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6-9月在内蒙古多伦县草原工作站所属的一个牧场进行了草原植被利用强度对水土流失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草原植被利用强度与水土强度与水土流失密切相关。例如,8月27日的降雨量为21.72mm,对照区的清水径流量为934.19m^3/km2,土壤侵蚀量为1.84t/km^2;轻度利用区分别为1421.61m^3/km2和3.17t/km^2;中度利用区分别为1589.36m^3/km25和7.36t/hm^2,重度利用区分别为1827.78m^3/km2和9.95t/hm^2。除植被因素外,降雨量,降雨强度以及地形、土壤类型都影响水土流换多少。  相似文献   

2.
《新疆畜牧业》2007,(5):I0005-I0005
那仁和布克牧场成立于1957年,1984年改名为那仁和布克牧场,场名是由场部以东的那仁和布克郭勒河得名。牧场位于自治县西北部.距县城17km处,是一个以牧业为主、农牧结合的牧场。牧场总面积2376km。,现有耕地面积0.039万hm^2,草原面积1.81万hm^2,戈壁荒滩面积为10.22万hm^2.全场总人口2932人,其中蒙古族1907人,哈萨克族739人。  相似文献   

3.
《新疆畜牧业》2007,(5):I0003-I0003
乌鲁木齐县是首府唯一的市辖县,为半农半牧县,地处天山山脉北麓,东西长约106km,南北宽约120km。其中草场总面积约321km^2。现有天然草原30万hm^2,占全县行政面积的63%。  相似文献   

4.
<正>2007年7月30日上午,新疆乌鲁木齐县人民法院一号法庭内座无虚席,庭审法官对乌鲁木齐县托里乡乌拉泊村村委会主任哈某因非法组织开垦53.07hm2草原案件进行了开庭审理。哈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5年。该案是新疆境内由于非法开垦草原而获刑的第一起案件,也是新疆乌鲁木齐市草原监理站首次向公安机关移送的一起非法开垦草  相似文献   

5.
李永生 《草业科学》2005,22(4):52-52
据农业部消息,各级地方政府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草原保护和建设的部署,不断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和监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预计2005年种草保留面积达2300万hm^2,当年新增666.67万hm^2;草原围栏2933.33万hm^2,比去年增加333.33万hm^2;禁牧面积超过2666.67万hm^2,项目区草原植被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农安县地处吉林省中部,松辽平原腹地,全县幅员面积5400km^2,耕地面积35.7万hm^2,草原3万hm^2,林地6.5万hm^2。全县辖26个乡镇,376个村,总人口115万,其中农业人口90万,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平均年产粮都在22.5亿kg左右,也是全国著名的产肉大县。  相似文献   

7.
祁连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海北藏族自治州西部。全县辖7个乡镇、45个行政村。县域土地总面积138.8万hm^2。在土地总面积中,农业用地0.23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15%,草原总面积117.61万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9.5%。可利用草原面积100.59万hm^2,占草原总面积的85.5%,其中夏秋草场50.01万hm^2,冬春草场50.57万hm^2。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草原生态保护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西乌珠穆沁旗草原现状 1.1草场概况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草原是闻名世界的锡林郭勒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世界上温带草原中原生植被保存最完整、草地类型最多、生物多样性相对密集、饲用植物极为丰富的天然牧场,土地总面积为224.33万hm^2,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202.93万hm^2,草场总面积211万hm^2。  相似文献   

9.
杨玲 《草业科学》2006,23(6):72-72
今年以来,内蒙古阿拉善盟发生大面积草原鼠虫害,草原鼠虫害发生面积预计为466.67万hm^2,目前,阿拉善盟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由于受持续干旱少雨和草原生态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阿拉善盟草原鼠虫害发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大沙鼠、白刺虫害等严重发生,危害加剧,许多草场逐渐沙化。目前草原鼠害发生面积预计为200万hm^2,严重发生面积近86.67万hm^2。主要发生在阿拉善盟白刺草场、天然梭梭林、湖盆腹地。由于分布广、越冬基数高,预计2006年草原虫害发生面积近266万hm^2,严重发生面积近200万hm^2。主要是白刺僧叶蛾、白刺叶甲、蝗虫、柽柳条叶甲、沙蒿金叶甲等。  相似文献   

10.
博州草原辽阔,地形地貌特殊,草原类型多样,植被繁多,草地虫鼠害成灾原因复杂,蝗虫害鼠生存与繁衍,同环境及其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蝗虫、鼠害区、毒害区面积分别达到21.13万hm^2、7、78万hm^2和20.33万hm^2,防治任务繁重。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做出退牧还草的重大决策,启动实施了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我区第一期项目137.33万hm^2草原退牧,其中禁牧56万hm^2,休牧57.33万hm^2,划区轮牧24万hm^2,涉及全疆20个县133个乡2万多户牧民。这是近年来国家在草原建设史上投入规模最大,  相似文献   

12.
苦参碱对草地蝗虫种群密度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设1%苦参碱225mL/hm^2,300mL/hm^2、450mL/hm^2,4.5%氯氰菊酯450mL/hm^2、600mL/hm^2、750mL/hm^2共6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苦参碱3个浓度对防治草原蝗虫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最低为83.51%,最高可达98.35%。其中:1%苦参碱450mL/hm^2,对草原蝗虫的防治效果达到了4.5%氯氰菊酯的防治效果。因苦参碱是植物源杀虫剂,具有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易于就地取材,节约开支,使用经济等优点,在防治草原蝗虫时可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3.
畜牧产业基地建设情况我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总面积1.43万km^2,东西长197km,南北宽120km。总耕地面积50.5万hm^2,其中粮田面积34.18万hm^2,经济作物4.16万hm^2。有天然草地18.73万hm^2,人工草地5.97万hm^2。截止2003年底,全市牛、生猪、羊、家禽存栏量分别达到25.34万头、69.69万头、  相似文献   

14.
《草地学报》2006,14(3):F0003-F0003
宁夏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2年是我国西北地区保护最完整黄土高原保护最早的一个“本氏针茅典型草原自然保护区”历经25年的自然修复与改良试验完善了草原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的研究与管理体系面积由2300hm^2扩大到7000hm^2草原植物种数由10种/m^2增加到23种/m^2;植被覆盖度由20%提高到95%生物量由1200kg/hm^2提高到12750kg/hm^2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为我国半干旱区植被的自然修复和退耕还草禁牧工程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15.
1茶叶发展现状 大港头镇原有茶园893hm^2,2009年新种茶叶200hm^2,总面积达到1093hm^2,茶叶种植覆盖全镇22个行政村2600多户,人均达到667m^2。其中67hm^2以上的村有6个,33—67hm^2的村有4个。以乌牛早、白茶、龙井43等品种为主,其中乌牛早500hm^2,占总面积46.9%;白茶333hm^2,占总面积31.3%。  相似文献   

16.
李旭谦 《青海草业》2009,18(3):15-18
利用谢高地等人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方法,以草地类估算了青海省海南州各类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温性草原类为5270.68元/hm^2.a,温性荒漠草原类为2914.90元/hm^2.a,高寒草原类为5023.19.TL/hm^2.a,温性荒漠类为2666.70元L/hm^2.a,低地草句类12527.01元/hm^2.a,高寒草甸类8744.10元/hm^2.a,全州草地生态系统每年的服务功能价值为226.93×10^8元/a。  相似文献   

17.
建档立卡贫困村——大沙坝村位于兴文县共乐镇,距镇政府1.5km,距县城11km,辖16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878户、3054人,共有贫困户124户、478人。自2016年来,全村已累计脱贫114户455人。目前,该村已有蚕桑72.33hm^2(1085亩),2018年养蚕收入达到了12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8.
《草地学报》2006,14(2):F0003-F0003
宁夏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2年,是我国西北地区保护最完整、黄土高原保护最早的一个“本氏针茅典型草原自然保护区”,历经25年的自然修复与改良试验,完善了草原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的研究与管理体系.面积由2300hm^2扩大到7000hm^2,草原植物种数由10种/m^2增加到23种/m^2,植被覆盖度由20%提高到95%;生物量由1200kg/hm^2提高到12750kg/hm^2,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为我国半干旱区植被的自然修复和退耕还草禁牧工程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北票市位于喀尔沁沙地南缘,全市土地总面积45.6万hm^2,其中天然草场20.77万hm^2、人工草地1.005万hm^2,草地资源丰富,牧草种类繁多,是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然而,近年来草原鼠害连续发生,草原生产力持续降低,给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草原资源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草原资源在气候及人为因素干扰下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及时掌握草原资源现状及其变化,对草地合理利用及草原保护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001~2003年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结合地面调查方法,摸清了内蒙古草原资源现状及生产力。目前拥有草原总面积为7491.85万hm^2,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6293.13万hm^2。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全区草原面积减少了388.60万hm^2,变化率为-4.93%;与60年代草原面积相比,近40年草原面积减少了1003.43万hm^2,变化率为-11.81%。在摸清草原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草原资源信息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以此提出了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必须坚持“全面规划,依法保护,重点建设,合理利用”的原则,通过重点建设带动全面保护,通过全面保护巩固建设成果,并采用现代化遥感手段进行实时监测,为各级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