上,粳稻大部分是中穗型品种,有效穗数明显多于杂交籼稻,千粒重与杂交籼稻相当,正常情况下结实率高于杂交籼稻,属穗粒兼顾型品种,在精确定量栽培下容易取得高产。在产量表现上,迟熟中粳、中熟中粳与杂交籼稻相比具有产量优势,早熟晚粳不具有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12.
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许多科研单位相继开展了水稻广亲和性资源的筛选,并先后鉴定出亲和性及农艺性状均好的广亲和品种(系),如02428、轮回422、T984、Pecos等。我们利用上述粳稻品种的广亲和基因,通过杂交导入籼稻恢复系,使两者基因重组于一体,  相似文献   

13.
北方稻区的首次水稻抗高温鉴定试验,设置短日高温、长日高温和长日常温3个处理,研究高温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及日照长度和高温对水稻出穗期的影响。筛选出7个A级抗热品种;认证了粳稻和籼稻品种的光温反应规律。对育种和引种工作具有相应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水稻改良品种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国际上对生产应用品种遗传基础的多样性愈来愈重视。资料表明,国际稻大多具有相同的矮秆基因(源自中国的低脚乌尖)和同样的细胞质(源自印尼的Cina)。我国曾对南方稻区主要籼稻矮秆良种亲缘进行追溯,发现主要由矮子占、低脚乌尖、南特号、胜利籼、矮秆水田谷、野粘和中山1号等几个原始亲本衍生而来。而对北方292个杂交育成品种的亲本进行分析,则认为北方粳稻品种种质基础狭窄,带有较大的脆弱性。水稻育种的发展需要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因此对水稻丰锦及其衍生品种的回顾,探讨水稻育种中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鉴定和筛选水稻极端耐热种质或基因,为培育耐高温水稻新品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耐热等级和幼苗存活率为指标对不同类型水稻苗期耐热性进行鉴定评价,以筛选和鉴定耐热种质资源及主效QTL.[结果]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苗期耐热性存在明显差异,籼稻品种耐热性明显强于粳稻品种,籼稻和粳稻品种均存在极端耐热和极端敏感种质资源;共...  相似文献   

16.
利用农业行业标准NY/T-1433-2007、NY/T-1433-2014中推荐的53对SSR引物,对宁波地区34个水稻品种进行DNA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53对引物在研究材料中共获得183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得到的等位基因数为1~7个,平均每对引物可获得3.5个等位基因。遗传相似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4份水稻品种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处可分为籼粳两个类群,其中,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组合、6个常规粳稻及3个糯稻归为粳稻类群,6个常规籼稻和5个杂交籼稻归为籼稻类群。用RM590和RM3331对19个甬优杂交稻系列品种进行100粒种子的纯度鉴定,仅甬优2640和甬优50检测到1个单株的混杂。结果为SSR标记在宁波水稻品种的纯度和真伪鉴定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萌发条件对水稻双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志军  黄逸强 《杂交水稻》1990,(6):42-44,47
通过对双-3、双-13、陆52和阿里希斯尼4个多胚水稻品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多胚水稻的双苗(多苗)性状表达受萌发条件的影响:1.种子去壳后浸种催芽较未去壳浸种催芽的双苗率平均提高2.7%,最高为3.8%。在组织培养条件下萌发,其双苗率的提高更明显,平均为4.4%,最高为7.4%(双苗率由41%提高到48.4%);2.在接种前对种子不同温度的预处理研究表明,温度对双苗率也有较大的影响:二个粳稻品种和籼稻品种双-13的最适温度为50℃;籼稻品种双-3的最适温度为30℃,在此温度预处理后,最高双苗率由41.0%提高到75.0%。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籼稻和粳稻杂交的杂种一代具有极强的优势,这一事实引起了世界水稻育种工作者的普遍关注。运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研究籼粳杂交获得的成果屡有报道。在常规方面,如南朝鲜的“统一”系统和密阳编号等一批带有粳稻血缘的籼稻品种,。我国粳稻区培育的有籼稻血缘的高产粳稻品种等。在籼粳杂种优势利用方面,1976年,湖南首次用黎明与培迪实现粳不釉恢三系配套,但由于籼便花时严重不遇而未能进人生产利用。八十年代初,袁隆平曾利用核代换的回交方法,研究培育粳质籼核的核质杂种税稻品种,1984年,袁隆平又提出杂交水稻的超高产育种。最近,湖南…  相似文献   

19.
大体而言,凡与一个粳稻品种和一个灿稻品种杂交,其杂种一代(F1)结实率都在75%以上的品种,即可称为广亲和品种,如日本池桥宏、荒木报道的CP-SLO17、 Cal-otoc、 Ketan Nangka就是这类型品种。我国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发现SMR具有广亲和性。江苏从粳稻品种中筛选获得了具有广亲和性的品系02428。1985—1986年,我们用不同类型的粳稻和籼稻与上述品种及轮回422和培矮64测交验证,证实上述品种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广亲和性,同时发现轮回422和焙矮64也具有一定的广亲和性。在此基础上,我们于1986—1987年选用籼、粳各6个不同类型羽!发源的品种作为…  相似文献   

20.
水稻种质资源光合速率及光合功能期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对230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了光合速率及光合功能期测定,结果显示水稻种质资源的光合速率及光合功能期的品种内变异系数分别集中在2.0%~11.0%和3.5%~9.5%,而其品种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1.1%和11.2%。统计分析表明,水稻品种间光合速率和光合功能期存在极显著差异,但籼、粳亚种间差异不显著。进一步分析籼粳亚种间品种分布,发现籼稻光合速率偏高者居多,而粳稻光合功能期偏长者居多,且其变异幅度大于籼稻。根据聚类结果,42个水稻品种可分别划分为光合速率高、中、低类和光合功能期长、中、短类3个类群。对供试水稻种质资源光合速率及光合功能期进行二维排序并将坐标分成4个象限。籼稻和粳稻分别在象限Ⅱ和I的分布频率最大,分别为33.4%和33.3%。从4个象限中选出一些具有特异光合性状的典型材料,如协优9308、轮回422、武育粳8号、NPT、汕优129等,可用于优化水稻杂交配组及光合遗传改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