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每逢晚秋或冬、春季节,由于气温骤降,蜂群就呈蛰伏状态,但逢有时天气晴暖,工蜂便会出巢排泄、采集,尤其是较耐寒的中蜂,气温升至7~8℃时,就出勤自如。可气候仅在一天之内常是多变的,一旦转为阴雨,气温立即下降,对已出勤的工蜂回巢增加了极大的难度。经常会有很多的回程工蜂,坠落在巢门踏板上或蜂箱周边,费劲而徒劳地挣扎着,虽离巢近在咫尺,终因体温过低,力不从心,也无力再度振翅升空,面对巢门可望而不可及,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冻僵  相似文献   

2.
<正>一、春季管理中心任务是保护工蜂,促王产卵,恢复群势,培养强群,是获得全年高效益的关键。1.适时排泄在陕北,一般立春后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放蜂排泄,气温5℃以上,风力2级以下即可,撤去蜂箱上部和前部的保温物,让阳光直射到蜂箱上,然后打开巢门放蜂排泄。2.注意保温由于春天气候多变温度较低,且昼夜温差大。白天天气晴朗时适当放大巢门,晚上缩小。蜂箱内巢脾的两侧添加保温物,上面用棉垫等保温物盖上,保温物受潮要勤换晒。蜂箱外侧和底下塞上干草,箱上盖草帘,再  相似文献   

3.
一般来说 ,蜂箱的排列大都是座北朝南 ,但笔者发现 ,蜂箱的朝向并不都以朝南为最好。在不同的时期与季节 ,适当地变换一下巢门的方向 ,对蜂群的产蜜量、处女王交尾的成功率等方面都有好处。1)早春气温较低 ,如果巢门偏向西南 ,就可使巢门前有阳光照射 ,巢门前冻僵的蜜蜂便因得到阳光的温暖而返回巢内。2 )在炎热的夏季 ,可将巢门的方向朝向正东或东南方向 ,蜜蜂就可因阳光照射的刺激 ,提前出巢采集 ;中午温度高时 ,巢门前处于阴凉状态 ,蜂箱的后面还便于覆盖遮荫 ,可避免因阳光照射而使巢温升高。3)深秋季节 ,巢门的方向宜偏向西南 ,使巢门…  相似文献   

4.
正只要是到了蜂群越夏期间,天气都很炎热,即便在蜂箱上覆盖一层草帘,巢门内外,仍然有大片的工蜂剧烈扇风散热,在不断地消耗工蜂的体能。蜂王多数也停止产卵,蜂群原有的优势呈下降现象。为了改变这一不利现状:在2017年早先在蜂箱边种植几株蓖麻,就是在蜂群越夏选场确定后,在蜂箱排列时,蜂箱与蜂箱之间保持一点距离,就在这档距离间种植几株蓖麻。  相似文献   

5.
晚秋和早春 ,中蜂在山区尤其是高山区放牧时要特别注意蜂箱的摆放。我地中蜂户每年 7月上旬就迁往高山区度夏 ,这对避免在低山区度夏受酷热影响而造成“秋衰”是上策。不少蜂户从“越凉越好”的观念出发 ,把蜂摆放在背阴处。其实 ,在山区尤其是高山区 ,只要把蜂箱置于有少许树荫或箱顶用茅草、芦苇扎成的草帘遮荫即可。因为山区炎热天气毕竟不多 ,即使盛夏时由于有森林植被的调节 ,早晚天气凉爽 ,仅中午几小时嫌热些。我试验过 :只要箱体不被午间阳光直晒 ,巢内育儿活动都正常。问题在于 ,到了晚秋和早春 ,摆放在背阴处的蜂群与有阳光处的蜂…  相似文献   

6.
初春时节,常有蜜蜂在天气好时出巢试飞和排便,但由于气温低,出巢的蜜蜂回不了巢,冻僵在蜂箱周围,给春繁带来一定损失.可用下面一法使"假死"蜜蜂安全回到原箱.  相似文献   

7.
<正>在高温天气用关巢门的办法运输中蜂,蜂箱内外的空气不流通,即使在中蜂蜂箱的前壁和后壁各开一个相互对称的纱窗,在运蜂途中箱内的工蜂会挤爬在纱窗上,完全堵住箱内外空气的流通。性情暴烈的工蜂因此在箱内吵闹,吵闹时工蜂的呼吸加快,消耗的氧气也多,越闹氧气越少,巢温也随之提高。导致中蜂产生应激反应,造成箱内的工蜂非机械性损伤,寿命大大缩短,幼虫得不到正常哺育,不仅影响生长发育,还容易  相似文献   

8.
赵永春 《中国蜂业》2001,52(6):19-19
黑龙江地区到 1 0月底 ,蜂群就开始越冬。之前 ,对蜂群进行简易包装 ,如蜂箱上盖草帘等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此时气温通常在 -5~ -1 0℃ ,但有时还会回升到 1 0℃之上。如 1 999年和 2 0 0 0年连续两年的 1 1月 1 1日左右 ,气温回升到 1 5℃ ,蜂群飞翔十分活跃。有位蜂友在气温 -1 0℃时就把蜂箱靠拢 ,结果 ,气温回升时 ,造成工蜂偏集严重。笔者连续数年 ,在蜂群正式越冬前 ,当气温下降至-5℃时 ,都着手简易包装进行保温 ,蜂群不靠拢 ,在蜂箱后面用豆皮埋上一半高度。当气温 -1 0℃时 ,在箱盖上放一些豆皮 ,前面用草挡巢门控飞。当气温 -2 0…  相似文献   

9.
正阿坝中蜂生活在川西高原,越冬期持续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气候变化快。白天太阳直晒蜂箱,造成箱内气温过高,大量越冬工蜂有出巢冲动甚至出巢。当天气变化后,高原气温下降较为迅速并常伴有大风出现,大量出巢的工蜂会冻死巢外。出巢冲动使得越冬蜂群散团,巢内饲料大量消耗,越冬蜂群会因饲料不足而饿死。阿坝中蜂越冬一般仅遮阴箱盖,往往会因忽略了阳光照射箱壁而影响箱内温度。笔者在阿坝蜜蜂保种场通过对越冬蜂群进行箱盖及箱壁遮阴和箱盖遮  相似文献   

10.
初春时节 ,常有蜜蜂在天气好时出巢试飞和排便 ,但由于气温低 ,出巢的蜜蜂回不了巢 ,冻僵在蜂箱周围 ,给春繁带来一定损失。可用下面一法使“假死”蜜蜂安全回到原箱。先用 1个玻璃杯把冻僵的蜜蜂收集起来 ,上面用 1个盖子盖好 ,在收集前可用一纸片垫在里面杯底 ,原因是防止加热时烫死一些蜜蜂。当收集完所有“假死”蜜蜂后 ,用 1盆热水 ,温度在 60℃以下 ,把杯子放到水中 ,水不要淹过杯子 ,使杯中温度慢慢升高 ,当“假死”蜜蜂复活、爬动并飞到杯子盖上有一定数量时 ,可揭开盖子 ,蜜蜂就能飞回自己的巢内 ,绝不会错。这样往返几次就可使所…  相似文献   

11.
冬春季节,早晚工蜂外出,飞到荫处、湿处;受雪的光线刺激外出;阴冷天由于缺水外出;由翻动蜂箱引起工蜂外出;或由于饲喂兴奋外飞等而冻僵在外,还有在寒潮侵袭时,由于来不及进入蜂团的边脾上,在巢  相似文献   

12.
蜂箱巢门朝南向阳背风气温高,早春有利蜂群繁殖,能增加巢温;越冬安全省饲料,死亡率低。夏季气温高,正午蜂箱向阳面的温度可达50℃-60℃以上,箱盖热得烫手,放在箱盖上的蜂蜡及赘脾很快被熔化。这时就会有大量工蜂在巢内外扇风,以降低巢温,工蜂消耗大量的体力和饲料,蜂王产卵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常听到蜂友抱怨:过冬不慎,饿死了蜂群。那么,蜂群过冬是如何饿死的呢?大致有以下4种原因:一是和平盗造成弱群突然缺蜜。冬季,本场蜂群之间不打斗,常发生一些弱小蜂群一两天内脾上存蜜被盗空,而且不易被发现;二是弱群病群采集力差,不能自给。在上饶的冬季,天气无雨,气温中蜂8℃,意蜂12℃,蜜蜂便会出巢采集,而弱群、病群工蜂采集力差,往往自给不足;三是越冬前过度取蜜,造成存粮不足。每年最后的一个蜜源是冬柃,有些蜂友见蜜起意,一扫而光,留存冬粮不足;四是恶劣天气,管理不当。近几年江南暖冬,但连续十天半月的不佳天气时常出现,蜂箱巢门朝北灌风,蜂箱避雨保温不够,都增加了耗蜜。  相似文献   

14.
(一)工蜂的正常老死 工蜂的正常老死,约占工蜂总数的20%左右.为了清除这些老死的工蜂,可在蜜蜂入室后的第一和第二两个月内,从蜂箱中各掏一次死蜂.掏时要防止振动蜂群.  相似文献   

15.
(一)工蜂的正常老死 工蜂的正常老死,约占工蜂总数的20%左右.为了清除这些老死的工蜂,可在蜜蜂入室后的第一和第二两个月内,从蜂箱中各掏一次死蜂.掏时要防止振动蜂群.  相似文献   

16.
王秀红 《中国蜂业》2001,52(5):40-40
●埃塞俄比亚 (非洲东部 )1 999年 ,埃塞俄比亚养蜂被政府列入“发展行动”(AFD)项目。政府为蜂农提供 1 0 6个土制蜂箱 ,2 2套木巢框及其附件。并送 2 5位养蜂者到Soddo训练中心的蜂场进行考察学习。 5 7个蜂农在 9个不同的区域用 4种不同的蜂箱 (砖制蜂箱、木制蜂箱、土制蜂箱和传统蜂箱 )养蜂 ,每群生产蜂蜜 1 5kg。 1 999年蜂农们收获 7吨蜂蜜 ,获益匪浅。目前 ,许多农民养蜂的收入高于农作物的收入。谋生多样化是农民摆脱困境的途径。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Bojjago一家拥有 0 6公顷的田地耕种各种农作物 ,但由于天气干…  相似文献   

17.
每年7月底8月初,江淮地区常出现高温天气,中午气温一般高达35℃以上,1988年竟有11天温度高达39℃以上。在强烈的日光照射下,蜂箱表面温度又比气温高出10~15℃以上。在这样的高温下,蜜蜂必然猛烈搧风,以致体力消耗过多,寿命缩短。严重的还会工蜂离脾,卵干枯,幼虫伤热,新蜂卷翅,甚至巢脾坠毁。因此,在高温天气,  相似文献   

18.
水泥地面易热易冷易积水。下雨时,土地地面湿而无水,水泥地面有积水,蜂被沾住就会被淹死。冬、早春、晚秋蜂落在巢前水泥地面上会被冻死,若遇雨雪天冻死会更多。夏季,水泥地面温度比土地地面高得多,蜂落在水泥地面上又会被烫死。有一年在培育越冬蜂时,我将蜂场放在水泥地面的晒谷场内,一场小雨过后,90 %的归巢蜂被雨水沾住淹死了。一位蜂友把蜂箱放在一段废弃的公路上,当时气温在3 3℃左右,中午有不少采集蜂落在蜂巢前的水泥地面上,结果一半外勤蜂被烫死。所以不要随便将蜂箱摆放在水泥地面上。蜂箱不宜放在水泥地面上$河南西峡县职业专业学…  相似文献   

19.
①试析越冬蜂群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晚秋天气渐寒,蜜源缺乏,蜂王产卵率降低,卵圈渐渐缩小。工蜂为了哺育幼虫,就要继续分泌王浆,制造蜂粮,这样的工蜂寿命就要减短,这些工蜂,有的越冬前死亡,有的越冬期死亡。在正常情况下,健壮的蜂群经过越冬,也要死亡百分之三十至四十。  相似文献   

20.
蜜蜂在越冬期间 ,因饲养管理不善 ,会发生大量死蜂现象 ,给养蜂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蜜蜂越冬死亡有哪些原因 ,又怎样进行防治呢 ?一是工蜂的正常老死。工蜂的正常老死 ,约占工蜂总数的 2 0 %左右。为了消除这些老死的工蜂 ,可在蜜蜂入室后的前两个月内 ,从蜂箱中各掏一次死蜂。掏时要防止震动蜂群。二是老鼠将蜜蜂咬死。凡被老鼠咬死的蜜蜂 ,一般都缺头。如果一发现蜂箱内外有缺头蜜蜂 ,就要用磷化锌等灭鼠药诱杀 ,或用鼠笼、鼠夹等捕杀老鼠 ,尽快将老鼠消灭。三是蜂群缺饲料饿死。因蜂群短缺饲料而饿死的蜜蜂 ,往往在蜂巢的一侧特别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