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已对全球粮食供应链造成冲击,同时助长了粮食囤积与断供倾向;强劲的粮食需求导致国际粮食价格快速上涨,对我国粮食进口产生较大压力,国内粮食价格出现随之上涨的趋势。为保障我国粮食市场的充足稳定供应,要长期坚持"口粮自给"的粮食安全战略。山东在春季农业生产中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粮食生产,取得较好成效,受疫情影响不大;但在国外疫情持续蔓延情况下,须坚持防疫与生产双硬核运行,探索建立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农业生产技术规范,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南乐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规模小、土地流转面积少等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浅谈联耕联种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土地二轮承包按照"好丑均摊、远近搭配"分田到户,导致了当前"一户多田"土地零散分布的现状,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为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江苏省东台市梁垛镇在农业生产上推进了联耕联种农民合作经营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实现了粮食丰产丰收。现将联耕联种新模式的相关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以促进该经营模式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改过去传统的种植管理模式,解决农业技术棚架问题,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全面推进粮食生产稳步发展,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根据农业部关于开展“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具体要求,结合安阳县粮食生产实际,我县安排实施了小麦高产创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成功做法与技术措施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
简要回顾了"十一五"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狠抓粮食生产,坚持基本土地经营制度,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等"十二五"时期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南朝鲜土地肥沃,气候条件好,素有“粮仓地带”之称。但是,由于南朝鲜当局实行“工业化一边倒”的经济发展政策,忽视农业生产,致使农业严重衰退,由一个粮食自给自足国变为粮食进口国。  相似文献   

7.
全国解放八年来,我国在农业生产战线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粮食总产量已经提前一年超过五年计划规定的1957年的生产水平。但由于我国拥有六亿人口,已耕的土地不多,为了满足最大多数人民生活的需要,如何应用新的农业科学技术,来不断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是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当前的重要任务。自从中共中央提出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国务院拟订了十二年科学远景规划,和中国共产党第  相似文献   

8.
花德旺 《中国农垦》2007,(10):24-28
自2001年开始实行土地租赁经营以来,江苏省港农场大力推行"先交钱、后种田"的土地租赁经营政策,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以"先交后种"为前提,以"能人牵头、适度规模、组合承租"生产组织形式为特色的土地租赁经营模式。几年来,由于农业种植结构和职工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促进职工租赁经营效益稳步增长,广大职工种田积极性逐年提高,应对自然和市场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资金实力不断增强,农场农业土地租赁市场化程度逐年提高,农业土地租赁市场化运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9.
《安徽农业科学》2019,(24):242-245
农业生产托管作为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对于整合农村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宁晋县垄上行土地托管协会,在不断强化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过程中,探索出了"粮食产业联盟+服务产业园+市场化运作"的"垄上行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对垄上行土地托管协会的组织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管理机制等成功因素和取得的成效进行探讨,以期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推广和其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提供参考。并针对土地托管协会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若干对策与建议,助力土地托管协会转型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万昌镇位于永吉县西北部,距县城口前镇50公里,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是吉林省水稻主要产区。近年来,由于招商引资,修路、建桥、开矿,建立各种园区等,征用了大面积土地,致使全镇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严重的影响粮食产量和粮食生产安全,影响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下面就全镇土地利用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珠三角有一种特殊的农业流动人口—"代耕农"群体。作为临时劳动力的"代耕农",其分散耕作小块土地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珠三角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调整土地经营方式势在必行。珠三角乡镇企业的发展,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民对农业收入依赖性的减弱等,都为集中土地,实行农业集约化准备了可靠的客观条件。应结合珠三角农村实际,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土地,发展农业集约化。  相似文献   

12.
王真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459-16461
古代农业文献是指中国农书。结合中国古代农业文献发展轨迹,分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朝、明清时期6阶段,对中国古代农业文献进行整理和概括。归纳了中国古代农业文献发生、发展及衰落的历程、规律、类型及其整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文献经历了初创时期;在北方发展时期,向南方普及时期,从高峰走向衰落时期4个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王成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54-19156
在介绍珠三角地区概况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剖析了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其中,从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和技术政策优势3个方面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从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产业规模和从业人员文化素质4个方面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劣势;从潜在客户市场、政策环境和市场支持3个方面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机遇;从理念因素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个方面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威胁。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谭黎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327-5328
宋元时期的农业科学技术,在前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无论是生产工具还是积肥施肥和作物耕作栽培等方面的技术,都有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宋元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南疆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古先民居住。两汉时期,新疆南疆地区多元民族分布格局就已正式形成,经过魏晋南北朝至辽宋金元时期多元民族的发展与变迁,至明清时期,近代多元民族文化格局已成定型,说明今天新疆南疆统一多民族格局是在古西域不同民族经过长时间演变、发展和融合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在辽金元农业开发的基础上,明清时期西辽河地区农业开发取得了很大进步。农业发展有利于维护西辽河地区乃至边疆地区的稳定,良好的农业开发环境促进了西辽河地区经济繁荣。明清两代非常重视农业,大力支持西辽河地区的农业开发,给予西辽河地区农业生产资料,加之其他政策的实行、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授、高产耐旱粮食作物的栽培和驿站、桥梁的建设等,使西辽河地区的农业开发成果颇丰,至清代更加显著。自然灾害等成为制约农业开发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西辽河地区农业开发的动力与制约因素做出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7.
殷三  李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967-17968
雕版印刷在宋元时期发展达到顶峰.该文从不同农书种类,选取重点,阐述了雕版印刷对宋元时期农书传播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论述了对当前农业科技知识传播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计算和分析2009年珠三角城市群生态足迹。[方法]以珠三角9个市为研究区,运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2009年珠三角市生态足迹和生态安全进行计算,定量分析珠三角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珠三角城市群除了建筑用地和林地稍显生态盈余外,其他4种土地类型均处于生态赤字状态,特别是可耕地和化石燃料用地,存在明显的生态赤字。[结论]珠三角生物资源消费水平和能源消费水平较高,应采取多种措施减少生态赤字,以使得发展方式向更加可持续性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美味莼菜对水环境有着敏感的反应。历史时期,江南莼菜的产区随水环境变化而变化。优质莼菜先在吴淞江地区出现。在六朝与唐宋时期,莼菜与松江鲈鱼相结合,形成最具江南特色的代表性风味。随着宋代以后的水质变化,吴淞江地区的美味莼菜大大减少,而在鉴湖、湘湖与西湖等地,优良的水质产生美味的莼菜。到近代,由于水环境的变化,湘湖莼菜几乎消失,只有西湖莼菜和太湖莼菜的种植得到了一定的维持。  相似文献   

20.
袁中友  杜继丰  王枫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581-4583
介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耕地资源速减的概况,分析了导致其耕地资源速减的原因,并提出了珠江三角洲耕地资源保护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