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的养王法     
在相同条件下 ,蜂群的强与弱 ,关键在于王的质量。蜂王质量的优与劣 ,在于人工的精心培育。在引进蜜浆双高产良种王的基础上 ,又怎样才能培育出更优质的蜂王呢 ?我的做法如下 ,供同行参考。(一 )精选父群。第一年引进良种王后 ,应选择本蜂场的尖子群作父群 ,其它蜂群内的雄蜂全部杀掉 ;第二年引种后 ,应选留第一年引种后的尖子群作父本群 ;第三年引种后 ,应选留第二年引种后的尖子群作父本。在洞庭湖区 ,定地饲养蜂群不少 ,周围三至五里比比皆是 ,为了提高蜂王的质量 ,培育出更优质的蜂王 ,每年必须在油菜花期开始育王 ,在育王的前 2 0天 ,…  相似文献   

2.
在秋季的最后一个主要蜜源 :芝麻、棉花的中期 ,培育一批新王 ,用来更换老劣蜂王或留作贮备蜂王 ,对当年培育越冬适龄蜂和来年蜂群的繁殖、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培育秋王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供蜂友们参考。1 选择父母群经过 1年以上的观察 ,选择蜂产品产量高 ,抗病力和抗逆性强 ,蜂群发展快 ,分蜂性弱 ,性情温驯的蜂群作父母群。一般来说 ,用繁殖力强 ,能维持大群的蜂群作母群 ,采集力强 ,产量高的蜂群作父群 ,其后代的生命力与生产力比父母群更有优势。根据处女王交尾时“一雌多雄”的特点 ,父群要择优多保留…  相似文献   

3.
雄蜂性状的优劣对后代的影响与处女王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因此,选择父群要与母群同样重视。要选择形态特征一致,遗传性相对稳定,育儿能力强,群势发展快,分蜂性弱,能维持强群,产蜜产浆量高,性情温驯,抗病力和抗逆性能强的蜂群作父群。父群确定后,在箱的前壁上和雄蜂巢脾的框梁上做“♂”  相似文献   

4.
养蜂人都知道,培育优质蜂王对蜂群和养蜂场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蜂王是养蜂三要素之首。通常说的养蜂三要素是:王好、群强、蜜足。蜂王好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5.
培育中蜂强群是获得蜂产品高产的前提,也是每个养蜂者的共同心愿。中蜂科学饲养后,虽然在维持强群的性状方面得到了一些改变,但仍然具有易分蜂、难维持强群的弱点。为了提高蜂群的单产,笔者在中蜂科学饲养的过程中摸索总结出中蜂强群的培育与利用的方法和措施。一、培育优质蜂王蜂群优良经济性状的遗传与父母群有密切的关系,群势的强弱又与蜂王的生理状况息息相关。中蜂强群的标准是:①八框足蜂不发生分蜂热;②蜂王日产卵量在1000粒以  相似文献   

6.
蜂王品质的优劣,对于蜂群的发展及其遗传性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产卵力强的蜂王,能维持强大的蜂群群势.而强群是高产稳产的基础.培育优质蜂王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影响蜂王的品质呢?广大的养蜂科技工作者在人工育王技术普遍采用之后,对培育蜂王各个步骤的细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  相似文献   

7.
“养蜂在于养王”,优质蜂王是蜂群迅速发展、维持强大群势、提高蜂群生产能力及养蜂综合效益的保证。了解、掌握及运用蜂王生物学特性中的有关数据,在蜂群管理及育种选种等方面做到胸中有数、管之有方、防患有策、计划有据,这对于培育优质蜂王和科学养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蜂蜂王卵巢中卵小管数大约为226条,比意蜂少,产卵量只有意蜂产卵量的1/2稍多;但中蜂王产卵单重明显大于意蜂。蜂王胸高约为4.4mm,蜂王初生重平均为186.6mg,产卵蜂王重239mg,中蜂蜂王一般活4~5a(年),2a后产卵量开始下降;生产上一般使用…  相似文献   

8.
<正>育王是养蜂生产中重要的一环,但有蜂场不讲究育王质量只要蜂王交尾成功就了事,无须经过试用,有的马上组成生产群,甚至用急造王台作交尾群,能保证育王质量吗?在育王工作中只注意选择母群,至于如何选择好父群却很少有人重视了。有人认为:场内有足够雄蜂就行了。因此育出的蜂王质量差。我认为要育出优良的蜂王,必须做到"五到位"。1选好父群根据平时观察选好1个父群。父群宜具备产卵力强、繁殖快、采集力强、不蜇人、性情温和、产量高  相似文献   

9.
1 在育王时应筛选抗病能力强的蜂群培育蜂王 养蜂者为了战胜中囊病,在抗病能力强的蜂群中进行育王,那怎么知道哪群蜂抗病能力强呢?若在一次发病中,没有发病且表现能力强、蜂群群势大、产蜜量高的蜂群就可留作种群,就在该群蜂箱上作好标记.  相似文献   

10.
牛庆生 《蜜蜂杂志》2006,26(4):21-21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为了提高产蜜量,必须培育好蜂王,以提高中蜂采集、繁殖力,供生产上使用。现将我多年培育中蜂杂交蜂王的经验简介如下:1选群每3~5年到30km以外的深山区购买1箱用圆桶饲养的中蜂,过箱后试养一年,考察它的优越性,第二年拿来作杂交母群培育王台,在自己本场用一箱最好的做父群。2隔离劣质雄蜂实行优质杂交要想实行优质杂交,必须隔离劣质雄蜂后再与蜂王交配,才能起到杂交的作用。我选择两个时期:1)南瓜花期杂花流蜜;2)秋末冬初,我地有荞麦、野菊花等来培育蜂王和雄蜂。因为这两个时期中间都有一段时间断蜜,无论群势多强…  相似文献   

11.
对无王状态下蜂群的研究表明:无王蜂群烦躁不安,易螫人,出勤率下降36.5—48.3%,采集力降低。成员组配正常蜂群失王后,工蜂改造王台培育新蜂王,与有王群相比群势增长低10.7%。成员组配不正常蜂群失王后16一18天出现工蜂产卵。介绍成熟王台或诱入产卵王后,工蜂产卵即被控制;工蜂产卵时间越长,介绍成熟王台或诱入产卵王越难成功,蜂群群势下降越快。养蜂生产上宜在失王后尽快诱入优质产卵王。  相似文献   

12.
1选用优良蜂王,并常换新王在中蜂生产实践中,我们常见到有分蜂热的强群,其工蜂采集情绪低迷,产蜜量大大低于没有分蜂情绪的较小群势。养蜂有句话:“养蜂就是养王”,可见蜂王对蜂群的发展和产量有决定性的影响,蜂种的品性是蜂群本质的遗传现象所决定的。因此,在饲养管理中要坚决去劣选优,选用优良蜂群进行育王,除掉劣群中产生的雄蜂。蜂王的生理状况受育王时的气候、蜜粉源、群势和育王技术的影响,同样也随着蜂王的老化而降低其生活力,中蜂王的老化要比意蜂王更快些,因此要强调结合春、冬2个分蜂季节更换新王,这样既提高了蜂…  相似文献   

13.
培育优良蜂王,是蜂群管理工作中的首要问题。因为蜂群繁殖的快慢,能否维持强群,工蜂采集力强弱,习性驯劣等等,都和蜂王有直接关系。培育优良蜂王的程序是,选择父群、母群、哺育群;进行移虫养王、组织交尾群。  相似文献   

14.
正人工培育蜂王是蜜蜂育种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育种技术措施,选育良种蜂王的主要技术保障,也是中蜂良种选育的关键所在,对于初学者来说,技术含量高,难度较大。人工育王是养蜂生产中每年要做的基本工作,人工育王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实施人工养王,蜂场规模大,自然王台很难实施大批量更换老弱蜂王,所以必须进行人工育王。要养好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蜂王的质量,优质蜂王具有良好的遗传性状,能维持强大的群势,不易分蜂,工蜂采集力强,蜂群  相似文献   

15.
夏季天气炎热,蜜源缺乏,蜂王产卵减少,蜂螨密度增高,是养蜂的困难时期。如果管理不好,会造成蜂群衰弱,甚至逃亡,因此夏季养蜂必须注意以下十点: 1.调换蜂王:老劣蜂王要全部换成新的优良蜂王,新峰王产卵早,繁殖新蜂快,这样在过夏后就能在短期内使蜂群恢复和扩大,提高采蜜能力。 2.调整群势:将蜂群尽可能调整为强群6~7  相似文献   

16.
养蜂对于养蜂者来说其直接经济效益是夺取蜂蜜、蜂王浆、花粉等蜂产品的丰收 ,间接效益是为农作物授粉 ,从而大幅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而优秀蜂王是达到这些目标的重要保证。在中华蜜蜂 (简称中蜂 )群势基本相当的各个蜂群里 ,就采集积极性和采蜜量而言 ,各蜂群的采集能力及群采蜜总量差别极大 ,这主要取决于蜂王的优劣及所产卵的质量和子代健康状况。在通常 ,人们的思维定势是 :总以蜜蜂蜂王体型大小 ,是否是人工王台 ,自然王台还是急造王台衡量蜂王的优劣 ,其次才是进一步鉴别蜂王的产卵能力 ,最后标准是看此蜂王产卵育成蜂群的采集能…  相似文献   

17.
一个初学养蜂者怎样养好蜂群?回答是“养强群”。现就这个问题择要谈谈。一、在蜂群方面1.要有产卵力强的蜂王。一个体格健壮的蜂王,可保证产卵的需要,为养好强群打下有力的基础。若蜂王老劣应育王更换。2.要蜂性勤劳,采集力强,食料消耗省。蜂群采集力强就能够增产蜜量,耗蜜省,可以得到较多的商品蜜。而且采集花粉的能力强,工蜂食用后可多分泌王浆。3.要选择分蜂性弱的蜂种以维持大群。分蜂性强的蜂种不能够维持大群,因而采集力低,不能抵御恶劣的气候和敌害,在高温下不能越夏,在低温下不能越冬。反之,分蜂性弱的蜂  相似文献   

18.
养蜂者谁都明白,一只好蜂王,不但决定了一群蜂的强盛,同时也关系到整个蜂场的兴衰。何为好?蜂群抗病力强、采集力强、繁殖快、抗巢虫能力强,还有性情温柔,不爱分蜂,不爱盗等等为好;然而在现实中很难发现这十全十美的蜂群,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蜂王产卵力强,蜂群繁殖快,当幼虫病大流行时,产卵越多的蜂群往往最易染病;蜂群越病,蜂王产子就越多;幼虫越多,工蜂的哺育质量越差,越差越病,如此恶性循环,直到“全军覆没”。那些产卵力低下的蜂群,反而不易染病;有些蜂群,虽然采集力强,但又特别爱螫人,等等。因此,我们在育王选种时就必须考虑到以什…  相似文献   

19.
人工育王是养蜂工作中的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明智的养蜂员必须在做好蜂场其它工作的同时,抓紧做好育王工作,使蜂场的每群蜂都有优质的蜂王产卵繁殖,强大的群势投入生产,这是提高养蜂经济效益的基本保证。但要培育优质的蜂王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笔者就自己多年育王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发表以下看法,供养蜂者育王  相似文献   

20.
李小冬 《蜜蜂杂志》2006,26(6):19-19
夏季天气炎热,蜜源缺少,蜂王产卵减少,蜂螨密度增高,是养蜂的困难时期。如果管理不好,会造成蜂群衰弱,甚至逃亡,因此笔者认为夏季养蜂必须注意以下十点:1)调换蜂王老劣蜂王要全部换成新的优良蜂王,新蜂王产卵早,繁殖快。这样,在过夏后短期内就能使蜂群恢复和扩大。2)调整群势将蜂群尽可能调整为强群6~7框,一般群3~4框的群势。群势过强,当缺乏蜜源时会增加饲料消耗;群势过弱,如遇不利环境,群势恢复起来困难,不利于秋季生产。3)紧缩巢脾蜂王喜欢在新造的巢脾上产卵、育虫,同时新造的巢脾不易遭到巢虫的危害,可避免正在羽化的蛹受虫害而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