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自然水温提早草鱼人工繁殖,生产早繁鱼苗使鱼种达到大规格的需要,为成鱼养殖高产创造条件。本试验从1990年到1992年连续三年由常规到早繁,出苗期由历年的6月8~9日提早到5月26~28日,催产率100%,受精率在胚胎发育至原肠后期检查达90%以上。以受精率为基数计算出苗率为80%左右,繁殖期水温20~24℃,产卵时间是第二针注射后8~10小时。鱼苗出缸时间是孵化后115~120小时。  相似文献   

2.
团头鲂是池塘养鱼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各养鱼场每年都要自繁自育一批。人工繁殖的技术也不太复杂;不过,效果很不稳定,往往得不到预期的鱼苗数量,使生产受到影响。其它养鱼场也有这种问题,因此,我们从1988年到1992年对团头鲂人工繁殖技  相似文献   

3.
我县自六四年家鱼人工繁殖成功后,经过十年努力,到七三年全县鱼苗已基本自给。结束了我县到江河捞卵、采购鱼苗的历史。目前,我县已具有年生产五亿多万尾鱼苗的能力,除满足自己放养外,还支援了邻近县市一大批苗种。但是,在连续几年家鱼催产率较高的情况下,八四年却出现下降的局面(见表一)。我们初步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根据广西区科技厅下达的《斑 人工配合饲料与营养分析的研究》课题中的斑 人工育苗技术要求,在斑 人工繁殖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进行的鱼种培育技术研究。我们于1999年的4月下旬至7月中旬,先后将8批孵化出的33808尾斑 鱼苗(1.2cm-1.5cm),经16天~21天培育,获得3.仇cm~5.0cm规格鱼种20365尾。现将结果综述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鱼苗来源    8批鱼种培育使用的鱼苗均取自本课题组斑 人工繁殖孵化出的斑 鱼苗,规格为1.2cm~1.5cm。数量共338…  相似文献   

5.
《水产科技》1976,(3):16-18
剑水蚤是许多鱼类的饵料,但对孵化期间的鱼类胚胎和刚出膜的“水花”却是一大敌害。它能咬破鱼卵,咬伤鱼苗,也可能放出某种毒素,造成鱼类胚胎和鱼苗的死亡。关于对鱼苗的危害,一般认为在出膜后五天内的鱼苗均可遭其攻击,但也有人观察到孵化后十五天的鱼苗均可遭受其攻击,可能是随剑水蚤的种类不同而其攻击能力也有不同的缘故。  相似文献   

6.
关隆 《水产科技》1994,(5):34-36
1992-1994年,开平市鱼苗场在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的鱼苗培育阶段,连续三年均出现小瓜虫病的严重流行,感染率达80-100%,病鱼死亡率为60-80%,以某一批苗而论,死亡率可达100%,使生产遭受很大损失。为寻找有效的防治药物和方法,根据国内有关报道,我们结合生产,进行了对病原的深入观察和药物治疗试验。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鱼的常发病和多发病的发展规律,总结群众防治鱼病的经验,做到鱼病防治心中有数。我们在1977年5~6月、10~11月间,以玉林地区的玉林、贵县、桂平、平南、博白五个主要县的国营鱼种场和重点生产鱼苗鱼种的集体鱼种场的池塘为对象,调查了鱼苗鱼种培育阶段和越冬前鱼种培育阶段的鱼病情况。  相似文献   

8.
禾花鲤一年多次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禾花鲤亦称禾花鱼、乌鲤,属鲤科温水性鱼类,鱼体粗短,全身略带紫色,背部黑色。肉质细嫩,味甜,当体重长到50克以上时便可作为商品鱼食用,养殖周期短,效益高,在南方一年可以养殖2~3批商品鱼。随着近几年养殖面积的扩大,需要的苗种越来越多,一般的鱼苗生产都集中在春季,夏季以后鱼苗紧缺,因此一年  相似文献   

9.
有关复殖吸虫的幼虫或成虫寄.生于鱼体引起鱼类患病的情况是为常见,而在鱼苗孵化生产期间,大量复殖吸虫的尾蚴危害鱼苗,造成大批死亡,则不多见。本文是作者于1983-1985年赴斯里兰卡协助开发渔业生产期间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之一,经观察、试验,初步查明了这些复殖吸虫尾蚴的感染途径,对鱼苗的危害程度,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水库渔业》1985,(2):22-24
我县从1983年引进埃及塘虱,当年试养16万尾,获得较好的效果。试养证实,埃及塘虱是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淡水养殖新品种,可以大力推广。1984年,我县推广了埃及塘虱的养殖工作。3月越冬亲鱼开塘培育,4月第一批鱼苗孵化成功。全县有7个单位和23个养殖专业户从事孵化生产,至9月底,共孵出鱼苗1,600万尾,培育苗种1,2207万尾,  相似文献   

11.
阮松树 《水产养殖》2009,30(5):22-22
鱼苗培育,也称“发塘”,是指把鱼苗经20~25d饲养,长到了3cm左右,称为“夏花”。鱼苗培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但在生产中鱼苗发塘率一直很不稳定,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现将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鱼苗池常见敌害生物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土池鱼苗培育时,由于鱼苗身体嫩弱,避敌能力差,常受到水中一些生物的危害,严重时可大幅降低鱼苗成活率,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根据笔者从事多年鱼苗培育的生产实践,现将鱼苗池中常见敌害生物以及防治办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鱼种池车轮虫病的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轮虫病是鱼苗鱼种培育阶段危害较大的鱼病之一。自鱼苗出膜到鱼种出塘均有车轮虫寄生,车轮虫寄生后,鱼类食欲下降,体质消瘦,严重时造成大批死亡,使鱼苗鱼种生产遭受重大损失。为了了解该病病原体繁殖生长规律,摸索有效的防治措施,近年来我们对此病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为防治此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茜 《齐鲁渔业》2005,22(5):37-37
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由于鱼苗个体较小。活动能力差以及饲养管理条件和环境因子的作用常受到一些病害与敌害的危害,直接影响到鱼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黄颡鱼人工繁殖、鱼苗集约化培育、大规格鱼种培育等两年的规模化试验和开发生产,2002年共繁殖黄颡鱼苗601.3万尾,平均受精率82.7%,平均孵化卒41%,其中最后三批共187.4万尾鱼苗育成2.5cm左右夏花135.4万尾,平均成活率为72.3%,平均每平方米生产夏花3890尾,育成36尾/kg规格的黄颡鱼种28850kg,平均成活率76.9%,平均亩产鱼种381kg。  相似文献   

16.
一批由海南断山渔业有限公司养殖的16万尾笋壳鱼苗,目前经三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合格后,从三亚口岸经香港中转空运至台湾。这是三亚首批销至台湾的笋壳鱼苗。  相似文献   

17.
永州市七里店乡麻元村是人工繁殖革胡子鲶(即埃及塘虱鱼)鱼苗的专业村。由于乡政府的重视,1992年6月27日成立了以养鱼专业户为主体的“麻元村特种水产专业技术研讨会”。市科协、市畜牧水产局、市畜牧水产学会负责同志到会祝贺。麻元村位于永州市南津中路旁,农民素有养鱼习惯和经验。1985年,该村支书陈天祯同志开始从事革胡子鲶人工繁殖鱼苗,现已发展到21户,1991年孵苗育种1000余万尾,产值达97800元,户平4657元;今年可生产鱼苗鱼种2000万尾,产值能达20万元,户平9523元,陈天祯同志能孵育鱼苗120万尾,产值可实现2万元。目前,革胡子鲶苗种已销至北京、浙江、安徽、河南、云南、郑州、江西、湖北等  相似文献   

18.
高白鲑鱼苗气泡病是由不良水质引起的一种疾病,在2005年4~6月份我们采用黑泉水库深层流水培育高白鲑鱼苗,在水温5℃时不明显,9℃时大量暴发其病,对鱼苗危害极大.其发病率可达80%以上。这种病容易造成人为的忽视,如不即时治疗,将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红鳍东方■人工养殖在我国从 1991年开始试养,到现在已有 9年历史。养殖年产量已达 400吨,预计再过 2~ 3年,养殖年产量可达 1000吨以上,与日本年产量相当。红鳍东方■人工育苗、养殖技术已经成熟,人工养殖在我国已进入商业化阶段,现将人工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红鳍东方■在北方人工养殖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当年 (全长 30毫米以上的幼鱼苗 )6~ 7月份至 10~ 11月份越冬前;第二阶段,从 11月份至翌年 4月份的越冬期;第三阶段,从 4月份至 10~ 11月份的养成期。  一、第一阶段  从当年 (全长 30毫米以上的幼鱼苗 )6~ 7…  相似文献   

20.
梁兆川 《水产科学》1995,14(6):45-45
我国陆封型香鱼苗种规模生产初见成效梁兆川(大连水产学院116023)1994~1995年、大连水产学院、北京市水产研究所与大连市碧流河水库管理局共同合作,开发该水库陆封型香鱼苗种生产,于1995年8月生产香鱼受精卵200万粒,经过近20小时的长途运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