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张家口定地和小转地放蜂的纪实于力耕(一)我在张家口市郊区养蜂100多群,一个主场两个副场,定地养蜂结合小转地放蜂,蜂群的发展,蜂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经济效益等都是比较好的。我在这里定地养蜂和小转地放蜂,是经过反复调查蜜源,考查养蜂历史,了解养蜂现状...  相似文献   

2.
《中国蜂业》2015,(4):43-44
<正>我国是世界养蜂大国,饲养的蜂群数量超过800万群,蜂蜜和王浆出口居世界第一位。由于我国蜜源品种繁多,分布地域性强,不少养蜂场或养蜂户常年转地放蜂,追花夺蜜。例如,南方的油菜,河南、河北、山东、辽宁的刺槐,吉林、黑龙江的椴树,内蒙古的荞麦、葵花等,包括中蜂在内每年约有500万群蜂转地放蜂,有在本省小转地,也有省际大转地。但由于蜂农个体对整个环境不熟悉,普遍存在盲目放蜂、盲目流动的情况,经常会出现放蜂场地一边蜂群扎堆,一边无蜂采蜜,造成蜂农之间矛盾,蜜蜂资源浪费。同时由于管理问题,蜂  相似文献   

3.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养蜂生产,蜂群的数量和蜜源植物的数量在各地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二者的关系不尽协调。例如,在东南各省蜂群数量少而蜜源面积小;在西部各省区蜜蜂数量省而蜜源数量多,即面积大。在短期内这种情况改变不了。为了充分利用我国各地的蜜源资源,发展养蜂生产,以便提高产量,增加收入,转地放蜂在我国养蜂生产中仍占重要地位。转地放蜂,如何正确选择放蜂路线和场地是很重要的。多年转地放蜂的同志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他们一般都有较稳定的放蜂路线和场地。而一些养蜂经历很短的同志在这方面经验还不足,为此,特归纳以下一些应…  相似文献   

4.
<正>我的养蜂生涯是从业余养蜂开始,记得开始买了群中蜂,视它为宝贝,一天摆弄几次,后来蜂跑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之后我又买了几群中蜂,并订阅《中国养蜂》杂志,中蜂是养好了,就是产量不高。通过阅读杂志我了解到意蜂产量高,好管理,于是我又买了2群意蜂,开始了真正的业余养蜂。我养蜂的兴趣越来越强,于是建了一个意蜂场,发展到80多群蜂转战南北,开始了我的转地放蜂生涯。那时不知辛苦,哪有蜜源就到哪去,年复一年,头发白了,转地放蜂已力不从心,又搞起定地饲养。有多少收多少,总比搬运蜂群强,图个舒  相似文献   

5.
直至19世纪末,中国的养蜂技术仍然延续古代,生产水平较低。20世纪初,华绎之以养蜂发展实业,开始学习西方的新法养蜂。在技术上华绎之引进、制造新式养蜂器具,引进蜂种,建立商业蜂场采取转地放蜂。在经营上建立生产、加工和销售渠道。教育上开办学校,培养技术人才。从发展实业的角度推动了中国近代蜂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是转地放蜂的灾难一年,1月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对转地蜂场造成威胁。近几年,蜂产品出口不畅,造成积压,蜂产品收购价偏低,养蜂收入减少。2020年春季,缙云县绿纯养蜂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缙云蜂社)就有6家蜂场弃蜂改行,西蜂饲养量从17000群减少到16000群。祸不单行,受气候影响,  相似文献   

7.
有计划有组织的转地放蜂是提高蜂蜜产量,稳定养蜂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转地放蜂的成败与否首要的是能否安全运送蜜蜂,特别是在高温季节,群势强会闷死蜂群,群势弱又采不到蜜。近年有些采用开巢门运蜂法,在安全运蜂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此种方法也存在着浪费大量的外勤蜂,干扰铁路  相似文献   

8.
孙立广 《中国蜂业》2015,65(2):30-31
<正>传统养蜂靠转地放蜂,追花夺蜜,获得养蜂高产。近年来由于运输费用上涨,各地对放蜂人雁过拔毛,转地放蜂风险加大,不少蜂农寻求定地养蜂模式。但定地养蜂突出的问题是蜜源不足,半年养蜂半年闲,还要喂糖。因此,人工种植蜜源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不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上养蜂大国,饲养蜜蜂800万群,蜂蜜和王浆出口居世界第1位。由于我国蜜源品种多,蜜源分布地域性强,使不少养蜂场或养蜂大户常年转地放蜂,追花夺蜜,跟着蜜源走。例如南方的油菜,河南、河北、山东、辽宁的刺槐,吉林的葵花,黑龙江的椴树,内蒙古的荞麦等,每年都吸引全国各地蜂农加入到转地放蜂的行列,使蜂产品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都增加数倍。  相似文献   

10.
转地放蜂确能提高蜂产品产量,增加养蜂效益。但转地放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一些初学养蜂的人,由于没有经验,在转地放蜂中,发生了不应发生的事故。现将笔者收集到的和亲身经历的放蜂事故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和防范:  相似文献   

11.
<正>无锡是我国引进意蜂及蜜蜂现代饲养技术较早的地区之一,由于华绎之等养蜂老前辈的示范与努力推动,无锡相继涌现出一大批养蜂能手、高手。至今,华先生仍然是无锡养蜂人的骄傲。随着转地放蜂的兴起,无锡养蜂人又随蜂转地,将蜜蜂现代饲养技术传播全国,并在自己所到的放蜂之地,热心传帮当地养蜂人,对我国现代养蜂业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无锡蜜蜂现代饲养发展迅猛,使蜂产品加工也随之被带动起来。例如,由无锡制药厂生产的"无锡王浆"曾经风靡全国。但那时由于没有成立养蜂协  相似文献   

12.
养蜂生产也有个现代化的问题。现代化不仅是采用某些机械以改革生产手段,同时还必须研究改进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使适应于生产力的发展。当前,专业养蜂生产的形式是以二、三个人为一个生产单位,五、六十群蜂,走南闯北,长途转地饲养;或者在某个地区定地  相似文献   

13.
传统养蜂靠转地放蜂 ,追花夺蜜取得高产。但近年来运费涨价 ,各地对放蜂人雁过拔毛 ,同时还易受地痞流氓的骚扰 ,转地放蜂风险大。另外 ,转地放蜂太辛苦 ,还有意想不到的困难。不少蜂农寻求定地养蜂模式 ,但定地养蜂突出问题是蜜源不足 ,半年养蜂半年闲 ,还要喂糖 ,因此 ,种植蜜源定地养蜂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改革开放以后 ,国家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了调整 ,再不限种“老三样” ,并在全国推行生态农业 ,而蜜蜂授粉是生态农业组成部分。同时国家对西部大开发也提出植树种草 ,退耕还林的号召。这一切都为种植蜜源养蜂创造了条件 ,一种新的养蜂…  相似文献   

14.
《中国蜂业》2016,(7):59-60
<正>2015年,我省蜂产品生产形势总体表现为前低、中高、后低的发展态势,全省蜂群数量有所增长,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产品产量受气候影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受转地放蜂路线不同的影响,蜂农收益有高有低,总体收入较上年有所下降。1养蜂发展形势1.1养蜂数量与区域分布据调查统计,四川养蜂总数为164万群,其中中蜂93万群,占全省总量的56.7%,西蜂71万群,占全省总量的43.3%。四川养蜂遍及全省各地,主要集中在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峰机具以及与之相应发展的养蜂生产,论述了蜂机具在养蜂生产上的重要作用和重视蜂机具的发展,对促进养蜂生产的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客观地分析了我国蜂机具发展的状况,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蜂机具发展的方向,以尽快实现我国养蜂机具机械化,现代化,从而加速我国养蜂生产机械化,现代化进程,早日实现养蜂生产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大部分蜂农,一直遵循着转地放蜂,追花夺蜜,跟着蜜源走的养蜂方式,每年有数百万群蜂浩浩荡荡地参加南北(或东西)大转地行列。许多省分的大宗蜜源,对蜂农很有吸引力,如南方的油菜,吉林黑龙江的椴树,内蒙古的荞麦,辽宁、河北、山东的刺槐和荆条等。转地蜂农,餐风露宿,日夜繁忙,辛苦自不必说,如前往地落场的场地没有选好,除造成巨大损失外,还会惹出许多麻烦,使养蜂人流下辛酸的眼泪。1“蜂霸”横行的地方不宜落场所谓“蜂霸”是专门欺侮养蜂人,谋取私利的个人或一伙人。例如吉林省露水河某林业局林场,当地有一伙人,对去落场的蜂农收1000元…  相似文献   

17.
<正>我的这些蜂友们家住黑龙江省东宁县老黑山镇,每户饲养蜂群在二十群以上一百群以下,以定地饲养为主,结合小转地放蜂,全部为业余养蜂。以产蜜为主。我的这些蜂友有养蜂50多年的,也有近几年开始养蜂的,年龄最大的蜂友70多岁,年龄最小的30多岁。虽然养蜂时间相差之大,但他们都能将蜂群养的全县大有名气,并年年有效益。蜂群无疾病,都能年年安全越冬,无损失,使外地很多养蜂户前来参观取经,包括专业养蜂场也前来交流。那么,我们这些蜂友们有哪些比其他养蜂人高明之处?那究竟在哪里?通过与其他蜂友交流,结论有了。  相似文献   

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我国是养蜂大国 ,目前正是蜂农转地放蜂的旺季。有的地方在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中采取了限制蜂农转地放蜂、禁止外地蜂农入境、强行驱逐蜂农出境的措施。这些过度措施严重影响了蜂农的生产和收入。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一手抓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 ,一手抓经济建设的方针。在采取必要措施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同时 ,确保养蜂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二、各级农业、卫生检疫、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 ,共同做好转地放蜂过程中的消…  相似文献   

19.
小转地放蜂是河南省理想的养蜂生产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转地放蜂是河南省理想的养蜂生产方式河南省畜牧局(450003)李鹏飞黄克炎河南是全国养蜂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为了促进养蜂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省农业厅下达了河南省养蜂综合生产配套技术研究课题。要求根据本省资源及生产状况,在认真总结养蜂生产经验教训的基...  相似文献   

20.
各会员、蜂友 :您们好 !“非典”非常时期 ,蜂农转地放蜂遇到了重重困难 ,眼看大好蜜源不能采集。转地蜂农皆处在“进、退、返”三难境地 ,蜂业受到严重损失。我们同样倍感焦急和心痛 !5月 ,这一个月时间里 ,我会办公室每天连续不断地接到各地养蜂员转地受阻的电话 ,虽然 5月 8日我会向全体会员、全国各省市养蜂(业 )学 协会发出了关于“加强‘非典’防范 ,慎重转地放蜂”的通知 ,并请各省、市转发 ,许多省市及时转发了通知内容 ,但已有部分蜂农转地在外。我会深知防范“非典”传播 ,采取各种措施是必要的 ,基于养蜂生产的特殊性 ,我会在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