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蟹又名中华绒整蟹,俗名螃蟹、毛蟹、清水蟹等。在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河蟹在我国分布很广,尤其是长江中下游、闽江及其他江河人海口都有它们的踪迹。加州鲈鱼又称大口黑鲈,隶属鲈形目、太阳鱼科(棘臀鱼科)、黑鲈属,原产于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水系,为大型淡水鲈鱼。  相似文献   

2.
水库网箱养殖加州鲈鱼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桂明 《水产养殖》2010,31(8):12-13
<正>加州鲈鱼又名大口黑鲈、美国鲈鱼、淡水黄瓜鱼,属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水系,是一种广温、肉食性淡水名贵鱼类。该鱼肉质细嫩,肌间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同时具有个体大、生长快、抗病力强、易饲养等特点,是一种优质的人工养殖品种。加州鲈鱼体呈纺锤形,  相似文献   

3.
江振强 《中国水产》2012,(12):78-79
加州鲈鱼又称大口黑鲈.隶属鲈形目、太阳鱼科(棘臀鱼科)、黑鲈属、原产于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水系,为大型淡水鲈鱼.加州鲈鱼属温水性鱼类,适温范围2℃~34℃,最适水温20℃~25℃,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自20世纪80年代初从国外引进以来,现已在粤、苏、浙、等地区广泛养殖.  相似文献   

4.
正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俗名加州鲈鱼,属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orcoidei)、太阳鱼科(Cehtrachidae)、黑鲈属(Micropterus)[1]。原产于北美洲淡水水域,属广温性鱼类,能够在2~34℃的水温内生长,最适水温为20~27℃[2]。大口黑鲈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在天然水域中以虾、鲫等小型野杂鱼为食。1983年由广东省首次引进,该鱼生长速度快、适温范围广、肉质鲜美、外形美观,有"淡水石斑鱼"之称,深  相似文献   

5.
加洲鲈鱼养殖技术(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亦华 《内陆水产》2000,25(1):30-31
加洲鲈鱼又名大口黑鲈,是一种淡水名贵鱼类,原产于北美洲,是美、加两国内陆水域放流增殖和池塘养殖的主要鱼类。1983年引入我国广东省,1985年人工繁殖成功,尔后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实践证明,加洲鲈鱼具有适温广、生长快、病害少、易起捕、肉嫩味美、营养价值高、养殖效益好等特点,是优化、调整淡水养殖品种结构、发展高效渔业的重要养殖鱼类之一,同时该鱼因其贪食,易上钩,深受广大游钓者的喜爱,是发展游钓渔业的好对象。1生物学特征1.1形态特征加洲鲈鱼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加洲鲈鱼体侧扁,…  相似文献   

6.
加州鲈鱼学名大口黑鲈,俗称淡水黄鱼,是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的淡水名贵食肉性经济鱼类。其肉质鲜美、适应性强、生长快、抗病力强,是目前推广前途较大的名特优水产品种之一,已在全国许多省市进行养殖。我区从1990年开始引进养殖,并进行了繁殖。现将本人的实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大口黑鲈 (Micropterussalmoides)又称加洲鲈鱼、大嘴鲈、黑鲈、隶属鲈形目、太阳鱼科。原产于北美洲的淡水水域 ,是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 1983年由广东省首次引进。由于该鱼生产速度快、适温广、肉味鲜美、且外形美观 ,有“淡水石斑鱼”之称 ,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的欢迎。又因该鱼是强肉食性鱼类 ,在天然水域以水生昆虫、虾、小鱼和蝌蚪等为食 ,适合大水面放养 ,又能自然繁殖 ,深受水库渔业的青睐。由于得不到大口黑鲈鱼种的供应 ,致使这一优良品种至今未能得到开发。为此 ,我们于2 0 0 0年引进夏花鱼种 ,进行培育秋片…  相似文献   

8.
加州鲈的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州鲈鱼又名大口黑鲈,隶属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原产于北美,属广温肉食性鱼类,自本世纪80年代初引进我国。因其具有生长快,病害少、耐低温,肉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优点,很受市场欢迎。加州鲈鱼能在我国各种水域以多种方式养殖,单养、混养都能获得高产高效,因而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调整淡水养殖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渔业的一个重要养殖对象。  相似文献   

9.
加州鲈即大口黑鲈,分类学上属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密西西比河水系,是一种肉质鲜美、无肌间刺、生长快、易起捕、适温较广的肉食性鱼类.广东于1983年引进中国,1985年人工繁殖成功,逐渐成为名优养殖品种.据统计,2016年我国淡水鲈鱼(主要为加州鲈)养殖产量3.7×105 t,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  相似文献   

10.
加州鲈鱼学名大口黑鲈,系原产美国加州密西西比河水系的一种优质的淡水肉食性鱼类.属鲈形目,太阳鱼科,因其肉质鲜美、抗病力强、生长迅速、易起捕、适温较广、繁殖简便、效益可观,世界各国纷纷引种养殖,现几乎遍布全世界.其肉嫩味美深受消费者和广大钓鱼者的喜爱,在国际市场甚为畅销,素有"淡水石斑"、"第五条家鱼"之称.1983年后...  相似文献   

11.
刘勿 《水产科技》2001,(2):18-18
本描述了大口黑鲈鱼苗培育中出现的影响鱼苗生长率及成活率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大口黑鲈,又名加州鲈.属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肉味鲜美,有“淡水石斑”之称。2000年4月,我们进行了大口黑鲈的人繁及苗种培育。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莱西市鲈鱼养殖已初具规模,养殖的鲈鱼主要品种是美国加州鲈鱼.加州鲈鱼又名大口黑鲈,属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水系.该鱼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是一种优质的人工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3.
加州鲈(以下简称鲈鱼),学名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在分类学上属鱼纲、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鲈鱼肉质洁白肥嫩,细刺少,无腥味,味极鲜美,且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名贵鱼类之一,吸引了一大批养殖从业者.鲈鱼主要栖息在较温暖的湖泊与池塘浅水处,盐度适应性较广,在水温1℃至...  相似文献   

14.
中国淡水鲈产业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前言我国养殖的淡水鲈主要有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宝石鲈Scortum barcoo、梭鲈Lucioperea lucioperca与河鲈Perca fluviatilis等,它们均为鲈形目鱼类,目前以大口黑鲈的养殖区域最多、养殖规模最大。大口黑鲈俗称加州鲈,隶属鲈形目、鲈亚目、太阳鱼科、黑鲈属,自然分布于北美洲美国中部、东部至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流域,是北美最重要的游钓鱼类之一。大口黑鲈为广温性鱼类,具有生长快、易起捕、肉质鲜美及无肌间刺等优点而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欢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台湾地区从国外引进大口黑鲈,1983年人工繁殖获成功,并引入广东省,在广东省顺德市首先开始养殖。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大口黑鲈的影响及养殖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又名加州鲈鱼,属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原产于北美,于1983年引进我国,其生长快、抗病性强,且市场价格较高,配合饲料养殖技术成熟,适合咸淡水养殖、集约化养殖等多种养殖模式,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1-2]。温度是影响大口黑鲈生存繁育的重要因子之一,受各地区不同时节温度变化影响,大口黑鲈养殖生产也受到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例如,生长、繁育、驯食等[3]。  相似文献   

16.
正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俗称加州鲈,为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鱼类,原产于加拿大和美国。大口黑鲈属广温性鱼类,主要栖息在水温较暖的湖泊与池塘浅水处,或水流缓慢的溪流。在水温1~36 ℃范围内均能生存,10 ℃以上开始摄食, 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 ℃,为大型肉食性鱼类,生性凶猛,自然界以鱼、虾、蟹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大口黑鲈外形美观、肉质鲜美,深受市场欢迎。1983年引入我国大陆,因其具有适应性强、生  相似文献   

17.
<正>加州鲈又名大口黑鲈,隶属于鲈形目、鲈亚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加州鲈是广温肉食性淡水名贵鱼类,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适应性强、肉味鲜美等优点。该鱼喜栖息于沙质或沙泥质且混浊度低的缓流静水中,是发展池塘养殖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同时该鱼较贪食、易上钩,又是发展休闲渔业的好品种。  相似文献   

18.
正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俗称加州鲈,在生物分类学上属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是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水系的一种淡水肉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美国、加拿大等淡水水域,尤其在五大湖中资源十分丰富。加州鲈具有适应能力强、生长迅速、病害少、饲养管理方便、容易捕捞、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可在淡水池塘、湖泊、水库、河沟及海边滩涂中开展养殖,是一种优良的水产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9.
加州鲈,学名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又名大嘴鲈、黑鲈。属于鲈形目、太阳鱼科,是一种纯淡水鱼类,原产于北美洲,20世纪80年引入我国内地,现已推广到全国许多省市。  相似文献   

20.
加州鲈鱼原名大口黑鲈,分类学上属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密西西比河水系,是一种肉质鲜美、抗病力强、生长迅速、易起捕、适温较广的名贵肉食性鱼类。我国台湾省于70年代引进,现已繁殖多代。广东深圳、惠阳、佛山等地也相继于1983年引进鱼苗,并于1985年相继人工繁殖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