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2018年总共出海监测海豚63天次,航时284小时,总航程4641公里。2018年监测过程中目击海豚244群,共864头。至2018年底累计识别中华白海豚数量2381头,相对2017年新增14头。至2018年底珠江口水域栖息的白海豚现已累积识别2367头,新增234头。  相似文献   

2.
<正>5月31日,由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优悦森生活杂志社合办的"守护中华白海豚专题展"在广州市举行,旨在唤起人们增强对中华白海豚、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随着识别白海豚的技术从人工肉眼提升到高速摄像,至今年珠江口发现的白海豚有1800多头。但对一个种群来说这个数量不容乐观,仍面临灭绝危险。"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古锡纯表示,目前正考虑人工培育白海豚,  相似文献   

3.
<正>粤港澳大湾区所处的珠江口,是全球最大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目前,这里的白海豚数量超过2000头,种群世代比较完整。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穿越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豚的种类如此之多,那我们在经过港珠澳大桥时,怎么辨别出看到的海豚就是我们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  相似文献   

4.
<正>经过两个月的精心救治和护理,搁浅在江门台山沙滩上的糙齿海豚"江江"已康复。7月20日,在广东珠海万山海域被顺利放归大海。据专家反映,鲸豚类动物搁浅救护,治愈率普遍较低,"江江"的成功救治,成为广东首个糙齿海豚成功救治案例。保护区工作人员亲切的称呼它为"江江",寓意珠江口保护区和江门保护区联合救护成功,且从珠江口海域放归大海成为它新的成长起点。今年5月3日,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5.
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又名印太驼背海豚(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或Chinese White Dolphin),属鲸目、齿鲸亚目、海豚科、白海豚属。由于白海豚属内分类较为混乱,过去几十年间学术界一直都有争论。近些年,通过骨骼形态学、外部形态学、皮肤颜色、分子遗传学以及生物地理学等技术手段,鲸豚研究专家们有些认为是3个物种,有些认为是4个物种,目前还没有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6.
<正>5月3日晚,一头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糙齿海豚在广东江门黑沙湾风景区搁浅,从此牵动着不少人的心。能不能恢复自主呼吸?能不能自主捕食?能不能成功救活?能不能顺利回归大海……5月26日,好消息终于传来了。经过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  相似文献   

7.
<正>伴随着"大白"的出现及消失,鲸豚误入河道的现象再次被人们关注,有质疑声音认为,白海豚误入河道后,为何只有极少案例成功返回海洋?为何不对所有白海豚做捕捞处理?为此,记者采访到相关专家,回应这一热点关注。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技术科科长陈希:"中华白海豚误入河道后死亡率高是种误解"  相似文献   

8.
正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内唯一以中华白海豚为保护物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文从港珠澳大桥建设实际和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际出发,详细介绍了港珠澳大桥施工期和营运期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工作,达到"建设港珠澳大桥、白海豚不搬家"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声音     
正"目前,影响白海豚生活的最大‘敌人’是人类。"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技研究科科长陈希指出,人为活动对白海豚影响很大,呼吁人类为它们留出"安全距离"。"全国从事甲鱼养殖的企业近100万家,其中只有10家获得绿色认证。"广州市福源有机渔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国赢告诉记者,"福源沙河甲鱼"采用仿生态养殖五年才上市,是广州首个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的水产类产品。  相似文献   

10.
浙江沿海发现的中华白海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宇  王火根 《水产科学》1999,18(2):26-27
中华白海豚Sousachinensis(Osbeck,1765)隶属齿鲸亚目海豚科白海豚属。是一种小型近岸暖水种海豚。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温暖海域,常栖息河口附近,有时进入江河中。我国广西、广东、香港、福建沿岸都有分布。1982...  相似文献   

11.
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又名印太驼海豚,属鲸目、齿鲸亚目、海豚科、海豚属,是生活于河口内湾的小型齿鲸类,我国厦门海域和珠江口是其主要栖息地,中华白海豚是厦门的唯一一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厦门人称其为“妈祖鱼”、“镇港鱼”。80年代以前,厦门海域经常可以见到中华白海豚在海上欢腾嬉戏的场景,后来由于海域开发利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中华白海豚的数量锐减。根据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和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关专家调查,目前厦门海域的中华白海豚在60-100头左右。  相似文献   

12.
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隶属于白海豚属,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为详细了解中华白海豚骨骼的特征,对2009年2月广东阳江闸坡海边搁浅死亡的1头中华白海豚,经多步骤处理制成骨骼标本,对其骨骼数据进行全面测量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其胸椎质量与椎体高度、椎体长度之间存在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R~2=0.919 2;R~2=0.840 5);尾椎的椎体质量与椎体高度、椎体长度、椎体宽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幂函数关系(R~2=0.955 0;R~2=0.928 6;R~2=0.866 4);幂函数能很好地拟合V型骨质量与最大高、最大厚、最大宽之间的数学关系(R~2=0.950 3;R~2=0.917 4;R~2=0.89)。  相似文献   

13.
<正>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珠江口是中华白海豚的主要栖息地,分布着我国最大的中华白海豚种群,根据多年调查监测评估,目前约有1800余头。中华白海豚一般生活在出海口水域,生性活泼,常跟随船只游泳,幼豚是灰色的,进入少年及青年阶段时,体色渐转为带有斑点的灰粉红色,成年期的海豚,体色为粉红白色,身上的斑点稀少或完全消失。作为珍稀海洋哺乳类动物,中华白海豚的智商可达到5岁孩童的水平。母海豚的怀孕期需要10~11个月,哺乳期8~20个月,每三年怀一胎,每胎只产一仔,其进化史、  相似文献   

14.
珠江口是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栖息地之一,是唯一一个国家级中华白海豚保护区。近年来,由于水环境的恶化和其它因素,死亡、受伤的白海豚经常出现于珠海海域。本记录分析了2001年以来死亡、受伤于珠海海域及港澳的鲸豚类情况,提出了加强保护白海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鲸豚类海兽搁浅事件时有发生,人们对鲸豚搁浅的救助也展现出热情和好奇心。随着人们保护意识的提高,市民希望能亲手把"失足"的鲸豚护送回大海,但很多时候不正确的救助反而会伤害它们。我国厦门海域和广东珠江口海域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的主要栖息地,鲸豚搁浅案例也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6.
拯救白海豚     
<正>今年10月中下旬,一头来自珠江口海域的中华白海豚闯入珠江西广州和佛山水道,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这头憨厚可爱的"海上大熊猫"每次冒出水面呼吸,都会引起围观群众的惊呼。当然,普通群众并不知道这样会惊吓到白海豚,在经过营救专家以及渔政工作人员的劝谕和宣教下,围观的群众也学会了安静地观察。这头白海豚,从10月12日早上在佛山东平河发现,到16日下午被护送回家,人们心口悬着的石头以为终于落地了。谁料,仅仅隔了一  相似文献   

17.
<正>从来,拯救都是一个令人揪心的过程。这次"大白"误闯珠江广佛两城流域,牵动了社会公众的心,也牵出了一个如何救助野生水生动物的问题。《海洋与渔业》记者就此采访了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白海豚保护专家等,解开大家心中的疑惑。问题一:为什么不用网捕捞救护?在过宽过深的河道内采用网具捕捞的方式可行性较小,而且,海豚属哺乳动物,需常露出水面呼吸换气,一旦缠绕在过大网具中,如无法及时拖出水面,易造成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18.
<正>近期,有媒体报道"过去一年珠江口白海豚约日亡一头!",文章引用了广东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的数据,称过去一年珠江口白海豚数量由2416头降至2060头,从而得出数量明显减少的结论。这是对调查方法的不了解,及对数据误读得出的结论。该数据来自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中华白海豚2015年调查,该调查方法包括相片识别法(PhotoID)和标记重捕获法  相似文献   

19.
海洋     
正中国海警3112船、白海豚保护区鲸豚救护小组荣获"国家海洋局青年文明号"称号近日,国家海洋局团委开展了2015~2016年度国家海洋局青年文明号评选活动。中国海警3112船、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保护区鲸豚救护小组获得"2015~2016年度国家海洋局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是组织动员广大青年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的有效举措,是广大青年继承优良传统、展现时代风貌的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公历4月15日)是"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了以中华白海豚为主题的宣传作品有奖征集活动,作为第三届"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征文主题围绕"中华白海豚保护",包括中华白海豚的基本知识、鲸豚救护、巡航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