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福建省居民粮食消费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其中包括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粮食直接(口粮)、间接(主要为涉及到粮食的畜禽、水产等农产品——饲料粮)消费情况及预测。从分析的结果看,近年来粮食直接消费量呈明显下降趋势,预测2005—2020年间粮食直接消费量还会进一步减少,其间将共减少44.58%,每年以3.86%的速度递减;近年来间接消费量有明显升高,预测2005—2020年间福建年粮食间接消费量增幅达到149.19%,增加了716.49万t。结合福建省粮食的供给状况,计算2005—2020年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预测值与消费总量(包括直接粮食消费量、间接粮食消费量、种子用粮和工业用粮)之间的差额,结果为:这种差额一直表现为负值,且有明显加大的态势,粮食缺口量绝对值从509.11万t提高到2020年的1143.25万t,每年粮食缺口量的增加幅度达到5.54%。最后,文章提出:作为一个现实和潜在的缺粮大省,福建省有必要做好保证粮食有效供给和提高粮食的产量方面的工作,即要充分挖掘耕地粮食生产潜力、适度增加粮食库存、注重粮食流通体系的提升和保证饲料粮的有效供给等。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进超市的趋势与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这样一份调查报告认为,我国的农产品进入超市已经达到了30%左右。虽然人们在购买粮食、水果、蔬菜时仍以农贸市场为主,但在肉、禽、鱼、蛋、奶、面包、速食品等方面,大多数人都已经习惯在超市消费。农产品全面进入超市时代,美国用了60年,欧洲用了40多年。超市业在中国也仅仅出现了十多年,便迅速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有关专家预言,到2008年,超市将占我国大中城市居民生鲜农产品消费总额的50%。  相似文献   

3.
《科学种养》2014,(1):4-4
<正>日前,中国粮食安全战略峰会召开,城镇化将是中国未来粮食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调查,2013年农民工年人均粮食需求比农村居民高119.14公斤,比城镇居民高51.04公斤。一个农民从农村融入城市,日消费的粮食要增加2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认为,未来10~20  相似文献   

4.
中国肉类消费的全景图和大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的粮食消费下降,肉类消费不足。城镇居民近25年肉类消费翻了一番,年人均消费增加0.67kg,而同期农民的肉类消费增长了2倍。目前,农民年人均吃肉18kg,恰是25年前城里人的消费水平。农村居民肉类消费呈上升趋势,还有成倍增长的空间。肉蛋奶鱼消费具有互补性,家庭成员之间的营养消费要均衡,每个人一日三餐动物性食品分配应科学,晚餐食物总热量可适当降低,但早餐应当吃点肉。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发布《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报告认为到"十四五"期末,有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产需缺口。一些媒体在引用时用此数据渲染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实际上是一种误读或者片面理解。进入新世纪后,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中国粮食生产与消费(产需)缺口已经成为常态。近年来,中国粮食连年丰收和口粮生产连年有余的同时,每年净进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消费及经济增长影响,将气候变化影响粮食产量的研究结果作为一般均衡模型的政策模拟方案,通过构建的基期模拟预测研究了到2050年中国粮食生产、消费及其经济增长两个方面的内容。模拟结果显示:(1)到2050年,中国粮食生产总量在A2情景(高排放)下为629185×103 t,在B2(中低排放)情景下为601859×103 t。总需求在B2情景下为626609×103 t,在B2情景下为561093×103 t,不考虑损耗及库存,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供给略大于需求。(2)考虑CO2的肥效作用,到2050年,气候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和部门经济产生有利影响,实际工资、实际GDP、投资、家庭消费、出口等宏观指标相比于基期都有所上升,对主要农业部门及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产出、消费、进出口也是有利影响。而不考虑CO2的肥效作用则会得到相反的结论。(3)在A2情景下气候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和部门经济的有利影响要大于B2情景下的影响。(4)从气候变化对产出和需求影响的变化结果来看,从总体上来说,考虑CO2的肥效作用,无论是A2还是B2情景下,都导致供给增加,进口减少,增加的供给量大于需求。因此,考虑CO2肥效的作用,会增强供给的保障,有利于维护中国的粮食安全。而不考虑CO2的肥效作用,无论是A2还是B2情景下,都导致供给减少,进口增加,减少的供给量大于需求的变化量,不利于维护中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7.
冉娟  孙振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7):153-158
为了准确分析中国当前饲料粮供需情况及影响因素,首先通过供给法计算出1984—2013年的狭义饲料粮可供给数据,其次通过需求法计算中国饲料粮消费数据。推算得出饲料粮供需数据虽有差距但都呈增长趋势。中国粮食政策加剧了饲料粮供需失衡状况。因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一是适当增加肉类产品进口并严厉打击走私;二是粮食政策在确保主粮(大米和小麦)基本自给基础上,适度进口饲料粮(主要是玉米),并在海关政策制订上将精饲料原料通盘考虑,制订考虑替代品如大麦、高粱、DDGS等在内的一揽子关税与配额政策。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行业自律,强化爱粮节粮意识,树立爱粮节粮风尚,促进爱粮节粮工作,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减少在粮油加工和消费领域存在的浪费粮食现象,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于2010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公开发布了《粮食行业爱粮节粮自律公约》,并号召全行业企业和职工积极响应、自觉履行。  相似文献   

9.
试对中国粮食自给率实现95%的目标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晴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421-421
中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大国,粮食自给率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关系到国内粮食的生产、消费乃至农业的发展方向,而且对于世界粮食市场的稳定和繁荣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中国粮食自给率现状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从粮食的需求量、供给量出发,分析了中国粮食自给率存在的隐患,最后提出了稳定粮食自给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从经济与技术结合角度讨论农村技术政策中国的农业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的粮食业大体上也经历了相同的三个历史时期。现代农业和现代粮食业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因为,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三大环节。粮食的流通(包括粮食储藏和运输等)是粮食生产的继续。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生产发展的关键因素,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因此,讨论有关流通领域技术政策必须从经济与技术结合,即农业经济与农业技术结合、粮食经济与粮食科技结合、农业经济政策与农村科技…  相似文献   

11.
低的粮食库存、强劲的需求增长、以及化肥和能源价格的上涨,会引起人们对世界粮食价格出现新一轮上涨的担心.近期国际粮食价格急剧上涨.粮食价格从2007年年初以来持续上涨,到4月份上涨了约20%,其中玉米价格增长尤为迅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包括通过牲畜和禽类的饲料),粮食在食品摄入量中占很大的份额.粮食在中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中的权重大约为11%(若仅计算直接消费的话).尽管长期来看,粮食的实际价格趋于下降,但是有些时候粮食价格会急剧上涨,例如当粮食库存降至低水平,由于干旱而减产,或者主要的粮食生产国或消费国的政策出现重大变化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邱伟芬 《粮食储藏》1998,27(6):14-19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把提高食品安全和营养以及促进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进入21世纪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在此将讨论其中的一部分,即粮食储藏技术,讨论粮食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如何保持品质。由当今的技术可预见未来的技术,但未来新技术的开发将在完全不同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公众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粮食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由此人们对从生产到销售中无任何污染、安全的、营养的绿色食品的需求进一步提高,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安全、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粮食储藏技术也成为目前粮食仓储业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论影响我国粮食储备安全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资源、政策、技术等层面,简要分析了粮食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中影响我国粮食储备安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茶叶充满生机与活力 世界消费前景很广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世界传统三大饮料是茶叶、咖啡、可可,随着碳酸饮料、果汁蔬菜饮料的兴起,形成茶叶、咖啡、碳酸饮料、果汁蔬菜四大饮料。茶叶具有独特品味和特殊的保健功效,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取胜。茶叶是传统饮料,又是现代饮料,生产与消费仍在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粮食贸易的国际化发展,加强粮食产前、产后各项技术管理。实施绿色种植、加工、储藏、运输、消费,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成为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民收入和消费的阶段性变化,客观反映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特征.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现以福建省为例,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与消费阶段性变化的分析,探讨农村改革、市场建设、消费环境、货币收入等因素对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影响,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对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粮食储藏是指季节性生产而常年消费的粮食在由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一个停滞阶段,也是粮食以丰补欠,调剂余缺和备战备荒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由于粮食本身是活的有机体,其内部不断进行着有生命的、生物化学的复杂变化,这种生命的、生理的化学现象会消耗粮粒中的营养物质,同时处于粮堆生态系统中的虫、霉、鼠、雀也会对其产生危害而造成粮食在储藏中减量。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跨越。尤其是粮食出现了结构性,暂时性过剩。但是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消费要求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我国小麦年产量在1亿t左右,其中优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油料生产发展的概况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植物油是城乡居民重要的生活必需品。抓好油料生产,对于稳定食用植物油市场、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河南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同时也是油料生产大省、消费大省,在全国油料生产下降、进口逐年增加、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研究如何促进我省油料生产发展,对加快恢复发展油料生产、保障市场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