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玉溪市退耕还林项目区后续产业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溪市退耕还林项目区截至2005年底,完成退耕还林3.58万hm2,完成封山育林0.73万hm2,在补助期内户均补助7 549.28元。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防止出现返耕现象,必须开发后续产业。文章分析了后续产业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提出了后续产业开发的项目思路,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河南林业》2003,(1):50-50
近几年来,洛阳市按照“南封北造、绿化通道、锻造精品、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在南部和西部山区、丘陵区大力开展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以国道、省道、高速公路为重点 貔全面推进通道绿化,结合城市创建活动和小城镇建设,开展了村镇绿化活动。2002年,全市共完成退耕还林35万亩,绿化通道3000余公里,所有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和市区通往县区的主干道均达到每侧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云南广南县石漠化现状的分析,结合广南县自然地理条件,对石漠化生物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指出石漠化生物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针对广南县岩溶地区现有植被状况,提出了封山育林具体措施;同时,对岩溶坡耕地退耕还林中有关树种选择、树种配置、林种设计、造林技术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了解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及其生态综合效益,对后续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及相关政策制定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系统总结了宜昌市2000~2013年退耕还林情况,并以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空气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服务功能为评价指标,系统评价了宜昌市退耕还林情况。结果表明,宜昌市共退耕还林12.21万hm~2,其中,退耕地还林4.95万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6.97万hm~2,封山育林0.29万hm~2。造林林分以生态林为主,其次为经济林。幼龄林和中龄林的面积接近,近成熟林面积最大。不同退耕模式的生态效益物质量和价值量表现为宜林荒山荒地造林>退耕地还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程年生态价值总量为79.07亿元,其中,退耕地还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的生态效益价值量分别为32.19亿元、45.03亿元和1.85亿元。  相似文献   

5.
郭渊 《陕西林业》2000,(1):23-23
加快退耕还林步伐是商南县委、县政府1999年的一项重要议事日程。到年底,全县已完成退耕还林5.28万亩,实行封山育林9.75万亩。 为使退耕还林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商南县人大作出了《关于禁止毁林开垦,加快退耕还林的决议》。县政府作出了《关于禁止毁  相似文献   

6.
四川西部干旱河谷的生态环境与退耕还林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11  
本文对川西干旱河谷的成因、生态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川西干旱河谷按热量条件划分为干热河谷、干暖河谷、干湿河谷,并对不型的退耕还林对策、树种选择与封山育林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一直是延安林业的重头戏。今年以来,全市已完成人工造林68.32万亩,育苗完成4.79万亩,其中新育4.61万亩,容器育苗4979万袋。零星植树1057万株,其中义务植树498万株,四旁植树460万株。封山育林33.99万亩,幼林抚育79.6万亩。在退耕还林(草)工程中,我们主要抓了6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呼伦贝尔市从2002年开始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到2005年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117.6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7.6万亩,荒山荒地造林58.0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各项目区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  相似文献   

9.
黄福奋 《广西林业科学》2004,33(3):161-162,165
在石山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应着眼于改善生态状况,结合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路子。在充分考虑石山地区自然条件、民族生产生活习惯、农民文化素质以及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把握好工程技术标准各项环节,恢复和改善山区生态状况,促进山区经济发展。通过对百色市石山比较集中的县(区)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石山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发展思路,对石山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关于石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工程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石漠化耕地退耕还林中遇到的树种选择,造林密度控制,造林方式与抚育,地类、面积认定,配套荒山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策建议:石漠化耕地退耕还林造林形式灵活多样,适当密植、补植,提早覆盖,放宽树种选择限制,上报面积时应按实际测量面积认定(而不是按折扣的),将石漠化地区疏林地、石山稀疏灌丛地、灌木林地的封山育林作为退耕还林荒山配套工程.  相似文献   

11.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种趋势性需要。已有的效益评价体系主要反映在生态效益、费用成本和产出收益等方面。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尚缺乏规范的评价体系。通过对规范指标筛选原则、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动态更新的指标库等方法实现评价指标体系规范化的可行性的探讨,认为指标库的首要特点应是动态更新性,可借鉴美国EBI指标体系管理及更新方法管理指标库。指标体系的构建既要以生态效益评价为重点,又要充分反映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效益。加强对我国效益评价体系的规范化研究,有助于实现工程管理的规范化、效益评价的准确客观性、不同时空研究的可较性等。采用指标库方法建立我国退耕还林效益评价体系的可行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普定县喀斯特地形区的森林植被类型调查入手,通过分析喀斯特石漠化地形区的各种森林植物,探讨森林群落植物组成和群落结构变化规律。通过对封山育林地、人工促进封山育林地、人工造林地等进行调查分析,针对不同立地类型,提出了采用封山育林措施,利用人工促进封山育林及人工造林的方式,补充植物种质资源,是快速恢复和培育草灌型、灌木型、乔灌型和乔木型喀斯特石漠化地形区森林植被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封山育林制度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封山育林制度发展到今天的工程封山育林 ,说明封山育林在认识论中的转变和森林经营方式的变革。它对中国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剑英 《林业科技》2011,36(6):48-51
林业标准化是林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本文结合云南省林业建设实际,总结了标准化工作在林业建设中的作用和成效,分析了当前林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林业标准化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入世对湖南林业发展而言,既有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灵活应对,趋利避害,利用入世加快湖南林业发展的为关键。文中根据世界林业发展的总体趋势、WTO的有关规则和湖南林业的实际,提出了4个方面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西兰林业在发展中探索出一套商品林业、生态林业“分工”经营的模式,特别是集约经营人工林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而成为世界林业发展的典型代表。作者就考察所得体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现代林业的发展趋势及国家对林业建设的要求 ,笔者结合多年林业工作的实践 ,对当前中国林业的发展提出 10点建议 :1.林业生态建设应实行生态区域管理 ;2 .实行林业及森林资源的分类经营 ;3.“天保”工程应实现三个目标 ;4 .促进人工林天然化 ;5 .实现商品用材林良种化和丰产化 ;6 .积极发展数字林业 ;7.林产工业的三大发展方向 ;8.开发林区生态产业 ;9.加强制度创新 ;10 .把握住“六大工程”建设的契机  相似文献   

18.
浅谈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爽 《河北林果研究》2009,24(4):413-415
中国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概括为关系问题、政策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问题的总思路是从林业经济发展中的关系问题入手,分析现有林业政策对发展林业经济的障碍,论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林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再论林业经济市场体系构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林业经济必须主动融合到市场经济中为基本思想,以宏观林业经济运行的市场化设计为视点,对林业经济市场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实施林业经济的市场化途径做一些探索。提出市场机制在林业经济中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东南木材共同市场建设的基本构思、木材期货市场构思、契约关系和保障林业经济运行的法制环境问题;提出林业经济宏观管理的市场质量监测体系构建、间接调控手段、规范有序的林业行政管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黄河下游区域概况,分析了区域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中原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规划视觉,研究探讨了黄河下游林业生态建设模式、绿色富民产业发展模式和生态文化设施构建模式,以实现该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