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7月底8月初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大面积中稻因热害而减产,但各品种减产的幅度不同,同一品种在不同的栽培条件下受灾的程度也不一样。通过调查认为,中稻避免高温热害的主要措施是选择耐高温品种和确定适宜播种期。  相似文献   

2.
中稻高温热害与避灾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稻高温热害及其补救措施的调研和总结 ,提出了科技抗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环剥应在幼旺树或长势旺结果少的大树上应用,禁止弱树、弱枝环剥。  相似文献   

4.
浅谈中稻高温热害的防御及补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光敏  陈再高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7):194-194,84
本文分析了高温热害对中稻造成的损失情况及发生原因,提出了高温热害避灾防御方法和灾害发生以后的补助措施,这对沿江地区中稻生产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3年安徽省中稻花期高温热害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根据对2003年安徽省江淮地区单季中稻结实率的调查,结合气象资料和栽培技术资料进行分析,初步认为,2003年安徽省单季中稻大面积严重减产的主要原因是花期持续高温导致结实率严重下降,同一品种抽穗期不同,受害程度不同;同田块不同稻穗或同一穗的不同部位颖花,受害程度也有差异,表明花期与高温重叠时间越长,受害越重.不同品种间凡是高温期抽穗开花的,结实率均下降,但程度有差异,可能与不同品种的耐热性有关.还对今后的防御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根据和县2006年和2007年连续2年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项目中,开展一季中稻10.5t/hm2以上超高产"攻关田"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一季中稻10.5t/hm2以上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即选用良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加强田管、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期收获等。  相似文献   

7.
以“一种两收”展示试验的18个杂交籼稻品种为材料,将穗形分成中大穗和中小穗,分别考查结实率,研究在自然条件下孕穗至抽穗阶段遇上中等强度高温对再生稻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间抗热性存在差异。在抽穗阶段遇上高温的14个品种中,深优粤禾丝苗和甬优4901的中大穗和中小穗结实率在85%以上,表现强抗热性,Y两优911的中大穗和中小穗结实率在80%以上,表现较强抗热性,其余品种的中大穗和中小穗结实率在80%以下或中大穗与中小穗结实率差距在10百分点以上,表现抗热性一般或弱;在孕穗阶段遇上高温的4个品种中,仅晶两优华占表现较强抗热性。随着高温热害的产生,头季灌浆期缩短,产量降低,再生季抽穗期提前。最后提出了桐城市再生稻减轻高温热害措施。  相似文献   

8.
湖南一季晚稻抽穗扬花期间高温分析及对种植布局的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湖南历年来高温发生的时期、地域、年际变化以及持续时间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后,提出了一季晚稻在湖南的适宜播种期,如衡阳、株洲、湘潭及郴州的北部,其适宜播种期为5月15~25日;长沙、娄底、邵阳、永州等地适宜播期为5月5-25日、常德、益阳、岳阳等地的适宜播期为5月5~20日。  相似文献   

9.
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是影响中稻高产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宜春市10个区县近30 a(1990~2019年)6月1日至8月31日的气温观测数据和近16 a(2004~2019年)的中稻结实率数据,研究宜春市高温热害发生规律及其对中稻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稻结实率与6~8月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高温日数及连续最长高温日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2)宜春市1990~2002年高温年少发生,2003~2019年高温年多发生;(3)近30 a宜春市6~8月高温日数总体随着年份的增加而增加;高温日数主要集中在7月和8月,其中7月下旬最多;(4)宜春市夏季高温热害分布具有西轻东重、北轻南重的特点,其中以樟树、丰城等东南部地区最易受高温热害的影响,而铜鼓、靖安等西北部地区发生高温热害的风险最小,这与中稻结实率分布情况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10.
文立 《中国农业信息》2015,27(1):123-124
为更好地推广这项技术,笔者进行了一季中稻配套再生稻栽培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文介绍了如何超吨粮栽培。  相似文献   

11.
宜春市夏季高温热害发生规律及其对中稻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是影响中稻高产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宜春市10个区县近30 a(1990~2019年)6月1日至8月31日的气温观测数据和近16 a(2004~2019年)的中稻结实率数据,研究宜春市高温热害发生规律及其对中稻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稻结实率与6~8月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高温日数及连续最长高温日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2)宜春市1990~2002年高温年少发生,2003~2019年高温年多发生;(3)近30 a宜春市6~8月高温日数总体随着年份的增加而增加;高温日数主要集中在7月和8月,其中7月下旬最多;(4)宜春市夏季高温热害分布具有西轻东重、北轻南重的特点,其中以樟树、丰城等东南部地区最易受高温热害的影响,而铜鼓、靖安等西北部地区发生高温热害的风险最小,这与中稻结实率分布情况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12.
2016年湖北省中稻高温热害影响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6年7月22至8月2日、8月10-25日湖北省先后出现两段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对湖北省中稻抽穗扬花和灌浆造成了一定影响.据调查,湖北省大部中稻都遭遇了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结实率下降明显.部分中稻灌浆期再度遭遇高温热害,千粒重也有所下降,2016年夏季高温热害对湖北省中稻产量有较明显的影响.除了高温热害,前期的梅雨期暴雨洪涝也对中稻产量产生了一定影响,造成分蘖期受淹.有效穗减少,也是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关于江淮稻区2003年早中稻花期热害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大面积现场调查、天气及气候等资料 ,论述了安徽江淮稻区 2 0 0 3年早中稻花期持续高温的特点、花期热害的特征及其防御途径 ,并探讨了中稻花期热害的气温指标、花前耐热锻炼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调查了桐城市单季稻热害损失情况,分析了热害产生原因,提出了热害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典型浓度路径下(稳定路径RCP4.5和高端路径RCP8.5)全球气候模式HadGem2-ES输出的未来2021—2080年气候变化预估结果,采用双线性内插、方差订正等方法进行订正及检验,研究RCPs情景下湖北省中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及其风险变化.结果表明,RCPs情景数据经过方差订正,可降低模拟数据与观测值的相对误差...  相似文献   

16.
因茶树耐高温能力弱,当夏秋季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时,很多茶园会出现叶片枯焦现象,如与干旱少雨天气、不当采摘活动相遇,则受害更为严重。可采取选用抗逆品种、建高标准生态茶园、生草覆盖栽培、减少高温期茶园活动和灌溉等措施预防减轻危害。还可采用适度修剪、加强肥培、留养秋稍等方法尽快恢复茶园树势。  相似文献   

17.
根据当地天气特点,提出了单季稻在高温热害发生时应采取的防御措施,同时,根据水稻生育进程和受害程度提出了几条补救措施,对恢复农业生产有较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调查,总结出中稻高温热害成因,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培两优210于2001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作一季中稻或晚稻栽培,其栽培技术要点是宽行窄株,主攻大穗。  相似文献   

20.
程向红  程林  查旭光  韩正英 《农技服务》2009,26(8):58-58,60
高温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造成的危害,称为高温热害。高温热害的气象指标是日最高气温连续3 d以上≥35℃,敏感期在水稻盛花期。实践表明,在水稻开花期,35℃以上高温持续1 h就会引起颖花的严重不育,正开放的花朵受害尤重。2006年8月中旬,桐城市经历了一段高温天气,部分单季稻遭遇高温热害。通过与农业部门的合作,调查了热害损失情况,分析了热害产生原因。并时该市单季稻热害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对有效避免农业气象灾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