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激素处理方法对夏南母牛同期发情效果及受胎率的影响,试验选择夏南母牛75头,随机分成A组、B组、C组,每组25头,分别采用二次前列腺素(PG)法、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PG法、促黄体释放激素A3(LH-A3)+PG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对不同激素处理后的同期发情率及受胎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激素处理后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80%、88%、84%,配种受胎率分别为39%、45%、58%,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GnRH+PG法同期发情效果最佳,LH-A3+PG法受胎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用采卵后鉴定为子宫炎的供体母牛,用土霉素、土霉素和前列腺素(PG)、清宫液3种治疗方案对子宫炎供体牛进行了治疗.对采卵的处理情况和后续的子宫卵巢机能恢复后再配种受胎情况,冲胚时间至治疗后第1次发情时间,冲胚时间至受胎时间进行了临床效果观察.结果表明:土霉素和PG组与土霉素组、清宫液组差异显著(P<0.05).土霉素和PG组与土霉素组、清宫液组相比,子宫炎供体牛治疗后出现首次发情和冲胚至受胎时间明显缩短,首次出现发情分别平均缩短1.56 d、3.27 d,冲胚至受胎时间分别平均缩短10.25 d、12.39 d.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母水牛情期受胎率,促进安化县水牛品种改良工作的开展,文章就氯前列烯醇不同处理方式对本地水牛同期发情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灌注一次PG、注射一次PG、灌注两次PG和注射两次PG的同期发情发情率分别为55.56%、63.64%、60.00%和76.92%,总体受胎率分别为22.22%、27.27%、33.33%和38.46%;一次PG处理组同期发情率为60%,二次PG同期发情率为69.56%,总体受胎率分别为25.00%和34.78%;灌注组的同期发情率同期发情发情率为57.89%,显著高于肌注PG组的57.89%,总体受胎率分别为33.33%和26.32%。利用PG进行滨湖水牛同期发情处理时,子宫内两次灌注法能得到较好的发情率和受胎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提高西门塔尔母牛繁殖率的措施,试验将新疆阿瓦提县饲养的西门塔尔适龄空怀母牛1 286头分为3组,A组462头母牛、B组430头母牛,第0天肌肉注射维生素ADE液10 mL,第7天肌肉注射氯前列醇钠(CS)0.8 mg(A组第7天同时肌肉注射维生素ADE液10 mL,B组不注射),第10天发情的母牛肌肉注射1支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LH);C组394头母牛,第0天检查空怀并登记,第7天肌肉注射氯前列醇钠0.8 mg,第10天有发情表现的肌肉注射1支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3个组母牛均在注射氯前列醇钠6 h内采用西门塔尔牛X性控冻精进行人工授精。空怀母牛自然返情后(19~21 d)进行补配,配种前肌肉注射1支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测定母牛首次和二次发情率、受胎率和母犊率。结果表明:经过两次同期发情处理,A、B、C组西门塔尔母牛总发情率分别为98.9%、97.9%、95.2%,总受胎率分别为89.1%、81.5%、72.5%,母犊率分别为90.2%、90.4%、90.4%。说明西门塔尔母牛同期发情处理第0天和第7天肌注复合维生素ADE液可以显著提高母牛的发情率、受胎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母牛高效繁育技术对平凉红牛母牛繁殖效率和养殖效益的影响,从母牛产后第8天开始,试验组母子分离、定时哺乳、早期断奶,对照组随母哺乳、自然断奶。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牛主要在60 d内第一次发情,发情率76.7%,对照组母牛主要在90 d后第一次发情,发情率60%;试验组母牛90d内受胎率86.7%、第一次授精情期受胎率89.7%,分别比对照组高53.3%、6.4%。存栏能繁母牛120头的适度规模场,通过母牛一年一胎繁育技术措施每年可新增纯收益12.8万元,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6.
对219只农区藏羊进行同期发情试验,其结果表明,采用CIDR+PMSG法处理后,农区藏羊72h内的同期发情率达到82%,情期受胎率达到80.00%;采用PG+PG法处理,农区藏羊的72h内农区绵羊的同期发情率达到62.50%,情期受胎率达到60.42%,而对照组中72h内农区绵羊的同期发情率仅为37.04%,情期受胎率仅为37.03%,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IDR+PMSG组和PG+PG组与对照组的同期发情率及情期受胎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使用律胎素和CIDR+PG对规模化奶牛场产后80天以上不发情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1、用药前未对不发情母牛卵巢等状态进行直肠检查,用律胎素和CIDR+PG处理,发情率分别为47.9%和50.0%.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分别为56.5%和52.9%,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总受胎率27.1%和26.5%.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同期发情处理前先对不发情母牛卵巢等状态进行直肠检查.再使用律胎素和CIDR+PG.发情率分别为88.9%和91.7%,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分别为50.0%和54.5%.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总受胎率分别为44.4%和50.0%,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用律胎素和CIDR+PG组合对已知和未知卵巢状态的不发情奶牛进行处理,其发情率分别为89.7%和48.8%,二者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情期受胎率分别为51.4%和52.5%,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总受胎率分别为46.2%和25.6%,二者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欲使产后80天以上不发情奶牛达到理想的同期发情和受胎效果.在实施同期发情处理方案以前.应先对不发情母牛的卵巢等状态进行直肠检查,针对卵巢的不同发育状态.选择不同的药物和采取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受体牛不同处理方法同期发情与冷冻胚胎移植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本地黄牛及其杂交牛为受体,在集中补饲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混合精料50~60 d后,分别采用一次注射PG、二次注射PG、CIDR PG、CIDR PG VE4种方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并设自然发情组作移植效果比较。结果4种同期发情处理后的发情率分别为:70.00%、85.71%、88.57%、86.70%,一次注射PG法的同期发情率明显(P<0.01)低于其它3种处理方法;二次注射PG、CIDR PG、CIDR PG VE及自然发情组的移植受胎率分别为:51.85%、52.00%、47.06%和47.34%,这几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它们的移植受胎率均明显(P<0.01)高于受胎率为38.89%的一次注射PG组。  相似文献   

9.
选取121例乏情母牛随机分成4组:A为对照组:31头乏情母牛,常规饲养不做任何处理;B为功能性精补料Ⅰ组:30头乏情母牛,给予含Ca、P较多的精补料;C为功能性精补料Ⅱ组:30头乏情母牛,给予含Fe、Zn较多的精补料;D为功能性精补料Ⅲ组:30头乏情母牛,给予含Ca、P、Fe、Zn较多的精补料。结果表明:A组发情率9.7%,B组发情率63.3%,C组发情率70.0%,D组发情率86.6%;A组受胎率3.2%,B组受胎率50.0%,C组受胎率56.7%,D组受胎率80.0%。微量元素对乏情母牛有催情及提高受胎率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云南水牛同期发情的效果,于2007~2009年在云南大理、德宏对摩本杂水牛和尼本杂水牛共260头采用CIDR+PG、两次PG法进行了同期发情处理,以期提高云南水牛的同期发情率和冷冻精液人工授精配种受胎率。结果表明:摩本杂和尼本杂水牛经同期发情处理后发情率分别为86.54%和86.81%,冷冻精液配种后受胎率分别为48.89%和49.37%。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CIDR+PG同期发情处理法的效果无论在同期发情率还是受胎率上都明显好于两次PG法。两者间差异显著(P0.05)。在秋季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水牛的同期发情率最高,可达88.71%,明显高于春季的73.17%。在受胎率方面,也是秋季效果要好于春季,两者间差异显著(P0.05)。同期发情和自然发情受胎率方面,同期发情处理的受胎率为45.09%,自然发情受胎率为34.5%,两者间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新疆褐牛是新疆北疆牧区养牛业主导品种,夏季放牧区新疆褐牛人工授精集中冷配点模式的广泛推广,对新疆褐牛选育提高和新品系培育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探索新疆褐牛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最佳处理方法。[方法]试验选用2胎以上45头牛,分3组,A组,PG+PG法;B组,PG法;C组,CIDR+PG法,比较3种同期发情处理方法效果,同时选用2胎以上20头牛,分2组,D组,GnRH+PG+GnRH+AI法;E组,CIDR+GnRH+PG+GnRH+AI法,比较2种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方法效果。[结果]结果表明,3种不同同期发情处理方法母牛集中在12~24 h内发情,其中12~24 h内A组和C组处理方法母牛发情率极显著高于B组处理方法(P0.01),C组比A组高出32.3%,B组和C组母牛总发情率差异不显著(P0.05),A、B、C 3组总发情率分别达到86.7%,40.0%,93.3%;发情母牛经人工授精配种后,情期受胎率3组差异不显著(P0.05)。2种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方法中,E组发情牛排卵率显著高于D组,D组和E组总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综上所述,新疆褐牛同期发情处理应采用B组方法,即2次PG法,即降低了成本,有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期排卵—定时输精宜采用D组方法,成本低,且受胎率较好,适宜在牧区集中人工授精冷配点推广。  相似文献   

12.
激素及中草药制剂对母猪异常发情的作用及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颛 《中国畜牧兽医》2006,33(7):I0004-I0006
应用激素和中草药对异常发情母猪进行治疗,并设空白对照组(不使用药物)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对发情表现不明显的青年母猪,中草药 HCG(或LRH-A3)组母猪发情率、配种受胎率、平均产仔数分别为54.3%、89.5%和9.18头,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M SG HCG(或LRH-A3)组母猪发情率、配种受胎率、平均产仔数分别为51.4%、83.3%和9.33头,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结果表明,中草药粉 HCG(或LRH-A3)、PM SG HCG(或LRH-A3)两者效果相当,具有显著的催情作用,受胎率和产仔数得到显著提高。对断奶后长时间不发情的经产母猪,PG c HCG(或LRH-A3)组母猪发情率、配种受胎率、平均产仔数分别为75%、88.9%和9.89头,极显著高于PM SG、中草药组(P<0.01),试验结果表明,断奶后长时间不发情的经产母猪,可能主要由卵巢持久黄体病引起,使用PG c HCG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免疫抑制素(IHN)对提高母牛同期发情与受胎率的应用效果,试验于2016年对浏阳某牛场81头能繁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试验分为二次PG法(组1)、二次PG法+免疫抑制素(组2)两种激素组合方式。结果表明:(1)两组的发情率都达到了70%以上,受胎率也达到了65%以上,均可以满足肉牛的实际生产需要;(2)组2的发情率和受胎率均显著高于组1(P0.05),这说明添加IHN可有效提高母牛发情后的成熟排卵率;(3)两组的双胎率均为0%,添加IHN虽然提高了成熟排卵率,但对于单次发情多个排卵的影响仍不明显,未达到试验预期,这可能是因为牛是单胎动物,其卵巢卵泡发育与排卵的机理更为复杂有关,对于应用IHN诱发肉牛产双胎的处理技术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试验于2019年对湖南德农牧业集团湘西黄牛保种场60头能繁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定时输精处理,采用"CIDR+GnRH+LRH-A3"的处理程序,结果表明:60头母牛的同期发情率为100%,受胎率为60%,较以前的1次PG法同期发情处理方式分别提高了52.5%和15.26%,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农八师地区2个牛场筛选出乏情奶牛69头用3种不同方案做同期发情处理。三组分别为HCG+PG、黄体酮+PG、LILH—A3+PG,结果表明:三组母牛的发情率分别为60%、90%、75.5%、Ⅱ组较Ⅰ、Ⅲ组发情率高,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处理方法母牛受胎率分别为40%、80%、63.3%。比较3种不同处理方法,各组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从成本和操作简易程度看,处理方案3(LHR—A3+PG)最好。  相似文献   

16.
受体牛不同处理方法冷冻胚胎移植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本地黄牛及其杂交牛为受体,在集中补饲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混合精料50~60天后,分别采用一次注射PG、二次注射PG、CIDR PG、CIDR PG VE四种方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并设自然发情组作移植效果比较。结果4种同期发情处理后的发情率分别为:70.00%、85.71%、88.57%、86.70%,一次注射PG法的同期发情率明显(P<0.01)低于其它3种处理方法;二次注射PG、CIDR PG、CIDR PG VE及自然发情组的移植受胎率分别为:51.85%、52.00%、47.06%和47.34%,这几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它们的移植受胎率均明显(P<0.01)高于受胎率为38.89%的一次注射PG组。  相似文献   

17.
对80头成年黑白花奶牛应用氯前列烯醇处理诱发同期发情。结果;处理后1-6d内出现发情的有76头,发情率为95%,未出现发情的母牛于处理后的第11d重复处理1次,3d内均出现发情;经人工授精后,母牛的情期受胎率为97.5%,总受胎率为100%;20头对照牛同期发情率为25%,情期受胎率为80%,总受胎率为9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在不同群体中的实施效果,提升郏县红牛和夏南牛的繁殖效率,发挥地方良种的繁殖力。[方法]试验以100头郏县红牛和198头夏南牛为研究对象,采用戈那瑞林和PG 079同期发情方案对其进行处理,分析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效果。[结果]100头郏县红牛的平均受胎率为76.4%,198头夏南牛后备母牛的受胎率为100%。[结论]同期发情定时输精处理的后备牛受胎率高于经产牛。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同期发情处理对安化本地水牛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分别采用定时输精法、不同激素处理进行同期同期发情处理,并对比青年牛与经产牛对同期发情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注射Gn RH后18h~20h定时输精和注射Gn RH后观察发情症状适时输精的受胎率为分别为23.53%和37.04%;在同期发情处理后,在第一次配种后注射h CG、LRH-A3或Gn RH,受胎率分别为32.43%、29.17%和38.46%,对照组受胎率为21.05%;青年母牛的同期发情率为51.52%,显著低于经产牛的73.58%,青年母牛和经产牛配种受胎率和总体受胎率分别为47.06%、24.24%和46.15%、33.96%。因此,在安化水牛上适时输精要优于定时输精,第一次配种后注射一定剂量h CG和Gn RH能够提高受胎率,同期发情处理应尽量选择经产牛。  相似文献   

20.
不同同期发情方法对水牛发情和受胎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试验在1999—2003年对1132头母水牛进行同期发情,分10个处理组进行了比较。96 h内的总发情率为75.55%,3个月孕检第1情期受胎率为45.70%。其中宫内输入PGc0.6mg+肌注PMSG1000 IU+4℃保存精液组、CIDR+肌注PGc0.6mg+肌注PMSG1000IU组和宫内输入PG c0.66mg+肌注PMSG1000IU+冻精组取得较高的发情率和第1情期受胎率分别为54.55%4、6.03%和46.48%;而单独肌注PG c0.6mg组、宫内输入肌注PGc4mg+肌注PMSG1000IU的发情率较低(64.18%和65.91%);试验还发现,第1次输精时给予HCG3000IU的受胎率均低于HCG1000IU的其他各组。试验表明:用同一处理方法,处女水牛对同期发情处理后反应比经产水牛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