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镇平县位于豫西南伏牛山的南麓,是全国重点测报区域站之一.镇平县在棉铃虫测报上有较系统的历史资料,70年代就有其一定的统计标准,近年由于种植结构、气候条件、抗性水平等诸多原因,造成棉铃虫发生危害逐年加重,以前的统计标准不再适合当前的测报需要.为了及时监测,科学预报,最大限度地控制棉铃虫危害,依据《棉铃虫测报调查规范》(以下简称《国标》)和《河南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办法》,结合棉铃虫历史资料的整理,我们制订出镇平棉区棉铃虫测报资料的统计标准,以便及时指导大田防治.  相似文献   

2.
以棉铃虫发生危害特点为着眼点,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分析、归纳,从棉铃虫体内酶的作用、生态特性及区域综合治理3个方面对近年来棉铃虫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以区域综合治理为目标,加强地区协作,全面控制棉铃虫的猖獗危害。  相似文献   

3.
<正> 棉铃虫是棉花上的主要害虫。在我省各棉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棉花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因而,搞好棉铃虫的预测预报,及时指导大田防治,对发展我省棉花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我省地域辽阔,生态、气象条件复杂,导致棉铃虫的发生在地区间有较大差异,给棉铃虫的测报带来一定困难。在棉铃虫发生区域尚不清楚的情况下,很难根据不同区域的发生特点进行区域性预报。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省棉铃虫的预报水平,1986—1988年我们利用各地棉铃虫发生期,发生量以及气象条件、棉花生产水平等历史资料,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对棉铃虫发生区域划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虫情测报灯在棉铃虫预测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棉铃虫是巴州棉花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寄主较多,春末夏初第一代幼虫在玉米、小麦、蔬菜等作物田危害。6月中旬,第一代成虫羽化,开始迁栖到棉田产卵,第二代幼虫是对巴州棉花生长危害最重的一代。长期以来,巴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一直把棉铃虫的预测预报作为重点监测对象。以前对棉铃虫的测报多以人工为主。2002年开始,我们引进了虫情测报灯开展对棉铃虫的测报,并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棉铃虫发生期和发生量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曲阜市 1982~ 1994年棉铃虫系统测报资料为历史原始数据 ,依据多级判别分析准则 ,建立了预测预报模型 ,用其对历史资料进行回报验证 ,符合率达 84%以上 ,对独立样本试报 ,结果与实况相符。为第 2代棉铃虫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测预报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棉铃虫在喀什地区一年发生4代,又因为棉铃虫是杂食性害虫,寄主作物种类多,同时具有迁飞性和滞育性,给棉铃虫的预测预报技术带来很大的困难。近年来伽师县植保站根据棉铃虫的发生基数、发育进度、作物的物候期和气象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以此预测棉铃虫未来的发生期、发生量、危害程度和种群发生趋势,提前提供虫情预报,为做好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云杉阿扁叶蜂在塞罕坝林场2a发生1代,主要危害2a生以上的云杉苗木。为摸清该虫的生物学特性,给云杉阿扁叶蜂发生区提供预测预报技术与理论指导,该研究通过野外系统观测和室内饲养对比试验,总结出一套该虫在塞罕坝的详细预测预报技术,提出了各个虫态的调查方法,推算出每个虫态的历期,提出了该虫发生期与发生量的测报方法。  相似文献   

8.
江苏沿海棉区棉铃虫预测预报方法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沿海棉区棉铃虫的成虫观测方法、查卵方法、发生期和发生量的短期预测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第5代棉铃虫的测报方法和转Bt基因抗虫棉田间棉铃虫的监测方法,建立了棉铃虫预测预报数据库。  相似文献   

9.
棉铃虫是棉花的重大致灾害虫,有寄主范围广、繁殖潜能大、种群扩迁和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等特点。近年来,气候表现干旱冬暖,在棉花生产中为棉铃虫种群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棉铃虫发生呈上升态势。对棉铃虫发生规律进行系统调查研究,为大田防治工作和虫情测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云南松毛虫发生期与危害程度预测预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发育进度法和期距法,提出了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 Lajonquière)发生期初步测报式;编制出了云南松毛虫预测预报虫灾级数表,进而提出了云南松毛虫危害程度初步测报式.研究结果为确定防治适期和是否需要防治及如何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据各棉区病虫害测报区域站监测,今年一代棉铃虫总残虫量大部棉区同比偏高,山东、山西、安徽等省份高于常年;6月份气象条件对黄河流域和新疆部分地区棉铃虫发生有利,预计今年二代棉铃虫在黄河流域、新疆大部为中等发生,长江流域为偏轻发生。预计棉田发生面积约2000万亩,其他作物田发生面积为5000万亩。一代成虫发生盛期,大部省(区)比常年接近或早晚在3天之内。成虫盛期推后3天即为二代卵盛期,二代幼虫为害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寻求防治棉铃虫的有效措施,新疆棉区开始引种试种抗虫棉,通过几年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种植转基因抗虫棉作为防治棉铃虫减轻棉铃虫危害的一项技术措施,越来越受到棉农的青睐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关注。一、棉铃虫发生及危害现状棉铃虫在新疆北部和东部大部分棉区,1年发生3代。一般年份发生危害严重的为第2代,近几年,第3代危害加重。棉铃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棉蕾、花和棉铃,在危害重的棉田,棉铃虫咬食棉叶,蛀食棉花  相似文献   

13.
0 引言 智能虫情测报灯是一种新型的虫情测报工具,目前在我国病虫测报系统配套使用广泛。昌吉州病虫害监控站于2004年配备佳多牌智能虫情测报灯,在4年的实际应用中,提高了对棉铃虫、玉米螟等重大害虫的预测预报准确率,为指导大田防治提供了可靠依据。现将2005—2007年(2004年开灯时间晚)虫情测报灯的应用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以1971~1987年陕西关中主要产棉县一类棉田棉铃虫系统观测资料为依据,对影响其发生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将关中棉区棉铃虫发生期统计标准分为渭、洛河下游早发区和泾、渭、沣河迟发区两个类型,并分别制定了棉铃虫发生期、发生程度、为害损失的统计标准。经对大荔、泾阳棉铃虫测报资料检验,历史符合率为97.6%,与发生实际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文山松毛虫危害程度与发生范围预测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制了文山松毛虫预测预报虫灾级数表,提出了文山松毛虫危害程度初步测报式,利用马尔可夫链模型分析法进行了文山松毛虫发生面积的预测预报,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虫情测报和防治技术指导及时到位,1995~1997年研制出防治抗性棉铃虫计算机技术指导系统,该系统包括文件名称、防治知识、预测预报、技术指导、调查记载、辅助功能、帮助说明7个功能。在通常情况下,本系统在386/4M内存的计算机上即可获得良好的运行效果,能把虫情测报传递、技术培训传授、防治措施指导传达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控制棉铃虫危害。在全省7个重点植棉县市进行大面积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临清植保站1990~2004年逐年棉铃虫各主要危害代的累计卵量、发生程度等历史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的分析,寻找出与棉铃虫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的气象条件,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中的多元回归等分析方法,建立各代棉铃虫累计卵量、发生程度等的中短期气象等级预报、预测模式;并对2005年的棉铃虫发生情况进行预测检验,效果良好。为棉铃虫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农业防灾减灾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山东省典型植保站临清站1990—2004年逐年棉铃虫各主要危害代的累计卵量、发生程度等历史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的分析,寻找出与棉铃虫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的气象条件,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中的多元回归等分析方法,建立各代棉铃虫累计卵量、发生程度等的中短期气象等级预报、预测模式。并对2004和2005年的棉铃虫发生情况进行预测检验,效果良好,为棉铃虫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防灾减灾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据全国病虫害测报区域站监测,今年华北、西北和黄淮大部地区一代棉铃虫残虫量偏高,6月份气象条件对棉铃虫发生有利,预计今年二代棉铃虫在各棉区Bt棉田偏轻发生,但北方大部玉米、花生、大豆、蔬菜等作物偏重发生,西北和华北部分区域加重为害态势明显。预计棉田发生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棉铃虫虫情划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北方特早熟棉区的辽宁省各地棉铃虫的发生程度与气温(年均等温线8~9℃)、降水(年平均降水量500~700mm)及寄主植物的分布三个条件重合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据此,将本省棉铃虫的发生区域划分为:重发生区、轻发生区、可发生区、偶发生区、不发生区,并绘制出棉铃虫区域划分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