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洲紫罗兰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红花和紫花非洲紫罗兰品种叶片为外植体,研究非洲紫罗兰叶片在不同培养基上对愈伤组织诱导、叶片不定芽的坩殖、试管苗生根的影响应试管苗的移栽试验。结果表明: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BA2.0+NAA0.2;不定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KT0.2+NAA0.2;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为:BA0.5+NAA0.5+活性炭0.2%;试管苗移栽土质为腐质土最好。  相似文献   

2.
不同细胞分裂素对文心兰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文心兰(Oncidium)金西(Onc.Kinsei)品种试管苗为材料,比较了细胞分裂素6-BA、KT、Ad及其不同浓度对文心兰试管苗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细胞分裂素在与0.2mg/LNAA配合使用时,对文心兰试管苗增殖影响较大,试管苗在不同培养基上产生新芽的时间、增殖系数和生长状况等差异较大。6-EA最适于文心兰试管苗增殖,其使用浓度范围是2.0~4.0mg/L,最大增殖系数可达7.3。而不同浓度的KT和Ad则在此培养条件下均不适合用于文心兰试管苗的增殖。  相似文献   

3.
香椿的试管繁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具腋芽的香椿茎段作为外植体,诱导腋芽萌发,进行芽苗增殖和生根培养。通过试验,筛选出了各阶段适宜的培养基组成及试管苗移栽条件。结果表明,香椿萌芽诱导中,M S基本培养基效果优于1/2M S;芽增殖阶段,适宜的培养基是M S 6-BA 0.2 m g/L GA32.0,有效增殖倍数为3.38;在1/2M S 1.0 m g/L IBA中,试管苗生根率最高,可达69%;适宜的移栽时间是3~7月初,移栽基质以蛭石或和沙为好。  相似文献   

4.
以尤溪金柑试管苗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筛选出适合尤溪金柑试管苗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采用L3(3^4)正交表设计,研究each、甘露醇和多效唑对尤溪金柑试管苗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增殖的最优培养基为:MS+1.2mg·L-1 6-BA+0.05mg·L-1NAA,增殖系数最高,达10.60;生根最优培养基为:MS+0.3mg·L-1NAA十0.2mg·L-1 IBA。生根率最高达到了83.33%.保存12个月时处理C4(MS+0.44g·L-1 CaCl2+0g·L-1甘露醇+1.0mg·L-1多效唑)中尤溪金柑试管苗的存活率均为最高,达97.8%.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长寿花试管苗培养及诱导开花的关键技术。[方法]以长寿花带芽茎段为材料,研究HgC l2消毒时间、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外植体污染率、增殖效果及试管苗开花的影响。[结果]HgC l2消毒8 m in效果最好,污染率为20%,明显低于不消毒的77.77%;培养基中6-BA添加量为2.8 mg/L时,试管苗明显高于添加量为1.0、1.5、2.1 mg/L的处理,IAA对丛芽增殖影响不明显,但添加量过高抑制丛芽增殖。增殖培养基中植物生长激素的最佳组合为:0.30 mg/L IAA+2.1 mg/L 6-BA+0.6 mg/L GA3;NAA添加量为2.0-4.5 mg/L时,均能诱导花芽分化,诱导率为5.5%-35.6%,单独使用GA3不能诱导试管苗开花,但GA3与NAA配合使用可使试管苗提前15 d开花。[结论]诱导长寿花试管苗增殖及开花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0.30 mg/L IAA+2.1 mg/L 6-BA+0.6 mg/LGA3和MS+2.5 mg/L NAA。  相似文献   

6.
软枣猕猴桃“魁绿”品种组培微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软枣猕猴桃“魁绿”的试管苗增殖、生根移栽技术。结果表明:试管苗继代增殖适宜培养基为MS+BA4.0mg/L+IBA0.01mg/L,30d增殖系数达到5.8;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I/2MS+IBA1.0mg/L,生根率达到87.11%;适宜的移栽基质为纯河沙或50%河沙与50%原田土的混合基质,成活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7.
几种珍贵荷花品种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MS培养基为几种荷花茎尖组织培养的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BA、GA、NAA和IBA,观察不同激素水平对诱芽、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筛选出较为合适的诱导培养基:MS+BA0.4mg/L GA0.2mg/L;增殖培养基:MS+BA0.8mg/L GA0.5mg/L;生根培养基:MS+IBA1.4mg/L。试管苗移栽基质以西湖淤泥的成活率最高,达到72.7%。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醉西施在观赏栽培中植株较高、花朵较少的问题,以具有生长点的嫩茎为材料,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对试管苗进行了在培养基中加入ZT 0.8 mg?L‐1和向已经栽培3年的试管苗上喷洒ZT 1.0 mg?L‐1两种不同处理对醉西施试管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2MS+蔗糖10 g?L‐1+IAA 0.2 mg?L‐1是嫩茎段生根培养和试管苗茎段生根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蔗糖10 g?L‐1+IAA 0.2 mg?L‐1+ZT 0.4 mg?L‐1是培养植株较矮、花朵多的醉西施试管苗的较理想培养基;向生长旺盛的试管苗喷洒ZT1.0 mg?L‐1会使试管苗出现植株较矮、花朵多的性状;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8%以上,移植成活率为100%;移植的试管苗形成了植株矮小、花朵数多、观赏效果好的性状。  相似文献   

9.
生姜试管苗根状茎诱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310饱和最优回归设计方法,进行了生姜试管苗根状茎诱导试验,建立了生姜试管苗平均单球重与KT、GA、NAA用量问的三元二次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得出.GA对生姜试管苗根状茎的诱导作用大于KT、NAA。应用计算机模拟试验,筛选出本试验条件下平均单球重超过0.25g的GA、KT、NAA用量分别为1.33~2.35mg/l、0.49-0.66mg/l、0.62~0.94mg/l。并且得出生姜试管苗根状茎诱导的最适蔗糖浓度为80~110g/l。  相似文献   

10.
伯乐树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献  李火根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484-13485
[目的]筛选伯乐树的最佳芽诱导、增殖生根培养基及炼苗基质。[方法]以伯乐树种子无菌萌发的胚芽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BA、IBA和NAA进行胚芽诱导培养;以不同浓度的琼脂、蔗糖、NAA、BA为因子作正交设计试验,进行继代增殖培养,并附加不同浓度的IBA和NAA进行生根培养。[结果]伯乐树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BA1.0mg/L+NAA0.1mg/L,出芽率最高,达71.34%,芽体高度为5.30cm;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BA2.0mg/L+NAA0.1mg/L+琼脂1.0%+蔗糖2.5%.胚芽增殖系数达3.6,芽体高度为3.1cm;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IBA3.0mg/L+琼脂0.8%+蔗糖3.0%,生根率达到89%;伯乐树试管苗的最适炼苗基质为蛭石25%+珍珠25%+河沙50%,移栽成活率可达65%。[结论]建立了伯乐树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1.
非洲紫罗兰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家涛 《西北农业学报》2006,15(1):173-175,179
以非洲紫罗兰幼嫩叶片为外殖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6-BA、NAA、GA等,探讨了外源激素对其愈伤形成、不定芽分化、增殖与不定根形成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MS+6-BA0.1~2.0mg/L(单位下同)+NAA0.01~0.5培养基,愈伤诱导率在20%以上;采用MS+6-BA0.1~1.0+NAA0.01~0.5+GA0.1~1.0培养基,对芽的生长及增殖效果好,并指出GA有提高不定芽长势和成苗率的作用;采用1/2MS+NAA0.1~0.5或IBA0.1或IAA0.1~0.5,20d内生根率可达97%以上。在腐叶土:珍珠岩=5:3的基质中驯苗,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红叶石楠红唇的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叶片为外植体,探讨红叶石楠红唇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方法。结果表明,无菌繁殖体系以MS+BA0.3mg/L+NAA1.5mg/L为佳;丛生芽的增殖以MS+BA2.0mg/L+IBA0.1mg/L+GA33.0mg/L+糖30g最适;生根培养用1/2MS+IBA0.3mg/L较好。经生根的试管苗移栽于草炭:蛭石:珍珠岩:2:2:1的混合基质中,温度22~28%,相对湿度90%-100%,保湿7~10d,其间适当遮荫,25d的成活率超过95%。  相似文献   

13.
泰山野生黄精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泰山野生黄精的地下根状茎芽和地上茎茎尖为试材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诱导产生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4.0mg/L6-BA;增殖培养基为MS+1.5mg/LTDZ+1.0mg/L2,4-D;生根培养基为改良1/2MS+0.5mg/LNAA+0.3—0.5g/L活性炭,生根率最高达55%。试管苗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驯化炼苗,移栽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台湾金线莲试管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以台湾金线莲无菌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首先研究了6-BA、6-BA+NAA和6-BA+IBA对芽增殖的影响,继而比较了NAA、IBA、NAA+MET、IBA+MET诱导生根的效果。试验结果:6-BA与NAA配合使用诱导芽增殖的效果最好,NAA与MET配合使用诱导生根的效果最好。试验表明,对于台湾金线莲试管苗而言,适合芽增殖的最佳组合及浓度为6-BA4.0mg/L+NAA0.2mg/L,适合生根的最佳组合及浓度为NAA4.0mg/L+MET0.5mg/L。  相似文献   

15.
梁小敏  朱朝晖  胡细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356-17357
[目的]建立白术茎尖的离体快繁体系,筛选最佳培养基。[方法]以白术的茎尖为外植体,设置7种附加NAA、IBA、6-BA不同浓度配比的MS培养基进行茎尖诱导分化与增殖培养,设置5种附加不同浓度NAA的1/2MS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将驯化后的试管苗置于草木灰与草炭土(1:2)的混合基质进行移栽试验。[结果]7种诱导分化与增殖培养基中,MS+6-BA0.4mg/L+NAA0.1mg/L的培养基有利于白术芽的萌发,芽成活率达100%;MS+6.BA0.5mg/L+NAA0.1mg/L的培养基有利于诱导丛生芽增殖。5种生根培养基中,以1/2MS+NAA0.1mg/L+活性炭0.5g/L诱导白术生根的效果最佳,生根率达66.7%。驯化后的试管苗在草木灰和草炭土的混合基质中培养,试管苗成活率高。[结论]该研究为白术实现工厂化育苗及药用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甘薯茎尖培养与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姑娘2号甘薯为材料,研究6-BA、NAA、GA,不同配组对茎尖培养的影响,并采用温水钝化法及适宜的茎尖大小来提高红薯病毒脱毒率,用指示植物法对再生植株无性系进行病毒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中的6-BA、NAA、GA,不同浓度配比对红姑娘2号甘薯茎尖培养不定芽、不定根的诱导有明显的影响。在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和丛芽阶段,培养基MS+6-BA1.0mg/L+NAA0.01mg/L+GA30.1mg/L效果较好。而1/2MS+NAA0.2mg/L是红姑娘2号试管苗的适宜生根培养基。通过指示植物法检测90个无性系,平均脱毒率为96.7%。  相似文献   

17.
以路易斯安娜鸢尾阿卡迪亚(Louisianairis hybridsAcadia)的试管苗为材料,应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不同植物激素及其配比对试管苗生长与增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阿卡迪亚试管苗生长阶段的培养基为MS+6-BA2.0 mg.L-1+NAA0.5 mg.L-1+GA30.05 mg.L-1;适合阿卡迪亚增殖生长的培养基为MS+6-BA1.5mg.L-1+NAA0.3 mg.L-1+GA30.1 mg.L-1。  相似文献   

18.
梨S系矮化砧组培苗增殖系数和质量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梨S系矮化砧试管苗增殖系数和生长状态的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S1 ~S6 不同砧木类型试管分化能力存在差异 ;培养基中添加 1 0mg/L的 6 BA ,既能保证试管苗较高的增殖率 ,又能保证试管苗的质量 ;试管苗再生能力随继代培养代数的增加而提高 ;培养基中GA3≤ 0 1mg/L和使用组培专用封口膜 ,可以有效提高试管苗的分化质量 ,防止玻璃苗产生。  相似文献   

19.
半夏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半夏茎尖,叶片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茎尖培养基为MS+BA1.0+NAA0.05mg/L,增殖培养基为BA1-1.5mg/L+NAA0.5-1.0mg/L,半夏的不同器官均能够进行培养出芽,本文还探讨了试管小球的形成条件,BA对试管小球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糖浓度在30-16Og/L范围均有试管小球形成而以80g/L形成小球较多,在MS+BA1.0+NAA0.8mg/L+糖45g/L,无光照条件下形成小球较大。  相似文献   

20.
谢玲玲  赵青华  降巧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627-14628
[目的]优化魔芋组织培养技术,解决种芋携带病原物与病原物累积,使病害逐年加重,造成损失的问题。筛选出一个适宜的魔芋茎尖试管苗培养基,并优化其激素组成和配比。[方法]以魔芋组培苗丛生芽茎尖为外植体,接种到7个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上培养,选出适宜的基础培养基;再以之为基础,选择6-BA、NAA、G气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优化其配比。[结果]MS+2.0mg 6-BA+0.2mg NAA+0.2mg GA3+30mg蔗糖+6mg琼脂(pH6.0)是魔芋茎尖试管苗适宜的基础培养基。优化试验表明:2.0mg/L 6-BA+0.1mg/L NAA+0.2mg/LGA,的激素组合表现最好。[结论]因子分析认为各激素的最佳组合应为2.0mg/L 6-BA+0.1mg/L NAA+0.3mg/L GA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