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钢厂转炉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其蒸发冷却器外混喷枪钢管与弯头焊缝开裂,导致喷枪报废。通过宏观形貌、金相检验、电镜与能谱分析、材料分析、有限元仿真,结合喷枪运行使用环境,分析了喷枪钢管与弯头焊缝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焊接过程中出现焊缝未熔合以及焊缝余高超标所产生的拉应力的共同作用是焊缝开裂的主要原因。对裂纹断口表面腐蚀物进行能谱分析,检测到的硫、磷元素加速了裂纹的扩展。  相似文献   

2.
对系列护刃器工艺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套辊方案。指出了辊锻易产生的缺陷及克服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捡拾辊筒部件是打瓜机的关键工作部件,分析捡拾辊筒部件起升过程的结构强度非常必要.应用UG软件对捡拾辊筒部件总成进行三维建模,并对其整个起升过程进行运动仿真,找到液压缸和捡拾辊轴铰接点在整个仿真过程中受力的最大位置及状态,再将此文件导入ANSYS Workbench进行有限元强度分析,获得此部件的最大应力及应变,从而为捡拾辊筒部件的结构设计、生产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50CrVA钢制造的汽车稳定杆在疲劳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开裂现象。应用成分分折、金相分析和硬度测试等常规失效分析方法仅发现材料的夹杂物略有超标。通过电镜分段检查裂纹形貌,发现了局部存在缺陷,经金相组织分析和显微硬度测试,判定此批材料存在成份偏析问题。  相似文献   

5.
多辊下压式拉形柔性浮动夹持数值模拟与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NSYS/LS-DYNA对使用柔性浮动夹持方式的多辊下压式拉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了柔性浮动夹持的效果,分析了所得成形件在拉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分布。结果表明:柔性浮动夹持方式适用于多辊下压式拉形,能够实现柔性、浮动夹持的效果;使用柔性浮动夹持时所得成形件应力、应变分布均匀,成形效果较好。完成了相关实验验证,对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摘穗板-拉茎辊组合式摘穗装置在玉米收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拉茎辊进行改进设计。改进后的拉茎辊叶片轴采用无缝钢管经模具拉伸成型,整个叶片轴是一体的,叶片棱面为圆弧结构,并且将叶片轴后端与销轴连接的卡槽尺寸加大,加装金属耐磨套。该改进方案解决了传统拉茎辊易开焊、振动大、寿命短等问题。利用Solid Works软件对改进后拉茎辊进行有限元分析得知:应力和最大应变主要分布在拉茎辊后端的U型槽内,最大位移分布在叶片棱上,都在材料的变化范围内,改进方案合理。  相似文献   

7.
为减轻甘蔗收获过程中甘蔗损伤并提高甘蔗收获机收获效率,本文基于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甘蔗收获机收获过程中压蔗辊对甘蔗损伤情况,通过对甘蔗收获机切割区域的应力分析表明,切割点和甘蔗-土壤界面有不同的应力表现。甘蔗收获机不带压蔗辊时,甘蔗在切割过程中发生不规则运动导致甘蔗间应力大于其屈服极限极易发生折断导致切割不完整。而压蔗辊可以显著降低甘蔗-土壤界面的应力,减少甘蔗间的运动,提高甘蔗切割质量。  相似文献   

8.
对装配过程中发生开裂的6307E深沟球轴承,采用宏观观察、显微观察、硬度检测、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微区成分分析等手段,并结合装配工艺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6307E深沟球轴承开裂处显微组织正常、硬度符合技术要求、化学成分正常且无原材料缺陷,裂纹处存在明显的氧化特征,可知该裂纹为轴承装配前就存在的淬火裂纹。  相似文献   

9.
针对紧固套缺陷检测中人工检测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紧固套缺陷检测方法.首先根据紧固套的特点搭建了图像采集平台,突出缺陷特征;然后基于Halcon设计了相应的缺陷检测方法:先通过模板匹配的方法对检测区域定位;再使用基于频域图像差分的方法抑制干扰,突显缺陷特征;然后使用改进的动态阈值法得到缺陷备选图;最后使用面...  相似文献   

10.
Ferdi Schuth等人在Chem.Rev.综述中指出中空微纳米结构在催化方面的作用,中空微纳米催化剂中不同的形貌有不同的作用。所以控制中空纳米材料的形貌来实现特定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硬模板法可用来合成无机纳米中空结构,其中Cu_2O因其具有价格便宜,储存丰富,并且在合成过程中可以实现精确的控制产物形貌等优势,常被用来作为模板。采用Cu_2O模板法来实现中空微纳米材料的合成,通过调节Cu_2O的形貌以及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条件来控制CuxSy中空微纳米材料的形貌,组成以及微观结构。并研究CuxSy中空微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降解实验和光裂解水产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与机理。深入探究催化剂形貌及微观结构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进而设计合成高催化活性的非球形中空CuxSy光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