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冈优527和D优527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恢复系蜀恢527分别与不育系冈46A和D62A配组而成的二个重穗型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冈优527已于2000年通过四川省审定,D优527已通过省区试,将于2001年审定.  相似文献   

2.
D优527系四川农业大学用D62A蜀恢527配组育成的中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福建省于1998年引进并进行多点试验及区域试验,于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施,以减少潜叶蛾食料;也可在用药防治蚧壳、螨类时兼治。  相似文献   

3.
重穗型杂交稻D优527在温州的试种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优527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D62A与蜀恢527组配育成的重穗型杂交稻组合.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温州市于2000年从四川省引进试种,表现米质优、抗病性强、产量高等特点,适合浙南山区作单季稻种植.其栽培要点为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促控和加强中后期田间管理等.  相似文献   

4.
超级稻新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7个超级稻新品种进行品种对比试验,新品种准两优527产量最高,达11.67t/hm2,而对照Ⅱ优838产量仅为8.98t/hm2;综合试验结果表明,准两优527、黔南优2058、D优527、准两优1120值得在本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
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 四川省德阳市种子公司在四川省区域内独家经销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B优827是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优质不育系803A与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恢复系蜀恢527测配育成。于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02021)  相似文献   

6.
D优363是由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与成都市种子总公司用优质不育系D62A作母本,自选多抗、高产新恢复系蜀恢363作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品种,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即将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部重大科研成果补助,已由成都  相似文献   

7.
超级稻D优527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高配合力的优质不育系D62A与自育的强优恢复系蜀恢527配组选育而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0年和2001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组区试,2002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被农业部评为超级杂交稻,列入全国重点推广新品种,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于2001年引进试种,2002~2004年推广示范种植面积达80 hm2以上,2005~2006年种植推广面积继续扩大,表现出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逆性强、米质优等特点,适合福建省三明市作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8.
D优363是由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与成都市种子总公司用优质不育系D62A作母本,自选多抗、高产新恢复系蜀恢363作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品种,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即将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部重大科研成果补助,已由成都市种子总公司独家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9.
刘开顺 《北京农业》2008,(10):36-37
<正>川优9527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10选育单位四川省江油市川江水稻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江育标9A×蜀恢527  相似文献   

10.
D优527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D62A与蜀恢527配组选育而成的晚籼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由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院、福建省种子总站与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联合引进。2001年通过福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福建省武夷山市于2002年引进该组合在星村镇黄村村进行再生稻栽培试验和示范0.28hm2,表现突出;2003年以后逐年扩大栽培示范,到2006年该组合栽培示范面积扩大到70.5hm2,均表现出米质好、丰产性好、抗性强等特点。现将D优527组合在武夷山市作再生稻栽培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进行了超级稻品种准两优527、Q优6号、金优527(对照)、黔优2058、D优527、准两优1102、新香A/R1102和准S/893等8个品种在福泉市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D优527产量最高(11296.5kg/hm2),其次为新香A/R1102(10575.0kg/hm2),准两优1102(9871.5kg/hm2)居第3,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35.25%、26.62%、18.19%,在该市具有较大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2.
金优527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以金23A为母本、蜀恢527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比对照汕优63短1~2d,株高116cm,株型适中,叶片宽挺,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每穗总粒数150~180粒,结实率80%,千粒重29g。米质优,经测定达部优二级优质米标准。抗稻瘟病能力强,适应性广。其高产制种技术包括: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大米品质的要求也相对提高,因此,农民迫切希望种植优质的良种。B优827是以西南科技大学水稻所选育的优质不育系803A作母本、与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选育的恢复系蜀恢527作父本育成的优质杂交籼稻新品种,目前已通过国审、川审。B优827稻米透明度、皎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等8项指标达到部颁食用优质米一级标准,米饭松散浓郁,冷后不硬,适口性极佳,是目前适于我县栽种的优质米品种。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水稻机插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插在我镇已推广5年,每年都在变换水稻品种,本试验筛选出适宜我镇全程机械化生产,且产量高的十个品种,现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品种
  共22个品种,即:1.D优527、2.金优527、3.协优527、4.渝优528、5.II优602、6.冈优188、7.冈优881、8.德润189、9.G优217、10.丰优1号、11.川香优6号(A)、重稻102(B)、12.岗优527、13.田丰109(A)、天育198(B)、14.中优177、15.富优4号、16.红早1号、17.渝优7109、18.川农优527、19.F 优498、20.渝优6号。  相似文献   

15.
准两优527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用自选不育系准S与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恢复系蜀恢527测交配组而成。该品种已分别于2003年2月和2005年5月通过了湖南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特征特性:株高125cm左右,植株整齐,株型适中,叶色淡绿,主茎16叶左右,剑叶长40c  相似文献   

16.
<正> 1、选育经过 1998年用本所选育的803A与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中籼恢复系蜀恢527配组,2002年3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B优827(川审稻2002-21)。  相似文献   

17.
准两优527系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准S与蜀恢527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杂交籼稻中的新秀,  相似文献   

18.
1选育经过B优827是西南科技大学于1991年用早籼型优质保持系L301B与早籼型抗病保持系地谷B进行有性杂交,当年在海南种植F1,F3选优系与L301A成对测交,经连续回交选择至1996年选定803A优系。1998年用803A与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中籼恢复系蜀恢527配组育成中籼迟熟优质杂交稻组合B优827,其亲本组合即为803A×蜀恢527。2002年3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川审稻20020201),定名为B优827。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国审稻2003049。2005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  相似文献   

19.
9个水稻品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苏家琼 《农技服务》2010,27(8):969-970
对8个引进水稻品种Ⅱ优明86、协优527、特优航1号、准两优527、Ⅱ优7号、D优527、两优培九、B优827和对照金优63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比较分析了各个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适用性。结果表明:Ⅱ优明86、特优航1号、D优527、B优827、准两优527、Ⅱ优7号均适宜在六枝种植,以Ⅱ优明86最好。除协优527、两优培九外,各品种植株株型高大,茎秆粗壮;协优527、特优航1号、Ⅱ优7号、两优培九抗纹枯病和稻瘟病。  相似文献   

20.
D702优527(D优13)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D702不育系与蜀恢527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中、晚稻新组合。2003年我县引进该组合,经过两年的中稻、晚稻试验示范,表现高产、优质、抗性好,深受我县广大农户的欢迎。现将该组合试验、示范情况及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