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55年来策勒绿洲耕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资源的变化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耕地变化驱动力的研究有助于宏观调控耕地动态.研究利用策勒绿洲1949~2004年长序列耕地统计以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料, 分析了策勒绿洲55年来耕地变化总体趋势,并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影响耕地变化的经济、社会等主要因素,对策勒绿洲55年的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绿洲耕地总面积和人均面积持续减少,而经济发展、社会系统压力、农业科技进步是引起策勒绿洲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2.
在对干旱绿洲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绿洲生态环境变化记录评估、适应和对策研究的必要性,以期为绿洲水土资源的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综合调控、治理与改善、绿洲荒漠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及土地沙漠化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风沙前沿风沙流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10年5—11月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流沙前沿50 cm高积沙方口和全方位跃移及全方位蠕移、BNSE集沙系统13个阶段积沙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大气象站2 m高同步积沙阶段的平均风速进行分析对比,发现策勒流沙前沿方口积沙仪各高度积沙量随高度分布大部分符合对数、指数和多项式函数分布规律,且拟合程度较好,10 cm和30 cm高度范围的积沙量占总输沙量的百分比分别在23.43%~50.40%和64.30%~83.13%,且分别多集中在40%~50%和80%左右。随着每阶段大于起沙风的平均风速的增大或减小,各积沙仪总输沙率也会总体上呈现相应的增大或减小,二者大致呈正相关关系,积沙仪不同高度不同阶段输沙量的变化除了与风速、地形有很大关系外,通过研究发现每次积沙阶段大于10 mm以上的较大的降雨量将会对积沙仪输沙量和风沙流结构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西部生态环境与贫困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西部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活现状我国西部地区包括 1 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总面积超过中、东部地区的总和 ,近几十年来的沙漠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 ,使这里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成为这一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也是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绿洲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 ,剖析了目前绿洲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指出绿洲干旱缺水、人地关系失调、绿洲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致使绿洲生态环境恶化、土地退化、土壤盐渍化、绿洲荒漠化等生态问题突出 ,直接危及绿洲的生存。为此 ,提出了加强绿洲建设 ,保护绿洲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和田绿洲基本情况;简要分析了和田绿洲自然、社会、经济特征;最后对和田绿洲社会经济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的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促进和田绿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根据1990、1999和2010年3期遥感数据获取吐鲁番绿洲土地利用的数据,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0—1999年由于草地和水域的转移面积减少的负贡献,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指数下降,区域环境质量下降;1999~2010年耕地和草地转入面积增加的贡献,使区域生态环境指数上升,区域环境质量改善。近20年吐鲁番绿洲土地利用的环境效应明显,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指数上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趋势上升,环境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8.
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建立相应的绿洲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遥感图像解译的方法提取环境因子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和计算,得出评价单元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EQI),并以此为依据对研究区进行评价。研究得出,石河子垦区总体生态环境质量属于一般;全垦区以143团生态环境质量最好,属于良好;垦区北部靠近沙漠的团场,生态环境质量属于较差。  相似文献   

9.
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造成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危机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其原因,探讨了额济纳绿洲水资源缺乏、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等生态问题的现状,从西部开发的历史机遇、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畜牧业建设、植被保护4个方面提出了绿洲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揭示绿洲化与荒漠化时空演变的机理.[方法]目视解遥感影像并对土地利用数据进行重新归类,计算绿洲面积、绿洲化及荒漠化速度.[结果] 1972-2010年,和田河中、下游绿洲化速度(91.24 km2/year)快于荒漠化速度(77.78 km2/year),绿洲面积增长迅速(5.59 km2/year).和田河流域中、下游间绿洲化与荒漠化存在以区间耗水量为纽带的空间耦合,其绿洲面积、绿洲化面积及绿洲化速度在中、下游的变化趋势均相反.[结论]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尤其是垦荒等政策实施,致使中游区耕地面积增加,绿洲不断扩张,绿洲化加快,区间耗水量日增;而这引起下游来水量减少,植被退化,荒漠化加剧而绿洲衰退.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及退牧还草工程等国家政策对当地生态与环境保护有着积极影响,大规模开荒破坏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因此,应当加强对内陆河流域绿洲-荒漠过渡带的生态保护,严禁开荒.  相似文献   

11.
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绿洲是武威盆地的主要天然屏障。近半个世纪来,在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退化的共同作用下,石羊河下游水质变差、流量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严重制约石羊河下流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已有资料,发掘石羊河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认为民勤生态环境治理应以治水为主:(1)结合中国现有政策,加快发展建设石羊河中游地区节水型农业,以保证下游充足的水量;(2)严格控制打井开采等不合理的人为活动;(3)大力发展水利工程,以保证河流流量及河道畅通。希望通过以上方案力争使民勤绿洲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且末绿洲生态安全及其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且末绿洲地处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生态脆弱区,气候极端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剧烈.且末绿洲得益于车尔臣河浇灌,形成历史悠久的灌溉农业.近年来,由于人口剧增、大量开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土壤盐渍化以及自身的自然灾害严重地困扰着且末绿洲及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且末绿洲实地考察、历年统计资料及生态环境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区域生态安全面临的挑战作了充分剖析,探讨了且末绿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及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武威绿洲农业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武威绿洲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出发 ,系统总结了目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 ,提出了绿洲生态重建的基本思路、分区优化方向以及实施重建工程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哈尔滨市生态环境现状和面临的问题,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哈尔滨市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问题将更加突出,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将严重影响哈尔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工业发展,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可直接利用的土地资源相对有限,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随着各类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现有的可耕土地和可建土地均为极其宝贵且有限的资源.研究了盐生植物的生态环境意义,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系统造成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反过来,生态系统的不利变化又影响了经济的顺利发展,从而促使属于自然科学的生态学和社会科学的经济学结合起来,笔者主要探讨我国农业生态经济环境布景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开发有效的袋栽黑木耳催耳芽方法,为袋栽黑木耳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 采用小孔出耳和集中催芽方法,对菌床菌袋的不同遮盖物和通风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主动通风和保湿性好的催芽方式出芽率最高,为93.28%;自然通风和具有一定保湿性的催芽方式出芽率也较高,可达80%以上;而通风差,保湿性好的催芽方式出芽率最差,在45%以下,且污染率和烧菌程度高。【结论】袋栽黑木耳催耳芽效果受湿度、温度、通风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条件下,通风流畅可以明显提高出芽率和整齐度,降低污染率和烧菌程度。  相似文献   

18.
石河子市城市化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显著,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许多不可避免的影响,确定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可为城市系统良性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依据。以2000~2005年石河子市城市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为基础,结合层级分析法确定因子权重,分析城市化对石河子市城市系统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随城市化进程正逐渐恶化的正向指标为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水域面积比重、草地指数,逆向指标为降水变率和空气污染指数;逐渐优化的正向指标为市三产比例和市人均GDP,逆向指标为荒漠化指数、耕地指数、市人口密度、市恩格尔系数、地表水质指数、固体废物排放强度。城市化进程中石河子市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首要影响因素是水网密度,其次是植被覆盖。石河子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处于低水平协调阶段,处于城市化初期,城市系统可以通过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安全,国防安全,金融安全都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了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关系。分析了西部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保护西部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