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品种资源裂果性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252 个鲜食葡萄品种(111 个欧美杂种,141 个欧亚种),分别在转色期、成熟期、过熟期采集果实,通过清水浸泡试验,了解比较其裂果情况。结果表明,葡萄裂果症状有环裂、纵裂、纵环裂和龟裂等,龟裂只在欧亚种葡萄出现;欧亚种葡萄比欧美杂种葡萄裂果严重;成熟期裂果最严重;欧美杂种小果粒葡萄品种更容易裂果;果皮厚、果肉质地软的葡萄不易裂果。不同葡萄品种的裂果倾向性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研究清水浸泡后葡萄发生裂果的情况,对葡萄裂果有了初步认识,为葡萄品种选择及葡萄育种亲本选择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枣裂果的原因及预防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裂果原因 1.1降雨主要原因是在果实生长前期过分干旱,进入转色期至近成熟期后,遇雨使果肉吸水膨胀,果肉的增长速度快于果皮细胞的增长速度,从而使果皮细胞胀裂,造成裂果.若成熟期无雨,即便进行人工灌溉,也不会引起裂果.一般灌溉条件差、地势低及土质黏重的果园,裂果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3.
葡萄裂果病是葡萄的主要生理病害之一,从幼果期到葡萄成熟均可发生,但以转色期到成熟期发病最为严重,出现裂果的果实完全失去商品价值,并极易引起其他病害如酸腐病等,明显造成减产,个别品种严重发生时甚至造成绝收,如郑州早玉,严重影响葡萄种植户的收益。因此许多优质丰产的葡萄品种,不能作为主栽品种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杂柑甘平为试材,研究其果皮的发育特征及其与裂果的相关性,探索赤霉酸(GA3)对果实裂果的影响,为柑橘裂果的机制研究和综合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果皮的解剖结构,应用机械喷雾GA_3于果实表面,并对裂果率和果实品质参数进行评价。【结果】果实发育的果形指数由盛花后30 d的0.92趋向扁圆形发展,到转色前为0.76。谢花后,果皮厚度随着果实的发育快速增长,在盛花后45 d左右达到最高值0.50 cm,之后逐渐变薄,直至转色前维持在0.19 cm左右。解剖结构显示中果皮细胞间在盛花后45 d即开始出现明显的裂隙,随着发育的进行持续扩大,成为果皮开裂的敏感部位。GA_3喷施有利于表皮细胞和中果皮细胞维持相对稳定的层次和胞间连接,进而可以有效地降低裂果的发生,与对照相比,3次10 mg·kg-1处理可降低果实裂果率54.53%,并且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不显著。【结论】柑橘果实裂果与果形趋扁圆形发展、果皮持续变薄及中果皮胞间隙扩大有关,外源GA_3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冲裂隙的发展,进而显著降低裂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葡萄裂果的原因同葡萄的果皮结构和生理变化有关,同时也受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的影响。正常情况下葡萄外果皮在果实成熟期仍以柱头痕为中心继续进行分裂,并呈放射状向四周扩大。只要外果皮的增大与果实的增大同步,因外果皮有较强的抗拉能力就不会发生裂果。但若结果过多营养不良的果实,葡萄外果皮分裂停止过早(或分裂速度慢),当果肉细胞嘭大速度较快时就容易产生裂果。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巴里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转色期前后钙处理对鲜食葡萄贮藏期腐烂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鲜食葡萄品种Italia为材料,连续两年在着果至转色期、转色期至采收期对葡萄喷洒44%螯合态氯化钙,以不作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转色前钙处理果皮中Ca^2+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正设施葡萄裂果是葡萄果粒普遍发生的生理性病害,葡萄裂果后,失去经济价值,严重影响葡萄品质和产量。葡萄裂果一般在果粒着色期至成熟期发生,果粒产生裂口,果汁外溢,易感染霉菌,造成腐烂,不能食用;完整的果穗因裂果而变成不完整,降低果品品质;容易招致蜂、蝇等在裂处吸吮果汁,污染未裂果的果粒果面;套袋的果穗裂果烂后纸袋易损坏,会导致虫害、病害和鸟害。1发生原因1.1品种特性果粒排列紧密,果皮薄而脆的  相似文献   

8.
果树发生裂果的原因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裂果的原因 1.1生理性裂果 生理性裂果是一种在果实发育期内因水分变化波动较大,而引起的一种生理障碍。表现为在患病果实的近果蒂(梗洼)部位发生环状、放射状裂口,或在果面上发生纵裂。主要原因是在果实生长前期土壤过分干旱,进入转色期至成熟期后(近成熟期),若连续降水或遇暴雨,或不适时地过量灌水,使土壤水分急剧增加,根系快速吸收水分而使果实急剧增大,果实膨压增加,导致表皮胀裂而出现裂果。高温高湿是裂果的外因,果实渗透压分布不均,渗透压高的地方易吸收水分而胀裂是内因。  相似文献   

9.
1 发生原因1.1 品种特性的原因 果皮不坚固 ,如藤稔葡萄果皮太薄 ,极易裂果 ;果皮与果肉紧贴在一起 ,不易剥离 ,如布朗无核等品种 ,果肉增大后 ,往往使部分果皮受压紧绷 ,以致裂果 ;果穗太紧 ,膨压增大后再加之粒间挤压就易裂果 ,如康太品种。1.2 栽培管理的原因 地面湿度剧烈变化 ,接近成熟时久旱逢大雨或大水漫灌 ;成熟期大肥大水果实膨大速度太快 ;叶片出现青枯或得病受损 ,以及叶果比太小 ,叶片的蒸腾作用弱 ,大量水分不得不向果中输送 ,造成裂果。2 预防措施2 .1 品种选择 建园时要选择优良品种 ,应将是否裂果作为葡萄品种取舍…  相似文献   

10.
<正>陕西渭南临渭区官路镇、官道镇、下邽镇等地葡萄种植户反映,户太、夏黑、红提等出现不同程度裂果,仅官路镇裂果面积有1万余亩,裂果率达20%。针对此,我们调查总结了葡萄裂果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供大家参考。1裂果原因葡萄裂果与葡萄的果皮结构有关,同时也受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影响。正常情况下,葡萄外果皮在果实成熟期仍以柱头痕为中心继续分裂,并呈放  相似文献   

11.
果树发生裂果的原因与防止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裂果是果实发育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现象 ,在柑桔、苹果、梨、桃、李、樱桃、大枣和果等上都有发生 ,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商品价值 ,是果树生产上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1 裂果的种类、症状和原因1 1 生理性裂果 生理性裂果是一种在果实发育期内因水分变化波动较大而引起的一种生理障碍。表现为在患病果实的近果蒂 (梗洼 )部位发生环状、放射状裂口 ,或在果面上发生纵裂。裂口极易受其他病菌的侵染而引起果实腐烂 ,失去商品价值。主要原因是在果实生长前期土壤过分干旱 ,进入转色期至成熟期后 (近成熟期 ) ,连续降水或遇暴雨 ,或不适时地过量灌…  相似文献   

12.
杨晓燕 《落叶果树》2003,35(2):41-41
在葡萄果实接近采收期间 ,常有裂果发生 ,降低品质 ,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影响经济效益。造成裂果的原因有二。一是品种特性。如藤稔葡萄果皮太薄 ,不坚固 ,极易裂果 ;布朗无核等品种的果皮与果肉紧贴在一起 ,不易剥离 ,果肉细胞增大后 ,往往使部分果皮受压紧绷 ,以致裂果 ;康太等品种果穗太紧 ,果肉细胞膨压增大后粒间挤压易导致裂果。二是栽培管理不当。如接近成熟时久旱逢大雨或大水漫灌 ,土壤湿度变化剧烈 ;成熟期大肥大水使果实膨大速度过快 ;叶片出现青枯或病虫危害。结果过多时叶果比过小 ,叶片的蒸腾作用弱 ,大量水分向果中输送 ,也造…  相似文献   

13.
脐橙裂果的综合防治技术裂果是脐橙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脐橙裂果大约为三个阶段,果实组织迅速发育的早期、果皮开始转色期及成熟的后期。一般从7月中下旬开始,历期可达2个月之久,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裂果高峰期,在干湿交替明显的年份裂果严重,裂果率可达20~3...  相似文献   

14.
山葡萄种质资源原花青素分布及其含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香草醛-HPLC结合法对39份山葡萄种质资源及"贝达"的种子、果皮中原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了山葡萄种质资源间原花青素含量和分布的特点与差异,并对其中4个山葡萄品种"双优"、"双红"、"双丰"和"双庆"的叶片、茎皮、果皮和种子原花青素动态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了原花青素在山葡萄各器官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山葡萄种质资源原花青素含量存在较大变异,成熟果实种子与果皮原花青素含量变化幅度较大,变化范围分别为0.42~8.00mg/gFW和1.2~14.7mg/g FW;野生资源与选育品种间、不同花性种质间、不同地域种质间原花青素含量差异均不显著;果皮中原花青素含量高于种子,且差异显著;4个山葡萄品种不同器官原花青素含量动态变化与欧亚种酿酒葡萄存在明显差异,叶片原花青素含量在青果期升高,转色期下降,成熟期小幅度升高;茎皮原花青素含量在青果期升高,转色期、成熟期下降;果皮中原花青素含量在青果期,转色期缓慢升高,成熟期迅速升高;种子原花青素含量在青果期、转色期升高,成熟期下降。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葡萄转色期乙醇处理对葡萄果实成熟进程影响,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在转色期进行1%氯化钙(CaCl_2)、15%乙醇(EtOH)中溶入1%氯化钙(CaCl_2)、15%乙醇(EtOH)果穗喷施处理,以清水喷施为对照,定期采样测定果实成熟期间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果实不同部位总酚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变化以及果实色度角、果皮亮度、叶绿素含量、花青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5%乙醇(EtOH)中溶入1%氯化钙(CaCl_2)能显著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葡萄果皮总酚含量的累积,同时延缓了花青素含量的积累以及叶绿素的降解,保持了较高的果皮亮度。15%乙醇(EtOH)中溶入1%氯化钙(CaCl_2)处理能够显著延缓葡萄果实的成熟和着色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严新平 《果农之友》2010,(11):36-36
<正>南丰蜜橘裂果常发生在果实迅速膨大期的7—10月份,轻者裂果率在10%~20%,重者裂果率在50%左右,严重影响当年的产量、品质和收成。1裂果原因南丰蜜橘裂果主要原因是在膨果期遇连续的高温干旱或干热风天气,使果实皮层弹性减弱,突遇大雨,果肉迅速膨大而出现果皮胀裂。易发生在山地向阳面的坡地果园、果多枝少受阳光直射的树、早熟皮薄的品种、土壤瘠薄易干旱的果园。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农民朋友对葡萄栽培颇感兴趣,但由于立地条件、品种选择和管理不善等不利因素,往往在成熟期会发生程度不同的裂果现象,对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葡萄成熟期裂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栽培的品种选择不对路,如乍娜、藤稔等品种,由于果实皮层很薄,在果实生长后期,因果实生长过快而造成一定的内压而导致裂果。2、果穗的粒间过于紧凑,后期因果实膨大而互相挤压而造成裂果。3、在持续高温久旱情况下,突遇大雨或大水灌溉,造成土壤湿度急剧变化,使果肉细胞迅速膨大而造成裂果。4、病虫的危害和机械损伤,使果皮受到一定的损害。降低…  相似文献   

18.
葡萄裂果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裂果现象较为常见 ,严重时造成大幅减产 ,减少经济效益。现将近年来的栽培经验总结如下。1 裂果原因1 1 品种原因 容易感染白粉病的玫瑰香、葡萄园皇后等品种易出现裂果 ,而欧美杂交种抗白粉病的巨峰、红提、黑提等裂果较少。此外果粒间排列紧密 ,挤压过大品种易裂果。1 2 外界原因 因果实感染白粉病引起裂果 ;密植果园 ,施氮肥过多 ,枝蔓徒长和通风透光条件不良的葡萄园易发生裂果 ;土壤水分不均匀 ,变化过大 ,特别是葡萄果实膨大期干旱缺水 ,而到成熟期降雨过多 ,易造成裂果 ;空气湿度较大 ,果实吸收水分而造成裂果 ;因狂风、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钙素营养与白沙枇杷裂果的重要关系及其对果实相关生理过程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软条白沙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裂果与正常果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相关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研究了Ca^(2+)在枇杷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外源喷钙效果。【结果】裂果果皮、果肉中钙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果,裂果率与果皮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裂果果皮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果胶酶(PG)、纤维素酶(CL)活性较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低;裂果率与PPO活性、PG活性、CL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果皮SOD活性、CAT活性呈显著负相关。裂果果肉中GA3含量与果皮中ABA含量较正常果显著升高。果皮钙含量与果皮S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果皮PPO活性、PG活性、CL活性、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幼果期果实Ca^(2+)含量最高,到膨大期显著下降。花期和幼果期喷钙显著提高了果实中钙含量和果皮SOD、CAT活性,降低POD、PPO、PG、CL活性和果皮ABA含量、果肉GA3含量。【结论】白沙枇杷果实钙素营养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幼果期到膨大期,果实钙素营养不足是导致枇杷裂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钙可通过调节活性氧清除、细胞壁水解与激素合成降低白沙枇杷裂果率。  相似文献   

20.
《果农之友》2011,(7):49
近年来,苹果裂果是生产上的一种常发病,严重影响了果品质量。现将苹果裂果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苹果裂果表现为果实上产生裂纹或裂缝。裂果形式有多种:有的从果实侧面纵裂,有的从梗洼裂口向果实侧面延伸,还有的从萼部裂口向侧面延伸,裂纹不规则,有深有浅。裂缝易感染病害,导致果实腐烂。1裂果原因果实生长前期如果土壤过分干旱,果实进入转色期至近成熟期,气孔张开,果实缝合线部位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