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王德辉 《花卉》2017,(8):73-75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但随之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水资源减少、水质逐年下降和空气污染的问题更为突出,2014年,住房和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明确指出: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快研究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这一指南标志着国家海绵城市建设正式上马。本文研究了屋顶绿化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与推广策略,希望给相关读者以启示。  相似文献   

2.
李培 《花卉》2019,(12):123-123
海绵城市理念是一种新型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通过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城市园林设计的合理性,能效缓解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内涝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实际情况,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当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潘璐 《现代园艺》2021,(6):119-120
海绵城市属于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它主要是以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为前提而逐渐形成并发展的一种新理念。现阶段,海绵城市理念已经十分普遍地应用在诸多城市市政园林工程的规划建设中。对市政园林工程而言,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能够有效促进园林观赏效果的提升,还能够达到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目的,确保城市市政园林工程能够充分发挥其价值与功能,促进现代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结合笔者工作实际,探讨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工程中的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4.
姚骏 《花卉》2017,(12):90-91
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海绵城市是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加强海绵城市建设,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能为城市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在构建海绵城市的过程中,需要对下沉式绿地进行施工。从某个角度来看,下沉式绿地的施工水平直接关系着海绵城市的建设水平。本文将具体探讨高桥文化广场改造工程中海绵城市下沉式绿地的施工,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花卉》2019,(24)
伴随我国城市建设发展日益提升,住宅小区海绵化改造设计对小区防灾及弹性功能发挥十分关键。通过近年来大多研究发现,海绵化改造设计的优化性及科学性对住宅小区建设影响颇大。更对海绵城市理念推广应用意义重大。本次研究将对住宅小区海绵化改造设计技术应用进行分析,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参考。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带来了许多水的问题,建设海绵城市可以有效缓解城市水危机,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雨洪管理模式的改变与发展,保护城市水生态安全。本文通过整理海绵城市理念提出的背景,介绍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内涵、建设的技术要点及实践情况,总结了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效与不足。  相似文献   

7.
在海绵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以南宁市市政协办公区海绵化景观绿化改造为例,采用实地调查及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及总结出现状景观绿化存在的问题,以"发展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从新技术、新理念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海绵化绿化提升对策及改造措施。为南宁市乃至广西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经验借鉴,为海绵化景观绿化改造提供技术创新的支持与依据,对南宁市乃至全国的办公区海绵化改造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花卉》2018,(24)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绿色环保已经成为目前的热门话题,因此,在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通过加强对城市园林的绿化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已经成为政府目前的重要工作。本文介绍了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海绵城市的含义,以及海绵城市的建设原则,阐述了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海绵城市技术的相关应用,以期有效提升海绵城市的实际运用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国家一直致力于提升整体城市规划的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的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参照利用海绵城市的特点,形成城镇建设多样化的绿色基础设施。在当前国家社会发展进步城镇化重点发展的浪潮中,雨水花园技术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突破口,对于城市建设发挥出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我们就来探讨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雨水花园设计理念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现代化城市发展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城市环境带来了消极影响。在此背景下,提出的海绵城市理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环境和资源上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海绵城市理论,分析了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绿化改建中的作用,并就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绿化改建提升中的应用做了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发展至今,人们为了大幅度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扩张城市发展建设,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在发展前行过程中一味地追求发展速度,而忽视了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以至于社会经济发展至今,虽然社会经济和国民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大量的环境污染及自然灾害问题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生存质量。为了能够实现在不影响经济发展及城市建设的情况下,维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并有效修复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海绵城市理论这一新兴理念被提出,并且由于该理论能够有效解决城市生态水资源问题而备受关注。分析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和作用,探讨了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并基于海绵城市理论,提出了提高风景园林规划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阐述海绵城市概念、发展现状及建设方法的基础上,以美国High Point社区改造工程为例,分析了海绵城市理论在其街区设计中的技术策略和先进经验,指出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必然性,应积极借鉴国外海绵街区设计方法,积极推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3.
济南在海绵城市试点区域的园林建设中依据“渗、滞、蓄、净、用、排”设计理念,主要选取了生态铺装、下沉式绿地、渗透塘、水平阶、植草沟等14种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经过建设,雨后雨水能够就地消纳和利用,达到了规划设计指标。通过分析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在济南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园林项目建设中的应用情况,总结提出了海绵绿地建设要有针对性、系统性、专业性和适地性4方面经验,对海绵城市园林建设者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丹莹  杨楚慧 《现代园艺》2023,(12):110-112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海绵城市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通过系统化海绵城市规划及建设,控制及管理雨水径流,能有效缓解我国目前水资源紧缺的问题。通过分析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路线及作用,以横琴新区海绵城市第一批示范项目公建绿地忆园为实例,对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绿地景观设计进行分析,为海绵城市理念在绿地景观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经济水平得到迅猛的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经常会遇到用地紧张、径流污染、城市内涝等问题。而随着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与实施,对提升城市建设质量,发展良性水文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的运用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现代园艺》2019,(23):158-159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缓释、减排、净化能力,能更好地应对短暂强对流天气降水和其他自然灾害,有较高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以万新园提升改造项目建设为例,简要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在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近年来国家逐渐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致力于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人们生活水平,因此加强城市的生态化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海绵城市中园林设计建设概念的提出能够有效优化城市生态问题,加强城市对于天然生态环境的控制和利用,对现代城市发展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本文基于现阶段山地城市发展形式结合海绵城市的发展概念,以多角度对山地海绵城市中园林设计的要点做出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海绵城市已逐步发展成为解决我国"城市病"和突破城镇化发展局限的创新技术手段,得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认可、支持和大力推广。但我国海绵城市研究和实践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尚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本研究从海绵城市的提出背景入手,系统梳理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在理论政策、生态技术途径、应用实践等方面的进展情况,深入剖析了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规划碎片化、理解片面、操作僵化、技术力量和生态评估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分别从规划、宣传、技术、监管、评估等多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我国海绵城市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应对国内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镇的快速扩张引发的一系列城镇生态环境问题,我国提出并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结合月亮湖公园一期的规划设计和实际建设,借鉴相关经验,积极开展风景园林与海绵城市综合运用方面的相关研究,为风景园林和海绵城市建设提出更多有创意、有中国特色的策略,以更好地指导实践,促进风景园林和海绵城市的共同发展,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美好自然家园。  相似文献   

20.
吴忠荟 《现代园艺》2023,(16):156-157+160
海绵城市监测评估涉及科学、技术、工程、装备、管理等多个层面,以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监测评估实践为基础,分析监测目的、监测方案、评估分析方法、模型率定与验证等方面存在的误区与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旨在不断提高海绵城市监测水平,更好地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