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蜂胶化学成分标准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蜂胶化学标准化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讨论的比较多的热门话题。蜂胶的化学成分取决于蜜蜂采集树脂的地区和植物,不同地区的蜂胶化学成分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特别是来自温带地区的蜂胶和热带地区的蜂胶其化学成分相差很大,因此来源不同的蜂胶在化学组成上可能完全不同,这就为蜂胶化学成分的标准化带来了困难。正因为蜂胶植物来源、化学成分和生物学活性的复杂性和可变性,使得蜂胶化学成分标准化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2.
蜂胶化学成分和生物学活性的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蜂胶的化学成分取决于蜜蜂采集树脂的地区和植物,不同地区的蜂胶化学成分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特别是来自温带地区的蜂胶和热带地区的蜂胶其化学成分相差很大,这就为蜂胶化学成分的标准化带来了困难。为此,我们对国内外蜂胶化学成分和生物学活性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蜂胶的化学多样性及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蜂胶是西方蜜蜂从植物的树芽、树皮等部位采集的树脂粘液等再混合蜜蜂的舌腺、蜡腺等腺体分泌物,经蜜蜂加工而成的一种胶状物质。从远古时代。民间就把蜂胶作为一种药物来使用,直到今天在巴尔干半岛上的人们仍然用蜂胶治疗伤口、烧伤、烫伤、咽喉肿痛、胃溃疡等疾病。由于蜂胶在民问使用非常普遍,近30年来研究者对蜂胶的药理活性及化学成分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发现蜂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抗炎症、保肝、抗氧化、抗肿瘤等,而且蜂胶化学成分主要由蜜蜂采集的植物决定,因而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所采集的蜂胶化学成分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4.
蜂胶质量鉴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蜂胶是工蜂从植物幼芽上采集的树脂并混入其上腭腺分泌物和蜂蜡等加工制成的。据报道,蜂胶在临床上用以治疗真菌病、银屑病、高脂蛋白血症,心血管系统疾病、肝炎等。有些报道认为蜂胶具有抗菌、抑制病毒,对抗类毒素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并对动物腹水有一定的疗效。蜂胶的这些作用与黄酮的含量有很大关系,并有人认为黄酮类化合物是蜂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蜂胶中糖的含量也较高。随着蜜蜂采集蜂胶的季节、植物种类和地区不同,蜂胶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特别是黄酮的种类和数量则变化更大。对于蜂胶有关成分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虽然当前大蜂螨对蜜蜂的危害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但在世界上的某些地区却并非如此。例如巴西,虽然发现大螨已有15个年头,但其危害的程度却一直保持在自然的低水平上,根本无需治疗。在巴西,蜂螨危害程度是随气候条件和蜜蜂的品种而变化的。意大利蜜蜂和非洲化  相似文献   

6.
1 蜂胶及其化学成分蜂胶是由蜜蜂从植物幼芽、树皮与树干裂缝上采集来的树脂,并混入其上颚腺分泌物和蜂蜡等加工而成的具有芳香气味的胶状固体物,是蜜蜂生存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蜂胶的化学成分取决于蜜蜂采集树脂的地区和植物.蜂胶根据产地不同分为温带型蜂胶和热带型蜂胶.温带型蜂胶以欧洲蜂胶为代表,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如白杨素、高良姜素、松属素、槲皮素、柚皮素、咖啡酸、阿魏酸等.热带型蜂胶以巴两蜂胶为代表,主要成分为烯萜类、芳香酸及其酯类、脂肪酸等.  相似文献   

7.
蜂胶的化学成份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郭伽 《中国蜂业》2000,51(4):18-20
(续 2 0 0 0年第 3期 )   二、蜂胶的植物来源根据对蜜蜂行为的观察 ,古代的学者很早就提出蜂胶来源于植物。例如 ,古罗马学者普里尼乌斯在公元一世纪就指出蜂胶是蜜蜂从柳、杨、栗树和其他植物幼芽上采集的树脂分泌物。但是 ,一直到 2 0世纪 50年代 ,有关蜂胶的来源与形成机制仍然是一个尚未彻底明了的问题。Meyev( 1) 在 1 956年用照相法详细记录了蜜蜂采集制造蜂胶的过程 ,从而解决了这一悬案。现在 ,我们知道蜂胶是蜜蜂把从植物采集的树脂型分泌物与其分泌的蜂蜡经咀嚼调制而成的混合物。Greenahay等( 36 ) 对蜜蜂最喜…  相似文献   

8.
方兵兵 《中国蜂业》2003,54(1):40-40
众所周知的非洲化蜜蜂又被称为“杀人蜂”。 2 0世纪 5 0年代 ,巴西从非洲引进东非蜜蜂用于试验 ,结果意外飞逃。由于非洲蜜蜂与当地欧洲蜜蜂的杂交体在某些方面优势极强 ,它能在有蜜蜂的区域迅速扩散 ,行为特性完全表现为非洲蜜蜂的特征 ,故称其为“非洲化蜜蜂”。目前 ,非洲化蜜蜂已经遍及南美洲、中美洲、墨西哥和美国南部地区 ,而智利、部分加勒比岛屿和美国东南部则尚未受非洲化蜜蜂侵袭。不象欧洲蜂育种选择条件以温驯为本 ,出逃的非洲蜂表现出极强的攻击性护巢行为 ,分蜂性强。没人喜欢非洲化蜜蜂 ,在非洲化蜜蜂地区的养蜂人无法培育…  相似文献   

9.
陈明虎 《蜜蜂杂志》2010,30(12):38-39
巴西是新兴崛起的养蜂大国,幅员辽阔,植被丰富,为发展养蜂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介绍巴西的蜜源植物、非洲化杂交蜂种、蜂农合作组织和蜂业产销现状。对胶源植物酒神菊树(Alecrin)的地理分布,巴西绿蜂胶的理化特性及生产方式进行探讨。并建议共同开发巴西桉树(Eu-calyptus)蜂胶。  相似文献   

10.
<正>蜂胶是近十多年来国内外蜂产品中研究开发的热点。蜂胶的化学成分受胶源植物、地理来源、采胶季节及蜂种等多因素的影响,十分复杂,目前,已从蜂胶中分离鉴定出了包括黄酮类、萜烯类、酚酸类在内的500多种化合物。蜂胶的应用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古埃及、古希腊以及古罗马时期,人们就开始利用蜂胶来治疗  相似文献   

11.
1956年,东非蜜蜂(Apis mellifera scutellataL.)被带到了巴西。东非蜜蜂与已经在当地饲养的欧洲蜜蜂种间交配,于是就产生了非洲化蜜蜂。一些研究表明,非洲化蜜蜂具有比欧洲蜜蜂强烈的防卫意识,这种防卫意识能够高度遗传,且为显性遗传和有明显的致死作用。1986年,非洲化蜜蜂被引进到墨西哥以来,超过300人以及数千头家畜被蛰致死。蜜蜂非洲化之后,其经济性能也下降了,凶猛的非洲化蜜蜂个体比纯种欧洲蜜蜂小。本文系统介绍了非洲化蜜蜂选育研究工作。1材料和方法1.1产蜜量选择先统计所有待选育的3000多群蜜蜂的产蜜量,并在摇蜜时统计蜜脾数。按照蜜源植物分别计算蜜的总产量,除以蜜脾总数,得到平均单脾产蜜量。平均单脾产蜜量乘以每群的蜜脾数量就可以知道每群的产蜜量。应用这种统计方法,可以使不同年份及蜂场的产量有一个标准化的指标。在每个蜂场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每个蜂群按照蜂场为单位对产蜜量进行统计,衡量蜂群的产量高于或者低于其所在蜂场平均量程度。然后按照统计结果,递减顺序制表。选择最前面的5%-8%进入下一部分——防卫能力评估。1.2防卫能力评估在一根长木片上钉一块黑色的小山羊皮,做成一面小旗的样式。在巢门...  相似文献   

12.
周荣 《中国蜂业》2013,(9X):44-45
<正>蜂胶是蜜蜂从胶源性植物的树皮、枝条和嫩芽上采集的树脂状分泌物,混入其上腭腺及蜡腺分泌物,经蜜蜂反复加工咀嚼而成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胶状固体物,享有黄酮宝库和紫色黄金的美誉。蜜蜂将其涂到蜂巢入口、内壁,以保持巢内相对无菌状态,是一种稀有的、珍贵的蜂产品。独特的巴西蜂胶巴西蜂胶特指巴西生产的蜂  相似文献   

13.
蜂胶是蜜蜂从某些植物上采集到的一种复杂的树脂类物质。它用于加固蜂箱。有关蜂胶抗菌、真菌及其药理活性,已经在东欧一些国家刊物上发表。本文作者介绍了日本蜂胶的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及其抗菌活性。一、日本蜂胶的化学成分两种蜂胶是1980年2月在日本秋田和爱  相似文献   

14.
蜂胶是蜜蜂采自多种植物源的树胶状物质的总称,是蜜蜂收集、转化而来的一种坚固且具有粘性的、含树脂的物质,用于密封蜂巢的空隙,平滑内壁以及保护入口阻挡入侵者。蜜蜂从树皮和嫩芽的裂口收集树脂。其通过咀嚼树脂后加入唾液酶,在添加部分消化物质的同时与蜂蜡混合。美国农业部的"美国蜂蜜等级标准"(USDA,1985)对蜂胶的描述为:蜂胶表示由蜜蜂取自多种植物的胶状物。蜂胶颜色可能由浅黄色到深棕色有多种  相似文献   

15.
正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7年11月1日发布公告(2017年第29号),批准了《蜂胶中杨树胶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国家标准(GB/T 34782-2017),并于2018年5月1日开始实施。蜂胶是蜜蜂采集植物树脂等分泌物与其上颚腺、蜡腺等分泌物混合形成的胶粘性物质,化学成分复杂,生物学活性丰富,是近二十年来国内外蜂产品乃至天然产物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现已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日化等行业。由于蜂胶的产量有限,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况。我国蜂胶的植物来源主要以杨属及  相似文献   

16.
蜂胶的化学成分和生物学活性(一)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蜂胶的化学成分和生物学活性(一)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北京香山,邮编:100093)黄文诚蜂胶是蜜蜂从杨属、桦属、柳属、栎树、马栗以及针叶树等植物的叶芽采集的树脂,并由蜜蜂混入蜂蜡和唾液分泌物形成的粘胶物质。蜂胶含有大量的类黄酮(黄酮、黄酮醇和黄烷酮...  相似文献   

17.
非洲化蜜蜂     
非洲化蜜蜂是非洲蜜蜂与欧洲蜜蜂 (意大利蜜蜂或欧洲黑蜂 )自然杂交形成的杂交蜜蜂 ,它攻击性很强 ,被称为“杀人蜂”。 1 956年巴西著名遗传学家W .E .克尔博士从南非比勒陀利亚引进了 50只东非蜂蜂王至巴西南部 ,作为蜜蜂育种项目。当时 ,欧洲蜜蜂已是当地广泛应用于生产的蜂种 ,但它很不适应热带气候。而非洲蜜蜂对热带气候和地理环境的适应性很强 ,繁殖力也强 ,但它性情凶暴、喜螫人畜。克尔博士将引进的非洲蜜蜂与欧洲蜜蜂 (意大利蜜蜂 )进行杂交 ,目的是培育出适应热带气候的杂交蜂种 ,也就是既适应热带气候又不爱螫人的蜜蜂。不幸…  相似文献   

18.
蜂胶因不同的植物源、蜜蜂所在当地气候的不同、采胶的时间以及蜜蜂种类的不同都会影响蜂胶的成分组成差异,使得蜂胶的化学组成鉴定变得十分复杂。蜂胶的多种生物活性与蜂胶的化学组成息息相关。食品组学技术主要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应用了多种高通量组学技术在食品领域相关问题研究中。食品组学技术中应用于蜂胶研究主要体现在对蜂胶成分、蜂胶的类别、蜂胶的起源地的鉴定,而对于蜂胶的活性及机制研究的应用还比较少。因此,下一步食品组学技术还可以用来深入分析蜂胶的生物活性和蜂胶中的活性成分,提供相关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9.
蜂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胶在临床上曾有用以治疗真菌感染,高脂蛋白血症,心血管系统疾病、肝炎等的报道。一些研究报告认为蜂胶具有抗菌、抑制病毒、对抗类毒素、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并有人报道对动物腹水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蜂胶所含有效成分尚未见有报道。所含化学成分,据国外研究报道,含有树脂、蜂蜡、芳香油、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有两种是在自然界首次发现的(5,7—二羟基黄酮,3′、4′—二甲氧基黄酮和5羟基4′、7二甲氧基双氢黄酮)。由于蜜蜂采集蜂胶的季节、地区不同,各地所产蜂胶所含成分常不一致。为了配合蜂胶的药理、临床实验,探索蜂胶  相似文献   

20.
养蜂应注重对蜂胶的收集,因为蜂胶用途广、价值高,是蜂产品经济收入不可忽视的来源.我在多年的养蜂中,为多收集蜂胶采取了多种措施和方法,经反复实践,产量有限.怎样发挥蜜蜂收集蜂胶的最佳性能?我本着节工、省力、优质高产和对蜂群无副作用的目标,经细心琢磨和仔细观察,首先从蜜蜂生物特性入手,同时结合在蜂巢内何位置能集聚大量蜂胶进行反复实践,最近有了新的收获,今借杂志一角向蜂友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