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续第2期第21页)种2年稻,养1轮鳖。前期做好稻田改造,集中3.33~6.67公顷稻田为1个养殖区,在养殖区的四周开挖宽2.5~3米、深1.5米的围沟,围沟占稻田面积的8%~10%,开沟田泥就地筑堤1.8~2米高,形成半田半塘状态,实现田塘两用。围沟外设置采食板、围网,围网下端用0.5米高的瓷板密闭防逃。第1年在禾苗首次分蘖后,每  相似文献   

2.
巢湖市2080模式稻虾综合种养操作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虾综合种养是指在稻田中轮作或共作龙虾,巢湖市2080模式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是指在一个种养范围内(这个可以是一个合作社、家庭农场或公司),对稻田进行适当改造,开挖虾沟,所有的田块以种稻为基础,用20%的稻田(以下称虾苗田)来集中繁育龙虾苗,80%的稻田(以下称成虾田)用来发展稻田成虾养殖,从而实现早出虾苗、早出成虾,全年都可养殖成虾出售,提高产量,便于生产管理,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3.
1.适时放养青虾.水稻收获后,立即选择一些虾沟水位较深,条件较好的稻田.挖除虾沟中过多的淤泥,整修加固好田埂,注入新鲜河水.如稻田中还要种一季油菜或小麦,虾沟中的水位保持1.2米即可;如不种油菜或小麦,则可利用整个稻田来养殖青虾.每667米2虾沟水面可放养虾种2~2.5万尾,规格2~4厘米.放养时间以12月中下旬为好.  相似文献   

4.
正水草植底,蟹-鲢鱼-鳜鱼套养。前期需做池塘改造,最好是长方形池形,东西走向,水面3.33公顷左右,池底平整,保留淤泥厚10厘米左右。或开挖环沟,宽度根据池塘大小决定,一般5~8米宽即可,沟槽水深2米、滩面水深1米。四周安装拦网,池底(滩面)种植河蟹喜食的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水草。农历2月前,每667平方米投入规格为5~6克的蟹苗800~1200只,配养规格为尾重150克左右的白鲢5~8尾、鳙鱼10~15尾,5月底再投放规格为尾重10克左右的鳜鱼苗20~30尾,中秋节前后河蟹起捕,白鲢、鳜鱼养至12月上市。  相似文献   

5.
在水稻田四周开挖宽1.5~2.0 m、深0.3m的蓄水环沟,开沟挖起的泥土可用来筑坝,坝高1.0m,使之成为可蓄水0.6m的池塘,以供养殖青虾和泥鳅.在稻田中每年种植一季早稻,于早稻生长期间,在田中放养泥鳅,实现稻鳅生态共生;早稻收获后,在田中放水养虾,实现鳅虾混养;最终实现稻虾鳅"一田三收".经实践,稻虾鳅共生轮作生...  相似文献   

6.
泥鳅(鳅)、田螺(螺)、青虾(虾)繁殖力强,搭配投入养龟稻田内养殖,能繁育出大量幼体供龟采食,而它们本身又均为杂食性动物,以采食植物茎叶、浮游生物等为主,与龟在食物竞争上无大的冲突.在稻田混养鳅、螺、虾和龟,是一种鳅、螺、虾增殖饵源;稻、龟互利共生养殖的新模式.其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稻谷产量,另方面可以促进龟的生长(一只100~150克的龟,当年便可长至300~350克).667平方米(1亩)可增值近万元,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一、模式化养殖的特点   ……  相似文献   

7.
稻虾共作种养生态农业是一种稻田与虾综合种养的模式,是指在种植1季稻田中养殖两季虾,实现虾和水稻之间共同生长。具体来讲,就是在每年收割水稻之前在稻田间投放亲虾,或者在收割完水稻后投放幼虾,在第2年的第2季度收获虾,并再一次投放幼虾,随后再种植水稻,再在第3季度收获虾,如此循环下去,从而形成良好的稻虾共作种养生态农业模式。笔者针对稻虾共作种养生态农业模式的特点,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稻虾共作种养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希望有助于稻虾共作种养生态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稻虾鳝综合种养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3种黄鳝放养密度(3 000、6 000、9 000尾/hm~2,每个密度3个平行)的稻虾鳝共作稻田与稻虾共作稻田(对照组)的黄鳝及克氏原螯虾生长状况、经济效益。经过109 d的养殖,克氏原螯虾从平均5.13 g/尾增重至30.4 g/尾,黄鳝从平均42.6 g/尾增重至132.5 g/尾,黄鳝回捕率达到79.1%,高、中、低3个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净利润分别为79 120、72 882、63 213、50 820元/hm~2。稻虾鳝组水稻单产显著高于稻虾组,克氏原螯虾单产较稻虾组略有下降,但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克氏原螯虾终末体重及增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虾稻田中适量放养黄鳝,会一定程度影响克氏原螯虾的规格和产量,但带来了水稻产量的增收并额外获得了黄鳝的收入,可显著增加虾稻田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续第3期第25页)种一茬稻,养一年蛙。前期须做蛙田改造,稻田中央纵向开挖1条沟,四周留空摆放塑料食台,开沟及食台留空占稻田面积的10%左右。整个外围及顶空须用尼龙网布围挡防逃、防鸟。3月上旬,在育苗池投入黑斑蛙卵块,培育至蝌蚪变态成幼蛙;6月底在蛙田中播插秧苗;7月初待秧苗稳根后,将开口摄食并驯食成功的幼蛙从培育池转入蛙田饲养,每667平方米投5万只左右,适量投喂蛙专用饲料;9月中旬水稻收割后,灌水深至10厘米继续饲养;蛙自然越冬,次年4月上旬捕捞上市,然后开始新一轮耕作。  相似文献   

10.
正(续第4期第28页)种一季稻,套养一轮鸭。前期需做稻田简单改造,在稻田一侧开挖适度宽、1米深的鸭子凫游戏水沟渠,约占稻田面积的6%;设简易敞篷作鸭子休息场所。在稻苗首次分蘖后,每667平方米投放20日龄的绿头鸭12羽,实行自由式放养,每日黄昏时分投喂少量稻谷,不投任何饲料;收稻  相似文献   

11.
池塘青虾两茬养殖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池塘青虾两茬养殖法就是夏秋一季和冬春一季。夏秋季是7月下旬投放当年繁殖虾苗,春节前捕捞上市,而冬春季是春节前投放大规格虾种,饲养到5~6月份捕获上市。一、放苗前的准备工作1.选择池塘。养殖青虾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且无渗漏,水深0.8~1.5米,坡比为  相似文献   

12.
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户或合作社在稻田中进行小龙虾养殖。本文总结了稻虾综合种养技术,主要包括田间工程建设、虾苗种投放与管理及"稻虾共作"水稻种植技术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在种植一季中稻的稻田中养虾,虾稻同生,全程不施或少施化学农药,少施化肥,产出的稻和虾无污染、品质高。这种模式适宜在低湖或水源充足的稻区推广,每667平方米(1亩)稻产量500千克以上、虾100~150千克。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水田里种植水稻,水面下养殖小龙虾,水田边养殖甲鱼……肥稻连作、鳖虾共生、立体种养,每667平方米田年收益万元以上.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高效模式?在湖北省钟祥联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介绍:“这个模式我试验了2年.每年3月下旬,在稻田围沟里投放小龙虾苗,让其在种满紫云英的稻田里生长.5月下旬降水位,捕捞虾子出售.6月上旬栽秧,秧苗返青后投放甲鱼.8月,田边种植的桂花与水稻同期开花.9月底晒田,甲鱼进入围沟,机收水稻,撒下紫云英种子,作为来年绿肥.次年春节甲鱼上市.”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虾—稻连作种养模式在繁昌县逐渐推广开,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实践,对虾—稻连作种养高效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包括稻田选择及改造、水稻品种选择及种植管理、清塘消毒、种植水草、投放虾苗、日常管理、捕捞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泥鳅(鳅)、田螺(螺)、青虾(虾)繁殖力强,搭配投入养龟稻田内养殖,能繁育出大量幼体供龟采食,而它们本身又均为杂食性动物,以采食植物茎叶、浮游生物等为主,与龟在食物竞争上无大的冲突.在稻田混养鳅、螺、虾和龟,是一种鳅、螺、虾增殖饵源;稻、龟互利共生养殖的新模式.其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稻谷产量,另方面可以促进龟的生长(一只100~150克的龟,当年便可长至300~350克).667平方米(1亩)可增值近万元,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一、模式化养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稻鳖共生是指在一季水稻田养殖河鳖的一种高效种养模式。此模式下,稻田能为鳖提供良好的摄食、晒背场所,使其生长发育快;鳖可疏松土壤,吃掉部分害虫,且其代谢物可作为水稻生长的优质肥料。稻田养鳖每667平方米可产优质稻谷450千克以上、鳖年增重达15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18.
虾苗密度对稻虾共作模式下稻虾生长及氮磷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虾共作模式下设置不同小龙虾虾苗投放密度(2、4、6、8尾·m~(-2)),研究不同虾苗投放密度对水稻、小龙虾生长及氮、磷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虾苗投放密度≤6尾·m~(-2)时,虾成活率高,生长快,饵料系数低;虾苗投放密度增加能够改善水稻的部分农艺性状,但有降低水稻产量的趋势;稻虾共作模式下,肥料是氮、磷的主要来源,稻谷和秸秆是氮、磷主要输出途径。在该试验条件下,虾苗适宜投放密度为6尾·m~(-2)。虾和稻对系统中氮、磷的总利用率分别为34.37%~40.75%、22.59%~25.29%,相当部分的氮、磷未被利用,应适当减少化肥的投入,进一步优化稻虾共作模式下提高氮、磷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稻虾共生作为一种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的新型复合种养模式,具有较好的生产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于2021年在岳池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内进行稻虾共生绿色生态种养模式试验,从稻田质量要求、田间工程实施、防逃设施、清沟消毒等方面分析了稻虾共生的稻田基础技术体系;从水稻品种选择、栽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水位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稻虾共生的水稻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从种苗投放、水质要求、水草移植、饲料投喂、日常管理、捕捞等方面介绍了稻田养虾的技术要点;客观分析了稻虾养殖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今后稻虾养殖的规模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稻田不同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开展稻田不同生态综合种养模式比较试验,对庐江县稻鱼、稻鸭和稻虾3种主要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生育期、产量构成指标、产量及模式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取稻虾连作种养模式经济效益最高,稻鸭共育模式成本投入最低,稻鱼综合种养模式简单易操作。因此,稻虾生态综合种养模式经济效益最高,可作为庐江县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