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香型乌龙茶近年在市场广受欢迎。本文从清香型乌龙茶的产生和品质特征,适制清香型乌龙茶的品种,清香型乌龙茶加工技术,清香型乌龙茶贮藏保鲜关键技术等方面对清香型乌龙茶加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综述,展现清香型乌龙茶的加工技术研究进展,为清香型乌龙茶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乌龙茶出口现状与供给弹性测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乌龙茶出口呈现波动状态。为了对我国乌龙茶未来贸易趋势准确预测,本文在分析我国乌龙茶出口现状基础上,对我国乌龙茶出口供给弹性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我国乌龙茶出口总体缺乏弹性,表明我国乌龙茶出口国际市场消费稳定;同时,提出了我国应继续提高乌龙茶质量水平并拓展乌龙茶传统出口市场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日本伊藤园商社是液态乌龙茶创始者。现在伊藤园又试制成功速溶乌龙茶和酒乌龙茶,将与“三多利”(啤酒厂商)合作在明年四月开始在全国推销。 速溶乌龙茶是以我省乌龙茶Y303、Y403、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茶叶学会于今年十月四日至八日,在崇安著名的武夷岩茶茶区,召开了福建乌龙茶研讨会.研究发展提高福建乌龙茶问题.福建是乌龙茶的故乡,又是乌龙茶主产区,早已驰名中外.近期,医学研究证明:乌龙茶对人体健康有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喝乌龙茶的人越来越多,近几年日本掀起了  相似文献   

5.
乌龙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地位特殊,福建省又是中国乌龙茶的主产区。中国乌龙茶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是实现中国乌龙茶国际化的新机遇。本文着重探讨中国乌龙茶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应如何实现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6.
做青和烘焙是乌龙茶加工的关键工序,与乌龙茶茶多酚的氧化程度密切相关.采用轻做青短烘、重做青短烘、轻做青长烘、重做青长烘的不同加工方式制作乌龙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烘焙时间下,轻做青乌龙茶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强于重做乌龙茶,总抗氧化能力也是轻做青乌龙茶强于重做青乌龙茶;在相同的做青程度下,短时间烘焙乌龙茶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均强于长时间烘焙乌龙茶;做青程度与烘焙时间长短对乌龙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影响并不大,起决定性的因素是鲜叶原料的茶多酚含量,鲜叶茶多酚含量越高,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7.
乌龙茶作为整个茶叶产品体系中重要的茶叶品类,其有着悠久的饮用历史。研究乌龙茶茶褐素提取工艺对我们有效应用乌龙茶有着重要作用。而在这一研究过程中,通过对乌龙茶茶褐素中所具有的蛋白质、总糖等多种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也能够帮助我们对乌龙茶茶褐素的抗氧化状况进行有效认知。本文拟从乌龙茶的具体状况分析入手,结合乌龙茶茶褐素的特点及性能分析,依据相关素材探究乌龙茶茶褐素提取工艺的具体优化思路,并且探究提取工艺优化影响下的乌龙茶茶褐素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8.
乌龙茶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品种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乌龙茶是我国的第二大茶类,乌龙茶种质资源集中在闽北、闽南、粤东和台湾4个地区。本文概述了乌龙茶种质资源的区域特征,以及乌龙茶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品种创新研究现状,铁观音和黄旦已成为乌龙茶类茶树育种的核心种质。  相似文献   

9.
如何掌握乌龙茶做青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做青是交替以摇青、凉青多次反复的工艺过程,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二道工序,也是形成乌龙茶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乌龙茶在做青过程中发生复杂的物理生化反应,最后形成乌龙茶特有的色、香、味。本文拟对乌龙茶做青技术作粗浅分析,希望对制乌龙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熊维 《福建茶叶》2016,(6):42-43
供应链管理理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乌龙茶市场中推动供应链建设,能够有效整合乌龙茶生产、加工、销售中的所有服务流、信息流,并可以通过供应链中各个节点的协作,实现乌龙茶产品安全质量、加工水平以及营销水平的提升,从而在提升乌龙茶供应链各个节点主体收入的基础上推动乌龙茶市场的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本文在乌龙茶供应链模式优选的基础上,对以零售商为主导的乌龙茶供应链模式节点选择及模式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乌龙茶是我省特种茶类。乌龙茶特有的品种,相应的栽培技术,精湛的制茶工艺构成了乌龙茶生产的独立体系。作为一门年轻的科学,系统地选育优质乌龙茶品种,研究乌龙茶速生丰产栽培技术,探讨最佳加工工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福建乌龙茶是福建出口的乌龙茶产品的总称,包括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以及以品种名称命名的福建所有乌龙茶。我省最早出口的茶叶称武夷茶,至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随着武夷茶大量出口,才有乌龙茶之名。乌龙茶名称的前身称“乌余”,又称“青茶”。“青茶”原先是指乌龙茶的在制  相似文献   

13.
台湾乌龙茶源自福建,相传在16世纪,福建的乌龙茶品种和制茶技术传入后,台湾才开始生产乌龙茶。几个世纪以来,经过台湾茶人与福建在台茶人的共同努力,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应用新科技、新工艺改进产制技术,已逐渐演变成台湾乌龙茶制法。一、鲜叶标准台湾乌龙茶按外形与发酵程度可分  相似文献   

14.
乌龙茶以其特有的品质烩炙人口,但对品质特点多用“既有绿茶的芳香,又有红茶的醇厚”来形容。我在审评中体会到,用上述两句话形容乌龙茶的品质不尽确切。因为在乌龙茶中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香气,非“绿茶的芳香”一句话所能包罗得下,真正仅有绿茶的芳香也不是乌龙茶理想的香气。至于有“红茶的醇厚”那是不应该的。在乌龙茶中出现类似红茶的滋味,一般是发酵过度所造成的,在正常的乌龙茶产品中是不允许存在的。说明乌龙茶真的象绿茶的芳香和红茶的醇厚,那就不成其为乌龙茶了。  相似文献   

15.
莽山茶区引种的乌龙茶品种特性及其制茶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振华 《茶叶通讯》2006,33(1):21-24
在湖南宜章县莽山茶区对引种的乌龙茶品种的制茶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莽山利用现有3种茶树品种,不仅可生产乌龙茶,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品种,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生产出品质较好的乌龙茶。福云六号可作为生产绿茶的品种,不适宜生产乌龙茶,其他适制乌龙茶的品种,应该分别加工,不宜混合生产乌龙茶。  相似文献   

16.
"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之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冯廷佺 《中国茶叶》2005,27(5):18-19
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有"中国特种茶"之称.历史上,乌龙茶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闽北、闽南,广东潮州、汕头和我国台湾地区.与之相应适销的乌龙茶花色品种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凤凰单枞、冻顶乌龙.自从台资茶叶企业进入内地以来,市场上出现了以内地乌龙茶品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利用我国台湾茶机和初制技术生产的乌龙茶,其香气较传统乌龙茶清香,业界称之为"清香型"乌龙茶.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够在新时期打破乌龙茶传统的营销模式,提升乌龙茶的销量,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乌龙茶营销是大势所趋。本文首先从需求和难度两方面说明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乌龙茶营销的必要性,然后阐述了乌龙茶营销的现状,最后提出企业健全计算机智能化、打造全新营销模式、改变营销观念等基于计算机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8.
乌龙茶是我国的六大茶类之一,具有独特的品质特征和保健功效,乌龙茶入菜,不但丰富了饮食菜谱,增添了生活情趣,更发挥了茶的保健养生功能,弘扬了我国的茶文化和饮食文化。本文探讨了乌龙茶的特点、乌龙茶在烹饪中的作用、烹饪原则、乌龙茶入菜的方法,并列举了两个乌龙茶菜肴的制作实例,以期为茶菜的推广与应用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乌龙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脱胎于历史上较早的茶类逐步演化而来的,它不仅在口味上符合日本人的偏好需求,并且所含营养价值极高,具有较强的功能效果,如减肥、美容、抗衰老、预防癌症、降血脂等作用。因此,乌龙茶在日本深得日本人民的喜爱,使得日本出现"万民齐喝乌龙茶"的景象。为什么"乌龙茶热"的风潮在日本多次刮起?为探究其具体的原因,笔者从乌龙茶的百科知识入手,对乌龙茶的起源历程进行了深入了阐述,最后对日本"乌龙茶热"兴起的原因以及启示进行了全面的解析。  相似文献   

20.
茶讯四则     
一、乌龙茶在日本销量迅速上升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乌龙茶在日本很受欢迎,销售量迅速上升。日本商人进口中国乌龙茶以后进行加工处理装罐出售。乌龙茶有股特有的涩味,但味道适度,而且卡路里含量较少,适合日本消费者口味。据统计,从今年4月到明年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