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合上海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质鲜食玉米新品种,提高上海农业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对引进的鲜食玉米新品种进行了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申糯8号"、"万糯2000"和"申科糯1号"适合在上海地区推广应用,其中"申糯8号"和"万糯2000"可作为高产品种进行推广,"申科糯1号"可作为早熟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正> 1 鲜食型玉米的类型 1.1 甜玉米类型 根据遗传基因型的不同又可分为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加强型甜玉米,目前栽植较多的甜玉米品种有加强型甜8、kt110、甜单8号、中甜6号等。 1.2 糯质玉米类型 糯玉米又称粘玉米,籽粒全部为支链淀粉,籽粒成熟时,胚乳呈蜡质状。主要品种黑糯型陕鲜玉1号,白糯型中糯1号,黄糯型万粘1、2号,鲁  相似文献   

3.
刘玲 《农技服务》2001,(4):34-34
<正> 适合速冻青嫩玉米穗加工的品种类型很多,如①甜玉米类型有普通甜玉米含糖量为正常淀粉型玉米的2.0~2.5倍;超甜玉米含糖量为普通玉米的2倍;加强型甜玉米具有特高的蔗糖含量。具体品种有:加强型甜8、kt110、甜单8号、中甜6号等。②糯质玉米类型主要品种有黑糯型陕鲜玉1号,白糯型中糯1号,黄糯型万粘1、2号,鲁糯1号等。③高营养玉米包括优质蛋白玉米,高油玉米等。品种有中单9490、陕单204、陕单9405(特早熟)、中单3850、鲁玉13、高油115等。④特色香型玉米包括游离氮基酸含量高、富硒、富含维生素A、B、E及微量元素(Zn、Fe)等的红香型玉米、紫香糯玉米、五花白玉米、黑甜玉米等。品种主要有:陕鲜玉2、3、4号、意大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晋鲜糯"系列玉米品种晋单(糯)41号、晋鲜糯6号、晋糯8号、晋糯10号、晋糯20号等品种的特征特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加工利用。旨在为种植、生产、加工甜糯玉米的种植者、加工厂家提供参考依据,更好的实现特色、专用玉米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适宜在武汉及周边地区推广应用的鲜食玉米品种。[方法]引进彩甜糯6号、鲜玉糯4号、万糯2000等10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彩甜糯6号、鲜玉糯4、万糯2000、信彩甜糯1号4个品种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而且感官等级和蒸煮品质也高于其他品种。[结论]彩甜糯6号、鲜玉糯4、万糯2000、信彩甜糯1号适合在武汉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多渠道引进全国多地鲜食玉米品种52个,并进行玉米粗缩病抗性和鲜穗产量、鲜食品质、风干籽粒产量比较。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为粗缩病感病品种;以鲜食品质为主、兼顾鲜穗产量为原则,推荐糯玉米品种3个(精品超级晶糯、西星白糯2号、渝糯13号)、甜糯玉米品种2个(万糯1号、万糯十一)和甜玉米品种1个(圣园珍甜2号);以风干籽粒产量为指标,推荐西星白糯2号、西星黄糯6号、中糯309、精品超级晶糯和黄糯共5个品种作为淀粉加工型品种。  相似文献   

7.
1选择优良品种 现在生产上应用的鲜食玉米种类很多,有甜玉米、糯玉米、紫玉米等。种植品种主要有中糯3号、京科诺2000、绿色超人、紫糯3号、万黏1号、万甜2000、万糯6号等。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合在上海市崇明区东滩种植的优质、高产水果玉米新品种,于2018年进行了水果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水果玉米新品种"申科糯5号""申科糯601"的产量较高,生育期、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可扩大种植面积;"申科糯602""申科糯6号""申科糯8号"的生育期、农艺性状表现一般,建议继续试种观察;"申科糯1号"的农艺性状表现较差,不适合在崇明东滩盐碱地上种植。  相似文献   

9.
秋播鲜食玉米主要供应冬季市场,货架期长,价格高,不影响西瓜、毛豆、蔬菜等后茬种植. 1.品种选用.选用苏玉糯1号、江南花糯、紫玉糯等糯玉米品种,晶甜3号、蜜玉8号等甜玉米品种,美玉3号等甜糯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0.
<正>1品种选择糯玉米要求糯性好、果皮薄、口感细腻,商品性状好、果穗中等、适合蒸煮和速冻加工。按市场需求及赤城县条件,目前生产上主要种植以下品种:中糯1号、中糯2号、京科糯2000、万糯6号、彩糯1号、彩糯2号、垦粘1号等。2隔离种植糯玉米基因属于胚乳性状的隐性基因突变体,当它与普通玉米或其它玉米杂交,当代所结子粒就成为普  相似文献   

11.
18个适宜甘肃种植的鲜食玉米新品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介绍了适宜在甘肃省范围内种植的鲜食玉米新品种18个,其中甜玉米品种有SBS903、超甜88、超甜白+黄、先农甜珍、超甜603,糯玉米品种有源糯1号、香甜糯868、天润糯1号、香甜糯9号、富友FNL80、垦白糯2号、紫玉糯839、瑞糯260、金玉糯856、航玉糯8号、甘甜糯3号、甘甜糯1号、白玉糯909。介绍了适宜甘肃应用的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加速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笔者于2009年春对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玉米试验站提供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凤糯2号"、"浙糯玉4号"、"美玉(加甜糯)8号"、"苏科花糯2008"和"苏玉糯2号"5个品种均较适宜原南江区种植,尤以"苏玉糯2号"为较理想的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3.
晋糯8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甜糯玉米研究室翟广谦、陈永欣等人选育的糯玉米新品种,属早熟黑色糯性玉米(黄色种子,黑色F1代玉米果穗)。2008  相似文献   

14.
糯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糯玉米适应范围广,我国从南到北玉米产区均可种植,尤以城郊种植效益好。糯玉米种子中干物质含量较少,发芽率较低,幼苗生长势弱,因而其高产栽培方法与普通玉米有所不同。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选择优良品种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糯玉米品种很多,较好的黄粒品种有垦粘2号、鲜糯1号,白粒品种有中糯1号、苏玉糯1号、万粘1号,黄白粒品种有万粘2号,多色品种有石彩糯1号等。 2 选择地块 2.1 地块要与普通玉米田隔离 糯玉米由隐性基因控制,种植时要与普通玉米隔离,否则花粉  相似文献   

15.
不同玉米品种对土壤镉富集和转运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盆栽试验研究11个玉米Zea mays品种的Cd富集和转运能力,并进行筛选,旨在为探究和发掘Cd高累积玉米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以11个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在全Cd质量分数为2.5 mg·kg~(-1)的土壤中培养50 d,测定玉米干质量、Cd含量,采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不同品种玉米在Cd污染土壤中的干质量、Cd富集和转运能力的差异。【结果】11个品种玉米的根、茎叶的干质量、Cd质量分数、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间均差异显著(P0.05)。华彩糯3号和广红糯8号玉米茎叶Cd质量分数分别为26.66和20.25 mg·kg~(-1)、富集系数分别为10.66和8.10、转运系数分别为1.46和2.16,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华彩糯3号和广红糯8号玉米对Cd的富集和转运能力强于其他品种(P0.01)。【结论】华彩糯3号和广红糯8号玉米对Cd的富集和转运能力较强,属于Cd高累积玉米品种,在Cd污染土壤修复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在温州市鲜食玉米的品比试验中,沪玉糯3号和沪玉糯2号表现较好,春播品比试验,比当地主栽品种--苏玉糯1号分别增16.0%和16.8%,秋播品比中分别增产21.4%和15.3%,沪玉糯3号和沪玉糯2号的生育期短,吐丝提早8-10天,适应能力较强,品种较优。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合罗甸县生态气候的品质优、产量高、口感佳的鲜食玉米品种,选择万黄甜糯1015、万彩甜糯118、中鲜糯868、中鲜糯808、密甜糯2号、彩甜糯6号、荆彩3399、农科糯336共8个品种开展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中鲜糯808、万黄甜糯1015这2个品种产量高,口感好,成熟期早,适宜在与罗甸县有相同气候特点的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合我县生态气候的优质、高产、口感佳的鲜食玉米品种,选择万黄甜糯1015、万彩甜糯118、中鲜糯868、中鲜糯808、密甜糯2号、彩甜糯6号、荆彩3399、农科糯336共8个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中鲜糯808、万黄甜糯1015两个品种产量高,口感好,成熟期早,适宜在与具有与我县有相同气候特点的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适宜不同区域种植的优良鲜食玉米品种,促进玉溪鲜食玉米产业结构调整,选择了25个鲜食玉米品种(系)进行展示。通过玉米生长周期、产量、抗逆性等多项对比,瑞佳甜5号、白甜糯、瑞白甜1号、瑞雪甜1号、SBS902、瑞糯2000、田蜜3号、瑞白糯6号、红甜糯、黑糯玉米、瑞佳甜6号、瑞黑糯2020、瑞白糯3号、金银甜、瑞白糯5号、善黑糯、瑞彩糯2019、白糯669(山西)18个品种(系)综合表现好。  相似文献   

20.
优质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在阳江市的引进表现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17年秋季引进美玉甜002、美玉糯16号、华金甜1号、夏蜜甜玉米、粤甜28号、粤彩糯2号、珠玉糯1号、珠玉甜1号、京科糯609、京科糯2016等10个优质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对其进行比较试验,并调查了各参试品种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抗逆性等,结果表明:粤甜28号、华金甜1号、夏蜜甜玉米、珠玉糯1号、京科糯2016、美玉糯16号的综合表现较突出,适合在阳江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