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大豆的基础研究已显示,大豆对心、脑、肾的健康可提供确实的功效。科学家通过对大豆异黄酮、磷脂、低聚糖、皂甙、肽、凝集素以及纳豆等功能研究,进一步证实大豆对健康的价值。如大豆与钙吸收、大豆与糖尿病、大豆蛋白与心血管病、大豆蛋白与癌症、大豆蛋白和结肠癌等的防治;大豆食品和骨质疏松、大豆食品和乳腺癌、大豆肽和肥胖症等的预防。  相似文献   

2.
大豆蛋白酶解产物的营养保健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豆蛋白适当的酶解,可得到大量具有各种营养保健功能的活性肽。介绍了大豆蛋白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抗疲劳、降血脂作用机理和国内外研究进展,为大豆蛋白肽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豆蛋白是植物性的完全蛋白质,因其来源广、价格低、性质优而在食品加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豆组织蛋白素肉是大豆蛋白加工业中重要产品之一。主要综述大豆蛋白组织肉的产业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大豆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的开发着眼于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重点:(1)大豆蛋白是解决人类动物蛋白供应不足的最好代用品,故介绍几种大豆蛋白和脂肪等生产工艺,促进大豆加工技术开发;(2)发展低温脱溶提取油脂法,提高出油率,豆粕为低变性,可做各种大豆蛋白食品的原料;(3)发展豆油的精炼、加工人民生活和食品工业等需要的不同油品;(4)对豆制品的废水和下脚进行加工处理综合利用,并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大豆营养及大豆蛋白新产品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大豆的开发利用涉及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大豆中的油脂的开发利用,大豆蛋白在塑料工业、粘合剂、医药化工、饲料工业中的开发利用。大豆工业在发达国家已发展成一项食品制造工程。在此仅对大豆的营养及大豆蛋白食品的开发作一简述。一、大豆的营养(一)大豆的营养成份大豆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35—40%)和脂肪(15—20%)以及相对较低的碳水化合物(20—30%)。这些营养成份的含量随品种的遗传特性,以及大豆生长的气候条件不同而有  相似文献   

6.
脱酰胺化对大豆蛋白水解物可溶性钙结合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谷氨酰胺酶对大豆蛋白水解产物进行脱酰胺化,获得脱酰胺化的大豆蛋白水解产物,并以此为试样,研究了脱酰胺化作用对大豆蛋白水解产物可溶性钙结合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酰胺化作用不仅增加了大豆蛋白水解产物的可溶性钙结合量,还提高了其对胃蛋白酶消化的抑制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它对钙与磷酸盐形成不溶性化合物的抑制能力,说明大豆肽链中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是影响大豆肽的钙结合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大豆蛋白亚基组成的不同直接影响大豆蛋白的加工特性与营养特性。本研究利用SDS-PAGE电泳分析大豆蛋白质组成并提出了便捷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对1 624个中国大豆栽培品种的分析结果表明,构成大豆蛋白的主要亚基均有一定变异,同时,结合Western Blot分析,首次在中国大豆栽培品种中发现了β-伴大豆球蛋白的β-亚基缺失的大豆品种,为大豆蛋白质的品质改良育种和加工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东北大豆蛋白质功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东北(黑、吉、辽)三省的主要栽培大豆(70个)品种的分离蛋白为试材,分析测定了氮溶解指数(NSI)、粘度、吸水性、发泡能力、泡稳定性等蛋白质功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黑龙江的大豆蛋白具有很高的溶解性和泡稳定性,适于生产各种功能的专用大豆蛋白粉、蛋白肉、乳制品及传统豆制品;吉林大豆蛋白的发泡能力强、并具有良好的吸水性,适于用作高级糕点、冰淇淋、糖果等加工;辽宁大豆蛋白的特点是吸水性强、粘度大,适合用于做食品添加剂,可有效地调整食品物料性。  相似文献   

9.
大豆多肽的功能性与功能食品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多肽是大豆蛋白水解后,由3 ̄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低肽混合物。作为一种新型大豆深加工产品,大豆多肽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生理功能,就大豆多肽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及国内外开发现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论述,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大豆蛋白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豆蛋白的分类和特点,以及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状况、功能特性和营养保健功能。大豆蛋白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不仅能大大改善焙烤食品的品质,延长产品的保质期,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能显著提高焙烤食品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为藻胆蛋白源生物活性肽的发掘、构-效关系表征提供重要参考,推动藻胆蛋白源生物活性肽的研发和应用。本研究综述了具有不同生物学活性的藻胆蛋白源活性肽,包括抗氧化肽、降血压肽、免疫调节肽、降糖肽、抗菌肽和抗炎肽等,归纳了藻胆蛋白源生物活性肽的来源、制备、结构鉴定、功能表征及构-效关系研究进展,指出利用传统方法研发生物活性肽存在一定盲目性,提出利用生物信息学与传统方法相结合有利于高效发掘新型藻胆蛋白源生物活性肽,为生物活性肽的研发提供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12.
小麦源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源生物活性肽与具有相同氨基酸组成的小麦蛋白质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活性。目前,从小麦蛋白中已分离出多种纯化小麦生物活性肽,如降血压肽、镇痛多肽、阿片样活性肽等。综述了小麦源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小麦活性肽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姜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以及姜在食品加工和生物活性成分方面的开发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Soybean (Glycine max) seeds contain bioactive proteins with antinutritional and immunological properties that affect metabolism and assimilation of nutrients. The presence of antinutritional proteins requires soybeans to be heat‐treated resulting in input energy costs. Nulls for bioactive seed proteins have been previously isolated from the USDA soybean collection, including Kunitz trypsin inhibitor (TI), soybean agglutinin (LE) and immunodominant soybean allergen P34 protein. Each of these nulls has the potential to partially address the concerns of soybean feed/food consumption. A stack of recessive nulls of TI, LE and P34 was created in a cv ‘Williams 82’ background termed ‘Triple Null’. Triple Null has a slight reduction of total protein compared with ‘Williams 82’ corresponding to aggregate contribution of TI, LE and P34 in the seed proteome. Triple Null's proteome analysis revealed P34 and TI nulls are frame‐shift mutants able to accumulate small amounts of authentic P34 and TI proteins. Triple Null has possible application as a conventional feed/food source and for immunotherapy to mitigate soybean allergenic response.  相似文献   

15.
花生蛋白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花生蛋白的营养价值、功能特性、改性,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等方面,综述花生蛋白的应用现状,阐述了花生蛋白的优势及其潜力所在,并针对我国在花生蛋白加工利用方面的欠缺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藜麦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藜麦是苋科藜属一年生双子叶植物, 作为一种营养价值突出的功能性健康食品, 不仅富含多酚、黄酮、皂苷、多糖、多肽、蜕皮激素等活性成分, 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必需氨基酸、矿物质(K、P、Mg、Ca、Zn、Fe)等营养物质, 具有均衡补充营养、增强机体功能、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提高免疫、防治心血管疾病以及抗菌抗溃疡等生理活性, 尤其适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慢性病人群及婴幼儿、孕产妇、儿童、学生、老年人等人群食用。藜麦因其全面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功能特性, 且优于大多数谷物, 成为适宜人类食用的全营养食品。本文综述藜麦的活性成分及其生理功能作用, 并展望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前景, 旨在对藜麦产业、食品保健和医药研发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植物基因组研究已经进入了功能基因组学的新阶段,对基因功能的研究已转向对多基因的高通量、大规模和批量分析,一些新的方法和技术相继建立。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粮、油、饲兼用作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本文概述了植物基因功能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如基因序列比对、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反向遗传学方法等及在大豆研究中的应用;论述了主要技术如表达序列标签(EST)、基因表达连续分析法(SAGE)、cDNA微阵列、Tilling技术、RNA干涉技术(RNAi)等及在大豆研究中的应用。最后介绍了基因组研究相关的数据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