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槟榔不同品种幼苗耐寒性比较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测定低温胁迫过程中槟榔的叶片相对电导率(REC),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的半致死温度(LT_(50)),评价了不同品种槟榔的耐寒性.结果表明, 在低温胁迫过程中, 4个槟榔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均随温度的下降而不断上升, 但上升幅度因品种而异.4个品种耐寒性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 Tw>Qz >Qh>Ld.槟榔品种低温处理后叶片受伤害程度与电导率测试结果吻合, 表明半致死温度可作为槟榔抗寒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结合海南30年的温度气象资料,认为海南的气温适合槟榔的生长,冬季不同月份极端低温危害也不容忽视.该试验结果可以为抗寒槟榔种质筛选和槟榔抗寒性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低温胁迫对8个核桃无性系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8个核桃无性系作为试验材料,经不同低温(4℃、-3℃、-6℃、-9℃、-12℃,4℃为对照)处理后,测定其叶片电导率、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对核桃抗寒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呈现出"S"型上升趋势,核桃离体叶片半致死温度(LT50)在-5~12℃之间;可溶性糖与丙二醛含量的变化为先增加再下降,均在-6℃出现峰值,但抗寒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而与丙二醛含量呈负相关。3种方法测定的核桃抗寒性基本一致,表明3个指标均可作为核桃抗寒性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8个桃品种在兰州地区的抗寒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拐点温度的方法,对8个桃品种的抗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8个桃品种一年生休眠枝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为-27.76~-20.92℃,其中陇蜜9号和陇蜜12号的抗寒性极强,低温半致死温度-27℃;汪建国3号、敦煌冬桃抗寒性强,低温半致死温度约为-24.5℃;陇蜜15号和陇油桃1号抗寒性中等,低温半致死温度约为-23℃;孙玉1号和农神蟠桃抗寒性最弱,低温半致死温度约为-21℃。供试桃品种抗寒性从大到小依次为陇蜜9号、陇蜜12号、汪建国3号、敦煌冬桃、陇蜜15号、陇油桃1号、孙玉1号、农神蟠桃,相对电导率与枝条恢复生长验证的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应用电导率法及Logistic 方程测定油橄榄品种的抗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个油橄榄品种进行低温胁迫(5、0、-5、-10℃)处理,应用电导率法及Logistic方程测定不同油橄榄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油橄榄叶片相对电导率随着处理温度的不断降低而呈“S”型曲线变化,叶片伤害率变化趋势与叶片相对电导率基本一致;在相同处理温度下叶片伤害率和相对电导率有较大差异,间接反映了不同品种的抗寒性强弱,结合Logistic方程可计算油橄榄的半致死温度(LT50);油橄榄叶片SOD、POD、CAT酶活性随胁迫温度的降低总体上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皮削利的3种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6个品种的油橄榄抗寒性差异显著,由强到弱依次为皮削利>配多灵>莱星>阿斯>鄂植8号>佛奥.  相似文献   

5.
24个石榴品种的抗寒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低温胁迫过程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以一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对24个石榴品种进行抗寒性评价。采用人工模拟低温(室温、0、-4、-8、-12、-16、-20℃)进行低温处理,对其相对电导率(REC)、半致死温度(LT_(50))、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24个石榴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24个石榴品种一年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通过半致死温度得出,‘峄城抗寒1号’的半致死温度最低,为-14.32℃,最抗寒;‘突尼斯软籽石榴’的半致死温度最高,为-7.95℃,最不抗寒。通过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4个石榴品种中,有8个品种抗寒等级为Ⅱ级(抗)、15个品种抗寒等级为Ⅲ级(中抗)、1个品种抗寒等级为Ⅳ级(低抗)。  相似文献   

6.
【目的】鉴定和综合评价美国核桃和中国新疆主栽核桃品种的抗寒性,为核桃品种的引进栽培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5个美国核桃品种和3个中国新疆主栽核桃品种的一年生休眠枝条为试验材料,分别在-12、-16、-20、-24、-28、-32、-36℃下进行低温胁迫处理,以4℃处理为对照,测定不同低温胁迫下供试各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运用隶属函数法对核桃各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核桃各品种一年生枝条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逐渐升高,升高幅度及达到峰值时的处理温度有着明显差异,核桃各品种抗寒性强弱也不同。【结论】8个核桃品种抗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新温185、维纳、新丰、新新2号、艾米格、强特勒、哈特利、彼得罗,美国核桃品种除维纳外,抗寒性明显低于中国新疆主栽核桃品种,哈特利和彼得罗不适宜在中国新疆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7.
应用电导率法和Logistic方程测定杨桃枝条抗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半致死温度(LT50)探讨广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选育出的大果甜杨桃1号、大果甜杨桃3号、大果甜杨桃4号与土种酸杨桃品种枝条的抗寒适应性和抗寒能力。以3、5、7年树龄杨桃枝条为试材,分别进行4、2、0、-2、-4、-6℃不同温度的低温胁迫处理,测定相对电导率,并拟合应用Logistic方程计算4种杨桃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对照组不作低温处理),评价这4种杨桃的抗寒性。研究结果表明,4个杨桃品种的相对电导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同一杨桃品种不同树龄之间,随树龄的增加,当年生发育枝的抗寒性增加;同一杨桃品种不同枝龄之间,随枝龄的增大,抗寒性增强。不同杨桃品种抗寒性存在差异性,抗寒性顺序依次为土种酸杨桃﹥大果甜杨桃4号﹥大果甜杨桃1号﹥大果甜杨桃3号。4个杨桃枝条的半致死温度(LT50)范围在0~-2℃。  相似文献   

8.
12 个云南栽培核桃品种叶片解剖结构及其抗寒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12个云南栽培核桃品种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观测对比,应用变异系数、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筛选出影响抗寒性的主要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对各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海绵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是影响核桃抗寒性能的重要指标,12个核桃品种的抗寒性高低表现为:哈特利强特勒云新云林云新301丽53铁核桃云新高原云新306三台漾泡自元维2号;强特勒和哈特利为高抗类型,云新高原、云新云林、铁核桃、丽53、云新301为中抗类型,云新306、三台和漾泡为低抗类型,维2号和自元为不抗寒类型。  相似文献   

9.
为丰富适宜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气候条件栽培的梨品种,本试验以库尔勒香梨为对照,以雪香、新梨七号、红香酥和玉露香为供试品种,研究低温胁迫处理下5个梨品种一年生枝条抗寒性相关指标的变化,计算其枝条的半致死温度,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评价。结果表明,随胁迫温度降低,5个梨品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SOD、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5个梨品种枝条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9.96℃(库尔勒香梨)、-31.41℃(雪香)、-32.95℃(新梨七号)、-28.52℃(红香酥)、-27.81℃(玉露香)。利用隶属函数法计算得出低温胁迫下梨品种各抗寒性相关指标的平均隶属度值,以其排序的抗寒性结果为新梨七号>雪香>库尔勒香梨>红香酥>玉露香。  相似文献   

10.
以引进保存的5个美国核桃主栽品种和3个新疆核桃品种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梯度低温胁迫处理,测定不同低温胁迫下供试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并通过Logistic方程拟合半致死温度,结合冬季果园实测气温数据以及春季冻害调查数据,综合评价不同品种在南疆的越冬适应性及田间冻害临界温度指标。结果表明,8个核桃品种抗寒力强弱为温185维纳艾米格新新2新丰强特勒哈特利彼得罗,强特勒、哈特利、彼得罗3个品种在南疆的越冬适应性相对较差,在-14.6~-15.4℃极端低温条件下嫁接枝条及1年生枝出现冻害,维纳、艾米格以及3个新疆品种越冬正常。8个品种1年生枝半致死温度范围在-18.5~-26.6℃,半致死温度能够较准确的反映品种间的抗寒力强弱,但低于田间冻害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11.
张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457-19458,19512
[目的]研究近60年济南冬季的气温变化特征。[方法]选取1951~2010年济南地面观测站冬季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5年滑动平均、距平等统计分析方法,对近60年来济南冬季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历史演变趋势及年代变化特征。[结果]近60年来济南冬季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均呈波动式缓慢上升态势,升温态势明显,尤以最低气温增幅最大,说明最低气温的变化比最高气温更敏感,冬季气候变暖主要来自最低气温升高的贡献。从年代变化来看,冷冬大多出现在70年代以前,之后呈明显减少趋势;相反,在70年代之后暖冬呈增长态势,暖冬现象在2000年以后有所减缓;20世纪50~90年代冬季气温呈现台阶式增暖趋势,进入90年代冬季平均气温出现跳跃增暖态势,进入21世纪气温呈现回落趋势,但冬季气温整体还是呈上升趋势。济南人口增加,使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热岛效应加剧,是济南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结论]该研究为了解济南地区的长期气候变化趋势及其是否与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相一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62—2015年济阳县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4年来济阳县气温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54年来济阳县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20世纪60—80年代属偏冷期,90年代—2015年平均气温显著增高,特别是90年代后期—2015年,属显著偏暖期。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滑动平均等方法统计分析1960~2007年48年来珲春市年平均气温变化特征及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5、8、10℃的积温和持续日期、初霜日、终霜日、无霜期、≥30℃高温日数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珲春市气温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也在上升,年平均气温增温率为0.37℃/10年,各界限积温每10年增幅在60~80℃,各界限温度持续日数和无霜期在20世纪90年代后分别增长了7 d和22 d,≥30℃高温日数增长3 d。低温冷害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尤其是进入2000年代夏季气温持续偏高的影响下明显减少,冷期中以延迟型和混合型冷害为主,暖期里以障碍型冷害为主。  相似文献   

14.
真空冻干大蒜片最佳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真空冻干技术加工脱水蒜片,利用大型设备获得优质大蒜粉生产的最佳工艺参数。经研究,冷冻干燥量佳工艺条件为:干燥室压力30~60Pa,加热介质温度约53℃,冷阱温度约-60℃。  相似文献   

15.
The armyworm Mythimna roseilinea(Walker) is a major pest of grain crops in South China. So far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basic biology and ecology, making prediction of population dynamics difficult.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s of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growth with temperature based on an age-stage, two-sex life table of M. roseilinea reared on maize in the laboratory at 18, 21, 24, 27 and 30°C. The highest values of net reproductive rate(R_0) and fecundity were observed at 21 and 24°C, respectively. Both the intrinsic rate of increase(r) and finite rate of increase(λ)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mean generation time(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M. roseilinea was able to develop, survive and lay eggs at all temperature regimes tested. Development rates of the egg, larval, pupal, as well as the whole pre-oviposition stages had a positive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emperature. The calculated development threshold temperatures of egg, larval, pupal, pre-oviposition and total pre-oviposition stages were 13.29, 8.39, 14.35, 7.42, and 12.24°C, respectively, and their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s were 63.59, 445.00, 211.11, 89.02, and 698.95 degree-days,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provide insight into temperature-based phenology and population ecology of this insect pest and will allow population prediction and management available in the field.  相似文献   

16.
玉米灌浆期间气冠温差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CB-0241型红外测温仪研究了玉米灌浆期间气冠温差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玉米灌浆期间,两个密度下的玉米品种气冠温差都随生育进程呈现升—降—升—降的趋势,并且6×104株.hm-2种植密度的玉米品种在吐丝后20 d左右和35 d到成熟这两个阶段的气冠温差与产量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大连地区夏季特种地温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近10年大连站沥青下垫面温度观测数据年、月数据进行分析,并对不同天空状况条件下的特种地温、地面温度和气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特种地温温度变化最为剧烈,地温与之相近,而气温变化较平缓;三者的差异在14:00最大达17℃,8:00、20:00差值较小;晴天和多云天气条件下各时次特种温度与气温的差值相差不大,14:00都约为20℃,而阴天条件下两者差值相对较小,14:00仅为12℃;8:00、20:00各种天空状况条件下,三者温度相差均不明显。此结论可以在特种地温订正预报中加以应用,也可以在考虑特种路面作业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做好乡镇预报服务是农业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利用2016~2022年国家气象观测站和8个乡镇区域站的气温资料,依据温度订正法,分析订正各区域站最高、最低气温。结果表明,国家气象观测站和区域站的日最高、最低气温差异不大,而极端高温和低温具有明显区域性差异。因此,在气温起伏较大的冬、夏两季,可在国家站预报的基础上,对各乡镇的最低、最高气温极值进行一定的修正,从而更好提高乡镇预报中气温预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太岳山油松人工林土壤温度状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在定位观测的基础上,研究了太岳山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生长季节的土壤温度分布、温度梯度以及热力流向;从定性走向定量,为林业生产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以往研究在土壤温度观测和不同耕作条件下土壤温度效应规律上的不足,研究了华北平原不同耕作方式冬小麦田土壤温度日变化及其对气温的响应特征。【方法】试验于河北省栾城县设置翻耕、旋耕和秸秆覆盖免耕处理,采用热脉冲-时域反射技术,连续监测2004-2005年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温度和气温。【结果】各层次土壤温度日变化随气温呈正弦函数变化;土壤温度日变化随土壤深度呈“锥形”;2.5~80 cm土壤深度每增加5 cm,土壤温度随气温的变化滞后1.2 h左右;不同耕作方式土壤日最高和最低温度均具有显著差异,秸秆覆盖度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免耕在冬小麦活动期,显著降低了2.5 cm土层土壤最高温度0.66~4.85℃,而在越冬期提高最低温度0.64~0.87℃;冬小麦生长前期(出苗-拔节)免耕较其他处理显著降低了2.5 cm土层土壤温度日变化幅度,其中较翻耕降低0.65~5.21℃,较旋耕降低0.48~3.89℃。【结论】不同耕作方式各层次土壤温度均极显著响应气温变化;耕作方式主要影响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而且主要表现在冬小麦生长前期;免耕在冬小麦活动期表现为降温效应,究其原因是由于较大程度地降低高温而较小程度地提高低温;越冬期表现增温效应是由于显著提高了各个时刻的土壤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