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蛔虫的侵袭性虫卵被猪吃下的后最短只要5~8周,青年的成熟蛔虫就可到达肠道。蛔虫对猪健康的危害是其可选择性地与猪竞争养分,以及由于虫体的机械性作用和致为态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2.
70~80年代以来,国内外一些学者运用扫描电镜(SEM)对人蛔虫和猪蛔虫的某些结构进行了研究,例如Madden等(1970)、Weiset(1973)等曾对猪蛔虫、人蛔虫进行了SBM观察,国内孟宪钦等(1980、1983)对人、猪蛔虫感觉器官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报道。但对马副蛔虫、鸡蛔虫的SEM观察资料较少。至于猪蛔虫、马副蛔虫、鸡蛔虫的相互比较,就更未见有报道。为此,本文用SEM对内蒙地区的猪蛔虫、马副蛔虫、鸡蛔虫进行了观察,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1材料和方法1.1材料猪蛔虫(Ascarissuum)、马副蛔虫(Para-scorisequorum)、鸡蛔虫(Ascarid…  相似文献   

3.
4.
猪蛔虫(Ascaris suum)是一种分布广泛,对养猪业危害严重的寄生蠕虫。我省农区在1958—1959年猪蛔虫感染情况调查之后,一直未见报道。为了了解目前生猪蛔虫感染情况,我们于1990年3—7月对我省东部农区四县一市的一些农户和猪场进行了调查。材料与方法在不同地区采集不同饲养条件和年龄的猪的新鲜粪便,于3天内用尼龙网淘洗法,抹片镜检计数每克粪便中蛔虫虫卵数(EPG),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当日不能检查完的粪样保存于0—4℃冰箱中。  相似文献   

5.
6.
《畜牧与兽医》2017,(3):89-91
收集西宁市野生动物园的雪豹粪便及西宁市宠物交易市场的新鲜犬粪便,获取犬弓首蛔虫卵和狮弓蛔虫卵,采用普通生物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比较两种虫卵的外壳表层结构。结果表明,狮弓蛔虫卵外壳表层有许多脊状突起,但突起线不是严格的网状连接。与虫体内虫卵比较,粪便中的犬弓首蛔虫卵网状外膜更加成型规则,这种结构可能有利于虫卵吸附于容器壁。  相似文献   

7.
旱獭蛔虫的形态观察及驱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果园散养鸡,放养状态下,管理粗放,与地面的接触时间长,容易感染肠道寄生虫的感染,肠道的正常平衡被打破,继而感染大肠杆菌的感染。平时的预防忽视,造成混合感染发生。通过投药左旋咪唑,土霉素和氟考(氟苯尼考),三天死亡率下降,一个投药周期之后,鸡群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猪将侵袭性蛔虫卵吃下后数小时,蛔虫的幼虫就会孵化而进入肠壁。3~4天后幼虫就通过循环系统到达肝脏,从而在肝脏造成微小的出血点,并造成星状瘢痕,俗称“白瘢”。这是导致肝脏废弃的主要原因。肝脏废弃每年给养猪业造成10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鸡蛔虫是养鸡业常见的寄生虫病.在兽医门诊病理剖解中常见到带虫现象。它以影响生产性能为主要危害.因蛔虫感染引起较多死亡的比较少见。但笔者最近在门诊中碰到一起蛔虫重度感染并引起死亡的病例。  相似文献   

11.
逐月对鸡粪便虫卵调查结果,农户鸡只蛔虫卵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在一年间有两次波动,高峰期分别在3—5月和7—9月。鸡场鸡只蛔虫感染动态近似正态曲线分布,峰顶在4—7月。感染率与感染强度均与当地月平均温、月降水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临床中,幼犬感染蛔虫继发的癫痫症时有发生,因误诊死亡不少。笔者1996年以来治疗蛔虫引起的癫痫幼犬32例,治愈28例,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17.
蛔虫是危害鸡体的一种慢性、消耗性寄生虫。蛔虫造成的损失不亚于传染病,然而却往往易被人们忽视。养鸡者如发现鸡冠苍白、体型消瘦、羽毛松乱无光、翅膀下垂、行动迟缓、呆立不动、采食减少、产蛋量下降时,就应注意检查鸡体内是否有蛔虫寄生,适时地给鸡体驱除蛔虫,以提高养鸡效益。给蛋鸡驱除蛔虫的最佳季节是秋季。驱除蛔虫的首选药物是盐酸左旋咪唑。按每千克饲料或饮水加入药物20g,让鸡自由摄食或饮用,每日2~3次,连喂3~5d,驱虫效果理想,而且安全。给鸡驱虫期间,对鸡的粪便要及时清除,堆积发酵,以杀死虫卵。同时要对鸡舍、用具、场地彻…  相似文献   

18.
为初步了解石河子市犬蛔虫感染状况,对石河子市136份家养犬及流浪犬粪便样品进行蛔虫卵大小、形态鉴定及虫卵计数,确定蛔虫种类、感染率及感染强度,同时对检出的蛔虫卵进行体外发育形态观察。结果显示:犬弓首蛔虫和狮弓蛔虫感染率分别为3.68%(5/136)、8.82%(12/136),两种蛔虫混合感染率为3.68%(5/136),阳性样品全部来自流浪犬,每克粪样虫卵数(EPG)最高可达400;对蛔虫卵体外培养,观察到狮弓蛔虫卵单细胞期、二分裂期、四分裂期、桑葚胚期、肠胚期及幼虫期等时期的形态。结果表明,石河子市家养犬蛔虫感染控制效果较好,但流浪犬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需重点加强对流浪犬的蛔虫监测和驱虫。本研究为石河子市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防控提供了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19.
蛔虫病是动物园里最为常见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它和其它寄生虫病一样,大多数呈慢性经过,常以一种极为隐蔽的方式摧残珍稀野生动物的健康。动物园每年春秋二季要对动物进行全面驱虫,但由于感染性虫卵的反复侵袭,驱虫后4~6个月动物的反复感染率又可达100%。其原因是土源性寄生虫排卵多,繁殖力强,生活史简单,虫卵对各种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试验证明,在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情况下,狮弓蛔虫卵、多乳突弓蛔虫卵、鹭前盲囊线虫卵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