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广东珠江口是被誉为"水上大熊猫"的中华白海豚的故乡,那里活跃着一支中华白海豚的"护卫队"——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鲸豚救护小组。它是全国唯一的以救护中华白海豚为主要对象的专业救护队。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鲸豚救护小组,是以保护区技术科为班底,选拔保护区年青员工组建的一支队伍。近期,该队伍获得了国家海洋局团委"青年文明号"。团队负责人为技术科科长陈希,其它成员为肖尤盛、周瑞春、黄咏瑜、  相似文献   

2.
正陈希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技术研究科科长、高级工程师、鲸豚救护小组组长,广东省科普讲师成员,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讲解员,主要负责科普宣传、鲸豚救护和组织开展中华白海豚科学研究等保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公历4月15日)是"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了以中华白海豚为主题的宣传作品有奖征集活动,作为第三届"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征文主题围绕"中华白海豚保护",包括中华白海豚的基本知识、鲸豚救护、巡航管  相似文献   

4.
海洋     
正中国海警3112船、白海豚保护区鲸豚救护小组荣获"国家海洋局青年文明号"称号近日,国家海洋局团委开展了2015~2016年度国家海洋局青年文明号评选活动。中国海警3112船、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保护区鲸豚救护小组获得"2015~2016年度国家海洋局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是组织动员广大青年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的有效举措,是广大青年继承优良传统、展现时代风貌的  相似文献   

5.
正陈希,就职于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技术科,负责科普宣传、鲸豚救护和科学研究等保育工作。在近13年的科普工作中,陈希组织策划了2013年~2016年农业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保护区"进四区"活动。  相似文献   

6.
<正>经过两个月的精心救治和护理,搁浅在江门台山沙滩上的糙齿海豚"江江"已康复。7月20日,在广东珠海万山海域被顺利放归大海。据专家反映,鲸豚类动物搁浅救护,治愈率普遍较低,"江江"的成功救治,成为广东首个糙齿海豚成功救治案例。保护区工作人员亲切的称呼它为"江江",寓意珠江口保护区和江门保护区联合救护成功,且从珠江口海域放归大海成为它新的成长起点。今年5月3日,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7.
珠江口是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栖息地之一,是唯一一个国家级中华白海豚保护区。近年来,由于水环境的恶化和其它因素,死亡、受伤的白海豚经常出现于珠海海域。本记录分析了2001年以来死亡、受伤于珠海海域及港澳的鲸豚类情况,提出了加强保护白海豚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鲸豚类海兽搁浅事件时有发生,人们对鲸豚搁浅的救助也展现出热情和好奇心。随着人们保护意识的提高,市民希望能亲手把"失足"的鲸豚护送回大海,但很多时候不正确的救助反而会伤害它们。我国厦门海域和广东珠江口海域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的主要栖息地,鲸豚搁浅案例也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9.
<正>伴随着"大白"的出现及消失,鲸豚误入河道的现象再次被人们关注,有质疑声音认为,白海豚误入河道后,为何只有极少案例成功返回海洋?为何不对所有白海豚做捕捞处理?为此,记者采访到相关专家,回应这一热点关注。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技术科科长陈希:"中华白海豚误入河道后死亡率高是种误解"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白海豚不是鱼类而是一种哺乳动物。认为中华白海豚是某种鱼类的想法在很多人心里根深蒂固,这是由于中华白海豚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又和鱼类一样呈流线型,普通群众难免会把它们和鱼联想在一起。其实,不光光是中华白海豚,包括所有鲸豚类都和鱼类有非常大的差别:如大多数刚出生的鲸豚都要吃一年的母乳才能发育成熟,鱼类则是卵生的脊椎动物,亲鱼一般没有照顾小鱼的习性;鲸豚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是栖息于我国沿海鲸豚类中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IUCN(国际自然及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数据缺乏"物种,2008年IUCN已将中华白海豚定为近危等级。近几十年来,过大的捕捞强度及传统的作业方式导致珠江口渔业资源日益减少,珠江口海域的海洋开发也加剧了渔业资源的衰退。渔业资源中的鱼类是中华白海豚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鱼类的分布和丰富程度与中华白海豚的  相似文献   

12.
<正>5月31日,由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优悦森生活杂志社合办的"守护中华白海豚专题展"在广州市举行,旨在唤起人们增强对中华白海豚、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随着识别白海豚的技术从人工肉眼提升到高速摄像,至今年珠江口发现的白海豚有1800多头。但对一个种群来说这个数量不容乐观,仍面临灭绝危险。"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古锡纯表示,目前正考虑人工培育白海豚,  相似文献   

13.
正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鲸目、海豚科、白海豚属,俗称白忌、白牛、白海豚。中华白海豚不是鱼类,而是水生哺乳动物,与陆地上的哺乳动物一样是用肺进行呼吸,呼吸孔在头顶端,呼吸时露出水面,常发出"Chi-chi-"的喷气声。自2003年以来,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赴湛江、佛山、汕头等地,处理各类珍稀海洋动物搁浅案例236起,其中中华白海豚192起,其它动物包括江豚、灰海豚、小须鲸和海龟。经过多年的积累,保护区管理局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鲸豚搁浅档案,收集了100多头中华白海豚的样品,拥有50余个剥制、骨骼和浸泡标本,300多个海豚的组织器官样品,建立了我国最大的中华白海豚样品组织库。  相似文献   

14.
正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内唯一以中华白海豚为保护物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文从港珠澳大桥建设实际和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际出发,详细介绍了港珠澳大桥施工期和营运期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工作,达到"建设港珠澳大桥、白海豚不搬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近期,有媒体报道"过去一年珠江口白海豚约日亡一头!",文章引用了广东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的数据,称过去一年珠江口白海豚数量由2416头降至2060头,从而得出数量明显减少的结论。这是对调查方法的不了解,及对数据误读得出的结论。该数据来自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中华白海豚2015年调查,该调查方法包括相片识别法(PhotoID)和标记重捕获法  相似文献   

16.
数字     
《海洋与渔业》2012,(4):13-13
1000-1200头中华白海豚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我国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有广东的珠江口和福建的九龙江口。目前,珠江口水域现存的中华白海豚仅有约1000-1200头。  相似文献   

17.
<正>粤港澳大湾区所处的珠江口,是全球最大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目前,这里的白海豚数量超过2000头,种群世代比较完整。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穿越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豚的种类如此之多,那我们在经过港珠澳大桥时,怎么辨别出看到的海豚就是我们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  相似文献   

18.
中华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学名印度太平洋驼背豚,属于鲸豚类的海豚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也是我国海洋鲸豚中惟一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19.
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又名印太驼海豚,属鲸目、齿鲸亚目、海豚科、海豚属,是生活于河口内湾的小型齿鲸类,我国厦门海域和珠江口是其主要栖息地,中华白海豚是厦门的唯一一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厦门人称其为“妈祖鱼”、“镇港鱼”。80年代以前,厦门海域经常可以见到中华白海豚在海上欢腾嬉戏的场景,后来由于海域开发利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中华白海豚的数量锐减。根据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和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关专家调查,目前厦门海域的中华白海豚在60-100头左右。  相似文献   

20.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种群从伶仃洋一直连续分布至上川岛海域。为探究上川岛以西海域是否也有中华白海豚分布,于2013-2015年采用船基截线法在上川岛至海陵岛海域进行了8个航次的考察。结果显示各个航次均有中华白海豚的目击记录,考察期共目击到78群次(约623头次),部分个体有重复目击记录,证实了该海域常年栖息着一定数量的中华白海豚。海豚的目击分布以下川岛、漭洲岛周围水域,以及东平港至庙湾角近岸水域较为集中。海豚的平均目击率与珠江东部河口(伶仃洋)和珠江西部河口区处于同一水平,海豚聚群规模较大并发现有大于30头的超大规模聚群,整体的年龄组成较为年轻化,表明上川岛至海陵岛海域是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栖息地,具有较好的保护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