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鸭的育雏阶段,一般不考虑让雏鸭洗浴和运动,育雏过程均在舍内饲养。但在夏季,采用开放式鸭舍地面育雏时,往往地面卫生条件差,应在室外设小运动场和洗浴池,让雏鸭出舍运动和洗浴,同时空出鸭舍,以便消除粪便,更换垫料。  相似文献   

2.
鸭的育雏方法一般有3种,即地面育雏、网上育雏和立体笼育雏。(1)地面育雏是在育雏舍的地面铺上5cm厚的松软垫料,将雏鸭直接饲养在垫料上,采用地下(或地上)加温管道、  相似文献   

3.
平原县三唐乡江苏籍的养鸭专业户李某饲养的1000只雏鸭,在20日龄时爆发一种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综合诊断,确诊为曲霉菌病,现将有关本病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饲养管理及发病情况 李某的1000只雏鸭分饲于4间24平方米的平房内,每间鸭舍有内门相通,水泥地面平养,垫料为6厘米左右厚的锯末,采用煤炉升温育雏。为了保温方便将鸭舍门窗全部关闭,致使舍内通风不良,空气污浊。由于雏鸭饮水、饲喂青饲料等因素,垫料湿度越来越大,20日龄时突然死亡24只,此后陆续发病死亡,发病率90%以上,共死亡雏鸭278只,死亡率达27.8%。  相似文献   

4.
育雏是商品肉鸭生产的关键时期,直接影响肉鸭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商品肉鸭传统育雏主要是地面垫草(或锯末)的方式,地面饲养的鸭直接与粪接触,易感染疾病,而且鸭有戏水的习性,使地面潮湿,导致雏鸭抗病能力降低,使雏鸭患病或死亡,影响肉鸭生长。此外,由于育雏空间...  相似文献   

5.
一雏鸭阶段管理要点雏鸭是指从出壳到30日龄的幼鸭,在这个阶段,幼鸭生长速度快,主要生长内脏、肌肉和骨骼,代谢旺盛,但肠胃细小,采食量小,消化腺体不发达,所产生的消化酶不完全,因此要喂易于消化、营养全面、蛋白和能量都较高的日粮,以满足其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因此必须注重雏鸭的营养水平,加强饲养管理,以培育优质的肉雏鸭。1进雏前的准备按肉用型鸭的饲养标准,配制好雏鸭饲料。开始3天内,备足垫料(网上育雏不用垫料),充分晒干。清洗鸭舍和各种工具,进行彻底消毒。雏鸭入舍前12小时,开启供温设备进行预热,使室温达到育雏标准的要求。2接…  相似文献   

6.
要想培育出优质雏鸭,除了供给全面足够的营养外,还要提供给雏鸭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使雏鸭能正常、健康地生长发育。雏鸭的管理技术措施主要是温度、通风、光照、垫料、饲养密度和分群管理及日常看护。一温度管理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是保证雏鸭正常生长发育和提高育雏率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7.
一育雏期管理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雏鸭到达之前仔细检查所有设备,确保其工作正常。准备温开水及葡萄糖。准备好一周用的育雏料,电解多维素,药品及疫苗。提前预温,以使垫料温度在雏鸭入  相似文献   

8.
<正>鸭子从出生到育成期这一阶段称为雏鸭,此阶段对提高鸭养殖的经济效益起关键的作用。1育雏准备工作准备好育雏舍和放牧棚舍及地点,育雏和放牧的用具,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常备药品,保温设施、垫料、围栏等。要求棚舍要背风向阳,采光好、保温性能好。进雏前2~3天,育雏舍先清扫干净,然后用10%~20%石灰水或草木灰水喷洒,所有用具均要洗刷干净后晒干或高锰酸钾水浸泡消毒后备用。饲料和垫料必须干燥无霉变,以防感染曲霉菌病。  相似文献   

9.
春季是一年内最好的育雏鸭季节,春雏鸭疫病少,生长快,易饲养,成活率高,经济效益好。四川隆昌县1998年孵雏鸭3500多万羽,养鸭致富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隆昌县农村饲养户积累了丰富的养鸭经验,他们的作法是: 一、挑选好育雏室。育雏室要选背风向阳,环境安静,光线充足,干燥保暖,清洁卫生,水源方便的房屋作育雏室。还要备有保温、防湿垫料,消毒、防疫和保健药品,水槽和饲槽等育雏设备。育雏室和一切用具,均须在育雏前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处理。 二、培育雏鸭的温度。初出壳的雏鸭绒毛稀少,保温防寒力差,自身调节体温能力低,难以适应外界环境。雏鸭的适宜温度1~3日龄为30℃,4~7日龄25℃,2~3周龄25℃~20℃,三周龄后随常温饲养。温度的适宜与否,应根据雏鸭神态来判断,当温度过低雏鸭聚集扎堆,不愿采食,不断鸣叫;温度过高,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10月,吉林某养殖户进了1 200只雏鸭,地面饲养育雏,用玉米秸秆粉碎做垫料,雏鸭采食饮水正常,活泼健康,30日龄时突然发病,且出现死亡。第1天死亡8只,第2天死亡20只,第3天死亡达到70只。1鸭曲霉菌病1.1病原;禽曲霉菌病主要由烟曲霉、黄曲霉等真菌引起的一种曲霉菌病。1.2流行特点:鸡、鸭、鹅均易感,如果发病,会造成大批死亡,特别雏禽易得,成年禽多为散  相似文献   

11.
1全舍饲饲养
  舍内地面饲养包括厚垫料饲养和更换垫料饲养。鸭在整个饲养期直接放在鸭舍的地面上,地面铺垫清洁干净的垫草,鸭龄越小,垫草越厚(初生雏第一次垫料厚6~8厘米),使雏鸭熟睡时不受凉,但在饮水和采食区可少放垫料。鸭舍最好是水泥地面,若是土地地面,地势应当高,否则地下水位高,又无隔湿措施,则垫草易受潮腐烂,会造成不良后果。采用土地面饲养时,一般应先在地面铺层生石灰,然后再铺层5~10厘米厚的垫料。垫料切忌霉烂,要求干燥、清洁、柔软,吸水性强,灰尘少,常用的有稻草、谷壳、锯木屑、碎玉米轴、刨花、秸秆等。当舍内垫料潮湿时,在上面继续局部或全部增加垫料的方式称为舍内厚垫料饲养,这种方式一般用于雏鸭的育雏期或北方冬季养鸭,这种垫料可到育雏结束或肉鸭饲养结束后清除。使用这种方式的鸭舍必须要隔热性能与通风良好,否则垫草易潮湿,空气污浊,氨的浓度上升,易于诱发眼病和呼吸道器官疾病。当舍内垫料潮湿时,如果将潮湿的垫料更换上干燥的垫料,称为更换垫料式饲养,这种方式一般用于气候较高的南方育雏或饲养的鸭子脱温饲养时用。也可将这两种饲养方式结合起来应用。  相似文献   

12.
禽曲霉菌病是一种主要发生于雏禽的真菌性传染病 ,常呈急性群发 ,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因为曲霉菌在周围环境中广泛存在 ,雏禽在育雏期间容易通过污染的空气、垫料或饲料吸入霉菌孢子而发生呼吸道感染 ,使肺和气管发炎 ,所以也叫曲霉菌性肺炎。2 0 0 0年 2月 ,广西合浦县某鸭场的雏番鸭发生以呼吸困难为特征 ,病鸭呈现喘气 ,呼吸加快 ,伸脖张口呼吸 ,造成大批雏番鸭死亡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验 ,诊断为雏番鸭曲霉菌感染。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养鸭户饲养番鸭 80 0只 ,由于当时天气连绵阴雨 ,畜主用稻草作垫料保…  相似文献   

13.
防治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建 《山东畜牧兽医》2010,31(10):100-100
肉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里默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是危害我国肉鸭产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鸭传染性浆膜炎重要危害0~6周龄的雏鸭,尤其以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染,发病期往往在4周龄左右。浆膜炎被称为环境诱发病,其发生与饲养环境“脏”密切相关。育雏室环境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大、空气不流通、不能及时清理粪便、地面或垫料潮湿、  相似文献   

14.
张力 《中国家禽》2003,25(16):22-22
1发病情况2002年3月8日一专业户从郊区某三元鸭种苗场购进雏鸭1780只,3月13日清晨发现育雏室有23只雏鸭死亡,该专业户误认为是室温过低造成,未引起重视。至14日晚又有59只雏鸭死亡,15日清晨发现有94只雏鸭死亡,随即到本站求诊。2临诊症状部分雏鸭体质衰弱,精神萎靡,两翅下垂,头  相似文献   

15.
(一)温度适宜、通气良好、湿度适当 在育雏的生产管理中,温度尤为重要.总的来说,应随季节、气候和雏鸭体质、日龄等具体因素灵活掌握.若育雏时保温不好,温度偏低,会使雏鸭受凉感冒,严重时可导致冻死;温度过高,则又可导致雏鸭产生热应激,使雏鸭出现张口呼吸、脱水、脚爪干瘪等一系列症状,给雏鸭带来生长迟滞甚至是死亡的后果.  相似文献   

16.
1接雏进雏前清洗鸭舍和各种工具,并进行彻底消毒。备足垫料,充分晒干。雏鸭入舍前12小时,开启加温设备进行预热,使室温达到育雏标准的要求。接雏可以分批进行,尽量缩短在孵化室的时间,不要等到全部雏鸭出齐后再接雏,以免早出壳的雏鸭不能及时饮水和开食,导致体质变弱,降低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我场于1989年10和12月分二批引进丹麦力加(Legarth)父母代种鸭进行饲养繁殖推广。现将其父母代种鸭从育雏到产蛋的饲养过程初步总结如下:1 饲养方式1.1 育雏方式:采用平面育雏,进雏前铺设5~7厘米厚的粗糠作为垫料,做到勤添垫料,保证不潮湿。在饮水位置,采用网上结  相似文献   

18.
正禽曲霉菌病又称真菌性肺炎,是烟曲霉菌、黄曲霉菌等曲霉菌属真菌侵害禽类呼吸器官为主的真菌性疾病,其病变特征为肺或气囊发生炎症和形成肉芽肿结节,2~4周龄雏鸭多发,呈急性暴发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成年家禽多为散发,呈慢性经过。曲霉菌在稻草、谷物、发霉的垫料、饲料及地面、用具、空气等中广泛存在,而红头鸭育雏期多在较为密闭的育雏舍内地面垫料平养,一旦垫料或饲料等被曲霉菌污染,极易引起幼雏暴发本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红头鸭养殖场爆发1起鸭曲霉菌病的防  相似文献   

19.
曲霉菌病是多种禽类常见的真菌性传染病。家禽易发,其特征是呼吸道发生炎症,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腹泻、进行性消瘦,衰竭死亡。雏禽呈急性、群发性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养禽和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不良是引起本病暴发的主要诱因。在梅雨季节,由于湿度和温度比较高,很适合霉菌的生长繁殖,垫料和饲料很容易发霉。育雏室内日温差大,通风换气不好,雏禽数量多过分拥挤,阴暗潮湿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都能促发本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传统的放牧育雏逐渐被圈养育雏法代替,部分场(户)缺乏科学知识,仅给雏鸭喂单一米饭,使绍兴地区多次发生雏鸭维生素 B_1缺乏症,并造成大批死亡。一、发病情况:小鸭多于5—7日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