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1983年的统计,对“情报”定义的解释已达37种,近来又有文章说多达上百种。各种观点至今仍在继续争论着。笔者统计了近10年来有关情报概念的研究文章后发现,从实质上看,各种对情报开发的解释虽然表述不一,但基本上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强调情报的知识性表述,认为情报是运动着的,发展着的,激活了的,解决特定问题所需要的,对使用者有参考作用的,具有时间性和为未来眼务的最新颖、最活跃的知识。二是突出情报的信息性和传递性表述,认为情报是信息的一种或者是特定的一种信息,是被  相似文献   

2.
一、情报业务管理的模糊属性科学技术情报是现代社会中的客观实在,但对“情报”本身的概念的定义却是五花八门,莫衷一是.仔细分析一下这些定义,不难看出,认为情报是一种知识信息是确定的。然而它是一种何等的知识信息却是众说纷纭,难于确定的。与其说这种难于确定的现象是情报学家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够透或是还未能统一,不如说是由于情报本身与社会信息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对它需要的程度和范围的不断变化而变化,是从某一类知识信息向  相似文献   

3.
拜读“试论情报的双重本质和不可定义性”(简称“不可”文)一文后,对“静态”和“动态”同时存在的说法,不同过去的“动态”说或者“静态”说,较准确地把握住情报本质的两个方面,对此颇受启发。但是,该文仅仅根据情报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类比科学学的科学概念,从而得出情报具有“不可定义性”的结论,笔者实不能苟同,特提出来商榷。  相似文献   

4.
在情报研究领域内,关于情报的概念,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为了正确使用这一概念,和明确其他任何科学概念一样,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给概念下定义。如何给情报下定义,是学术界,尤其是情报界众人关注的问题。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定义方式,就是将情报的概念与信息的概念紧密地联系起来,因此,就出现了诸如“情报就是一种信息”、“情报是传递着的信息”等定义。但是,由于当前对于信息的内涵的探讨,虽已作了大量的工作,但对“信息”概念本身的定义仍远远没有统一,其定义的方法有一、二十种之多,因此,根据尚不确定的概念去定义情报的概念,自然是欠妥的。令人感兴趣的是卢盛孝同志在其“确定情报概念的规则”(《情报学刊》Vol.7  相似文献   

5.
当我们对传统情报定义进行反思时遇到了一些困难,最明显的困难在于传统情报定义已达百余种之多,以致于我们难以将它们一一评述与归纳。据笔者初步统计,目前中国情报学刊物及相关学科刊物上已发表不少于129种情报定义或准情报定义。这样,我们只能择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情报定义作为反思的内容。下面,我们先给出四组代表性定义(或观念),尔后,对这四组定义(或观念)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归纳出新的认识论。A 组:C.E.申农:“情报……可以定义为在通信的任何可逆的重新编码或翻译中那些保持不变的东西。”(?)B.C.布鲁克斯:情报是使人原有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那一小部分知识。  相似文献   

6.
目前,情报定义的探讨已进入“冷战”时期。初期的种种观点,可说是已尽归一帜。但是,人们对情报这门既古老又新颖的学科的核心概念的认识,还只不过是刚有了一个轮廓,远不是较周全的。在这场讨论中,有一种似乎是颇为多数的看法认为:“知识性是情报的基本特性”。笔者认为,此种看法实属有待商榷之必要。一、问题的提出近几年之所以出现情报定义讨论的“繁荣”时期,除多种原因外,有一个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情报?这是我们情报工作者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当前国内外对情报的解释其说不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看法: 对几种看法的评价 1.“情报就是信息”。日本的情报界中就有这种看法。如长谷川寿彦和梨山修所著的《情报检索入门》一书给情报所下的定义就是:“存在一个发生源和吸收源,当发生源发生的信息被吸收源所理解时就成为情报。”这种看法主要是把情报和信息等同起来,其实信息的范围很广泛,它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不仅是人们通过书本、文献、报刊、广播和交谈等所获得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由于情报理论的多元化发展,情报定义的完备性只能是相对的,其不完备性则是绝对的。任何一个定义都不足以和丰富的现实相比拟,都没有先验的优越性,只要能够用来思维或观察事物,至少可以在某个场合、某一时刻具备其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科学技术情报会学理论专业委员会于1981年12月在新都召开首次学术讨论会,会上对一些情报理论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发表了不少见解。与会代表就目前有关情报的几十种定义,提出了各自不同看法。有的认为“情报是一种信息”;类似这种看法的还有“情报是搜集、加工、整理、交流的信息”;“情报是一种信息,但关键在于需要程度,有用才算情报”;“能够启发人们智慧并构成未来模式的信息,就是情报”。另一种意见认为“情报是新的和有用的知识”;“情报是情况的报导”代表们普遍认为有必要解决好情报制体问题,讨论中提出了设立国家情报局,建立文献资料中心,情报研究中心,情报咨询服务中心的设想。另一种意见是按现有机构进行调整,由国家设情报机构实行对中央和地方、专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情报机构的统一领导。有的代表还介绍了搞好科技情报网的经验。情报网是在中小企业内部或各部门之间,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组织起来的松散“联盟”。经济上采用民办公助的办法,并推举热心情报事业的同志主持工作,才能把网的工作搞得生动活泼。在讨论中大家认为情报工作有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有的效果能计量或将来会定量计算出来,有的没法定量评价。有的代表建议,国家要有保护情报成果的立法。有的还建议,情报部门要逐步开展有偿服务,用经济办法管理情报工作。此外,代表们还对今后开展学术讨论提出了建议,认为学会是学术团体,应多研究理论问题,包括应用理论和基础理论,要防止把学术讨论会开成工作座谈会。除每年举行一次年会外,平时还可组织报告会,讲座,小型专题讨论会以及办短期培训班等活动。 (郭光新)  相似文献   

10.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我国正式刊物上已发表了多达101种情报定义,其有关情报概念的属概念及特性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在这些定义中,人们提出的属概念有;知识,信息,情况,消息,报告,报道,过程,资料,数据,符号,某种东西等等十余种;在情报特性方面:诸如传递的,交流的,有价值的,需要的,新的,被理解的,系统化的等等.面对种种分歧,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反映情报概念的现状:有多少家定义情报,就有多少种情报定义。我们在通过分析1980年以来发表的50多篇有关论文的基础上,认为要解决目前这种状况,不能只停留于定义字面上的探讨,而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情报的内核是人们的思想,由此才使得某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而成为情报。为了逼近真理,为定义情报奠定一个比较科学的基础,文章从考察情报的产生机制和实际情报工作入手,从社会性、语义性和物质性方面讨论了情报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2.
(一)情报科学发展到今天,尚不能算成熟.这首先表现在对情报概念理解的不统一这一点上.综观当今纷繁多样的情报定义,包括“知识”论定义和“信息”论定义及其他,应该说“知识”论定义占多数,且过于片面和狭窄,而“信息”论定义为数次之,则显得过宽和笼统,使人不得要领。这已成为我们理解情报概念的障碍。“知识”论定义把情报局限于知识的范围内,这就忽视了一般事实数据情报如商业经济情报、军事情报等。我们知道,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对于情报概念的争论,正呈方兴未艾之势。从许多学者提出的观点来看,在定义中把知识性看成是情报的基本属性的主张,是得到相当多的人赞同的。据一篇综述性文章统计,在三十三例定义、涵义或概念叙述中,以“知识”作为情报属性来叙述的达十五条之多。目前较有影响的情报定义有;苏联情报学家米哈伊洛夫的作为存贮、传递和交换对象的知识,英国情报学家B.C.布鲁克斯的“情报是使人原有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那一小部分知识”。一九八三年出版的我国第一本情报学正式教材《情报学概  相似文献   

14.
一、为什么要讨论情报概念情报概念是情报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前几年国内曾经热烈的讨论了一阵,现在突然停了下来。理由大约有下列三点:①“情报”是不可定义的,讨论“情报的定义是什么,造成了倾向性的混乱”。②讨论情报概念脱离实际。③“这一讨论已属过去”。上述理由是不能成立的,为什么呢?因为: 1、情报概念的讨论是历史的需要社会发展使人类活动涉及到某些事物,产生了命名与创造术语的问题。创造使用一个术语,是为了反映一定的事物或事物的某种属性,讨论定义的过程就是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和约定术语的过程,对于可认识的事  相似文献   

15.
疑义相与析     
李翰如同志发表“也谈情报定义”(以下简称李文),“不能苟同”拙作《确定情报概念的规则”的“最后所得的结论”,并提出“笔者认为”的“情报应定义”。现分析如下,以深化讨论。一、“确定情报概念的规则”,不是我探讨情报概念的专题文章;“最后所得的结论”是引用《情报概念的扩展与纯化》的论断,难免“便有过于概括且较含糊之嫌”。不过,阅读相应的文章后,或许能够冰释。同时,该结论也不仅仅是为了体现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以考察我国36人提出的37种情报定义和提出构成情报的29种要素为入门,概述了国内情报概念讨论的局面,同时,认为只有抛弃喋喋不休的争论,走“规范”的道路,才能把情报概念的研究推向深入和精确。  相似文献   

17.
(一)情报概念之争历经十数载,尽管仍无统一认识,但整个论争过程中所呈现的良好的学术气氛及所取得的进展是令人欣慰的。综观众家之说可以看出,对情报概念的认识现在主要有两大派别,其一是“情报知识派”,认为情报是某种知识;其二是“情报信息派”,认为情报是某种信息。笔者赞同后一基本观点,按照“情报=限定语+信息”这一通式来认识情报概念。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情报概念的讨论,已经历时数载,迄今为止,这个问题,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照此下去,势必影响情报科学活动的发展和深入。我认为,进一步揭示情报的本质属性,寻觅科学的情报定义,仍然是摆在情报界面前的重要任务之一。1948年 N.维诺建立了控制论,以及 C.申农创立的信息论,为情报科学提供了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情报科学的研究从此得到重大的突破和发展。但是,情报的概念还是未能找到被多数人所能接受的定义。C.申农认为“情报就是信息”,美国情报学家J.贝克认为“情报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情报量,怎样计算一件情报的情报量,这比起定义“情报”来要困难得多,然而不定义好情报量,不能计算情报量,就很难对情报学的一些实质性问题作出精确的分析。一般认为,情报量是情报价值的衡量——即考虑到情报获得者接受该情报时有准备的条件下,情报对达到具体目际的有益性的大小。情报量对不同的情报接受者来说,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两个方面:人是社会的一分子,而一件情报的价值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其大小是固定的。从情报量具有社会性这一点来讲,一份情报的情报量对不同情报接受者来说,有绝对性一面,但具体到每一  相似文献   

20.
目前,情报的定义很多,很不统一,有些定义的说法甚至相差很远,究其原因,大概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1.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人们对情报工作的认识不同,情报工作的水平、内容、任务、对象等不同,因而人们对情报所下的定义不同。如我国古典的情报概念“战时关于敌情之报告,曰情报”,只注意到了情报的知识功能。60年代人们意识到,情报对技术、经济等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认为“情报是在特定时间,特定状态下,对特定的人提供的有用知识”,认为情报具有提供知识的功能。2.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情报工作人员,其情报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不同,因而对情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