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高寒区光照充足,降雨量较多,昼夜温差大,有机物质积累多。但是,由于有效积温的限制,只能种植一些生育期较短的作物,对上述优势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产量低而不稳。为了充分利用优势资源达到高产稳产,1987年以来,在晋西北高原进行了不同海拔高度的玉米高产开发研究,按照有效积温和无霜期分区,应用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采用相应的高产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1988~1990年共开发玉米1.87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玉米6135kg,每公顷增产3480kg,共增产粮食6659万公斤。 相似文献
3.
4.
地膜覆盖栽培对玉米种植区域的延伸程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地膜覆盖栽培的生态、生产效应,将玉米的栽培范围向高海拔、高寒、干旱半干旱地区延伸,有效的扩大了玉米的种植区域.本文就其目前延伸的程度及潜力予以探讨,以求为我国北方高纬度冷凉地区、干早半干旱地区,以及南方高海拔山区等区域更大范围的大胆试难种植地膜玉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辽西风沙半干旱区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辽西风沙半干旱区年平均降水为423mm,70%集中在7~8月份。本区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规律为:0~20cm为剧变层;20~60cm为缓变层,一般含水量>12%;60~100cm为稳定层,终年含水量>12%。本区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即冬季冻结、凝聚阶段;春季大量蒸发阶段;夏季大量蓄积阶段和秋季缓慢蒸发阶段。本区旱灾发生严重,春旱发生频率>70%,伏旱发生频率为50%左右,秋吊为30%。在本区玉米的田间耗水量为460~490mm。玉米的生理耗水量为390~400mm,且耗水高峰集中在抽雄———乳熟期。针对本区如上特点,本项研究提出了本区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技术的五项措施,即:1.确定适宜品种;2.明确最佳播期;3.科学经济施肥;4.保证合理密度;5.伏前深度中耕。从而充分利用了本区4月份的无效降水,保证了玉米耗水高峰期与本区自然降水高峰期同步,并增加了土壤蓄水能力,实现了抗旱、增产的目的,为本区及北方旱农地区作物高产栽培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6.
7.
玉米简化栽培主要技术措施及增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简化栽培改变了传统的栽培方式,综合运用多项实用技术,可以省工、省时,增产增收。沈阳市东陵区从1991年开始进行玉米简化栽培试验,并在以后几年时间里进行大范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几年来累计推广面积7万hm2左右,平均增产1242kg/hm2,增...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膜侧晚播玉米,膜内种植早熟经济作物,一膜两作,为半湿润易旱区的旱地高产高效创出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玉米保护地栽培包括地膜覆盖和育苗移栽。其增产幅度高达40%左右,高的成倍增长,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一般公顷纯增收750元左右,是建国以来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中增产增收效果最大的项目之一。黑龙江省地处祖国最北部,热量不足是限制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发展玉米保护地栽培,大幅度提高玉米单产、降低子实水分含量,提高玉米质量,进而提高效益,完全符合高产优质高效益的要求,因此,玉米保护地栽培将有一个新的发展。抓住契机,进一步提高玉米保护地栽培的经济效益,促进其稳定发展,促进玉米生产和粮食生产的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寒地玉米“大双覆”高产机理及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论述了玉米“大双覆”先进综合栽培技术特点,增产原理机制及如何把玉米“大双覆”进一步在我省玉米主产区试验示范推广,急待解决的几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玉米高产再高产创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豫西高寒山区玉米地膜覆盖亩产吨粮高产栽培技术,1998年以来,我们在海拨1430米的太平镇乡桦树盘村进行试验研究,采用高产耐密抗倒的竖叶型品种郑三3号和郑单八号,1992年11亩平均亩产达1188公斤,其中2亩单产达1384.4公斤。初步模索出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和技术指标,为高寒山区玉米地膜覆盖实现吨粮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春玉米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邵阳市春玉米产量低的主要原因,结合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通过1987~1996年的试验研究,摸索出了春玉米高产栽培的配套技术规范是:选用良种,合理布局,适时播种,间苗定苗,适当增加密度,建立高产群体,增加肥料投入,科学施好四肥,喷施微肥,增粒增重,综防病虫。 相似文献
13.
凉山彝族自治州从1984年引进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为巩固玉米覆盖效益,1987年开始进行地膜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历经7年的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生产实践,逐步改单作全覆盖栽培为分带轮作套种马铃薯、豆类和光叶紫花苕,用地养地相结合促进粮增产、钱增收。1993年完成玉米地膜覆盖栽培面积16407公顷,每公顷产玉米6846公斤,每公顷增产2756公斤,新增总产45229吨;其中马铃薯套种4052公顷,套种豆类(芸豆、黄豆)7281公顷,套种光叶紫花苕4428公顷,增收马铃薯34220吨、豆类3713吨、光叶紫花苕青99630吨,新增总产值3477万元,新增纯效益1737.4万元。推动了高寒山区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16.
春玉米—晚稻秧田—晚稻栽培制度及配套技术刘晓理1贺忠南2(1湖南省株洲市农业局,株洲,412000)(2湖南省茶陵县农业局,茶陵,412400)株洲市常年晚稻种植面积11.9万公顷,每年约需晚稻专用秧田1.47万公顷。历年来,全市晚稻专用秧田只有0.... 相似文献
17.
杂交玉米引种高产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通过对9313、3333、3119等7个玉米杂交种的引种高产栽培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宜我市自然条件下春玉米种植的高产玉米杂交种3个.实践证明我市春玉米每667m2可突破吨粮大关,为发展永州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地膜玉米分带轮作系指在玉米覆膜种植的基础上,通过预留空行,分带间套一季或多季互利互惠的矮秆粮经作物,组成一定复合群体,充分利用作物之间的时间、空间差和生物因素,年度合理进行带内轮换,平衡肥力供应提高地膜玉米生产整体水平的种植制度。笔者自1987年开始,在总结单项技术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着手研究分带轮作套种马铃薯、豆类和光叶紫花苕的养用结合技术,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为目标,从耕作、播种、施肥等方面进行了产量效应,增产原因和经济效益分析,结合选用对路高产良种,配方施肥,适时茬口衔接合理田间配置四项关键技术,形成了高寒山区地膜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地膜覆盖棉花早发,产量增加,但是容易早衰,秸杆覆盖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但是棉花迟发,产量降低;膜,草二元覆盖能够促进早发,防止早衰,增加土壤养分积累,生产潜力看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