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全国育种攻关协作组提供的625份水稻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新组合分别进行了芽期和苗期抗冷性鉴定和评价,筛选出一些单项抗冷性强和双项(芽期、苗期)抗冷性均较强的品种(系),为育种和生产部门研究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提高寒地稻区水稻品种的抗冷性,拓宽寒地稻区水稻品种的遗传基础,为育种者提供优异的抗冷亲本材料,获取新的有益基因,充实寒地水稻种质库,同时为INGER提供寒地稻区的试验数据。采用分期鉴定的方法,首次对国际水稻遗传评价协作网(INGER)提供的108份国际抗冷圃(IRCTN)材料进行抗冷性鉴定,鉴定出苗期抗冷材料20份,分蘖期抗冷材料49份,孕穗期抗冷材料20份,全生育期抗冷材料14份,为育种者提供丰富的抗冷种质资源,拓宽寒地水稻品种抗冷性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寒地水稻推广品种抵御低温冷害的能力,保证寒地水稻的安全生产,为新品系的提升或停试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本项研究。研究采用减数分裂期恒温深冷水串灌方法和人工气候箱低温法,鉴定了黑龙江省水稻区域试验新品系孕穗期障碍型冷害抗性。2004—2005年共鉴定区域试验新品系45份次,审定推广4个水稻新品种,这些新品种生产表现良好。同时,阐明了寒地水稻抗冷性鉴定的必要性及应该予以考虑的问题,并对寒地水稻抗冷性育种提出了广泛引入抗冷性基因源,开展国际合作;早世代选择,跟踪鉴定;多种方法相结合,选育抗冷新品种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水稻品种(系)孕穗期耐冷性SSR标记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通过对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120份水稻品种(系)进行孕穗期耐冷性鉴定,明确不同水稻品种(系)的孕穗期耐冷性差异。根据BSA方法,借助SSR分子标记手段,挑选孕穗期耐冷最强和最弱的极端值各12个DNA样本等量混合,组成抗感两个池,利用国内外已发表的一些与孕穗期耐冷性主效QTL相连锁的SSR标记一同筛选。通过相关性分析和符合度计算,得到位于水稻第11染色体和第1染色体上RM229、RM259与黑龙江水稻孕穗期耐冷性通用性高的引物,两个引物与黑龙江水稻孕穗期耐冷性抗感池品种的相似性系数为0.75和0.58,准确率达83.3%和75%,可用于黑龙江水稻品种(系)资源和相应后代孕穗期耐冷性的筛选。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拓宽寒地稻区水稻品种的遗传基础,为育种者提供优异的亲本材料,获取新的有益基因,充实寒地水稻种质库,同时为东亚粳稻遗传评价(GUVA)提供寒地稻区的试验数据。首次对GUVA提供的41份材料进行了熟期、抗稻瘟病性、抗冷性、株型等方面的遗传评价。结果表明,参试材料熟期普遍偏晚,抗稻瘟病性较强,抗冷性较强,株型较好。指出一些熟期相对较早,抗稻瘟病性较强、抗冷性较强、株型较好、综合性状优良的材料,可以在寒地水稻育种工作中加以利用,以拓宽寒地稻种资源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温度下,抗冷性不同的水稻品种苗期叶片离子渗漏量有显著差别。抗冷性强的品种含自由氨基基团的类脂比不抗冷品种少,而磷脂、中性脂和糖脂则较多,其脂肪酸不饱和指数提高。线粒体膜结合ATP酶活性的Arrhenius图表明,抗冷性强的秋光,在5~25℃呈线性关系,在25~30℃处有一温度折点;抗冷性弱的品种红410温度折点落在10℃;抗冷性居间的早籼78130,密阳23温度折点落在15℃。这种酶活性变化与这4个品种苗期田间生长的抗冷性和耐热性的表现完全吻合,同时也反映根系活力与秧苗抗冷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往的高粱抗冷性研究中,一些学者很早就发现高粱组织中某些生化物质含量与抗冷性有关,并将它们作为衡量品种抗冷性强弱的指标,如种子干胚膜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电解质渗透率等。但是涉及高粱籽粒主要成分与抗冷性之间关系的研究却很少。另外,近年来有关某些作物如小麦、水稻和大麦等在低温下可大量积累游离脯氨酸的报道颇多,还查明这些作物的抗冷性与脯氨酸累积有一定的联系。然而,高粱在低温条件下脯氨酸含最如何变化现仍不清楚。本文拟探讨高粱籽粒主要成分与苗期和灌浆期抗冷性的关系,以及高粱苗期抗冷性与幼苗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抗冷性不同的小麦、水稻品种脯氨酸含量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植物的抗冷性与脯氨酸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现有的研究报导不尽一致。Hellergren与Li研究了马铃薯在悬浮培养中加入0.87mol/L的脯氨酸,其组织可忍耐—14℃的低温,而不加脯氨酸的在—2℃时不能生存。未经冷锻炼的白菜中脯氨酸仅占总氨基酸的2—4%,而经冷锻炼的植株中可达60%。另外在甘蓝、大麦小麦、上也都有类似的试验报导,说明植物的抗冷性与脯氨酸含量成正相关系。但也有相反的结果,如Yelenosky指出,柑桔属树中脯氨酸累积与抗冷性无关。笔者测定了对寒冷敏感程度不一的28个小麦品种和10个水稻品种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旨在为抗冷育种提供可供参考的生化指标。材料和方法材料:小麦品种28个,抗冷性和非抗冷性品种各占一半,由本校小麦育种室提供的原种。水稻品种10个,抗冷性和非抗冷的各占一半,由本校水稻育种室提供的原种。方法:小麦种子播种于田间,出苗后于1月下旬和2月初分别取其有代表性的植株(10株),剪下上部全展叶片,剪碎混匀,各称取0.5克于大试管中(三次重复),用5ml3%  相似文献   

9.
外源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0、1.5、2.0、2.5、3.0、3.5 mmol/L水杨酸和蒸馏水处理一叶一心期的水稻幼苗,然后分别置于5℃和自然条件下生长,研究了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低温胁迫下,经1.5 mmol/L水杨酸处理的水稻幼苗的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均高于仅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而丙二醛含量则低于对照,表明一定浓度的水杨酸可增强水稻幼苗的抗冷性,但外源水杨酸处理对冷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存在"低促高抑"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
根施不同浓度甜菜碱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浓度(2、4、8、16和32 mmol·L-1)的甜菜碱(glycine betaine)溶液根施48 h对水稻(Oryza sativa L. cv. R239)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浓度处理均可提高幼苗的抗冷性,表现为提高了水稻幼苗的存活率,增加了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减缓相对质膜透性和削弱了丙二醛含量的积累.并在0到16 mmol·L-1浓度范围内其抗冷性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32 mmol·L-1处理的幼苗表现出一定的伤害.  相似文献   

11.
5种彩叶地被植物抗寒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高文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430-4431
对5种彩叶地被植物的离体叶片进行人工冷冻处理,测定其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S、OD、MDA等含量,研究它们的抗寒机制。结果表明,这5种植物的抗寒性具有明显差异。5种植物的相对电导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但不同植物增加的幅度及速度不同,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随温度下降而呈递增状态,红花木、红叶石楠的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下降而呈递减状态。金边大叶黄杨的SOD含量是随温度的降低先下降后上升,其他植物的含量随温度的下降而上升,MDA含量总体上随温度下降而呈递增状态,但红叶石楠MDA含量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依据相对电导率的大小抗寒性强弱顺序为红叶石楠>金边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红花木>金边长春藤。  相似文献   

12.
陈钰  郭爱华  姚月俊  姚延梼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350-1350,1464
[目的]为选育和鉴定杏的抗寒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6个抗寒性不同的杏品种休眠期叶芽的SOD、POD酶活性变化,研究酶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抗寒性强的串枝红SOD酶活性1月份比12月份增加了1.89倍,抗寒性较强的兰州杏和鸡蛋杏分别增加了1.73和1.61倍,抗寒性较弱的意大利2号的增加量最少。各品种1月份的POD酶活性普遍增长,但上升幅度各不相同,增长最明显的是串枝红和兰州杏,分别由12月份的958、3 U/[g.(FW)]增加到1月份的1911、46 U/[g.(FW)],2月份又有所下降。[结论]不同杏品种之间存在抗寒性差别,串枝红和兰州杏的SOD、POD酶活性保持较好,抗寒性较强,可利用品种的抗寒资源进行育种。  相似文献   

13.
氧化酶活性与葡萄抗寒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BA1”、“康太”、“巨峰”、“玫瑰香”4个抗寒性不同的葡萄品种在越冬前的抗寒锻炼期间,枝条、叶片内氧化酶活性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氧化酶活性随着温度的下降呈递减趋势,以抗寒性强的品种氧化酶活性高,且随着温度的下降变化得缓慢;抗寒性差的酶活性低,且随着温度的下降变化得激烈。氧化酶活性与电解质渗出率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廊坊杨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廊坊杨3个无性系和其亲本之一山海关杨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冷冻处理测定了枝条相对电导率、K+相对渗出率、失水率、水分饱和亏,并绘制了PV曲线;芽的SOD酶活性、POD酶活性、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各项指标测定值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公式进行定量转换,根据函数值的大小对各无性系抗寒性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所测定的各项指标与各无性系的抗寒隶属函数值具有较大的相关性,4个无性系杨树品种抗寒性由大到小为:廊坊杨3号>廊坊杨2号>廊坊杨1号>山海关杨。  相似文献   

15.
冷害胁迫下4份狗牙根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筛选出的强抗寒(Cd039、Cd093)与寒敏感(Cd128、Cd147)狗牙根材料为对象,探讨人工模拟冷害条件下两种类型狗牙根细胞电导率(E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规律,了解狗牙根抗寒性与上述生理指标间的关系,为揭示狗牙根抗寒机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4份狗牙根材料叶片及根茎细胞电导率呈"升高-降低-升高"趋势,MDA基本呈现波浪式反复升降;寒敏感材料Cd128、Cd147叶片SOD活性呈现"降低-升高-降低"趋势,而强抗寒材料Cd039、Cd093则呈现"升高-降低-升高-降低"趋势;根茎SOD活性变化不规则,出现一定的交错现象;POD活性呈现"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且以寒敏感材料Cd128 POD活性最高;与寒敏感材料相比,整个降温期间,强抗寒材料的细胞电导率、MDA含量相对较低,SOD活性、POD活性波动幅度相对较小,活性较稳定。  相似文献   

16.
冰水浸苗对不同甘蔗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以耐寒性较强的新台糖16号(ROC16)和耐寒性较弱的新台糖22号(ROC22)为对照品种,与6个甘蔗新品种进行耐寒性比较,研究低温冻害对甘蔗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种的耐寒性差异。结果表明,8个品种3种不同冰水浸苗时间处理的平均细胞膜透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均有上升,而平均根系活力和SOD活性均有下降。综合得出以下结论:参试的6个新品种中赣蔗18号和桂糖94—119的耐寒性优于耐寒性较好的对照品种ROC16,台引2号的耐寒性比ROC22差,桂辐98—296、桂糖00—122和桂引9号的耐寒性介于ROC16和ROC22之间。  相似文献   

17.
抗寒基因工程的发展为防治园艺植物冻害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为此,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园艺植物抗寒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常用的抗寒基因,特别是抗寒基因在园艺植物转化上的方法和成效,并对发展前景阐述了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8.
鉴定水稻幼苗抗冷力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抗冷力强的麻线谷比抗冷力弱的桂朝对低温胁迫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表现在低温吸胀对种子电解质泄漏、根系生长、活力指数、平均发芽天数的影响均是麻线谷小于桂朝。幼苗经低温处理后,根系电导、幼苗转绿、叶片叶绿素荧光对低温的敏感性亦是麻线谷小于桂朝。这些生理特性变化与幼苗存活率相一致,由此认为上述各种变化可作为鉴定水稻品种抗冷力的指标。对3个杂优水稻组合(F#-1)及其亲本(三系)进行抗冷力分析,结果表明:根系电导、叶片叶绿素荧光、幼苗存活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组合(F#-1)及其亲本(三系)之间的抗冷水平,并且杂优水稻的抗冷力倾向于母本。本文对鉴定水稻幼苗的抗冷力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植物抗寒基因工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低温伤害严重影响植物的生存和分布,有关植物抗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成为近10年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综述了几种植物抗寒基因的研究途径:抗冻蛋白基因的特性与功能研究、与抗寒相关的脂肪酸代谢途径和抗氧化酶基因工程的研究概况,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邓恩桉不同优良个体膜透性、SOD酶活性与膜脂肪酸组成成分的分析,研究林木的抗寒性。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是个体抗寒性指标,不同优良个体IUFA的变化为187.02~231.68。不同低温胁迫处理下,个体SOD酶活性的变化在拐点前,随着胁迫加剧而上升,拐点后急剧下降。膜透性表现为电导率变化,在拐点前随着胁迫加剧而迅速加大,出现拐点后缓慢上升,个体抗寒性越差,出现拐点越早。应用上述3种方法探讨林木抗寒性发现,林木在低温胁迫过程中,SOD酶活性与电导率变化有基本一致的拐点值,SOD酶活性变化的拐点最低温度可确定为个体低温临界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