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禽遗传性胚胎病黄庚明,辛朝安(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广州510642)家禽遗传性胚胎病,是由遗传性因素决定的家禽胚胎发育异常。国内有人进行其他动物遗传性胚胎病的研究,但对家禽遗传性胚胎病的研究少有报道。而国外近年来,对鹌鹑、鸡、鸭等禽的遗传性胚胎病...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营养对家禽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 《中国家禽》2006,28(16):58-60
研究表明,家禽胚胎死因约有70%是禽胚营养不良造成的。种禽日粮营养不平衡是导致禽胚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因此,种禽产出的蛋必须含有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否则将会降低种蛋的孵化率。维生素是家禽胚胎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蛋内维生素营养无论是缺乏、过量或不平衡都会对家禽胚胎发育和孵化率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就维生素对家禽孵化率的影响论述如下,谨供种禽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家禽胚胎在体外发育主要依赖外部环境条件。创造最适宜的孵化条件,有利于保证胚胎的健康发育,才能够获得较好的孵化效果和优良的雏禽。  相似文献   

4.
家禽胚胎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禽胚胎病是门新兴的学科领域,国内有关这方面的报道材料为数甚少。近年来在我省家禽饲养业发展过程中,某些禽场时而出现因各种胚胎病所引起的诸如种蛋孵化率低、死胎、初生雏衰弱、幼雏生长发育迟缓、停滞以及大批死亡等结果,损失惨重。禽胚胎病的正确诊断,不仅可阐明孵化率低的原因,还能了解种禽的健康状况,并且又是制定合理、有效地防治措施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1 概述 禽胚胎病(Disease of avian embryo)是指禽类胚胎在其发育过程中,由于某些异常的理化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其发育出现偏差,以致发生病变、畸形和死亡的现象。对家禽胚胎病的研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领域,对禽类胚胎病的研究,保证禽类胚胎正常发育生长,提高孵化率,对家禽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日常的禽病防治工作中,人们往往只着重研究禽类本身的疾病,而对禽的胚胎病的研究较少。鸡胚胎病的发生,不但使孵化成绩(包括受精率、出雏率、健雏率等)明显降低,亦造成大量畸形雏和病…  相似文献   

6.
夏季高温高湿,家禽饲料易被霉菌毒素污染,霉菌孢子可通过家禽呼吸道进入机体.导致呼吸系统病变,甚至会穿过蛋壳感染胚胎.致使雏禽出壳即发病。临床以雏禽易感性最高。1-2周龄时最易感,常见急性暴发。死亡率可达50%~80%。  相似文献   

7.
(一)禽大肠杆菌病的治疗 1.敏感药物.禽大肠杆菌是家禽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可引起家禽胚胎死亡、脐炎、败血症、肉芽肿、卵黄性腹膜炎和全眼球炎等一系列疾病,给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不形成芽孢的杆菌,易形成耐药性.首选药物有:  相似文献   

8.
三、胚胎发育与物质代谢(一)家禽的孵化期家禽的孵化期是指受精蛋置在母禽体下或孵化器内进行孵化,胚胎继续发育,形成雏体至出壳的日数。各种家禽由于生物学特性不同,而有其一定的孵化期,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9.
胚胎后期和出壳早期是家禽消化及免疫器官发育的重要时期。由于当今快速生长胚胎代谢率的增加,在孵化后期胚胎营养储备可能有限或不足,或者某些营养殆尽。与哺乳动物胚胎不同,禽类胚胎生长和发育所需来至种母禽的能量和营养是有限的。在家禽种蛋内需求和营养储备之间的不平衡可能会限制胚胎最大程度生长和发育。胚蛋给养是一个有效的选择,因此,可采用胚蛋注射的方法对胚胎给养来缓解胚胎发育后期营养物质的不足。本文简述了胚蛋给养的研究现状,并探讨早期营养对家禽的重要性,胚蛋给养技术对孵化率、生长、肠道健康和免疫反应的影响,以及胚蛋给养在家禽产业中研究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微量元素硒与家禽的繁殖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日粮中缺硒时,种蛋的孵化率降低,雏禽的成活率降低,公禽的精液品质下降;反之,当日粮中添加充足的硒时,家禽的繁殖力则明显提高,但日粮中添加过量硒将发生硒中毒,降低产蛋率和孵化率。1硒影响胚胎发育日粮中硒能沉积到种蛋,种蛋中硒又可转移到胚胎组织中,胚胎组织中的硒作为GSH-Px的组成部分,参与清除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使胚胎组织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不被氧化,保护胚胎组织细胞,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1.1硒在种蛋中的沉积种蛋中含硒量决定于日粮中硒的浓度和硒源,有机硒如蛋氨酸硒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11.
在家禽生产中,孵化时蛋用禽希望雌性雏较多,而肉用禽却希望雄性雏较多。并且在蛋用禽中,雄性雏的处理也需要花费很大的资金。因此在孵化时,如果可以尽早鉴别出胚蛋的性别,不仅可以节约孵化时的花费,还可以节约废雏的处理费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家禽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方法,以为国内此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家禽生产中,孵化时蛋用禽希望雌性雏较多,而肉用禽却希望雄性雏较多,且在蛋用禽中,雄性雏的处理也需要花费很大的资金。因此在孵化时,如果可以尽早的鉴别出胚蛋的性别,不仅可以节约孵化时的花费,更可以节约废雏的处理费用。作者主要介绍了几种家禽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方法,以期为国内此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给家禽的入孵种蛋注射L-肉碱、肌酸和植物提取物对胚胎和所孵出雏禽的组织机能、生产性能和免疫力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孵化时温度的控制与家禽的品种、蛋的大小、孵化机类型和孵化季节有关。在家禽孵化中,种蛋的质量是内因,孵化的温度是主要的外因,只有合格的种蛋才能孵化出健康的雏禽,而有了合格的种蛋,没有保证胚胎正常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也不能获得高孵化率和优质雏禽孵化控温技术。家禽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温度在35~40.5℃之内,都会有一部分种蛋出雏,但是温度稍高于40.5℃或稍低于35℃时,且超过3h后胚胎就会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5.
家禽孵化控温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孵化时温度的控制与家禽的品种、蛋的大小、孵化机类型和孵化季节有关。在家禽孵化中,种蛋的质量是内因,孵化的温度是主要的外因,只有合格的种蛋才能孵化出健康的雏禽,而有了合格的种蛋,没有保证胚胎正常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也不能获得高孵化率和优质雏禽孵化控温技术。家禽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温度在35~40.5℃之内,都会有一部分种蛋出雏,但是温度稍高于40.5℃或稍低于35℃时,且超过3h后胚胎就会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6.
据最新报道,家禽缺乏维生素E除了会引起脑软化、渗出性素质和肌肉营养不良以外。还会造成家禽繁殖力下降。种母鸡缺乏维生素E,其蛋的孵化率降低,胚胎早在孵化的第四天就死亡,雄禽长期缺乏维生素E会引起攀丸变性。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是家禽胚胎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蛋内维生素营养的全价与平衡取决于母禽日粮营养及向蛋内转移的效率。蛋内维生素营养无论是缺乏、过量或不平衡都会对胚胎发育带来致命的影响。与家畜相比,家禽的消化道短,微生物少,大多数维生素在体内不能  相似文献   

18.
武汉地区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体外耐药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禽大肠杆菌是家禽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可引起家禽胚胎死亡、败血症、纤维性心包炎、气囊炎等一系列疾病,给养鸭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集约化养鸭业的迅速发展,饲养密度增加,鸭大肠杆菌病越来越多,支原体、病毒性及其他细菌性感染、环境因素常加重或诱发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9.
何京 《湖南饲料》2003,(4):18-20
维生素是家禽胚胎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蛋内维生素营养的全价与平衡取决于母禽日粮营养及向蛋内转移的效率。蛋内维生素营养无论是缺乏、过量或不平衡,都会对胚胎发育带来致命的后果。与家畜相比,家禽消化道短、微生物少,大多数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  相似文献   

20.
家禽胚胎病的发生,如前所述,是由于蛋内性或蛋外性原因所引起。在各种蛋外性因素中,孵化制度不当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众所周知,禽类动物的生殖过程与哺乳动物的根本不同之点,在于它的胚胎是在蛋内发生的。一个禽胚的来源,取决于两个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