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灌溉对高羊茅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猎狗5高羊茅为材料,研究了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灌水量和灌水时间对高羊茅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返青到种子收获,灌4次水(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灌水,每次灌水量为900m3/hm2)生殖枝/m2最高,小穗数/生殖枝、小花数/小穗、种子数/小穗接近最高;潜在种子产量、表现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最高.在种子发育早期(盛花期后7d),灌4次水种子标准发芽率最高,老化发芽率最高,种苗芽长最长,芽重最重.种子发育后期,不同的灌溉处理对高羊茅种子质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不同盐胁迫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艳敏 《草业科学》2012,29(7):1088-1093
用不同浓度的NaCl,Na2CO3,Na2SO4 ,NaCl和Na2CO3 的混合液以及NaCl、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液分别处理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种子,研究不同盐分胁迫对高羊茅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根长和苗高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盐处理对高羊茅种子的萌发影响不大,高浓度盐处理显著抑制了种子的萌发。随着盐浓度的升高,高羊茅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且对幼苗生长和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加强。高羊茅种子对不同类型盐的耐受性各异,不同盐分对种子萌发的抑制程度为Na2SO4<混合盐(NaCl+Na2CO3+Na2SO4)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0.1~2.0 mmol/LSA对高羊茅种子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它显著提高了种子的发芽势;3.0 mmol/L的SA对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0 mmol/L左右浓度的SA处理显著的提高回干高羊茅种子的发芽势(P<0.01);0.5 mmol/L的SA在40℃温度下浸种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回干后高羊茅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在干湿交替情况下,SA浸种处理明显提高高羊茅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0.5 mmol/L的SA浸种处理效果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4.
模拟酸雨胁迫下钙离子对高羊茅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青山  张利霞  万涛  王庆亚  王瑞 《草业科学》2012,29(12):1903-1909
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CaCl2溶液对高羊茅进行浸种处理,测定模拟酸雨胁迫下高羊茅种子发芽和生长的影响,旨在寻找高羊茅发芽阶段抗酸雨胁迫的最佳浸种浓度。结果表明,随着钙溶液处理浓度的升高,模拟酸雨胁迫下高羊茅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高、根长、鲜质量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幼苗的电导率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主成分分析与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钙溶液浸种对模拟酸雨胁迫下高羊茅种子发芽能力影响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50、25、10、100、5、0 mmol·L-1,以50 mmol·L-1的钙溶液浸种处理对提高高羊茅种子发芽阶段抗酸雨胁迫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Zn~(2+)、Mn~(2+)、Fe~(3+)、Pb~(2+)胁迫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高羊茅(Festuca elata)种子发芽及生长特征的影响,试验采用组织培养法进行了Zn~(2+)、Mn~(2+)、Fe~(3+)、Pb~(2+) 4种重金属胁迫下,2种牧草的发芽试验,测定了2种牧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芽长、根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析了2种牧草种子对重金属的耐受性,以期为西藏中部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牧草的混播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Zn~(2+)不同浓度胁迫下,2种牧草种子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现象;Mn~(2+)胁迫时,紫花苜蓿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均高于高羊茅,且差异显著(P0.05);当Fe~(3+)胁迫浓度为1 000 mg/L时,高羊茅的相对发芽率仍高于紫花苜蓿2倍,抗性比紫花苜蓿强;Pb~(2+)胁迫时,紫花苜蓿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明显高于高羊茅,且达到显著水平(P0.05),Pb~(2+)浓度高于500 mg/L时,高羊茅已达致死剂量,高羊茅抗性比紫花苜蓿弱。从4种重金属对2种牧草相对根长和相对芽长的影响来看,2种牧草种子对4种重金属离子的抗性不同。从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来看,紫花苜蓿对Zn~(2+)、Mn~(2+)和Pb~(2+)的抗性更强;高羊茅对Fe~(3+)抗性更强。说明紫花苜蓿和高羊茅2种牧草对重金属具有一定的耐性,其人工混播在矿区土壤修复中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6.
高羊茅种子内生真菌的消毒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组织培养中最常用的外植体是成熟种子,而种子中共生的半知菌亚门内生真菌Neotyphodium coenophialum使消毒较为困难,污染率高.为了研究温水处理对富含内生真菌的高羊茅种子发芽率、污染率和出愈率的影响,以不同温度(40,50,60℃)、不同时间(10,20,30min)的温水浸泡和次氯酸钠配合使用处理高羊茅种子,并进行发芽率试验和愈伤组织培养.经统计学分析发现,适用于富含内生真菌的高羊茅种子的最佳消毒组合为50℃温水浸泡10min,再经70%酒精处理5min,然后用次氯酸钠处理15min.消毒方法在保证较高种子发芽率的前提下,可降低种子污染率,提高出愈率.该消毒技术对于解决高羊茅因内生真菌造成的严重污染、出愈率低等现象有重要作用,并为高羊茅再生体系构建奠定重要的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水杨酸浸种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0.1 ̄2.0mmol/LSA对高羊茅种子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它显著提高了种子的发芽势;3.0mmol/L的SA对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0mmol/L左右浓度的SA处理显著的提高回干高羊茅种子的发芽势(P<0.01);0.5mmol/L的SA在40温度下浸种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回干后高羊茅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在干湿交替情况下,SA浸种处理明显提高高羊茅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0.5mmol/L的SA浸种处理效果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8.
高羊茅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冷季型草坪草.以高羊茅种子为材料,检测了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2种硅酸盐细菌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PEG胁迫呈剂量效应地抑制高羊茅种子萌发,随着PEG浓度的增加,高羊茅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下降.在15%PEG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硅酸盐细菌(胶质芽孢杆菌VKPM 7519和土壤芽孢杆菌VKPM 7517)浸种可提高高羊茅的萌发率,菌液浓度为105 CFUml-1时效果最佳,其中VKPM 7517在105 CFuml-1浓度时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达到最大值,且差异显著,VKPM 7519在105 CFuml-1浓度时可提高高羊茅的平均发芽速度.可见,硅酸盐细菌浸种能促进水分胁迫条件下高羊茅种子的萌发,尤其土壤芽孢杆菌的效果最强,表现一定的抗旱潜能.  相似文献   

9.
聚乙二醇对羊茅属4种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溶液作为渗透胁迫剂,对羊茅属Festuca 4种牧草种子的萌发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PEG浓度(5%)促进中华羊茅F.sinensis和西北羊茅F.kryloviana胚根的生长,较高PEG浓度(10%~15%)显著抑制4种羊茅植物胚根和胚芽的生长及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提高,PEG浓度对胚芽生长的抑制效应比胚根大.各植物胚根(芽)长、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PEG浓度的增加呈显著降低变化(P<0.05).胚根/胚芽比、发芽率、发芽势可作为羊茅属牧草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初步评定的鉴定指标.4种植物的抗旱性顺序为中华羊茅>西北羊茅>毛稃羊茅F.kirilovii和法恩苇状羊茅F.arundincea.  相似文献   

10.
低能N~+束诱发对狗牙根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低能N+束对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的诱变效应及其机理,研究M1代种子发芽状况为确定其适宜的诱变参数奠定基础。通过LZD-1000离子注入机将N+束注入狗牙根干种子,研究N+束引起种子发芽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注入一定剂量的N+束可以促进狗牙根种子发芽,但注入时间以5 s为宜,超过5 s其发芽能力急剧下降。5 s注入时间下6种剂量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均值分别高出对照10%、9%和16,10 s注入时间下3项指标均值分别低于对照55%、15%和134,不同剂量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活力指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3项指标F值分别为638.13、109.31和2.16,均大于F0.05(12,26)=2.15)。在20 keV能量下,注入时间为5 s和剂量为80×1014ions/cm2是N+束注入诱变狗牙根育种最有效的诱变参数,可诱使狗牙根种子萌发状况发生较大的变异。  相似文献   

11.
马燕  蔺艳  孙丽萍  梁芳  董爱香 《草业科学》2012,29(10):1569-1573
试验利用多次混合选择、常规杂交育种及辐射育种和离子注入的方法在北京地区进行美丽月见草(Oenothera speciosa)抗寒性育种。结果表明,多次混合选择育种可以提高美丽月见草的抗寒性,经4年选择使越冬率从4.7%提高到6.5%;美丽月见草与两种抗寒月见草品种[金日光月见草(O.tetragona)和大花月见草(O.erythrosepala)]进行有性杂交均无结实,经多年杂交试验未获得有效种子;60Co γ辐射大粒种子,中辐射剂量200 Gy,成活率44.4%的美丽月见草越冬率为37.5%,Si离子注入小粒种子,中能量35 MeV、注量5×1010 P·cm-2,成活率73.1%的美丽月见草越冬率为55.3%,处理之前的越冬率仅为6.5%。试验表明,Si离子注入可明显提高美丽月见草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2.
干旱和钠盐胁迫对罗布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克彪  姜生秀 《草业学报》2016,25(5):214-221
为探明罗布麻种子在不同水分和钠盐胁迫下的萌发特性,通过模拟盐渍化土壤溶液渗透势和主要阴离子组成,研究罗布麻种子在PEG-6000不同渗透势溶液和不同钠盐(NaCl、Na_2SO_4、NaHCO_3、复合钠盐)溶液中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用PEG高渗透势(-0.05 MPa)溶液、低浓度Na_2SO_4(0.2%)和复合钠盐(0.2%~0.6%)溶液处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萌发抗旱指数CK,平均发芽时间CK,盐害率为负值,发芽高峰期集中于2~4d,溶液对种子发芽具有促进和增效作用,随着溶液渗透势降低和盐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萌发抗旱指数逐步降低,平均发芽时间延长,盐害率增大,发芽高峰期集中于2~3d。NaCl、NaHCO_3溶液处理种子,随着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有明显降低的趋势,平均发芽时间延迟,发芽高峰期集中于2~3d,渗透胁迫和毒害作用增强,溶液对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和延缓作用。PEG、复合盐溶液处理种子,渗透势和浓度的适宜值、临界值与极限值分别为-0.09,-0.70,-1.30 MPa和0.85%,2.04%,3.22%。用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处理种子,盐害率大小总体依次为NaHCO_3NaClNa_2SO_4复合钠盐。  相似文献   

13.
以‘纳罗克’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Narok’)种子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浓度(5~25 mmol·L-1)和不同时间(5~25 min)的草酸处理,探究外源草酸对非洲狗尾草种子萌发(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及生理特征(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的影响,并研究了外源草酸对储藏0~4年狗尾草种子的生理特性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酸处理对收获当年狗尾草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随着处理浓度和时间增加至25 mmol·L-1,25 min,收获当年的种子可达到破眠效果;采用25 mmol·L-1,25 min的条件处理不同储藏年限的种子,显著提高收获当年种子的SOD和CAT活性,增加0~2年种子幼苗的根长,降低种子MDA含量,POD活性随储藏年份的延长逐渐降低。草酸处理后不同储藏年份种子...  相似文献   

14.
呼伦贝尔地区野生山野豌豆种子硬实破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呼伦贝尔采集的野生山野豌豆(Vicia amoena)种子为材料,通过室内及田间试验研究其种子萌发状况,寻找破除种子硬实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在各种破除种子硬实的方法中,擦破种皮及浓硫酸浸泡种子效果最为明显,擦破种皮处理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98.67%和98.00%;浓硫酸不同浸泡时间产生的效果存在差异,其中以浸泡30min效果最为明显,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99.33%,浸泡5~30min时随着时间的增加发芽率呈逐步增加的趋势,浸泡60min的处理,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97.33%,与浸泡30min处理相比呈下降趋势;而不同温度水浴、4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不同时间对发芽及出苗效果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控制试验探究醉马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不同埋藏深度的响应,结果表明:醉马草出苗速率随着埋藏深度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1cm和2cm埋藏深度时出苗速率最大,同时发芽势(86.67%、72.22%)和萌发指数(1.83、1.66)均显著高于其他埋藏深度(P<0.05);醉马草种子在0~8cm埋藏深度范围内萌发率均在66.67%以上,但是出苗率在1cm和2cm埋藏深度时最高,分别为90%和88.78%,当埋藏深度≥4cm时会抑制出苗,埋藏深度9cm时不再萌发;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醉马草茎长、幼根长和幼苗总长都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总茎长在4cm埋藏深度时最长(116.71cm),幼苗总长在2cm埋藏深度时最长(192.23mm),幼根长度在1cm埋藏深度时最长(97.37mm),而根茎比则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总之,醉马草种子萌发出苗最适埋藏深度为1~2cm,当埋藏深度为9cm时种子不再萌发。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腾格里”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 Vass.)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去除宿存萼片和破除种子硬实的影响,旨在明确牛枝子种子去除宿存萼片和破除硬实的方法。结果表明:种子破皮机处理4遍和浓硫酸处理12 min时,宿存萼片全部去除;所有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降低硬实率(P<0.05);种子破皮机在处理9遍时,发芽率最高(66.33%),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也较高;浓硫酸处理20~30 min,发芽率最高在80.00%以上,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也较高。综上所述,由于浓硫酸是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矿物酸,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中操作存在安全风险,而种子破皮机处理4遍可以完全去除宿存萼片,将种子处理9遍可以有效降低硬实率,发芽率可达60.00%以上,且操作方便和安全,易于规模化处理,建议在牛枝子种子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盐碱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的协同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材料,在实验室内模拟土壤复杂盐碱逆境条件,将2种中性盐NaCl, Na2SO4与2种碱性盐NaHCO3, Na2CO3以不同的摩尔比例混合,按碱性盐比例递增的顺序共设置A~F组,同时每个组又设置6种盐浓度(24~168 mM),涵盖Na+浓度为32~192 mM,pH为7.03~10.68范围的盐碱生境,试验共模拟出36种盐度和碱度(pH值)各不相同的盐碱条件,并对胁迫下苜蓿种子发芽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浓度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各胁迫处理组下苜蓿种子的发芽指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不断下降,且碱性盐比例越大下降越明显,而平均发芽天数逐渐增加。胚根与胚芽生长表现出与发芽相似的变化规律,并且胚根适应盐碱能力更强。因此,复合盐碱胁迫不同于单独的盐或碱胁迫,一旦浓度较高时,盐和碱的交互作用更明显,二者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加剧了对植物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迟晓雪  孙洁峰  方程 《草地学报》2012,20(1):146-148,150,151,165
ABA是抑制种子萌发的主要激素,而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NCED)和8’-羟化酶(CYP707A)是控制ABA合成及代谢的关键基因。为了解基因表达水平与种子萌发率之间的关系,以2种萌发率不同的结缕草(Zoysia japonica)海青一号(H1)和野生型(WT)结缕草种子为材料,克隆CYP707A基因目的片段,通过Real-timePCR测定2种结缕草种子在不同吸胀时间的NCEDCYP707A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NCEDCYP707A基因在不同吸胀时间和不同材料中基因表达水平不同,在萌发率较高的海青一号(H1)种子吸胀过程中,NCED基因和CYP707A基因表达持续升高,在萌发率较低的野生型(WT)结缕草种子吸胀过程中NCEDCYP707A基因表达量先升高,随后又降低到较低水平,NCED基因和CYP707A基因在萌发率不同的2种结缕草种子吸胀过程中的表达存在差异,说明种子的萌发率不仅与ABA含量有关,还与ABA代谢速率有关,体现两者在影响种子萌发率过程中相互协作,相互平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原来的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包衣配方研究基础上,选用杀菌剂(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保水剂(SAP,高吸水性树脂)、填充材料(玉米秸秆粉)等包衣材料对"晋农1号"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进行包衣,研究不同配方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药种比1:60的多菌灵可以有效解决种子萌发时发霉腐烂、失去种子活力的问...  相似文献   

20.
不同处理对北方嵩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3种不同质量浓度的化学试剂(NaOH、GA和CaCl2)分别处理北方嵩草Kobresia bellardii种子,将其置于5、10、15、20和25 ℃恒温条件下进行光照培养。结果表明,温度和3种化学试剂及化学试剂的不同质量浓度显著影响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及幼苗高度(P<0.001),且温度对种子的萌发影响更大。北方嵩草种子在1025 ℃条件下萌发,适当质量浓度的3种化学试剂对种子的萌发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低温下,较高质量浓度的化学试剂处理的种子其萌发率和萌发指数较高;而在较高温度下,较低质量浓度的化学试剂处理的种子其萌发率和萌发指数较高。在20和25 ℃,对照组及用3种化学试剂处理的种子其萌发率和萌发指数较高,幼苗生长较快。其中在25 ℃,用5 g/L CaCl2处理种子其萌发率最高,可达84%;在20 ℃,用20 g/L NaOH处理种子其萌发速率最快,萌发指数最高, 为5.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