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表1蛋鸡的典型饲料配方(%)配方类型生长鸡产蛋鸡0~28天29~70天71~140天产蛋率80%以上产蛋率80~65%产蛋率65%玉米6472776063.565.5麸子9910477豆饼17126201414鱼粉855775骨粉211111石粉01187.57.5蛋氨酸0.10.10.10.10.10.1添加剂(克/100千克)多种维生素7.57.57.57.57.57.5硫酸锰151515151515硫酸锌151515151515表2商品蛋鸡含国产鱼粉饲料配方(%)饲料种类0~6周龄7~14周龄15~20周龄21~22周龄23~34周龄35周龄以上玉米59.56363.56360.562豆饼2518121722.519国产鱼粉322232麸子91419.5113.57骨粉2.5222.52.52.5贝壳粉0.50.50.647.5717碘…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在饲料中添加氨基酸对肉鸡屠体成分的影响,进行了下面两组试验。实验1:以6种饲料为试样:1、以粗蛋白质(CP)20%的玉米—大豆粕为基础饲料,2、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28%的赖氨酸,或添加0.28%的赖氨酸+0.3%的 DL 蛋氨基的饲料,3、添加3.43%甘氨酸的 CP 含量24%的玉米—大豆粕饲料,4、在饲料3中添加0.28%的赖氨酸+0.3%的蛋氨酸的饲料,5、CP24%的玉米—大豆粕饲料,6、在饲料5中添加0.2%的蛋氨酸的饲料。用上述饲料饲喂4~7周龄的肉鸡,饲喂时间为4周。然后测定7周龄肉鸡屠体的脂肪含量与腹脂量。  相似文献   

3.
许多研究者报道了木棉籽实的毒性(Ber-ry,1979;Thanu 等,1983a、b)。由于木棉饼残留的环丙烯脂肪酸的毒性和蛋白质品质不良,从而降低了雏鸡的采食量和增重。本试验旨在测定木棉饼、木棉油的毒性,以及添加氨基酸和维生素对其毒性的影响。用机榨木棉籽实制备木棉饼。试验1将150只未分性别的肉用仔鸡分成10组(每组15只),以木棉饼替代基础日粮中玉米,用5种日粮处理(每处理2组)饲喂至4周龄。试验2将白来航杂交公雏分成20组(每组10只),用10种日粮处理(每处理2组),以10%木棉饼替代基础粮中的6.5%玉米,3.6%花生饼,饲喂期为0—5周龄。两个试验的饲粮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4.
在两次试验中,用平均始重为20.3公斤的400头杂交猪测定双低菜子饼作为生长(20~60公斤)和肥育(60~90公斤)阶段蛋白质补充料的效果。日粮以大麦和小麦为基础,在等能量、等蛋白的基础上以双低饼取代日粮中的豆饼所提供蛋白质的0、25、50、75和100%。生长猪平均日进食饲料及饲料利用率不受双低饼水平的影响(P>0.05),但当取代大豆饼超过75%时,增重速度显著下降(P<0.01)。在育肥阶段,猪的生产性能不受双低饼替代大豆饼的影响(P>0.05)。结论是生长猪日粮中双低饼的最大用量为9%,双低饼可作为肥育猪日  相似文献   

5.
对肉用种公鸡进行了两次试验,试验Ⅰ用含蛋白质15%或20%的幼雏饲料,对0~4周龄雏鸡做比较研究。试验Ⅱ每日(ED)或隔1天(EOD)变更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质量,对20周龄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1.糠麸类饲料:主要包括米糠、麦糠、红薯藤糠、花生藤糠、蚕豆叶糠、黄豆秸秆糠等。用量为饲料总量的10%~15%,最多不超过20%。2.饼粕类饲料:主要包括菜子饼、花生饼、棉子饼、大豆饼、芝麻饼等。用饼类饲料的配合比例为饲料总量的10%~25%。大豆饼、花生饼营养好,可配25%;菜子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选用豆饼、棉籽饼、葵花饼(以下简称三饼)代替鱼粉进行鹌鹑的饲喂对比试验,旨在探求三饼在养鹑业上的开发利用价值,以利于发展养鹑业。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鹑的选择和分组:选用法国巨型初生鹑1000只,并随机分两组各为500只,按日粮中鱼粉及三饼含量不同分鱼粉组和三饼组。 2.试验分期,分育雏期及产蛋期两期.育雏期0~6周龄,产蛋试验期是将公鹑淘汰后各组内随机选留200只母鹑仍按三饼组和鱼粉组继续试验到20周龄,总试验时间为140天。 3.试验期的日常饲养管理:育雏期拌湿料,日  相似文献   

8.
日本利用30周龄的白来航雄鸡对谷类、油粕类、动物性蛋白质等饲料进行试验发现,这些饲料中氨基酸的有效利用率平均值是不同的。数据如下:谷类饲料中:玉米91.6%,高梁87%,糙米84.3%,小麦83.3%,大麦76.5%,裸麦73.6%,其中玉米为最高。各种必需氨基酸中,组氨酸、精氨酸、亮氨酸的利用率较高,而赖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等利用率较低。在油粕类饲料中:大豆饼92%,花生饼87%,油菜籽饼80.6%,棉籽饼75.1%,芝麻饼35.1%。大豆饼为最高。各种必须氨基酸的有效利用率与谷类饲料相同。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中:鱼粉(用白鱼粉、cp65%的鱼粉、cp60%的鱼粉等三种试  相似文献   

9.
在提高产蛋鸡育成率,并使育成鸡发育正常,性成熟整齐,开产后能维持高产蛋率的前提下,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饲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进行了用低蛋白饲料育成产蛋鸡的试验,试验设计了从0~20周龄一直用 CP14%、ME2850千卡/千克和 CP15%、ME2610千卡/千克的试验组,并设了从0~2、0~4、0~6周龄分别喂给 CP18%、ME2850千卡/千克饲料,到20周龄分别给予 CP15%、ME2910千卡/千克和 CP14%、ME2850千卡/千克的饲料,20周龄以后各组都喂给 CP16%、ME2750千卡/千克的饲料,共设了8个组,此组50只鸡重复两次进行。结果:1、到20周龄的体重及育成成绩,CP15%的组和 CP14%的组分别为1401克和1318克,育成前期用 CP18%、的各组分别重于一直喂给 CP15%和 CP14%组。育成率 CP15%组优于 CP14%组。2、  相似文献   

10.
为测定不同来源的蛋白质饲料及配方对生长鸡生长性能的影响,1983年上半年使用4200只京白Ⅲ系初生鉴别雏分三组进行饲养试验。一组用大豆饼,花生饼、棉籽饼、鱼粉作蛋白质饲料。二组0—6周同一组,7—20周龄不用鱼粉,其余同一组。三组全部用猪血粉和棉籽饼作蛋自质饲料。试验共进行了140天(0—20周龄)。结果表明:0—6龄1、2、3组平均增重分别为376.1、366.9、266.6克,3组与1、2组增重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饲料耗用比也如此。7—14周龄1、2、3组增重分别为624.8、541.9、537.9克,1组与2、3组比差异极显著(P<0.01)。15—20周龄1、2、3组增重分别为291.5、288.2、299.0克,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的耗料,饲料耗用比差异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用AA和FF系公鸡与KJ母鸡配种,测定后代A(KJ)和F(KJ)的1~9周龄体重、9周龄末的饲料报酬和成活率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F(KJ)9周龄体重为1 739.65 g,杂种优势率为17.48%;成活率为97.22%,饲料转化比为2.59∶1,成活率、饲料转化杂种优势率分别为0.57%和5.71%。  相似文献   

12.
北京肉仔鸭蛋氨酸和赖氨酸需要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蛋氨酸和赖氨酸试验各4个处理 ,各设4个重复 ,每重复试验鸭14只。0~2周龄饲粮处理水平分别为 :蛋氨酸0.35 %、0.40 %、0.45 %和0.50 % ;赖氨酸0.80 %、0.90 %、1.00 %和1.10 %。2~5周龄饲粮处理水平为 :蛋氨酸0.25 %、0.30 %、0.35 %和0.40 %;赖氨酸0.55 %0.65 %、0.75 %和0.85 %。测定14日龄和35日龄试验鸭血清尿素氮和尿酸氮含量。结果表明 :(1)蛋氨酸0.35 %处理组的活重和增重显著低于其它各处理组 (P<0.05) ,0.40 %处理组显著低于0.45 %和0.50 %处理组(P<0.05)。饲料报酬0.35 %组显著低于0.50 %处理组。(2)蛋氨酸0.25 %组5周龄体重显著低于其它处理 (P<0.05) ;2~5周龄体增重0.25 %组显著低于0.35 %和0.40 %组(P<0.05)。2~5周龄饲料报酬检验差异不显著 (P>0.05)。0~2周龄和2~5周龄各蛋氨酸水平饲料采食量差异不显著 (P>0.05)。 (3)2周龄体重和0~2周龄体增重以饲粮0.80 %赖氨酸水平组显著低于其它处理 (P<0.05) ,饲料报酬差异不显著 (P>0.05)。 (4)5周龄体重和2~5周龄增重0.55 %处理组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P<0.05) ;2~5周龄饲料报酬0.55 %与0.65 %、0.75 %、0.85 %处理间差异显著 (P<0.05) ,采食量无显著差异 (P>0.05)。 (5)0~2周龄饲粮蛋氨酸各处理对14日龄试验鸭血清尿素氮和尿酸氮无显著影  相似文献   

13.
桑饲料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其血浆尿素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探讨桑饲料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血浆尿素氮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588只,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鸡。7个试验处理分别为:对照组(不添加桑叶粉);0% 3%组(4~6周龄添加3%桑叶粉);0% 5%组(4~6周龄添加5%桑叶粉);0% 10%组(4~6周龄添加10%桑叶粉);3% 3%组(0~6周龄添加3%桑叶粉);3% 5%组(0~3周龄添加3%桑叶粉,4~6周龄添加5%桑叶粉);3% 10%组(0~3周龄添加3%桑叶粉,4~6周龄添加10%桑叶粉)。试验结果表明,在0~6周龄,0% 10%组和3% 10%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0% 10%组肉鸡日采食量显著低于3% 3%组(P<0.05),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桑饲料的各组肉鸡饲料转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 5%组除外。桑饲料的添加对肉鸡血浆尿素氮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随着桑饲料添加比例的增加,血浆中尿素氮含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可见,就0~6周龄肉仔鸡生长速度而言,不论0~3周龄添加桑饲料与否,4~6周龄的添加量都可以达到5%,但不应超过10%。  相似文献   

14.
<正>1糠麸类饲料糠麸类饲料有米糠、麦糠、红薯藤糠、花生藤糠、蚕豆叶糠、黄豆秸秆糠等。用量为饲料总量的10%~15%,最多不超过20%。2饼粕类饲料饼粕类饲料主要包括菜籽饼、花生饼、棉籽饼、大豆饼、芝麻饼等。饼类饲料的配合比例为饲料总量的10%~25%。大豆饼、花生饼营养好,可配到25%;菜籽饼、棉籽饼要低于10%。菜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讨0~2周龄肉用雏鸡如何从内源(卵黄囊)营养转变为外源(饲料)营养,以及外源蛋氨酸(Met)和胱氨酸(Cys)营养水平与体组织内该两种氨基酸营养的相关性。试验用600只爱拔益加(AA)鸡,平均为10个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在0~2周龄雏鸡日粮中,分别添加0.20%、0.25%、0.30%、0.40%和0.80%的DL—蛋氨酸,以及0.15%、0.20%、0.30%和0.40%的 DL—胱氨酸,观察1,3,5,7,14日龄雏鸡体内卵黄囊、肝脏和血浆等组织中相应氨基酸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0~2周龄雏鸡的营养特点是,1~3日龄的营养完全来自于卵黄囊,5~7日龄是卵黄囊营养转变为饲料营养的过渡期,8~14日龄的营养已完全来自饲料;1~7日龄期间,雏鸡的卵黄囊、血浆和肝脏中的蛋氨酸含量不受日粮中蛋氨酸水平的影响;但14日龄时,血浆和肝脏中的蛋氨酸含量随日粮蛋氨酸水平的提高呈上升趋势。这一结果证明蛋氨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营养对0~2周龄雏鸡的重要性。由于胱氨酸不是限制性氨基酸,故雏鸡对它在日粮中的变化不敏感,在雏鸡组织中的含量也未见有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不同菜籽饼粕对草鱼生长性能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比较国产菜粕、印度菜粕、加拿大菜粕和冷生榨菜饼对草鱼生长和生理的影响,4种饼粕在等氮等能条件下分别设计为23%和34.5%2个添加水平(同种饼粕等氮和等油脂),配制成8种实用性试验膨化饲料,在室内水泥池网箱中养殖均质量为(39.4±2.9)g的草鱼60 d.试验结果表明:1) 4种菜籽饼粕试验饲料养殖草鱼每天的特定生长率(SGR)为1.56%~2%,饲料系数(FCR)为1.39~1.72,国菜Ⅰ组与加菜Ⅰ组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2) 饼粕添加水平从23%增加到34.5%时,国菜组、加菜组和生饼组的生长速度均显著降低且FCR增加,但印菜组的生长速度和FCR无显著影响.3)不同菜籽饼粕及不同添加水平对草鱼血清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葡萄糖(GLU)、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和总蛋白(TP)等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国产菜粕、印度菜粕、加拿大菜粕和冷生榨菜饼均可以用于草鱼饲料中;除了印度菜粕在膨化饲料中用量可达34.5%外.其他用量为23%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0~20周龄不同羽速太行鸡生长性能及免疫机能之间的不同,试验选取健康的1日龄快、慢羽太行鸡母雏各100只,分为快羽组和慢羽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试验期为20周,测定并比较分析两组鸡只的生长性能和主要免疫指标。结果表明:6周龄快羽组平均体重较慢羽组高6.51%(P0.01),平均胫长较慢羽组长2.76%(P0.05);1日龄、14周龄和20周龄时平均体重和平均胫长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0~6周龄快羽组平均日增重较慢羽组高7.38%(P0.01),快羽组平均日采食量较慢羽组高4.94%(P0.05),快、慢羽组的料重比在各阶段差异均不显著(P0.05);6周龄时快羽组胸腺指数较慢羽组高8.56%(P0.05);8周龄时快羽组血液中IgM水平较慢羽组高20.53%(P0.01),快羽组新城疫抗体水平较慢羽组高9.85%(P0.05)。说明0~6周龄快羽组太行鸡生长速度较快,7~14周龄慢羽组生长速度逐渐加快,15~20周龄时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0~8周龄快羽组主要免疫指标水平更高,免疫机能更强。  相似文献   

18.
<正> 为研究高钙饲料对育成鸡的生长及对产蛋的影响,日本开展了此项试验。试验按不同周龄分成5组,14~20周龄,15~20周龄,16~20周龄,17~20周龄,18~20周龄。在试验期间,试验组词喂高钙饲料含钙量3.5%,对照组饲料含钙量0.8%,从20~60周龄,各组饲喂相同的蛋用饲料。试验结果表明,在育成期鸡的体增重、饲料消耗量、死亡率各组差异不显著。到20周龄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鸡活体重的肾脏比例,血浆中的尿  相似文献   

19.
(一)雏鸡的饲养管理 1.适时开食。小鸡出壳后12~24小时即可开食,前3天内,喂给浸过的碎米或小鸡饲料。将碎米或小鸡饲料撒在塑料布上,让雏鸡采食,从第5天起可拌入适量的青绿饲料,让鸡自由采食。3周龄内每天喂6~8次,3周龄后每天喂4~6次;并给清洁饮水,也可在饮水中加入0.1%的高锰酸钾任鸡自饮。 2.控制温湿度。雏鸡所需的温度1周龄内为30~31℃,2~3周龄为25~30℃,4周龄以后为20~25℃;室内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并还要保持通风换气。 3.保持密度。每平方米放养雏鸡的适宜密度量为:10日龄内为40~50只,20日龄内为40只,30日龄内…  相似文献   

20.
两组肉用型种母鸡,每天采用23小时光照(光照强度5.4勒克斯),饲养到4周龄时,将一组种母鸡放在一栋弱光照的鸡舍饲养。每天提供8小时光照(鸡身水平处的光照强度为5.4勒克斯),饲养到18周龄,然后改用每天10小时光照,饲养到20周龄。以后采用自然光照(约200~400勒克司)饲养到22周龄,改用14小时光照饲养到24周龄;每天15小时光照饲养到40周龄,16小时光照饲养到49周龄,17小时光照饲养到59同龄,18小时光照饲养到实验末期—72周龄。另一组种母鸡,饲养在一栋强光照的鸡舍内,每天的光照时间从23小时(约200~400勒克司)逐渐减少到15小时,一直到鸡24周龄。接着,将这一组鸡的光照强度改成和弱光照鸡舍一样。种母鸡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称重,并喂以定量的饲料,以保持种鸡达到推荐体重要求。在这个饲养周期内发现:饲养在弱光照鸡舍内的种母鸡与饲养在强光照的鸡舍内种母鸡相比较,前者饲料消耗量大大减少,累积日产蛋量在头5个周期内较高,每28天为一个周期。种蛋孵化率也大大提高,饲料利用率好,但产蛋期鸡的死亡率偏高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